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项目介绍 3
1.1项目基本信息 3
1.2项目功能描述 4
第2章 产品实现机制 6
2.1 Graph工作流程 6
2.2 Graph生态维持机制 7
第3章 通证经济模型 9
第4章 项目路线图 11
第5章 运营数据现状 12
第6章 团队信息 15
6.1团队人员及背景 15
6.2团队信息补充 18
第7章 融资情况 20
第8章 审计情况 21
第9章 项目总结 22
9.1 项目存在的价值 22
9.2 解决市场问题的方法 23
9.3 优势及不足 23
9.4 投资建议及结论 24
第1章 项目介绍
1.1项目基本信息
序号 信息类别 信息具体描述
1 项目名称 The Graph
2 代币名称 GRT
3 所属板块 Web3.0(细分为基础设施中的索引协议)
4 官网地址 https://thegraph.com/zh/
5 推特地址 https://twitter.com/graphprotocol (216381人关注)
6 Dis地址 https://discord.com/invite/vtvv7FP (28721人,3086人在线)
7 电报地址 https://web.telegram.org/z/#-1180407572 (25902人,2125人在线)
8 上所情况 币安、coinbase、火币、FTX、gate、MEXC、uni等100家大小交易所,流动性很高。
9 当前价格 $0.46
10 总市值 $46.78亿
11 流通市值 $22.06亿
12 总量及流通量 100.00亿/ 47.16亿,流通率47.2%
13 市值排名 55位
14 地板价 $0.0147
15 24H交易量 489,470,000GRT
16 历史最低/最高 ¥0.815595/¥18.1777
17 持币地址情况 持币共:95,301,前10占比:60.68%,前100占比:88.99%,今年2月24日持币93592,截止到3月25日持币95301,一个月增长了1709个。前10地址中,除排名第一的地址有减持外(4200万),近期其他9个地址没有变动,另外在7天内,FTX和欧易都增持了GRT,分别为370万个和340万个,占持币总占比的0.33%和0.43%。
18 GitHub更新状态 根据Github开源代码情况来看,频繁更新,最近更新是2天前。The Graph目前主要有90多个代码库,其中indexer、graph-network-subgraph、graph-node、contracts和common-ts代码库更新频率较高;The Graph主要开发人员为Martin Linkhorst和Liam Horne。总体来看,代码库相对完整。
19 通胀项目判断 无限增发,每年增发3%。
1.2项目功能描述
The Graph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协议,用于索引和查询区块链的数据。The Graph作为 Web3 的核心开发者工具及中间件,可以对区块链数据进行结构化和分类,使用户可以轻松高效地对区块链数据进行检索和查询的去中心化网络。同时也能够让开发者搭建区块链数据的API,并通过GraphQL读取数据。由于The Graph将复杂的区块链信息分类整理成了便于检索的格式,类似于Google将网络中的繁杂信息贴上标签、提供检索,因而也被称为<区块链的Google>。
用更熟悉更简单的例子来解释The Graph的作用:很多人把The Graph比作去中心化的Google,因为它可以看作是区块链数据的搜索引擎。Google是做什么的呢?互联网上有这么多网站和信息,怎么能一下查到你想要的信息呢?那就需要一个搜索引擎去分析信息和网页,给它们贴上标签,这样一输想查的关键词就能帮你配对找到相关的信息并罗列出来。这个贴标签的过程就叫索引。The Graph的技术就是索引区块链上的数据。
graph是一个已经落地的项目,同时运行在以太坊链上。目前,开发者可以在自己的基础架构上运行一个Graph节点,也可以在我们的托管服务上开发一个。其中,开发者构建和部署从Web3数据源提取数据并为其编制索引的子图。目前已经有许多领先的以太坊项目创建了子图,包括Uniswap、ENS、DAOstack、Synthetix和Moloch等。在The Graph网络中,任何索引器都能够通过抵押Graph代币(GRT)参与到网络中,并在提供查询服务的过程赚取费用和通货膨胀奖励。
用户则按照使用次数进行付费,使用日益增长的索引器,此做法证明了供需规律也适用于该协议提供的服务。
Graph可以让数据查询变得简单易操作。任何人都可以构建和发布开放的API,使数据易于访问。
第2章 产品实现机制
2.1 Graph工作流程
数据的索引本质上是一个人为建立分类标准、随后不断重复给数据贴标签的过程,区块链数据的索引也依赖于用户完成这两个过程。本节介绍The Graph去中心化主网的工作机制。
