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能为你从尚处混沌的区块链行业中,梳理出有序的逻辑与价值。
越过难懂的区块链底层技术,从应用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来进行介绍分析,力图让不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你,也能对区块链即将对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我06年做过一个动画视频,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机,也没有移动互联网,人们主要靠打电话和发短信进行远程连接。
我设想了这样一个未来:所有人都用手机号作为唯一身份ID,包括姓名/身份证/银行卡/社会关系等都绑定在此ID上,丢掉这个ID,那么就可以看作真正的社会性死亡了。
只是没想到科技进步将我们带得远超想象。
在踏入“元宇宙”之前,我们还是先接着上一篇的“价值”这个话题,来聊聊除了“灵魂出窍”外,NFT更重要的一个原生价值——
“精神分裂”。
**1·在互联网,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信息互联带来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塌缩,人与人,组织与组织(按奥派来说还是人与人)可以更高效地进行联系,并借此产生更多维度的协作。
人类社会因此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间,一直狂奔到我们猛地发现,可以连接的领域似乎都被连接上了,高速无界信息传输交流所产生的冗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占据大多数人大多数日常时间的主流生活方式。
寡头更集中,人民更碎片了。
假设未来通过DAO消灭了摸鱼,那么,这些生产力的所有者,即我们每个体,该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于“元宇宙”中呢?
是像微信账号那样,与你实际朋友圈相联系,还是干脆像微博那样,先刷500个账号互关互粉呢?
NFT概念中,头像板块的火热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以无聊猿(BAYC)系列头像为例,以今日的数据,一个头像的地板价为93ETH(具体自己换算),它内在的逻辑是啥?仅仅是图片的炒作泡沫吗?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唯一性的,链上原生高端圈层身份证明。因为各种行业大佬都参与收藏,并将其设置为自己的头像(加密朋克同理)。
由于NFT的唯一性,使得这些以脚本批量生成的图片,能够成为整个元宇宙的“身份证”,因而卖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天价,并迅速泡沫化成为一个不稳定的显性赛道。
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出现了。
问题一:
无聊猿/加密朋克等头部项目,有物理世界中名人效应的赋能,以及圈层的稀缺叙事,因而可以吸引注意力,赋予话题度,炒高价;
但,然后呢?
除了昂贵的社交货币与身份展示,它们是否还能起到更多的作用呢?
问题二:
除了无聊猿/加密朋克等头部头像项目外,剩下的99.999%是否完全无价值呢?
这两个问题其实只有一个答案:
需要通过DAO的形式,创造属于元宇宙的原生价值。
换句话说,这同样是先上车再买票的逻辑,但通过NFT,有了脱离物理世界,单独产出价值的基础,你就可以说自己是元宇宙的原住民。
在DAO中,没人在意对面是不是不是一条狗,但会在意这条狗能够有什么技能,提供什么价值。
**2·关注流动性的我们是不是搞错了啥
目前NFT头像市场的火热,其实和币圈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每个头像的价格取决于是否有出价者,也就是说,没人买,它的价格其实就是0;
同时很多不知名项目的“地板价”,很多时候不过是左脚踩右脚平地飞升的把戏。
诚然,正如上篇“灵肉分离”中所提到的,NFT能够将拥有物理世界价值的资产链化,便于其所有权在元宇宙中流动,因此流动性对NFT价格的影响十分重要,而这却同NFT头像(下简称“头像”)应该有的价值是相悖的:
头像代表组织中的身份,身份承载对组织的贡献,贡献不应随意转让。
