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密码】新手指南 Web3项目如何做增长?

无论是在传统领域,还是在Web3,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表明,当增长开始停滞的那一刻,公司的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因此,毫不夸张的说,保持增长就是在延续企业寿命。对于Web3项目方而言,增长所覆盖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与运营重叠,谁让运营在这个行业已经变成了一个大概念呢?同时,我还是要指出,这里的增长不完全等同于“增长黑客”,因为早期项目还没有发展到需要对产品做极致的细节优化的阶段。

接下来,我将仔细讨论与Web3项目增长相关的话题:

具有创意的产品和可玩的代币经济是做增长的前提

我观察到这个圈子里有很多做资源聚合的朋友,如果开发了自己的平台并赋予了一套有价值的经济模型,那非常棒。然而,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将自己的业务纯粹地依附于Web2的大型平台,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招聘。在招聘这个赛道,有一半的公司决心走资源垄断的猎头模式,另一半则渴望开发自己的Web3 Native产品。前者的选择无可厚非,对于后者,这类项目方往往在项目白皮书还未成型之时就严重依赖于微信群、Notion、Telegram等三方媒介开始做增长。后果就是在1-2个月内整个增长业务就会慢慢停滞下来,早期吸引的流量会因为既没有得到工作机会,又看不见产品未来而慢慢流失。用户一旦流失,就很难再回来。

对于产品部分,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务必让增长/运营团队对于产品的认知同开发/产品团队保持一致。很难想象一个不了解产品的人是怎么做运营的,可很多Web3的老板却不以为然,他们以为增长和运营就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发帖子、举办几次活动。通常的情况是,他们会招聘几位实习生加入运营团队,他们也不会和实习生过多的讨论产品相关的问题(或许他自己都没搞清楚产品未来的方向),几个月后,毫无成效。

不过,这并不是说必须要等到产品上线才能做增长和运营。实际上,在官网上线、白皮书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预期营销了,其中的关键在于对节奏的把控。一方面要把用户的期待值拉满,另一方面,不等让用户等太久。

我们必须明白,实现高速增长的基础是优质的产品,以及增长团队对产品的高度认知,否则增长从何谈起?其本质上不过是把有价值的东西带给用户。运营和增长的各种手段不是魔法,它或许会让你得到短暂的利益,但终究会烟消云散。

接下来谈一谈关于代币经济的问题。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代币就像是燃油,为这个系统提供了最基本的动力。如何让代币流转、实现价值的合理转移是维持系统生命长久不衰的基本条件。合理的经济飞轮会让团队感到事半功倍,找到飞轮的撬点是做增长需要想清楚的第一个问题。

我不太想谈论过于高深和理想主义的话题,现实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利益导向的,尤其是在Web3,从机构、项目方到散户,皆是如此。如果各方势力不能从你的项目获得好处(恕我直言,Web3大多数项目根本没有使用价值,所以这里强调的是经济利益),他们是不会成为你的“用户”的。因此,一套合理的经济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特币,矿工获得了挖矿奖励和交易费,持币者受益于币价的持续上涨,使用者体验了安全、不受限制的点对点交易。可以预计的是,接受并认可比特币的人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适量的旁氏是对极速增长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因为金钱的诱惑太大了,FOMO情绪上头后大家都一窝蜂地进场。但成也如此,败也如此,死亡螺旋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StepN,这个火出圈的项目还是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总的来说,在项目负责人决心开始做增长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两个问题:

  1. 我的产品准备好了吗?

  2. 我的经济系统飞轮该如何转动?

低成本的冷启动是业内的普遍做法,但不要忽视个人声望的重要性

现在流行的方式是冷启动,第一,成本足够低;第二,草根创业者很多;第三,符合行业主流叙事。但是这会让很多人误以为自己组个团队就可以大刀阔斧搞事业了,结果根本达不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各项数据表现也十分难堪。在早期项目推广的过程中,创始人和核心团队的个人声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所经历的一个例子就是,创始人第一次出来创业,并且是项目的第一次活动,只需要依靠创始人本人的强大人脉,在微信上打个招呼,就可以在海报上挂满知名项目方的logo并进行联合宣发,整个过程只用了1天时间。随后,项目的第一批用户也就到位了。对比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我认识的一个草根创业者,他们项目举办AMA活动,前期宣发效果就不尽如人意,邀请的嘉宾也都是一些不知名的KOL,最后效果可想而知。你能说他不努力吗?或者他的项目就一定差吗?

也正因如此,Web3的很多从业者都会选择成为Influencer,维护着自己的推特、博客和Github。良好的社交媒体表现会削减建立信任的成本,拿着丰富的内容输出成果去应聘显然要比一张白纸管用。很多项目方也会重视自己的媒体矩阵,除了官方账号外,也会运营项目核心人员的个人账号,创始人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言有着跟品牌曝光一样的效果(请谨言慎行,不要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纳瓦尔宝典》就把媒体和代码称作新时代的杠杆,先放下代码不谈,媒体其实对应的是写作能力。如果能在酒桌上跟人觥筹交错结识一堆大哥也算是一种本事(尽管我本人真的不喜欢,也做不到),但对于绝大多数想进入这个圈子的普通人来说,没有背景、没有QS20的学历、非计算机背景、或许也不擅长拍马屁,那重视内容输出、好好写作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做视频也可以)。我认识的很多进入这个圈子的00后,无一例外地都在感叹建立自己的个人声望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希望他(我)们成功。

Web3项目方需要重视的增长方法

在传统领域,增长方式大致上分为三种:有机增长、病毒/口碑传播和付费渠道。继续细分的话,大概有28个二级指标,这里不再赘述,我只挑选与Web3强相关的几种方式阐述一下。