在The Graph的索引工作中,首先会由开发者(developers)来定义一个子图(subgraph),也就是一个数据API。在其中,开发者需要定义子图索引的智能合约、合约中的哪些特定事件、如何将事件映射到特定的字段,这些就是一个分类标准,一个给数据贴标签的方案。完成这样一个分类标准之后,需要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依照这个标准不断执行,将区块链中新的数据按照这个框架贴标签,存储在节点中。 其基本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Graph节点会不断扫描区块链中新的区块,搜寻子图所需要的数据,随后通过事先定义了贴标签方式的WASM模块,将这些数据贴上标签,并存储在Graph节点内。Dapp想要调取数据时,就通过GraphQL端口向The Graph提出请求。
总结:
当下DeFi和生态中,尤其是以太坊上,大多数知名项目已经把The Graph作为默认的数据获取标准了。The Graph怎么提供链上数据呢?是按照智能合约来分类数据的,就是说你看到的每一个合约都有自己的Subgraphs(子图) 。 而分类的意义是什么呢?同样是一个搜索引擎,你在百度和Google搜索栏里搜索出来的东西和你在淘宝搜索栏里搜索到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因为淘宝只能搜淘宝里的数据,这样规划的话是以最高效的方式让大家快速获取到你所关心的数据。 在Web3世界里,每一个合约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应用,每一个应用数据都可以通过专属的子图访问,达到最高效率。
2.2 Graph生态维持机制
The Graph是如何激励节点进行数据索引,维持整个网络生态的呢?在整个运行网络中,有四种主要角色,共同完成这些任务,分别是开发者(developers)、索引人(indexers)、委托人(delegators)和策展人(curators)。
(1)开发者
开发者即上述建立分类标准的人,他们提出一份索引提案(即子图,简单说,开发者可以在区块链上挖掘一些数据,作为子图内容),给节点提出索引需求。未来当他们或其他任何终端用户需要查询数据时,需要支付查询费用。
(1)索引人
索引人则是运行节点、为子图提供索引和查询的角色。索引人必须质押平台代币GRT来运行节点,而其激励来自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子图投入使用后的用户查询费用,另一部分是索引成果带来的直接奖励,后者来自于GRT每年的3%通胀。 索引奖励——通过每年 3% 的协议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产生,索引奖励分配给索引网络子图部署的索引器。 奖励如何分配? 索引奖励来自协议通胀,协议通胀设定为每年 3% 的发行量。它们根据每个子图上所有策展信号的比例分布在子图上,然后根据他们在该子图上分配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索引器。分配必须以符合仲裁章程规定的标准的有效索引证明 (POI) 结束,才有资格获得奖励。 什么是索引证明 (POI)? POI 在网络中用于验证索引器是否正在索引它们已分配的子图。当前时期第一个区块的 POI 必须在关闭该分配的分配时提交,才有资格获得索引奖励。块的 POI 是特定子图部署(包括该块)的所有实体存储事务的摘要。
(3)委托人
委托人向其信任的索引人质押GRT,来获得成比例的查询费用,是散户参与投资的一种方式。
(4)策展人
策展人的职能类似子图的孵化器,在全网中寻找有索引价值的数据,并通过质押GRT代币来示意索引人为此做索引。 使用GRT代币来指明哪些子图值得索引。他们通常是开发者,也可能是支持他们在使用服务的终端用户,或者纯粹出于经济动机的一种角色。策展人通过自己手中的GRT代码为某些subgraph投票,也叫信号标记,使这些子图更容易被搜索到。 区块链数据庞杂,节点工作量有限,因此需要有人来排优先级,策展人就承担了这样的角色,他们使用GRT指明那些内容值得索引。为了鼓励索引器为新子图建立索引,策展人必须介入并发出信号标记,表明新子图值得索引。 策展人对 Graph 去中心化经济至关重要。他们利用他们对 web3 生态系统的了解来评估应该被 The Graph Network 索引的子图并发出信号。通过 Explorer,策展人能够查看网络数据以做出信号决策。Graph Network 奖励在高质量子图上发出信号的策展人,从子图产生的查询费用中分得一杯羹。策展人在经济上受到激励以尽早发出信号。来自策展人的这些提示对索引器很重要,索引器然后可以处理或索引来自这些信号子图的数据。 具体实现原理详见白皮书。
(5)用户
