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特(原「淘宝特价版」)在2020年3月重新上线,于2023年2月基本确认走向衰亡,大概率作为子模块回归到母体淘宝中,放弃独立运行的定位。近3年的时间,兜兜转转重新回到原点。
不管是对于淘特的员工,还是对于阿里集团本身来说,这都一定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作为亲身经历者,这里也复盘纪录下我所看到的淘特3年。
淘特的3年,每一年都有一个最核心的指标。第一年:DAU、第二年:AAC、第三年:DAC(MAC),基本按照一年一个台阶的规划发展的,但最终除了第一年做DAU是成功的,其余两年均是失败的。
淘宝特价版最早于2018年上线,2019年随着聚划算狙击拼多多失败后,集团看到了低价工厂货的价值,于是进一步整合了淘宝特价版与1688,成立了C2M事业部,着力要打的就是「下沉市场」。这也是当淘特快速发展起来之后,大家觉得拼多多会紧张的原因,这二者是完全直面竞争的关系。
新淘特于2020年3月重新上线,由一批老淘宝员工接手。淘特一号位是1688总经理;产品一号位是原淘小铺的产品负责人;运营一号位是原天猫生活快消总经理。
我个人把淘特DAU的增长分成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冷启动、第二阶段是C2M后的全新模式、第三阶段是加市场杠杆。
从淘宝/支付宝处导了部分流量进淘特端,进行相关测试。
怎么测的:基本逻辑是在导流处突出「淘特」的优势点,来淘特买商品、价格更便宜,试探用户是否会因此来下载淘特并进行购物。商品是淘宝处圈选的最低价货品、用户也是圈选的年龄偏大的用户
看什么指标:DAU、首购率、留存率
当指标到达某一具体的值(看曲线、看时间阶段、看集团要求综合起来)时,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冷启动度过后准备扩量,遇到了第一个坑。借助淘宝双11活动,淘特在淘宝开了一个导流入口,设定的策略是:用户下载完淘宝特价版App后,送相关权益。团队想着通过激励的方式、以及借助双11的大流量入口,可以快速的拓展DAU数据。没想到这些用户下载完、领了权益后,都直接把App卸载了。
这里遇到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在互联网做产品/运营的业务同学来说,都至关重要。问题的本质是:淘特到底提供了什么价值给到用户,能让用户不去用淘宝,而单独来使用你的App?
因为与1688整合在一个BU,淘特找到了一条与淘宝不一样的、新的货品供应体系,即用工厂货直销,无中间商赚差价的方式,把商品的价格做到极致的低(而不是通过把淘宝的流量导到淘特,再通过淘特发红包给激励的方式,把商品价格降低,用户并没有感知到二者的差别)。
至此,淘特才找准了自己与淘宝的差异定位,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电商之路。在后续整体数据爆发式发展之后,我们称它为「电商第4极」(淘宝、拼多多、京东、淘特)。
在确定了淘特走C2M工厂货直销的道路之后,整体产品已经进入了良性增长曲线。此时,淘特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加大商业投放、加大市场杠杆。
这里的杠杆主体由3部分组成:集团二方合作、商业投放、裂变。
集团二方合作:借助阿里商业生态,从共赢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双方的流量做到1+1 > 2的结果
因为二方合作的方式是你我之间互相导量,如果只是1换1,达不到增量效果;甚至有时候是1换0(直接就是薅对方流量),那么这种合作方式一定不可能长久
在大厂中有二方流量可以合作本来就是大厂的优势(这是其他小厂所无法借鉴的),但作为合作方,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要从「共赢」的角度出发,做到1+1 > 2
商业投放:这是每一家商业公司想快速扩量必须经历的阶段,做商业投放时主体需要关注两个指标,一个是质量,一个是欲望
质量基本上是通过ROI(LTV)的方式进行衡量,重点关注的是用户带来的长期价值
欲望不好用指标来衡量,但做投放的同学花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有时候增长曲线很好看,但过后盘下来发现投放带来的用户80%都是无用流量,所以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把握好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产品阶段,调控在不同平台的投放策略目标
裂变: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社交裂变可能是除了花钱投放之外,另一个可以快速拉动体量的有效手段。