  1. AMA是增长利器,一次火爆的AMA就会帮助项目实现粉丝数量的越迁

据我所知,很多项目方都会有买粉行为,我很难评判这件事的对错,说是正常吧,这跟欺骗没有本质区别;说是不对吧,这是市场大多数的行为,就跟电商刷单似的,别人刷你不刷,你就会因为自己的诚实而受到物质利益的损害。但是,真正厉害的操盘手根本不需要买粉,他们会通过策划一场又一场高质量的活动来壮大用户群体,无论是议题的选择,还是嘉宾的质量、宣发的渠道,都足够完美。把心思放在后者才是长久之道。

那么,具体而言,举办AMA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首先在议题的选择上就要慎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评判一个议题的好坏:听众能获得什么?是否是行业热点?是否与项目本身相关?是否是具有建设性?当然了,每一场AMA都会有所侧重,不必全部满足上述条件,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其次在嘉宾的选择上,建议优先选择自带流量、足够Native、没有黑历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嘉宾。真的不必为了大佬而邀请大佬,如果大佬不适应Web3的玩儿法,他可能连推特都用不顺,发言的时候也会很拘谨,简而言之:节目效果太差。

最后是在节奏的把握上,如果团队有计划打造个人IP的,让当事人多在AMA抛头露面是很必要的。曾有大哥一年300场AMA(我很好奇他的知识储备量得有多大啊),收获听众无数,最后自己创业的时候一条推特就收获了第一批用户。用官方账号去参与一些AMA也是一个必要选项,一周最少2次,尤其是在早期起号阶段。

  1. 小红书是重要的增长渠道,公众号除非出现爆文否则只适合做留存

小红书是年轻人的主阵地,随着越来越多的Z世代步入行业,运营他们喜欢的媒体渠道是当务之急。我曾经在小红书和抖音上尝试过运营自己的账号,给我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小红书对新人的导流非常友好,空白账号的第一条帖子就有很大几率可以一众点赞和评论,对比抖音,起号更难。不过两者的共同优点就是公域流量庞大,天然适合导流,现在近乎处于还未被Web3从业者大规模开辟的处女地。当然了,用小红书做增长也有非常明显的短板:天花板受限,这是小众行业叠加非主流渠道的共同结果;平台严厉打击引流行为,任何外部链接、甚至互联网公司名称都会被禁止,轻者限流,重者封号。除此之外,发布的图片、内容和排版最好符合小红书的整体调性,否则很难获得小红书原著民的青睐。

对于公众号,大家早就应该转变十年前的观点了。想通过公众号来吸引流量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除非通过某种机制,或者优质的内容让用户自愿转发,达到病毒传播的效果,否则很难实现大规模的增长。我们需要明白,业内的爆款文章不是天天都有,若真的以这种方式实现用户增长那真的是天选之子。对于公众号的要求就是:保持活跃度,降低用户流失即可。

  1. 在内容营销上,原创大于翻译和转载

内容营销的具体形式大概有30种,包括但不限于案例分析、PPT报告、采访、播客、视频......但无论项目方采取何种形式,原创内容就是比翻译文和转载文更好。这里并不是说翻译不好,我也特别感谢促进信息流通的译者,关键在于项目方不是媒体,若把翻译当成内容输出的主要方式就彻底跑偏了。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忧呢?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几年前我还在实习的时候,老板招了一堆实习生,搞来搞去,其他东西没搞出名堂,天天让人翻译然而发到微信公众号(翻译质量也很堪忧,毕竟是实习生),结果就是阅读量很低,涨粉效果极差,实习生回去上学之后公众号的运营就进入了停滞状态。其实在制定公司运营战略的时候,老板已经认识到了内容输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不幸的是最后还是跑偏了。

为什么原创重要?第一,原创是向用户展示团队实力的绝佳机会,独特的见解、飘逸的文笔都在对外透露着一个消息:我们的成员很厉害,请大家放心我们的项目。第二,项目方是最接近用户的人,了解用户偏好既有先天优势又是分内职责所在。原创内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喜好,量身定做的优点不必多说。建议创始人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就要考虑高薪聘请一位懂行的写手。

具体的增长方式选择取决于业务特性

再好的方法也要适合自己才行,生搬硬套的后果就是水土不服。以钱包为例,其核心是安全,因此不太适宜在营销下花费太多经历,用户也不在意你举办了几次活动、有没有空投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比如某国产硬件钱包扛把子,专注于开源产品的研发,辅以大量的钱包/安全教程输出,出现问题及时回应,外加一点点的促销手段,在上一轮牛市彻底起飞。我还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其最开始还没有Mass Adoption的时候就是几位知名的KOL在微博(是的,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被赶到推特)上进行口碑宣传,粗俗的比喻一下,这简直就是点燃火焰的火种。足以可见,口碑多么重要,创始人的人脉多么重要。再举个反例,某国产MPC钱包,用户服务做的相当不错,Telegram群几乎是有问必答,产品本身也没什么问题,抛开现阶段用户对MPC钱包的接受度不谈,其团队在增长方面犯了一个关键性的错误:把大量精力花费在BD项目方上。很显然,大量的合作伙伴并不是钱包项目增长的杠杆。窃以为,该项目方除了钻研产品以外,应该多写点文章、录制视频、核心骨干多去AMA给大家普及钱包/安全知识、普及MPC的知识。加密行业门槛很高,帮助用户习得相关知识也有助于自己项目的发展。

行至文末,关于增长的话题就讨论完了,这些都是我结合自己的实践、复盘得到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各位从业者能够批评指正。

​​好的,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我们!

微信1:victeam005

微信2:shijie20170405

Telegream:https://t.me/VICOINDAOCHAT​​​

Subscribe to VICOINDAO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