向索引器支付查询费用。他们通常是终端用户,但也可能是集成The Graph的网络服务或中间件。
第3章 通证经济模型
GRT代币总量100亿枚,每年 3% 的速率进行增发,35%分配给社区,其中包括负责拨款、教育活动的Graph基金会,以及公开发售;\~34%分配给投资方;23%分配给早期团队和顾问;8%分配给Edge & Node,也就是原Graph Protocol, Inc.更名后的新公司。
代币分配方案中看,社区和项目方的代币量偏大。
GRT 归属和分配时间表介于 6 个月到 10 年之间,具体取决于存储桶。预计总供应量(1,224,999,438 GRT)的约 12.5% 将在发布时流通。请注意,流通供应不包括可质押但不可转让(处于锁定状态)的代币。
网络内部的代币流通为:索引人、策展人、委托人质押代币,查询者支付代币。索引人质押以进行索引,防止作恶;策展人质押以投资子图;委托人质押以支持索引人;查询者支付的代币将会分配给以上三种角色。每年3%的通胀,则会根据每个子图获得的策展人质押量,分配给索引人。
除了查询费用和索引奖励外,The Graph还设计了一个返利池(Rebate Pool),一部分查询费用会先进入返利池,延后发放给索引人,只有当索引人质押GRT的比例与其贡献给返利池的比例一样时,他们才能获得全部的返利。这是为了平衡索引人在网络中的工作占比和质押量,保证网络的安全。
第4章 项目路线图
2022年3月8日随着越来越多的 dapp 开发人员支持去中心化 web3 基础设施,以太坊子图迁移到去中心化网络的速度正在快速加快,环比增长 30%。
2022年3月23日,graph发布新的研发路线图,具体每个功能作用详见白皮书。
The Graph的愿景是成为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官方也在努力将服务迁移到主网上。从线路图中可以看出项目方正在积极的将托管服务转向为去中心化方式运行。
第5章 运营数据现状
2021年4月开始了第一波从托管服务到主网的迁移。目前为止,The Graph官宣了一批项目的迁移,包括:Audius, DODO,Livepeer, mStable,Opyn, PoolTogether,Reflexer和UMA,约40个项目。但是如Uniswap这样的大客户,目前仍在托管服务中,享受免费服务,托管服务的项目24个。
已迁移主网的项目:
仍托管的项目:
2021年年终回顾,Graph Network 看到了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积极参与。网络上有160 个索引器、7,400 多个委托人和2,200 多个策展人。有2.6B GRT 质押在 Indexers上,3M+ GRT 在 200 多个子图上发出信号。每天有超过 1.5B 的查询请求。根据社区人员反馈,绝大多数查询都发生在托管服务上,那么15亿应当接近总数,而这已经是个相当可观的数据。作为粗略对比,Google在2021年每天处理的查询次数超过85亿次,The Graph至少已经达到了同等数量级。
Graph当前具体链上数据统计如下:
(1)索引节点质押10亿GRT,索引节点161个,索引奖励1.48亿;
(2)委托人质押17亿GRT,委托人数量8806个,委托人奖励2亿;
(3)策展人质押320万GRT;
目前,总质押量27亿GRT(约12.4亿元),总查询费用28万GRT,总奖励费用约3.5亿。24小时交易量4.9亿GRT,总流通47亿,除质押锁仓的代币,目前市场实际流通约20亿左右。
对于数据索引方,包括所索引人、委托人和策展人,通过质押挖矿从The Graph项目中获得了不小的回报奖励。根据主网数据可以看到,索引人和委托人的总质押量达到27亿颗GRT,按照当前价格,价值约12.4亿美元,通过主网增发获得的索引奖励合计3.5亿颗GRT,约合1.6亿美元,币本位年化率约1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上线以来到现在合计产生28万颗GRT的查询费用,仅约10万美元,连索引奖励的零头都不到。可以看到,数据索引方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主网的代币增发,实际产生的效用价值却并不高,也就是说索引节点奖励基本上都是通过graph项目每年3%增发的获得,而通过查询产生实际价值的GRT奖励却非常少。
应该说,The Graph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补贴的行为占据了市场,但其猛增的查询数据也验证了市场需求。目前就项目本身来说还没有过渡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上。将Dapp迁移到主网也是The Graph今年需要攻克的难关,也是graph项目后期能否提升市值,同时在索引板块占领龙头地位的重要标准。
第6章 团队信息
