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趣头条来看 X to Earn

今天想聊聊在Web3领域怎么都绕不开的「X to Earn」的一些理解,个人认为这个模式已经深入到Blockchain领域的方方面面。


趣头条

趣头条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很多「X to Earn」项目的前身,因为我个人也算历经了趣头条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小到大、从顶峰到衰败),因此在聊「X to Earn」之前,还是想先聊聊它的开山鼻祖 -- 趣头条。

3个阶段

趣头条的生命周期从大面上来说,大体涵盖3个阶段:

  1. 第一阶段:纯交易产品。通过「任务Task」→「用户消耗时间精力」→「赚取相应报酬」,趣头条最开始的冷启动快速增长就是靠着这一套“接化发”,从今日头条的口中抢了几块肉出来

  2. 第二阶段:交易+内容。在纯交易的基础上开始叠加一些内容属性,期望用户能更多的留存在平台上,产生更多额外的价值

  3. 第三阶段:商业模型崩塌后的衰败。以「内容第一股」的名头上市后,因为整个底层商业模型的问题使得整个用户链条崩溃,进而直接导致趣头条的衰败

我大体是在第一阶段的中后期加入到趣头条,因此也算是完整经历了它的3个阶段。趣头条的本质是一家中心化的银行+游戏平台,这个结构是它能快速增长的前提,但同时也是导致它最终崩盘的直接原因。

第一阶段对于趣头条来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不仅开拓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数据层面的增长。这个阶段,在产品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占领市场的策略后,资本的注入进一步加速了开疆拓土的进程。

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开始迈向第二阶段,由单纯的交易产品加入「内容」属性,目的主要有2点:一个是降低成本、一个是提升留存。但这个阶段从结果上来看是失败的,因为它最终只做到了「交易+内容」,而没有做到「内容+交易」,产品本身的逻辑并未发生变化。「内容」的注入只解决了部分指标增长的问题,而没有起到改变整个底层商业模式的作用。

于是最终走到了第三阶段,整个商业模型开始崩塌。第一阶段过于用力之后,用户对于产品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在无法解决用户脑海中认知的前提下,平台DAU增长的越快、平台的支出也越高,这并不是一个高效的商业模型。随着短期ROI和长期ROI都无法达到预期之后,它最终从「平台」转向了「渠道」,走向了衰败。

用户、趣头条、VC投资3者之间的关系大体如图所示,3者之间形成了2条商业链:

  1. 用户&趣头条:「任务Task」/「阅读内容」 →「用户消耗时间精力」→「赚取相应报酬」,然后趣头条使用用户的数据进行变现(标准的Web2平台的商业模式)

  2. 趣头条&VC投资:VC资金注入,帮助趣头条C端产品DAU提升,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项目上市后退出

从用户角度来说,你会发现「用户&趣头条」这条链路,跟目前很多Web3项目的做事方式是完全类似的。这也是为什么趣头条在如此之卷的Web2洪流中还能杀出一条血路的原因,其他的Web2应用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基本都是单向的(用户被收割,数据被变现),而在这条链路中,用户实实在在的得到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趣头条的得与失

趣头条历经18个月后成功上市,也让其他公司看到了这种模式的魅力,并在各大互联网领域内结合尝试。

站在今天这个节点来看,趣头条确实已经失败了。但它仍然有它引以为傲的点,值得我们关注。

  1. 趣头条针对下沉市场布局,确实给中国下沉市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内容知识

  2. 用户实实在在的得到了真金白银的收益(Earn)

  3. 趣头条开创的「任务+用户消耗时间+获利」的模式,被各大领域尝试借鉴,包含Web3

  1. 过于逐利,导致出现危机时掉头困难,为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2. 过于数据驱动,并未把用户作为「用户」对待,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冰冷的数据指标

X to Earn

Web3领域内近年来相对出圈的两款游戏产品,StepN&Axie,主体就是因为包含了「X to Earn」,天然会让用户发生自传播。

有一些人的观点是这二者的经济模型就是庞氏骗局,这也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原因。

那对于一个Web3项目来说,「X to Earn」到底要不要做?如果要做,那到底怎么做才能延缓它崩塌的生命周期?

首先我认为「X to Earn」对于任何一个Web3的项目,其实它都是应该做的,但重点不应该落在X或者Earn上,X是手段、Earn是结果,最核心的关键点应该是“Earn什么”。如果用户单纯只是像趣头条一样,获得的100%都是金钱价值,那么这个模型注定是无法长久的。只有用户能捕捉到产品本身的价值,这个模型才有可能持久并且成功。

  • 趣头条为什么会在第二阶段转向「内容」,因为它希望给用户传导产品不仅仅只是一个赚钱工具、而是一个「内容平台」,只不过因为前期第一阶段过于用力,导致掉头困难,进而第二阶段也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 某种程度上像BTC挖矿,其实也是「X to Earn」的一种形式。绝大部分矿工都是看到BTC价格的上涨后,趋利而来,但最终BTC的价值能持续稳固,即使价格坍塌后矿工们仍然络绎不绝的原因是,大家相信BTC的去中心化价值,这个才是BTC这个产品的核心卖点

传导价值输送给用户,这一点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逻辑上「价值」并不应该是要靠平台去输送,平台只能做引导,想要了解到产品本身的价值需要用户自主多参与。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Earn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这个「手段」去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对于平台来说,这种做法的ROI相对是更高的。

这里还会有一个难点就是「平衡」。前面有提到趣头条第二阶段的失败,主体就是因为第一阶段的过于用力,原因是它一用力,数据指标的结果就很好看(DAU蹭蹭涨、用户停留时长蹭蹭涨、任务Task完成率蹭蹭涨…),这些其实都是虚荣指标,涨的越快,后期产品死的也会越快。因此如何把握这中间的平衡点,其实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总结来说我个人认为,「X to Earn」对于绝大多数产品来说是必需品,核心关注“Earn什么”,在对用户传导价值时,要有「平衡」点的约束,不要完全被数据驱动。

Subscribe to Arthur Wu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