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上):用2.8亿的杯子喝82年的拉菲是什么体验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从尚处混沌的区块链行业中,梳理出有序的逻辑与价值。

越过难懂的区块链底层技术,从应用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来进行介绍分析,力图让不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你,也能对区块链即将对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拆分成上下两部分,本篇(上)逻辑:

1.NFT可作为具备唯一性的价值凭证

2.商品价值可借助NFT在数字世界流通

3.就算在数字世界,价值依旧离不开使用价值

4.使用价值难以数字化,是传统品牌价值链化的壁垒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开篇还是先讲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土老财买了件很贵的衣服,宝贝得不得了,老想给别人炫耀一下。

于是,他准备穿着这件衣服出门,可刚一打开门,就又缩了回来,为什么呢?

怕外面的风沙太大,把自己的宝贝衣服给弄脏弄坏了。

于是呢,他又在新衣服外,套了一件旧的衣服,这下可不怕弄坏新衣服了。他再次打开房门,可还没有迈出脚,却又缩了回来。

你猜这次是为啥?

原来呀,他又怕这样外面套着旧衣服出门,别人不知道他穿了新衣服,那他还炫耀个啥啊!

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一个好主意,那就是 — — 在旧衣服上贴了个大大的条子,上书四个大字:”内有新衣”。这下,他终于能够背着手,腆着肚子,一摇一摆地出门了。

**内有新衣:NFT的简单解释

品牌是个容器,把消费者的BFD(信念/感受/渴求)装在里面,并通过Logo来展示出来。

原谅我这样联系起**“内有新衣”**,但每次看到满大街超级显眼,已经异化成产品主体的各种Logo,总是不由自主地会想起那个土财主,而现在炒得热火朝天的NFT,让我更能感到内味儿了。

和“元宇宙”比起来,NFT的出圈儿更容易,毕竟,这似乎是一个很明确的定义:“非可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按照通常的解释,“独一无二”意味着很值钱。

事实上,这是对NFT的有意片面化误读,因为价值的产生这一块被有意隐去了。

“非可同质化”作为NFT最为核心的特点,它的价值在于去中心化的技术确权,机械信任不再是广义的“某类”,而是聚焦到“某个”,甚至可以说 — —

“你”。

在这个语境下的简单解释:

区块链=货币(信息不可篡改即防伪,但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100块,这些钱只有数量的区别,每张价值都是一样,且可互换)

NFT=房产证(住房有独一无二的物理空间属性,房产证证明这房子是你的,而不是他的)

请注意,这里用货币与房产证来做比喻,有个隐藏的前置条件,即货币与住房是已经有全社会公允的价值而某个NFT若在没有这个前置条件的时候,谈“独一无二”的价值,就是耍流氓。

那么,NFT的价值从何而来?我把它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来看待:

先是灵肉分离;

再是精神分裂。

(小结:NFT可作为具备唯一性的价值凭证)

**价值拆解:灵肉分离心法1.0

本篇先谈谈“灵肉分离”

这是传统产业“元宇宙”化的最爱,逻辑很简单,传统产业是有公允价值的,NFT可以帮助扩展其品牌影响范围,甚至开拓商品的新市场**。**

我们简单地把一个商品分为使用价值价值两个维度,先请出《资本论》中的解释: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

**价值的存在,是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被用来交换,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使用价值=具体劳动

商品本身“有用”,一个商品要花多少劳动力来制造其实是具体可知的;批量生产成本自然低,而手工品,艺术品,其实所蕴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上限也不高。

在现代市场上,由于工业化带来的边际效用,使得一个商品花了多少劳动力来制造(成本)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价值=抽象劳动

这个“抽象”就很“具体”了。是抽去了使用价值之后,在市场上所体现出来的全部交换关系。

而社会相关成本,比如营销部分,却因为难以具体量化,而重要到无以复加,商品的市场定价及溢价,很多是源于此。

而在数字世界,或者说“元宇宙”中,是没有物理世界 — — 即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纯粹的信息网络可以极高效地进行大范围实时传播,那么理论上,价值网络也能做到如此高效。

那么,理论上如果我们抛弃掉有着物理属性,上限明显的使用价值,而在数字世界中,用NFT模拟物理世界中的唯一性,就能够将商品的价值无限地放大。

这就是**“灵肉分离”,**把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进行分离,越过物理世界,通过互联网来传递价值。

“用不用无所谓,但要值钱啊!“

真的是么简单吗?

(小结:商品价值可借助NFT在数字世界流通)

**灵魂or幽灵:价值不是凭空出现

NFT对于传统收藏界极为重要,毕竟,**收藏品的炒作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与稳定的市场,**有了类似公允价体系的存在(泡沫都变成钛合金的了),收藏品的NFT化,这个“灵肉分离”就十分有意义了:

比如你有一个价值2.8亿的鸡缸杯,它自然是有着高价值的收藏品,而它作为杯子的使用价值却不可能得到发挥(两只手捧着都在抖 );

而如果把它NFT化,就是把它两个多亿的(收藏)价值(灵魂)给抽离出来,放到了链上,而碗本身(肉体),将回归纯粹的使用价值。

更牛的是,NFT化带来的确权与溯源,在搭配智能合约之后,能够让“灵魂”脱离“肉体”飘得无限远。

我们假设梵高把“星空”Mint(铸造成NFT)后放到Opensea(NFT交易头部平台)拍卖,那么,不仅他能获得不菲的拍卖收益,同时,他的作品被二次销售的话,他也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分成 — — 也就是说,只要这幅画有人买,他就有提成,所有的copy都是正版,全天下没有盗版了哟亲!

