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 Economy in Web3

Creators should not be held hostage by the attention economy, and data currying without internal confrontation is not destined to produce great works. Web3 is a breakthrough, but not a paradigm that can solve everything.

  1. 创作者不应该被注意力经济裹挟,缺乏内在对抗的数据讨好注定诞生不了伟大的作品

  2. Web3 是一个突破,但不是能够解决一切的范式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与伟大作品的失落

互联网时代,创作发生的空间正在大规模转移到线上,空间的变化促使创作者-受众的二元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这一点在新媒体与饭圈体现的尤为显著)。内容平台对数据的推崇,每个用户都肉眼可见,实际上这也被科普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称为「数据主义」。在《未来简史》里他谈了这个新造的名词,并解释说,「数据主义」是 21 世纪兴起的一个全新的宗教。其教义推崇「任何现象与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数据主义」正在成为许多创作的指导思想,对数据的推崇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互联网技术的意识形态的表现之一,这些数据是技术进步的表现,让互联网创作的作品价值更便于被量化,也更容易展示、分析其中的经济价值。

借荷兰学者何塞·范迪克(José Van Dijck)的研究,我们可以把社交媒体平台的搭建逻辑简化成一句话:**「采集数据来获取利润。」**第一步,数据化(datafication):把平台上发生的讯息交换、交易、行为等变成可被机器处理和算法识别的数据。第二步,商品化(commodification):把可被处理的数据转变为了数字时代的货币,广告商是其中重要的变现手段。第三步,自动化内容筛选(automated selection):用算法计算出的模式来为每个平台用户打造量身定制的、可以不断「刷」下去的信息流,增长其停留时间,进一步采集更多的用户数据。

**而数据主义对创作的深层次影响则在于,数据一开始是为内容服务,起辅助说明的作用,但渐渐地数据反客为主,内容倒变成了为数据附庸。**为了提升数据的表现,许多运营者并不感兴趣提升自己文章的内容质量,而会寻找专门的技术团队「刷阅读量」「做数据」;许多自媒体人和广告产业工作者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点击一篇文章以后基本不会看正文,而是直接滑到末尾,看一看它的阅读量、点赞、「在看」数,仿佛扫一眼这些数据也就等同于已经读过了文章。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在数字化的空间中,由「数据主义」指导下,经过算法推荐机制分发,早已面目全非。创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快速、大量、平民化,并且便于统计、计算、评价、比较和变现。数据主义是现代性的一种延伸,强调着效率、规范化和增长,这一逻辑也快速蔓延到了互联网创作上。有趣又似乎毫不意外的是,这种创作的「整体繁荣」和「进步」的同时,伴随的却是这个时代另一种强烈的共同感受:「伟大作品」的整体失落。

(不再展开赘述)

那么,这一时代「变革」的底层逻辑或者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内容经济的不可能三角与三种变现路径

这里我们需要提出一个观点。创作者在内容创作中,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即原创、高频、优质。

与之对应内容经济围绕着「内容的价值」存在三个路径来变现:

  1. 内容即商品。内容直接售卖,典型的就是「得到」——原创优先。

  2. 内容即流量。内容即流量,现在明星和 B 站大多数的 UP 主都是这种模式,通过内容吸引流量,然后通过广告、电商等等方式变现——高频优先。

  3. 内容即信任。专业人士通过内容获取信任,然后通过专业服务获得收入——优质优先。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数据主义」的推崇,映射的是其背后是创作者经济中,高频需求与流量变现的路径匹配。

而「出自孤独思考的伟大的作品」,在「数据主义」拥所有的一种充满了创造性的破坏力面前,无处容身,因为创作的方式变得唯一化了——数据至上。**此时对创作者来说,惟有信奉「数据主义」,加入它,才能成就自己,而抵抗是无谓的,只会使得作品在无人处流浪。**数据主义影响下的创作语境正在变成唯一的语境。可以想象,如果今天有一个尚处在成长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年轻的他一定同样面对着如何对话读者,是否「线上化」这些不断更加紧迫和扩大的问题。

创作时必要的是私密性,而私密与公共的区别,则体现在去理解(to understand)和被理解(to be understood)两者上——前面一种活动属于我们自己脑子里的智识操练,后面一种活动发生在创作者和受众之间。

古希腊本质主义哲学的框架下,创作这项行为总是预示着一种遗憾。因为永恒只能被人们接近,而不能最终达到。真正伟大的作品总是这样无穷无尽的努力、挣扎、妥协的结晶。另一种挣扎建立在「为自己创作」还是「为他人创作」的纠结中。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种动态的平衡过程被打破了。在数据主义的笼罩下,作品「被理解」的权重被无限地优先。在一个更前提的位置上,创作的失落是一个数据主义影响下的空间问题:孕育作品的优渥土壤——「私人领域」——消亡了。

Web3 带来可能性与新的变革

如此说来,注意力经济导致了伟大作品的失落,那么回到私人领域,通过 Web3 进行内容付费与创作是解决之道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上文的私人领域其实是更个人化的领域,互联网语境下的「私域」在这里仍然属于「公共领域」。然后我们认为,Web3 是变革的底层因素之一,但并不是现有解决方案所理解的那样无所不能。

Web1 代表的权力是 Read,Web2 是 Write,Web3 是 Own。目前 Web3 领域的内容经济解决方案多数通过金融化来改变创作者的困境:

  1. 引入数字稀缺性,恢复创作者的定价权。

  2. 让支持创作者成为一种投资行为,而不仅仅是利他行为。

  3. 引入新的可编程经济模型,将财富分散到整个创作者领域。

  4. 最重要的是,通过为创作者创造途径,让创作者不仅拥有自己创作的内容,还拥有平台本身

我们认可 Web3 中将迎来创作者经济的黄金时代,但我们并不认为 Web3 是 Web2 的替代者,而目前来看,所有的 Web3 内容/社交 平台都是失败的,纯粹的金融化并没有带来伟大作品的复兴。Tokenomic 在这里也仿佛失效了,创作成为了金融游戏的附属,内容史无前例的趋附「数据主义」。

抛却了 Web2 时代积累,另起炉灶的 Web3 创作者经济深陷金融藩篱,成为币圈、盘圈、图圈的保护色,不但没有创作出跨时代的作品,反而已经背离了 Web3 的精神——无限可能的开放组合性、Hyperstructures 的革命性。

我们希望能够在金融化之外,另辟蹊径,既让创作者拥抱新的创作时代,又还创作者以私密性。通过 Web3 的特性来提供组合性与流动性,连接创作者与受众,连接 Web3 与 Web2。

Subscribe to 0xJohn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