裂变的前提是你的产品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在市场特定人群中有了一定的声量,产品本身也有一定的高活用户。这样的基础上,再嫁接一些权益层面的激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多数产品如果不考虑产品前提,上来就直接裂变,那就是白花钱做虚荣数据,留存率一定会非常难看
AAC指代的是年活跃买家数(这里的「年」是阿里的「财年」),在电商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直观的表现了该平台对于用户的吸引力。
AAC的构成是:新用户的首单+老用户的复购(新用户:平台新,从未在淘特下单;老用户:曾经在淘特下单过,本财年未买)。淘特单独成立了「拉新」团队,用来解决新用户首单问题;用增团队则主体服务于老用户的复购。
新用户首单:主体以「通过以极低的价格、极短的链路,完成用户首单」作为目标,最终在财年结束前冲击到了3亿AAC
极低的价格:1688的工厂货已经做到了极低,那如何让用户到手价更低?淘特给出的答案是每一个新用户直接给10元无门槛红包。这个策略让很多新用户到手的商品甚至不需要花钱(ps:相比于竞品的1分购做的更极端)
极短的链路:抛弃传统电商「新人专区」的运营模式,直接挑选出几十款0元商品,平铺在新用户面前。用户只需要点击一下「购买」,甚至连支付宝都不用调起,直接下单成功
老用户复购:用户全生命周期精细化运营,这里的关键是对用户的分层要做到足够的细,承接方案需要多套,配合用户在平台的生命周期,以不同的权益(泛权益,红包、货品、游戏等)方式、匹配不同的场域,进行承接,从而达到最大化ROI的结果。
虽然AAC指标上达到了3亿,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市场宣发,让大众开始知道了「淘特」这款产品,并且「淘特」在集团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为了完成集团目标,通过某些极端手段所达到的数字。有一个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当财年结束后,淘特把新用户10元红包改成5元,首购率、留存率都有大幅的下降。
同时,我认为冲击AAC3亿的这些手段,给最终淘特走到今天衰亡的结局,也埋下了伏笔。这个逻辑与投资人跟创业团队要10倍、100倍目标是类似的,当你有一个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你很难再沉下心来做很多难而正确的事,必须转向一些可能看起来偏激的手段。
在AAC突破3亿大关后,淘特整体开始转向「收割用户」,第一时间把指标定在了GMV。
GMV = 用户数 x 购买转化率 x 客单
用户数:短期内用户数的自然增长并没有巨大的变化,如果想要得到快速增长,只能依靠投放,但此时淘特的策略是降本增效,因此此路不通
购买转化率:主体通过 增强互动、加强用户权益感知 的方式来提升CVR,短期内也无巨大变化,因此此路也不通
客单:在原先的指标牵引下,淘特的客单一直以来都非常的低。以上两条路都不通的时候,提高客单价就成了看起来最有效、也最快的方式
基于以上3个指标下的尝试,最终把宝押在了「货品」处,行业不断去找更高客单的货品,推荐算法侧把高客单的因子写入引擎中,对于用户来说,前台看到的就是:商品价格变贵了。
从结果指标的表现来看,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折,用户并不买账。客单价确实有提升,但单量也有下降,综合算下来并没有提升,反而在用户口碑中落了个坏。
因此淘特在尝试了几个月没有结果后,指标又调整成了DAC(MAC),要把平台的活跃度提升上去。
这个时候淘特的「互动游戏部门」就成了最重要的武器,期望仿照拼多多的方式,能实现用户「逛着逛着就买了」的目标。
人力、物力都向游戏侧倾斜,主体看3个指标,渗透率、端用户活跃率、商业回收
渗透率:通过在用户的动线节点布局游戏引流工具(eg:用户进入首页,弹出引导banner,点击后直接进入游戏场域),提升用户进游戏场域的量级
活跃率:通过多游戏联合、游戏奖励分拆多天发放等方式,提升用户多天活跃
商业回收:因为物力朝游戏倾斜过多,为了保证ROI,游戏侧同样要考虑商业回收问题。这里主体的做法是在游戏场最多商品曝光处,提升高佣金广告商品的比重
可以明显的看到,从用户角度来说,这些策略并不是最优的。仅仅只是业务因为要完成对应的数据指标,而拆解下去的具体动作,甚至有一些策略完全是在伤害用户体验。
用户是会用脚投票的,从结果反馈来看,端用户活跃率确实有一定提升,但离设定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为了提升活跃率,拿整个端去喂养游戏生态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可能加速了淘特的衰亡。
淘特3年下来,结果已经注定。这里还是想聊聊它作为一个创新孵化项目,有哪些做的对的、不对的地方,可供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脱离母体自生长:作为一个大厂孵化的创新产品,敢于剥离大流量母体自生长,是因为团队明白要是在已经自成一体的国民级产品内发展,速度&掣肘都会有很大影响。甚至为了让团队保有创业的心态,脱离园区,在外发展
