本期分享嘉宾:
@sunbh_eth Hacker house 核心贡献者,连续创业者
@WCryptoJenny Token a Lesson Founfer,Web3 Investor
@EmilieZ001 BEAM Studio Founder,创作者经济推动者
系统性自学材料
学校无法提供相关课程、学习进度不匹配时的替代选项
兴趣驱动的获取知识、技能的渠道
有特别喜欢的老师入驻开课
获取在线学位 & 技能证书
Coursera 的课程内容规范,有清晰的编号,能与学校内的学术课程无缝链接。学习内容免费,拿认证付费。
Skill share 为个体创作者提供与粉丝更加多元的交互方式(刷视频👉课程广告👉开始学习)
Brilliant 像是一个理工科社区,各种大佬和圈内 Youtuber 在上面开课、互相合作。
Khan academy 内容短小精悍,每一课聚焦一个小问题,能够轻松查到。
sunbh.eth:
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激励课程创作者。UGC平台也需要考虑如何让创作者的名声和形象更丰满和美好。
对于平台来说,如果没有优质的内容是无法吸引用户的。而要激励创作者创造优质的内容也需要足够有吸引力的激励。代币的激励是不长久的,但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创作者提供链上的贡献记录。一节课的制作不止有讲师,还有各种工作人员,但他们在web2中往往是被忽略的。而在 web 3中,像 DID、POAP、SBT 都可以成为记录创作团队中每个人贡献的工具。
区块链技术由于其公开、透明等特性也能解决传统 web2 线上教育平台比如利益分成不透明、平台提高抽成等问题。
还有一种潜在的玩法:类似 ERC1155 这样的方式,为发布课程的导师、学习这门课的学生发放 NFT 随便,形成关系网络。
0xJenny:
在 coursera 这样的平台授课的传授者是有一定资质背书的,比如名牌大学等等,但在 web3 教育平台中也许会重新定义资质的评判标准,比如一些成功的项目方,等等。
如果一个教育平台做 web3,它的内容首先就得是 crypto native 的。因为如果说 web3 教育平台只是证书的发放层面改为 NFT、SBT 的发放,那其实传统的教育平台也可以直接加上这个功能。所以 web3 平台需要做的是个更加细分的领域。
EmilieZ:
我认为像 coursera 这样的平台不值得在 web3 再做一遍。因为 coursera 的核心价值和付费逻辑是由用户可以得到由广泛认可的权威主体发放的 certificate,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和 web3 去中心化的这个价值逻辑是不符合的。
而像 skill share 这样的点对点的教育可能会更适合 web3 的精神,去做一个去中心化的教育。
Learn to earn 已经在 web2 领域被验证过是失败了的(案例:薄荷英语),web3教育平台需要找到细分赛道和需求摩擦点来让用户产 生solid 的付费意愿。
Coursera 这样的产品逻辑有些像健身房,当你内心向往更好的状态,或者因为“收藏即获得”的心态付费时,平台无需承担更多成本,者或许是一种潜在的盈利方式
路人蝙:
可能更好的盈利方式是 ToB 而非 ToC。
【结果影响行为】平台给学员怎样的承诺、目标引导,就会决定学习者带着怎样的心态来学习。如果只是为了拿空投,有人就会写脚本,行动就是这样被扭曲了。
因此平台方需要注意:我们到底能给学习者承诺什么? 如果要送给学习者代币,则一定要小心动作扭曲。
在【教育+Web3】这个领域,你在思考什么问题?探索什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