6.1 团队人员及背景
Graph团队是由 Yaniv Tal,Brandon Ramirez,Jannis Pohlmann,Tegan Kline,Carl Hagerling 以及 The Graph 背后的其他11位创始人共同创立的。除了支持 The Graph 社区协议的持续发展,该公司还致力于支持更广泛的 DeFi 和 web3生态系统,包括产品开发,在 The Graph 生态系统中投资协议和 dapps,以及积极参与加密网络。团队中核心的三位创始人是Yaniv Tal、 Jannis Pohlmann和Brandon Ramirez三人联合创立,三人此前也在多个创业公司做过开发者工具。该团队包括来自亚马逊、微软、谷歌、MuleSoft 等公司的高级工程师。
具体人员介绍如下:
(1)Yaniv Tal
Yaniv Tal 在加密领域工作了三年多。在创办 The Graph 之前,Yaniv、Brandon 和 Carl 在 Mulesoft(一家被 Salesforce 收购的 API 开发公司)一起工作,并共同创立了一家使用不可变数据库的开发工具初创公司。作为联合创始人和项目负责人,Yaniv 成功地领导了 The Graph 团队以及 Indexers 和 Curators 社区,使我们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认为,去中心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合作方式,而且只有在完全去中心化的协议栈到位后才有可能;激励分配人才和资源。他发现开发人员和用户可以以分散方式协作的开放数据层是实现 Web3 的缺失部分。
(2)Brandon Ramirez
Brandon Ramirez作为研究负责人,他设计了协议的系统级架构和经济性。他还定义了 The Graph 的第一批用户正在使用的产品和开发人员体验,以有效地了解和使用网络。他之前作为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序(Excel、Mulesoft)的产品所有者和软件工程师的经验,他对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长期兴趣,以及他在机器人技术和控制系统方面的学术经验,都影响了他设计 The Graph 的方法。Brandon 认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堆栈即将达到一个拐点,这将开启基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新应用程序的寒武纪爆炸式增长。这些应用程序将不可阻挡,默认情况下可互操作,并将大型技术平台的权力重新分配给最终用户。该图不仅能够实现这种转变,而且是一个案例研究,说明如何以分散的方式构建和管理提供关键任务功能的平台。
(3)Jannis Pohlmann
Jannis Pohlmann 是 Edge & Node 的联合创始人和工程负责人,也是 The Graph 的前联合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发明或创造了许多标志性技术和协议。他在软件开发方面拥有超过 20 年的经验。在他的整个任期内,他在许多领域获得了深厚的知识,从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Linux 桌面软件和中间件、全栈 Web 开发和 DevOps 到区块链,以及通常的去中心化系统。作为开源和社区领域的主题专家,Jannis 已成为一位经验丰富且深思熟虑的领导者。他认为今天的网络已经崩溃,去中心化可以通过提供长期缺失的激励措施以及让个人而不是公司来控制它来修复它。
(4)Carl Hagerling
卡尔在 Mulesoft 认识了亚尼夫,后来他与布兰登(Brandon)和詹尼斯(Jannis)一起创立了 Workflo (一家开发工具初创公司)。 卡尔的专业经验已经与许多伟大的公司,因为卡尔帮助带来创业从概念到财富500强公司。在 The Graph 之前,Carl 是 Facebook 的主管 UX/UI,负责 Facebook 硬件部门的整体体验(软件和硬件)。在 Facebook 之前,卡尔是特斯拉的高级用户体验/用户界面设计主管,在特斯拉能源公司负责用户体验。卡尔是从 MuleSoft 的高级 UX 设计师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 通过他们在 Salesforce 的收购,他和他们在一起。卡尔拥有工业设计硕士学位和数码设计学士学位。他在设计方面的广博知识使他能够为各种各样的雇主工作。他的硬件和软件都曾屡获殊荣。
(5)Tegan Kline
