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胖协议:区块链协议是否可能重现Web1操作系统荣光

USV在2016年就提出了胖协议理论:与在传统互联网领域应用层捕获大量价值相反,在加密世界,协议能捕获最多的价值。6年过去了,加密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事实证明胖协议理论依然适用。所以协议和应用的差别是什么?为什么在web2协议是瘦的,在web3协议是胖的?

先摆结论:大规模使用的协议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有价值),网络效应和转换成本使协议拥有巨大的壁垒(有议价权)。在这个基础上,只要有可行的商业模式(捕获价值的路径)就可以捕获巨大价值。这最后一点就是区块链协议和网络协议的不同。

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公链协议的对比
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公链协议的对比

Windows操作系统的辉煌历史

事实上,在传统互联网也有一种类协议捕获了巨大价值,那就是操作系统,它直接成就了互联网时代的庞然大物——微软。操作系统作为一套整个OS生态都遵循的标准,当然也能算一种协议。以微软举例,Windows因为其巨大的网络效应(大量开发者/用户已经在Windows平台上)和转换成本(开发者/用户如果转移到新的操作系统有巨大学习成本),使其垄断了整个软件世界的底层系统。在微软生态上的所有软件都是它的筹码,微软由此获得了巨大的议价权,可以肆意牟利。

无法牟利的IPV4网络协议

而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网络协议却难以捕获价值。以网络协议栈中的IP层的IPV4协议为例。IPV4定义了32位的IP地址,是互联网的重要的组件之一。然而,即使在2000年学术界与工业界都认为IPV4有巨大的局限性,应该升级为更新的IPV6,IPV4的市占率至今依然占有绝对优势。IP层协议被IPV4所垄断的原因就是它的强大壁垒:巨大的网络效应(大家都在用)和转换成本(需更换全世界布置好的大量交换机)。然而,IPV4并没有捕获价值的路径,它不像Windows一样是“需要许可”的,也不像以太坊一样和货币系统相连,并且将付费功能嵌入在协议之中,因此最终IPV4协议无法捕获价值。

How about 区块链协议?

从Windows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底层协议潜在捕获价值的能力是巨大的。而区块链协议与操作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无论对用户还是开发者来说,前者的转换成本较低,在桥的技术进一步成熟后,转换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因此区块链协议的壁垒并不如操作系统那样稳固。但总的来说依然看好协议捕获价值的能力,胖协议理论依然适用。

Subscribe to Billy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