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胡军版的《朱元璋》,不禁感慨万千。朱重八从一个纯良、憨厚、忠义的乞丐游僧和马夫,一步一步成长为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 -- 朱元璋。成为帝王之后,又将一路跟随自己的淮西将士和谋士,悉数砍头、灭九族,血染整个京城,此种心狠有不得已,亦有其成长道路上的必然性。
前些日子我忽然发觉,对于那些单纯的人,乃至过往的合作伙伴,我已然不再有太多耐心,会尽早放弃和止损;而当年,我却抱有某种救世主情怀,对于人/事基本都是包容、理解的心态,总想着能影响和改变他人,尽我所能的去坚持。
这几年几经浮沉,经历了许多事情,心也慢慢的硬了起来。因而我也就更理解朱元璋一些,很多时候,“善良”和“情义”并不是一个成功老板的品质,而强势、果断、直接、心狠是。说到底,成为一个好老板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反人性的道路,要不断的将柔弱/无用的心性打磨掉,然后继续推进事情,拿到结果。
回到朱元璋这个剧集本身,其帝王之路,就好似磨刀石,一点一点的将朱元璋的心来回打磨,直到比铁还硬的时候,他便成为了千古帝王,开国大君。
游僧朱重八,善良。马皇后的父母被上吊处死,他们看到了游僧朱重八,让其诵经以送最后一程。即使身处元兵包围,并且拿刀要挟朱重八,他依旧尽了这份心,在死亡的威胁下为将死之人颂经,不为任何报酬。
马夫朱重八,忠义。朱重八作为郭子兴的部下,临上战场,看到起义军之间相互利用,都想坐享渔翁之利,便以必死之心反抗上级,号召大家全力攻打元军,将元军击退。
义子朱元璋,忠孝。郭子兴将朱重八收为义子,重新起名为朱元璋,给了他新生。后来朱元璋出走蒙城,带十八罗汉另立门户,拉起一支两万兵马;而其义父郭子兴留在蒙城与其他义军相斗,只剩十几兵卒。两相逆转,当郭子兴要朱元璋归顺,并且降其为守城之卒时,朱元璋二话不说,力排众议,把军权系数移交,自愿为卒,是为忠孝。
善良、忠义、忠孝,创业之初,谁不是怀抱着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行忠义之事,号天下群雄。可时也势也,要成为帝王,只凭着单纯是无法往下走的,朱元璋必须更加果断和心狠,一路冲破各种道德桎梏、情感枷锁,方能成为开国的君王。
很快,第一次选择来了。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与郭天叙(郭子兴之子)因不和分家,此后郭天叙中元军埋伏,让亲信持信物向朱元璋求救,同时郭天叙继续在一线与元军相杀,拒不投降。朱元璋有两个选择:
继续行忠义、忠孝之举。援助正在与元军相杀的起义军,而这只起义军大部分是朱元璋拉起的兵马,领军之人亦是义兄,两人合力将元军杀退,共同推举朱元璋为领袖。
弃之不顾,直奔元军的空城 -- 金陵城,坐享渔翁之利,占领金陵城。
朱元璋收到信物时,纠结了几秒,当时我就在猜测,他会做如何选择。只是我早已知道结局,遂这个选择毫无疑问。倘若朱元璋不是未来帝王,我或许会猜测合乎逻辑和人性的前者,但他终究是帝王 -- 杀伐果断。 这次的结局是:郭天叙死不瞑目,“朱元璋,你这个没有人性的王八蛋!!!”