Tegan Kline是 The Graph 的业务主管,这是一个索引和查询协议,组织了世界上开放的区块链数据,使开放数据成为公益。泰根在旧金山认识了雅尼夫,并在布拉格的德弗康会议上认识了布兰登和罗德里戈,在那里,The Graph 的分散索引层的愿景在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Tegan Kline 是 Orchid 的前国际业务发展经理和 OXT 关系主管,Orchid 是一家 A16z 和红杉资本支持的区块链公司,为用户创建工具和协议,以获得数字自由和开放和可访问的互联网。 Tegan 成功帮助推出了 Orchid。 Tegan 的专业经验是在财富 500 强和初创公司工作,在加入 Orchid 之前,Tegan 是由人工智能分析的由区块链驱动的专利市场的执行副总裁。她的职业生涯始于 BAML 的投资银行业务,在发现区块链之前,她曾在巴克莱银行从事销售和交易工作。
6.2团队信息补充
在2021年夏天,The Graph基金会为两个团队提供了资助,一个团队叫队StreamingFast,另一个是Figment,让这两个团队加入了The Graph的生态和创始团队一起推进The Graph的生态和技术发展,作为第二和第三核心开发团队。 StreamingFast做的是高度可扩展的数据索引方案,Figment做的是节点服务。
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StreamingFast团队,该团队为什么选择加入The Graph,以及The Graph去中心化治理模式所带来的1+1>3的网络效应。
首先,StreamingFast提供高速数据架构平台,团队成立于2018年,是来自加拿大的团队,三个创始人加在一起曾经初创过6个公司,有被英特尔收购,之前一直有在做加密方面、数据服务方面的经验。
过去几年一直专注于做高速区块链数据读取方案,跟The Graph做的是同样的事情,但我们一直以SaaS的模式。后来到了今年6月份的时候,跟The Graph达成合作,加入The Graph生态,把技术带到了The Graph的生态中。
有很多人可能听说过,PancakeSwap,就是BSC一直有一个数据同步拥堵的情况,PancakeSwap交易信息界面在发布以后的两个月一直落后大概100万个区块,因为它所提供的数据同步方式是通过轮询节点,就是你每秒去问询一下节点让他给你最新的数据,一次一次调用节点来落去实时的同步。
StreamingFast团队所做的数据流方案叫Firehose,执行节点一次,让它把所有的数据都吐出来作为文件的模式读取,能实现平行式同步,有这么一段数据可以从头到尾一次同步完,这样的话很慢,也可以切成好几段,比如说切成三四段,每一段同时同步,切口对接在一起,这样就能节省很多的时间。StreamingFast团队最后做成了6个小时完成了对PancakeSwap全历史的索引,效率提升了57倍。
另一个事情,也是21年夏天发布了SushiSwap的方案,在40分钟完成索引,相对提升了300倍。StreamingFast团队也把开发的技术带到The Graph上,提高The Graph的数据索引速度,让它进一步成为生态中可靠的标准化数据访问方案。
StreamingFast团队官网https://www.streamingfast.io/
StreamingFast团队推特:
总结:
从官网列举的团队成员信息看,整体团队的专业度还是很高,从简介上看项目管理、业务管理,再到软硬件技术方面每人各自的领域及经验也很丰富,团队的成员也都是实名信息,能够查到之前工作的成功案例,并且三个核心创始人之前就在一起工作,属于连续创业者,有技术研究和产品运营背景,且有很多国外丰富的区块链从业者。
第7章 融资情况
The Graph于2017年成立团队,2019年1月上线托管服务,在托管服务时期已经和Uniswap、Synthetix、Gnosis、AAVWE、Aragon、Moloch、Decentraland等应用合作。2019年开始往去中心化的网络转型,2020年12月主网上线。 公司更名为Edge & Node后,Yaniv Tal继续担任CEO,团队累计已融资6,960万美元,包括2019年1月由Multicoin领投的250万美元、2020年6月的510万美元、2020年10月通过ICO筹集的1,200万美元、以及今年1月由Tiger Global Management领投的5,000万美元。
第8章 审计情况
未查到审计信息。
第9章 项目总结
9.1 项目存在的价值
目前所有项目的链上数据比较庞杂,用户想查询链上数据必须通过各种工具及手段进行收集整理。举个例子,你在图书馆找一本书时,想象一下走进图书馆,所有这些书都在那里,但它们没有按字母顺序排序,它们只是被扔得到处都是,这有点像以太坊上的数据。 因为区块链本身并不索引和查询数据。
