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帝王之路:把心打磨成铁石

看完胡军版的《朱元璋》,不禁感慨万千。朱重八从一个纯良、憨厚、忠义的乞丐游僧和马夫,一步一步成长为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 -- 朱元璋。成为帝王之后,又将一路跟随自己的淮西将士和谋士,悉数砍头、灭九族,血染整个京城,此种心狠有不得已,亦有其成长道路上的必然性。

前些日子我忽然发觉,对于那些单纯的人,乃至过往的合作伙伴,我已然不再有太多耐心,会尽早放弃和止损;而当年,我却抱有某种救世主情怀,对于人/事基本都是包容、理解的心态,总想着能影响和改变他人,尽我所能的去坚持。

这几年几经浮沉,经历了许多事情,心也慢慢的硬了起来。因而我也就更理解朱元璋一些,很多时候,“善良”和“情义”并不是一个成功老板的品质,而强势、果断、直接、心狠是。说到底,成为一个好老板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反人性的道路,要不断的将柔弱/无用的心性打磨掉,然后继续推进事情,拿到结果。

回到朱元璋这个剧集本身,其帝王之路,就好似磨刀石,一点一点的将朱元璋的心来回打磨,直到比铁还硬的时候,他便成为了千古帝王,开国大君。

  • 游僧朱重八,善良。马皇后的父母被上吊处死,他们看到了游僧朱重八,让其诵经以送最后一程。即使身处元兵包围,并且拿刀要挟朱重八,他依旧尽了这份心,在死亡的威胁下为将死之人颂经,不为任何报酬。

  • 马夫朱重八,忠义。朱重八作为郭子兴的部下,临上战场,看到起义军之间相互利用,都想坐享渔翁之利,便以必死之心反抗上级,号召大家全力攻打元军,将元军击退。

  • 义子朱元璋,忠孝。郭子兴将朱重八收为义子,重新起名为朱元璋,给了他新生。后来朱元璋出走蒙城,带十八罗汉另立门户,拉起一支两万兵马;而其义父郭子兴留在蒙城与其他义军相斗,只剩十几兵卒。两相逆转,当郭子兴要朱元璋归顺,并且降其为守城之卒时,朱元璋二话不说,力排众议,把军权系数移交,自愿为卒,是为忠孝。

善良、忠义、忠孝,创业之初,谁不是怀抱着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行忠义之事,号天下群雄。可时也势也,要成为帝王,只凭着单纯是无法往下走的,朱元璋必须更加果断和心狠,一路冲破各种道德桎梏、情感枷锁,方能成为开国的君王。

很快,第一次选择来了。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与郭天叙(郭子兴之子)因不和分家,此后郭天叙中元军埋伏,让亲信持信物向朱元璋求救,同时郭天叙继续在一线与元军相杀,拒不投降。朱元璋有两个选择:

  • 继续行忠义、忠孝之举。援助正在与元军相杀的起义军,而这只起义军大部分是朱元璋拉起的兵马,领军之人亦是义兄,两人合力将元军杀退,共同推举朱元璋为领袖。

  • 弃之不顾,直奔元军的空城 -- 金陵城,坐享渔翁之利,占领金陵城。

朱元璋收到信物时,纠结了几秒,当时我就在猜测,他会做如何选择。只是我早已知道结局,遂这个选择毫无疑问。倘若朱元璋不是未来帝王,我或许会猜测合乎逻辑和人性的前者,但他终究是帝王 -- 杀伐果断。 这次的结局是:郭天叙死不瞑目,“朱元璋,你这个没有人性的王八蛋!!!”