人终究是在成长的,而且不可逆。 朱元璋在做这个选择之前便大起大落过,他知道城池、兵马的重要性,知道人心难测。以前我以为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实则不然,**实际的经验告诉我,“得天下者得人心”,你只有不断的成功、不断的拿到结果,自然就会有人跟随。**这一次,朱元璋弃忠义忠孝于不顾,结局是得了南方最大的城池,称霸一方,兵马扩增数十倍。
对其他人狠,对自己更狠,狠到自己给自己创造崩溃的处境。对于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朱元璋作为马夫出身,自是万分感激。他从小就讲义气,少年时分,便宰杀地主家的牛给一起放牛的徐达、汤和吃。朱元璋也是因这份从小就有的豪情义气,才有徐达、汤和的早期相随,才有十八兵士打江山的壮举,才有孤身取下金陵城的关键一役。现在,取下金陵城,朱元璋终于可以带弟兄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大封群臣,**那一刻,他对得起所有跟他打天下的人,问心无愧。**可,跟随打天下的将军在城里不听军法,胡作非为,他可以做什么?
严格执行军法,轻者如郭子兴那般打军棍,重者发配还乡或者直接处死。
聚集城中所有民众、士绅,搭戏台, 让所有人看热闹,将犯事者聚在城墙高台之上行刑,以立天威。
朱元璋选择了后者,随即便迎来了他在剧中的第一次崩溃。他的老家弟兄们不堪其辱,通通选择从城墙跳下自尽。朱元璋含泪收尸,强忍悲伤辞退祭奠的众人后,一人坐在灵台前,放声大哭,涕泗横流,几次失声,真真是撕心裂肺。在这一次的崩溃中,他收获了城中民心,请到了他的第一谋士 -- 刘伯温。
紧接着朱元璋迎来了第二次崩溃,同为起义军的陈友谅称帝,集结六十万大军攻打二十万的金陵城。同时,北面的小明王被元军攻克,直逼金陵;西面的张士诚虎视眈眈。作为一个憨厚的马夫,他该如何做决策?他面临如此绝境和压力之时,情绪如何?
情绪。直接崩溃,得知这消息后不见任何人,躲在自己的书房,瘫倒在地,双眼瞪着天花板,一动不动。两大谋士请求见面,一概不见。
决策。没什么好决策的,因为没得选,根本就无路可走了,只能硬扛。
朱元璋本就乞丐游僧一个,几次差点丢命,因而也就无所畏失去和死亡,所以很快朱元璋就从崩溃中恢复过来,在议事堂偷偷旁听,记下提议怯战投降的将军,以及冒死请站的蓝河。他的决策也很简单:认蓝河为义子,直接提拔蓝河为上将军,放权给蓝河死守前方要塞;至于怯战投降者,直接斩了,无论过往功绩。
这两次崩溃后,朱元璋便自成一套作为将军的决策体系,无论是治军,还是城池攻守,用战绩和结果赢得了人心。
当然,古今中外,一个人要想突破阶层限制,另外一个熏陶就是心性、视野、格局,这种熏陶往往来自文学/哲学/历史的训练。朱元璋也很幸运:
义父郭子兴,读书人曾经是举人,兼具书生&将领气质,其义夫的遗书更是破天荒的传位给朱元璋而非其亲儿子,此份心胸,无愧于”先王”称号;
谋士李善长,“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定国的相国才略,朱元璋每天都会要求李善长给他讲学,讲历史,讲刘邦,讲儒释道;
刘伯温,孤傲之才,下能打仗,上能出谋化策,而且不喜附庸,说话直接,丝毫不惧帝王之威,其智谋和学识冠绝天下,完全不输商鞅(结局也与商鞅一样)
**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以少胜多,大败陈友谅,时年25岁。**在这个年纪,朱元璋的帝王之路已然成型。30岁,建国大明,登基称帝,号洪武。
但人的历练不会因称帝而停止,有更大的崩溃要继续磨练朱元璋,将他磨的心硬如铁。
剧中第三次崩溃是甜蜜的信任。