“我说的是20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才四岁。那个冬天真冷啊,暖气停了,房间里结了冰,我只好抱着电视机取暖,听着总统在我怀中向俄罗斯人许诺一个温暖的冬天。我哭着喊冷,喊饿,爷爷默默地看着我,终于下了决心,拿出他珍藏的勋章,带着我走了出去,来到这里。那时这儿是自由市场,人们什么都卖。一个美国人看上了爷爷的勋章,但只肯出40美元。他说红旗勋章和红星勋章都不值钱的,但如果有赫梅利尼茨基勋章,他肯出100美元,光荣勋章,150美元,纳希莫夫勋章,200美元,乌沙科夫勋章,250美元,最值钱的胜利勋章当然不可能有,那只授给元帅,但苏沃洛夫勋章也值钱,他可以出450美元……爷爷默默地走开了。我们沿着寒冬的阿尔巴特街走啊走,后来爷爷走不动了,天也快黑了,他无力地坐到那家古玩店的台阶上,让我先回家。第二天人们发现他冻死在那里,一只手伸进怀中,握着他用鲜血换来的勋章,睁大双眼看着这个他在70多年前从古德里安的坦克群下拯救的城市……”
——刘慈欣《全频带阻塞干扰》
于是,NFT头像拥有和一般NFT不同的定义:
一般NFT=原子世界数字孪生=资产价值凭证
NFT头像=成就勋章=元宇宙原生身份证明
这两年频繁提“疫情推动了工作生活数字化的进程”,人们开始远程办公,效率暂且不提,里面打交道的人依旧是原有社会关系,服务的组织依旧是原有公司体制。
而为DAO工作会酷上很多(至少没必要摸鱼),天南海北不认识的人(或狗)(又或是猿猴),可以一起为一个目标而努力,他们甚至可以不知道对方叫什么,是什么种族与年龄,只需要连接起每个独有头像,那么就可以通过共识与贡献进行连接协作。
再进一步,头像后续应该能够进行元素的拆分或叠加,多项目元素拼插,进而发展成动态的,可追溯的,全网公开的个人成就展示——这自然也就是最好的协作友好型元宇宙身份凭证了。
因此,头像应该是不动产,其所产生的价值越高,就应该流动性越差(直到无限趋近于零)。
且由于链上交易的公开性,如果该头像进行交易,那么此前其所沉淀的价值凭证,就应该归零——变成仅仅一个头像图片的交易。
在失去流动性后,头像才会从价格炒作走到价值凭证这一步,而这,得至少再来两头熊才能开启。
**3·精神分裂:要工作,不要炒作
假设DAO发展到成熟阶段(个人估计30年内),我们可以说,其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可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了。
在应用层面上,技术杠杆使得极少人数的核心团队,就可以服务持续指数级规模增长的用户,正因如此,大量外围工作自然可以交给第三方来完成。
我们以滴滴为例:
上述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类型的DAOs,用以进行资源的调配及相互协作,或通过公会的形式来主张自己的权责利——这不又是大公司的肢解了?
而为上述每个部分提供服务,都是“零工经济”(注意,gig economy不是临时工!)。
这是个体相关技能与工作时间的精准分配。
由于技能与时间的粒度化,意味着“斜杠青年”这个个体,都可以被拆分成无数个并列的标签以提供服务;而这种拆分,放到链上,则是在不同的DAO中,以不同的头像来承载。
对,就像精神分裂一样。
而这,将是元宇宙新型社会形态的最底层基础,每个人可能会根据其技能,有着复数的头像,代表不同的身份,成为不同组织里面的一份子,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生产力的解放将不仅仅是粒度化到人这个个体,甚至将更加深入到技能上,也因此能够形成更加立体及复杂的协作与价值传递网络。
在这样的网络背景下,生产关系得到巨大变革的同时,是否会将复杂的人性也切割成脸谱化的化身,以立场连接关系,导致每个组织都成为单一语境与单一三观的集合体与放大器,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过这不是我们现在就该考虑的。要想进入元宇宙,目前最该做的事其实就是开始让自己“精神分裂”——进行头像类NFT的了解。
最简单的做法,是找Gas便宜的时候,先mint点儿自己的头像(可以DAO的形式忽悠你的设计师朋友帮忙)找找感觉,理论上在元宇宙中,他们和BAYC没有本质区别,更多的价值赋予都将随着时间及贡献缓慢积累;
当然,你也可以氪几个流行头像(最好等深熊后,NFA)找找感觉,但绕不开的依旧是你得持续给它赋予价值——最好是找点儿DAO加入。
哦,是“你们”。
碎碎念:
由于我们仍旧处于漫长的经济学及区块链学习的过程中,认知有限,文中观点纯属一家之谈(并省略了论证步骤),不排除有可能会出现貌似很有逻辑性,但其实全是错误判断的“电梯效应”,我们会在接下来更加细节的文章中不断迭代与修正,也不排除完全推翻的可能,欢迎围观,敬请期待。
感谢感谢看完后关注我们,点了在看,还转发的你们,祝大家分裂快乐。
图片来源: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