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未来人类真正地拥有一个完全共享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还在不断更新、不断生长。
1. 公开即保护
一个人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或发现,他都会积极的公布出去。 因为第一公布出去了,你就获得了一个类似著作权登记一样的申明。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知识不再是独占的、有壁垒、需要隐藏的东西。
2. 价值的多样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的价值不需要一个公认的标准。反之,也只有更开放的知识库,才可能满足更多独特的需求。
例如一个人写了一首诗,也许很难得到主流的认同,但是如果这首诗和少数人产生了共鸣,给别人以安慰或是启发,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3. 即时共享创造新的价值
如果真的世界有一天变成这样,是不是非常美好?
人类真正地共享知识、彼此启发。像踩梯子一样一脚一脚的往上爬。不再需要为了竞争做重复的工作,而是通过创造,通过兴趣,通过点滴闪光积累为公共知识库添砖加瓦。一个失败科学研究项目的副产品,可以是另一个伟大发现的开始,协作式的提升整体科研效率。一个人的想法,也许能给另一个人带来重要启发。
1. 去中心化存储
基于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协议公开发布信息,使用区块链存储文章等内容及记录更新版本等信息。
2. 可更新的动态引用
一篇文章的内容,支持像阅读的划线一样,可以部分被另一个人的另一篇文章所引用。从而实现知识的重组和再创造。
这样的引用应该是双向的。原文读者较容易地循迹去阅读另一篇文章。使用引文的文章读者,也可以根据需要向上追溯信息的背景。
被引用的内容如果有更新,在使用引文的文章里应有引文内容的版本更新提醒。可根据引用的时间戳还原引用场景、追溯变更动态。
3. 公平地分配
得益于区块链原生货币属性,可以探索更多价值分配的可能性。价值可以以和贡献更深度结合,让链路上的每一个贡献者参与分享。
毫无疑问,这将会是一个比维基百科更庞大的知识库。因为完全去中心化,没有树状结构化的设计,如何让知识更充分的被需要的人获得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此外说到搜索,毫无疑问web1时代的搜索技术就很适合充分开放的内容库。借助AI的语义分析技术,当前也已有更多搜索技术可以使用。
得益于动态引用构成的庞大网络,无需预先设置的面包屑,使用者可以从任何一篇文章开始整个知识库的探索。当然也可以有更多可视化的网状信息呈现,辅助更直观高效的畅游整个知识网络。
有一类人在web3的时代也许不直接创造内容,但通过他们创造性地策划,知识以独特的方式被整理汇聚、推荐。也许是知识买手、也许是严肃学术编辑、也许是专题策划,总之他们是知识的策展人。
传统学术期刊的编辑,可以直接预收录作者已发表文章、或根据需要指定主题邀约作者写作。当然也可以邀请审核人就文章的内容发表审核或修改意见。和《science》的专业编辑原本流程可以保持一致,除了公开。
也许还可能涌现更多专注于某个科学方向上更垂直的策展品牌。
任何一个个体或机构,都可以依照独有的审美,像经营艺术画廊一样策划风格各异的内容品牌。
游戏制作技术?去中心化社区治理经验分享?或者是宇宙爱好者的观察分享?
相信读到这里的你有更棒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