扁平:汇报线短,每个人的意见一定程度上都会被听到。对于执行层的同学来说,更多还是以能力、想法为主,即使是实习生也有机会负责一大摊子事
团队执行力强:招的主体都是年轻人(能加班),有想法、能落地,不招大白兔。相较于阿里其他团队,整体创业氛围还算浓重,快速迭代、快速试错,执行力强
面向老板服务:顶不住上方的压力,经常因为老板的想法而修改战略目标,导致下方执行层不断的调头,而无法长期沉淀
山头文化重:这大概率是大厂创新项目无可避免的问题,淘特组织关系相关同学并没有很好的弱化此文化,游离在山头之外的同学很难融入圈子,进而丧失动力,形成恶性循环
脱离母体自生长是淘特能独立发展壮大最为关键的举措,3年下来,最终失败而归,作为子模块回归母体只是时间问题。
曾经与淘特的老阿里同学沟通过,他们大部分人都曾对淘特抱有巨大的期望,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了团队只有几十个人时的创业精神、奋斗精神,大家一门心思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后续随着数据不断的增长,项目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很多人甚至认定了淘特是他们阿里生涯的最后一站。
奈何3年下来,大家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可能很多人又要花时间重新寻找自己的方向,找寻下一个类「淘特前期」的组织。
2021年淘特在市场上、在公司内部态势还一片大好,蒸蒸日上。短短2年的时间过后,走向了衰亡。互联网人之前一直吐槽,阿里收购的产品除了高德之外,没有一个活的好的。
阿里内部好一点的创新产品成就的永远是头部那几个高P、但项目大概率最终会黄;差一点的创新产品甚至半年都活不下来,最终吃亏的永远都是执行层的那批人。
基本盘占有率在不断被抖音、TikTok、拼多多蚕食,只剩下云计算和本地生活,现阶段都是要靠大量的现金支撑的业务。而其他创新业务永远出不来,原因就是做着做着就变成了「脱离用户、面向老板服务、面向商业服务」。
那么曾经如日中天的阿里,为什么会发展成今天这样呢?
我不相信一个造出了双11电商节、常年租酒店办公、带领阿里拿到移动互联网船票的人,会看不到阿里目前的困境。上面的人不愿意下来,下面的人上不去,中间的人只负责传声递话。
但根源可能真的出在集团一号位身上,他的角色定位是「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创始人」。因为身份的不同,很多创始人能做的事,他就不能做。他得为阿里这艘航母的商业负责、股东负责。
相较于竞品拼多多,员工人数1w左右,黄峥任何策略都可以一杆子支到底、不变形。海外产品TEMU用国内拼多多赚取到的利润,不计成本的在海外烧钱开疆扩土。试问,如果黄峥并不是创始人,是否可以把这个策略无阻碍的推行下去?
阿里员工人数超过20w,逍遥子的想法从上到下,几经高管、中管渲染加工,最终到执行层的手中,已经叠加了多重意思。每一位高管身边都围绕着一大堆嗷嗷待哺的人,人性使然,每一个人都要考虑自己和身边亲信的确切利益。
当一件事/一个策略中包含了太多利益纠纷时,大概率它就已经注定是一个妥协后的结果。一个项目的生死是如此、一个人的升迁是如此、一块业务的交割也是如此。
阿里太过庞大,而且巅峰了太久,从一个组织的商业运行规律来说,也确实到了走向衰退的时候,从壮年期步入老年期,身上开始出现各种病变的器官。到了该动手术的时候,难就难在,该切除哪个器官呢?有些器官病变没那么严重,是替换掉、还是给它修补下呢?刀子伸不进去,怎么处理感觉都不太对。
可能就是需要一个可以不接受反驳、愿意背上负面骂名、一意孤行的人,而这个人的定位就应该是「创始人」,其他任何的角色都会带有自己的视角。
这大概率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看不到阿里有重回巅峰的趋势,重重困境下并没有找到对应的解法。成也组织、败也组织。
淘特的衰败仅仅是阿里组织生态下的一个缩影,影响不了阿里的基本盘,但是这个缩影背后所体现的问题才可能是导致阿里掉队的关键。希望淘特的解体不要成为市场上压垮阿里的最后一根稻草。
阿里仍然是一家福利好、品牌好的巨头公司,要想实现活102年的愿景,它可能真的需要动动手术才能重新焕发活力了。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也衷心期望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人,在择业的过程中,擦亮自己的眼睛,可以参考下我个人对于打工人和公司之间关系的思考。
希望阿里越来越好,也希望自己创业的旅途一帆风顺。欢迎大家随时找我交流沟通,TG:Arthurwu24、WeChat:arthurwu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