人终究是在成长的,而且不可逆。 朱元璋在做这个选择之前便大起大落过,他知道城池、兵马的重要性,知道人心难测。以前我以为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实则不然,**实际的经验告诉我,“得天下者得人心”,你只有不断的成功、不断的拿到结果,自然就会有人跟随。**这一次,朱元璋弃忠义忠孝于不顾,结局是得了南方最大的城池,称霸一方,兵马扩增数十倍。

对其他人狠,对自己更狠,狠到自己给自己创造崩溃的处境。对于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朱元璋作为马夫出身,自是万分感激。他从小就讲义气,少年时分,便宰杀地主家的牛给一起放牛的徐达、汤和吃。朱元璋也是因这份从小就有的豪情义气,才有徐达、汤和的早期相随,才有十八兵士打江山的壮举,才有孤身取下金陵城的关键一役。现在,取下金陵城,朱元璋终于可以带弟兄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大封群臣,**那一刻,他对得起所有跟他打天下的人,问心无愧。**可,跟随打天下的将军在城里不听军法,胡作非为,他可以做什么?

  • 严格执行军法,轻者如郭子兴那般打军棍,重者发配还乡或者直接处死。

  • 聚集城中所有民众、士绅,搭戏台, 让所有人看热闹,将犯事者聚在城墙高台之上行刑,以立天威。

朱元璋选择了后者,随即便迎来了他在剧中的第一次崩溃。他的老家弟兄们不堪其辱,通通选择从城墙跳下自尽。朱元璋含泪收尸,强忍悲伤辞退祭奠的众人后,一人坐在灵台前,放声大哭,涕泗横流,几次失声,真真是撕心裂肺。在这一次的崩溃中,他收获了城中民心,请到了他的第一谋士 -- 刘伯温。

紧接着朱元璋迎来了第二次崩溃,同为起义军的陈友谅称帝,集结六十万大军攻打二十万的金陵城。同时,北面的小明王被元军攻克,直逼金陵;西面的张士诚虎视眈眈。作为一个憨厚的马夫,他该如何做决策?他面临如此绝境和压力之时,情绪如何?

  • 情绪。直接崩溃,得知这消息后不见任何人,躲在自己的书房,瘫倒在地,双眼瞪着天花板,一动不动。两大谋士请求见面,一概不见。

  • 决策。没什么好决策的,因为没得选,根本就无路可走了,只能硬扛。

朱元璋本就乞丐游僧一个,几次差点丢命,因而也就无所畏失去和死亡,所以很快朱元璋就从崩溃中恢复过来,在议事堂偷偷旁听,记下提议怯战投降的将军,以及冒死请站的蓝河。他的决策也很简单:认蓝河为义子,直接提拔蓝河为上将军,放权给蓝河死守前方要塞;至于怯战投降者,直接斩了,无论过往功绩。

这两次崩溃后,朱元璋便自成一套作为将军的决策体系,无论是治军,还是城池攻守,用战绩和结果赢得了人心。

当然,古今中外,一个人要想突破阶层限制,另外一个熏陶就是心性、视野、格局,这种熏陶往往来自文学/哲学/历史的训练。朱元璋也很幸运:

  • 义父郭子兴,读书人曾经是举人,兼具书生&将领气质,其义夫的遗书更是破天荒的传位给朱元璋而非其亲儿子,此份心胸,无愧于”先王”称号;

  • 谋士李善长,“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定国的相国才略,朱元璋每天都会要求李善长给他讲学,讲历史,讲刘邦,讲儒释道;

  • 刘伯温,孤傲之才,下能打仗,上能出谋化策,而且不喜附庸,说话直接,丝毫不惧帝王之威,其智谋和学识冠绝天下,完全不输商鞅(结局也与商鞅一样)