在艺术创作领域,尤其是数字原生艺术,“图层”或者“元素”是十分重要的概念,Async Art,VIV3等交易平台则支持艺术家对不仅是作品本身,甚至作品其中的某一图层,某一元素的NFT化,这意味着艺术乐高的可能性,你的某个独创元素被别人引用了?没关系,只要有人用,你就自动有收益!奇美拉越多越好!

通过NFT,印象派作品都可以给梵高分成

再进一步,灵肉不仅能分离,还能“假尸还魂”:

你把一瓶82年的拉菲NFT化了后,再把酒喝了,这时候这瓶珍贵的拉菲其实还在,还能收藏和交易 — — 甚至你还可以把这个NFT附带在一瓶22年的农夫山泉上(印个私钥二维码就可以),那么 — — 恭喜你,这瓶农夫山泉82年拉菲化了!

只要你没有把这个NFT销毁,那么这瓶82年的拉菲就能在链上永存。

这些例子中,看似是NFT使得“灵魂”得以自由,而“肉体”已经无足轻重了,但最核心还是那句话:

你TM得首先有使用价值才能谈价值啊!!灵肉分离前置的这一步不能省略啊亲!

“使用价值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啊!”

“灵魂”再远,也终归源自“肉”的存在,纯粹的炒作,意味着纯粹的泡沫。

泡沫意味着本来就没有肉体的“幽灵”出现了。

由于很多项目方发的NFT其实是没有价值支撑的,那就绑定个大V或者明星呗~他们被空投了NFT后,就开始喊单 — — 也就是把自身公众形象,以社交货币的形式,作为使用价值,灌注到这个系列NFT里 — — 冷启动阶段炒作完成,韭菜请就位。

甚至我们有理由怀疑,一些双方有互做白手套的嫌疑,明星和项目方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被“赠与”了NFT后,“自发”喊单,到归零后也是“受害者”;而项目方呢,只是“赠送”了NFT给明星,随后的价格完全是“市场自发行为”吖~

因此请记住,你现在知道的,热闹的NFT(尤其是头像类),绝大多数都将价值归零。

那么,是不是所有原本有价值的品牌,就可以很轻松的NFT了呢?

(小结:就算在数字世界,价值依旧离不开使用价值)

**公司勿入:大人,时代变了

现在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大品牌,在沙盒(Sandbox)或者去中心化大陆(Decentraland)买地开店,可给人的感觉总像是春晚中,一个老演员强行尬聊90后00后的语言,结果里外不讨好。

毕竟,这些大佬们的商誉并不是通过几次所谓跨界PR,就能在一个全新维度的世界轻松延续的。

因为他们的品牌不是商品,原来的价值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转到链上来的。

品牌价值在物理世界里,终归需要通过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来体现。价值还需要使用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来联合上下游控制成本,铺渠道提高市场份额,这一切是传统品牌的优势,而在纯数字化的世界里,却反而变成了无用的累赘。

更要命的是,他们的品牌商誉长久以来,都是围绕着自己的产品来承载,转到“元宇宙”这个非物理属性的新语境下,说不说产品(肉体),都显得有点儿尴尬。

事实上,一个卖肉的开始寡谈灵魂了,那ROIC明显小于一个独立个体(大V/明星/KOL等)

不考虑肉体(实际的鞋)的情况下,你是选择带乔丹签名的联名球鞋作为头像,还是乔丹亲手设计的全世界唯一一双鞋的头像呢?

在链上,任何一个独立个体,无论是设计师,或者小圈子的KOL,都能Mint自己的产品,而不需要原材料,工厂,管理,供应链,仓储,运输,渠道等冗长路径,这样的超级个体,将是DAO的重要成员。

大品牌不容易做到,独立个体/原生团体反而容易,或许这会成为今后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肉到灵魂(B2C拿着产品找流量)每一步都很辛苦,而灵魂到肉(C2B拿着流量找产品),稍稍一点动静就可赢得满堂喝彩。

这个动静叫做**“赋能”。**

赋能意味着除去虚无缥缈的价值以外,这个NFT还得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说白了,就是先上车后,你得赶紧补票!) — — 如果再加上“持续”,那么将更可期待。

某个明星喊单的NFT头像能够兑换其演唱会门票,那么它就锚定了现实中的公允价值;

某个NFT可以作为游戏中SSR卡牌使用,那么它的价值也至少不是空中楼阁;

钻石是商业文明史上的奇迹,因为它把最难以具象与量化的感情给赋能了,自此所有想要给另一半证明“我爱你”的家伙,都不用挖空心思去证明这一虚无缥缈,随时可能被证伪的概念,只要花钱买钻石就可以。

因此,你如果能够与另一半达成共识,那么,Mint一个钻石或者任何的图片成NFT,那也是真·情比金坚!想想看,全世界独一无二,存在链上也可以看作和人类文明同寿,不怕被别人偷走 — — 私钥你们一人一半藏好!

还要什么钻石。

从“灵肉分离”炒作到赋能“回归肉体”,这又呼应了传统品牌的尴尬:朕辛辛苦苦刚蜕去凡胎,灵魂出窍来迎合你们,你们这群刁民又TM要回归?那我又回魂中不中?

可实际上,这已经是不同的“肉体”了,NFT将是“元宇宙”中,每个个体的“源生肉体”。

下期,我们接着聊“精神分裂”,有了源生肉体后,NFT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价值,敬请期待。

(小结:使用价值难以数字化,是传统品牌价值链化的壁垒)

碎碎念:

由于本人仍旧处于漫长的经济学及区块链学习的过程中,认知有限,文中观点纯属一家之谈(并省略了论证步骤),不排除有可能会出现貌似很有逻辑性,但其实全是错误判断的“电梯效应”,我会在接下来更加细节的文章中不断迭代与修正,也不排除完全推翻的可能,欢迎围观,敬请期待。

图片来源:pixabay.com

Subscribe to MikeDemon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