中书省左丞杨宪,不仅能力冠绝当时朝廷,而且特别懂朱元璋,是之谓“君臣一体,心心相印。” 朱元璋路过扬州,当时“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扬州城,只剩饥民十几,一片荒芜,令朱元璋凄然泪下。而只有杨宪主动请缨,立三年军令状,要让扬州大丰收,重现扬州城。杨宪做到了,“杨宪治扬州”作为标本,传阅全国。而杨宪也非常懂朱元璋,每次从扬州觐见,故意内里穿破旧农服;在第一次丰收时,高价十五两黄金买下史上最长稻穗,自称是自家“责任田”长出来的,吉瑞之祥兆;入主中书省时,撤茶座,立三十规,效率、廉洁、勤奋、自省、节俭,深得朱元璋这个穷小子出身的心。对于朱元璋而言,杨宪既能力超绝学富五车,又忠义爱民,满足了朱元璋对臣子甚至对自身的所有想象。此对君臣相见恨晚,当世之伯乐千里马。而背后却是杨宪欺君罔上,对上欺君,对下严刑峻法,苛政猛于虎。而当时的相国李善长、胡惟庸对这些都了如指掌,可他们却全部瞒下,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对杨宪极度信任,听不得关于杨宪的谗言;另一方面,杨宪手段狠辣,他们但求自保。
我当时在想,如果李善长、胡惟庸及时如实向上呈报,而非等事发后再参奏一笔,使得朱元璋彻底不信任官僚体系,或许此二人后面的结局不至于如此悲惨。但无论怎样,朝廷上、下都在助长这种向上管理的氛围,这种做法风险最小。我之前带团队时,不理解为何下面的人不愿如实告知真实想法,明明我是自省之人,一直试图获得更多反馈;后面加入公司打工,发现自己也是如此,加入到向上管理的队伍。何也?因为如实反馈没有收益,徒增风险和烦恼,何必做这种事呢;加入到向上管理和私下议论的小群,既能有口舌之快,还无任何风险,何乐而不为。
当然,纸是包不住火的,朱元璋随后发现端倪;然后这时群臣全部上书弹劾杨宪,群情激愤,认为圣上明察、洞若观火,并且立马提供早已准备妥当的、翔实的证据和证人。
**当发现事实真相的那一刻,朱元璋再一次崩溃了,整宿未睡,泪流满面,崩溃的情绪尤甚当年面对陈友谅突然的六十万大军。**他实在是想不通,这些文人怎会如此狠辣,杨宪,他最信任的臣子,他亲自将一个翰林院的穷小子直接提拔到左丞相的高位,怎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却又天衣无缝的狠辣之事。朱元璋对杨宪付出了最甜蜜的信任,最后却是背刺,而且他的所有臣子,明明都知情,却无一上书,直到东窗事发,才全部起来弹劾。这次背刺,使得朱元璋对全体文官体系的不信任,他之后再未如此的付诸信任于臣子了。所以也能理解,为何他诛胡惟庸,杀李善长,灭功勋阶层九族,撤宰相制,要“上达视听”,不经高管阶层(中书省)的“上传下达 统一指挥了”。
朱元璋晚年大开杀戒,不仅灭功臣九族,动不动就对太医、画师等诛九族。在朱元璋垂垂老矣双目失明之际,只要他在朝堂稍微提高一些音量,甚至有臣子因朱元璋身上的杀戮之气吓得浑身发抖。
这种杀人如麻的铁石心肠,也仍旧有迹可循:若朱元璋是把刀,那么他的妻子马皇后,他悉心栽培的太子朱标,则是朱元璋的刀鞘,唯一可以遮住他锋芒的刀鞘。当马皇后、朱标相继去世后,朱元璋内心仅存的安全感,和被劝诫的力量都被瓦解。而当时新立的太子 -- 皇长孙,又太年幼。他作为开国帝王,永远处于江山易主的恐惧之中,为了帮皇长孙扫清一切他所能看到的障碍,也为皇长孙的仁政做一个负面铺垫,他不得不把自己塑造为心硬如铁的杀人魔王,乃至形成惯性。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最后附上朱元璋临死之时,自述的盖棺之论吧。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