**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以少胜多,大败陈友谅,时年25岁。**在这个年纪,朱元璋的帝王之路已然成型。30岁,建国大明,登基称帝,号洪武。

但人的历练不会因称帝而停止,有更大的崩溃要继续磨练朱元璋,将他磨的心硬如铁。

剧中第三次崩溃是甜蜜的信任。

中书省左丞杨宪,不仅能力冠绝当时朝廷,而且特别懂朱元璋,是之谓“君臣一体,心心相印。” 朱元璋路过扬州,当时“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扬州城,只剩饥民十几,一片荒芜,令朱元璋凄然泪下。而只有杨宪主动请缨,立三年军令状,要让扬州大丰收,重现扬州城。杨宪做到了,“杨宪治扬州”作为标本,传阅全国。而杨宪也非常懂朱元璋,每次从扬州觐见,故意内里穿破旧农服;在第一次丰收时,高价十五两黄金买下史上最长稻穗,自称是自家“责任田”长出来的,吉瑞之祥兆;入主中书省时,撤茶座,立三十规,效率、廉洁、勤奋、自省、节俭,深得朱元璋这个穷小子出身的心。对于朱元璋而言,杨宪既能力超绝学富五车,又忠义爱民,满足了朱元璋对臣子甚至对自身的所有想象。此对君臣相见恨晚,当世之伯乐千里马。而背后却是杨宪欺君罔上,对上欺君,对下严刑峻法,苛政猛于虎。而当时的相国李善长、胡惟庸对这些都了如指掌,可他们却全部瞒下,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对杨宪极度信任,听不得关于杨宪的谗言;另一方面,杨宪手段狠辣,他们但求自保。

我当时在想,如果李善长、胡惟庸及时如实向上呈报,而非等事发后再参奏一笔,使得朱元璋彻底不信任官僚体系,或许此二人后面的结局不至于如此悲惨。但无论怎样,朝廷上、下都在助长这种向上管理的氛围,这种做法风险最小。我之前带团队时,不理解为何下面的人不愿如实告知真实想法,明明我是自省之人,一直试图获得更多反馈;后面加入公司打工,发现自己也是如此,加入到向上管理的队伍。何也?因为如实反馈没有收益,徒增风险和烦恼,何必做这种事呢;加入到向上管理和私下议论的小群,既能有口舌之快,还无任何风险,何乐而不为。

当然,纸是包不住火的,朱元璋随后发现端倪;然后这时群臣全部上书弹劾杨宪,群情激愤,认为圣上明察、洞若观火,并且立马提供早已准备妥当的、翔实的证据和证人。

**当发现事实真相的那一刻,朱元璋再一次崩溃了,整宿未睡,泪流满面,崩溃的情绪尤甚当年面对陈友谅突然的六十万大军。**他实在是想不通,这些文人怎会如此狠辣,杨宪,他最信任的臣子,他亲自将一个翰林院的穷小子直接提拔到左丞相的高位,怎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却又天衣无缝的狠辣之事。朱元璋对杨宪付出了最甜蜜的信任,最后却是背刺,而且他的所有臣子,明明都知情,却无一上书,直到东窗事发,才全部起来弹劾。这次背刺,使得朱元璋对全体文官体系的不信任,他之后再未如此的付诸信任于臣子了。所以也能理解,为何他诛胡惟庸,杀李善长,灭功勋阶层九族,撤宰相制,要“上达视听”,不经高管阶层(中书省)的“上传下达 统一指挥了”。

朱元璋晚年大开杀戒,不仅灭功臣九族,动不动就对太医、画师等诛九族。在朱元璋垂垂老矣双目失明之际,只要他在朝堂稍微提高一些音量,甚至有臣子因朱元璋身上的杀戮之气吓得浑身发抖。

这种杀人如麻的铁石心肠,也仍旧有迹可循:若朱元璋是把刀,那么他的妻子马皇后,他悉心栽培的太子朱标,则是朱元璋的刀鞘,唯一可以遮住他锋芒的刀鞘。当马皇后、朱标相继去世后,朱元璋内心仅存的安全感,和被劝诫的力量都被瓦解。而当时新立的太子 -- 皇长孙,又太年幼。他作为开国帝王,永远处于江山易主的恐惧之中,为了帮皇长孙扫清一切他所能看到的障碍,也为皇长孙的仁政做一个负面铺垫,他不得不把自己塑造为心硬如铁的杀人魔王,乃至形成惯性。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最后附上朱元璋临死之时,自述的盖棺之论吧。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Subscribe to 一介青年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