这就是 The Graph 帮助开发人员快速访问数据的地方,这样当你走进图书馆时,所有的书都按字母顺序排序,你可以在一秒钟或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找到你的书. 因此,Graph 有助于将用户带到以太坊,同时也有助于去中心化以太坊和其他区块链项目发展。
他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实现真正去中心化的体验顺滑的应用。真正去中心化的Dapp要求每一个组件,包括数据源、数据获取的环节也要是去中心化的。应用依赖的东西不会掉线宕机,因为它是拒绝单点失效的,同时节省开发和运营成本。以上是他存在的价值,解决了数据查询困难的需求,该项目并不是伪概念,存在的必要性很高。
下面说下Graph的实际用途,或者说谁需要用到Graph:
(1)应用程序Dapp需要索引数据才能快速加载UI,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什么意思呢?比如说DeFi里的Sushiswap,你想跟Sushiswap之间交易信息,要是没有像The Graph这样的数据中间件的话,你要把所有相关数据都拿下来,开发者自己从里面筛选出来你所关心的那些数据。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用筛选的语言规定我就要这些信息,在获取的时候就更快速,应用加载也会更顺滑反应更快。
(2)DeFi应用也依赖于高效的数据索引,DeFi需要快速获取最新信息和策略才能达到最好的用户体验。
(3)目前生态中的所有数据分布在各个链和各种存储网络上,需要通用的数据标准。要是做一个项目需要以太坊的数据,就去搭建以太坊的数据后端。之后我要想把东西搬到Solana上,我还需要搭建Solana的数据后端。但是The Graph提供给多链标准化的数据获取方式,这样会给开发者、获取数据的人更方便更快捷标准化的模式。
(4)当你在编写同步专有代码时,自己做索引数据和开发者自己运维架构是非常昂贵、低效且容易出错的。如果有The Graph这样的解决方案,开发者自然而然会选择可靠的去中心化架构来搭建应用,不需要重新再造一个轮子。
几个具体的用例,像目前Synthetix上的市场数据,Decentraland上的物品所有权信息。如果你在浏览器里右键看后面的代码,是调用The Graph的数据来给你展示这些信息。还有福布斯上所看的ETH数据也是通过The Graph获取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
Graph技术架构是从底层实现去中心化,目的是为了Web3的愿景。
9.2 解决市场问题的方法
The Graph是采用在整个运行网络四种主要角色,共同完成这些任务,分别是开发者(developers)、索引人(indexers)、委托人(delegators)和策展人(curators)。其中涉及的技术包括POI索引证明机制,策展的自动迁移信号,子图标签分类等技术完成整体业务稳定运行。他的出现让开发者还有所有想获取区块链链上数据的人能特别简单容易地查询链上数据。
9.3 优势及不足
优势:
(1)The Graph处在一个确定性比较高的赛道中,其每日超过15亿次的查询数据也验证了区块链数据查询的市场需求;
(2)The Graph成立早,知名度高,已经布局了几乎所有的头部Defi项目,且作为ToB服务有较强的用户粘性,整体有很大的市场先发优势;
(3)交易所流通性较高,目前上各大小交易所共100个。近期FTX和欧易都增持了GRT,分别为370万个和340万个,机构持币也在增加;
(4)团队的经验较丰富,基本上没人都是实干家,有很好的经验和阅历支撑项目发展;
风险:
(1)从其运营数据可以看出,当前仍然依靠免费的托管服务提供数据索引和查询,还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2)未来团队的重点工作就是从中心化的服务模式过渡到去中心化的服务模式上,这一进程是否顺利仍待观察,因为将Dapp迁移到主网也是The Graph今年需要攻克的难关,也是graph项目后期能否提升市值,同时在索引板块占领龙头地位的重要标准。
(3)经济模型数据看,属于不断增发的模型。项目方和社区持有量偏大,前十持币占了60%。项目挖矿质押期28天,消耗比占总流通60%左右,对代币有所消耗,但是如果后期业务迁移有阻碍,生态无法发展,无法消耗代币,仍然会导致币价下跌。
(4)目前数据索引方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主网的代币增发,实际产生的效用价值却并不高,也就是说索引节点奖励基本上都是通过graph项目每年3%增发的获得,而通过查询产生实际价值的GRT奖励却非常少。后期主网迁移成功后,下一步还需要增加真正的市场查询需求。只有真正增加业务量,不断吸引市场生态,才会使项目价值及市值有所提升。
9.4 投资建议及结论
(1)参与方法
目前作为散户参与项目的方式比较单一,除了二级市场购买代币以外,可以参与项目中委托人的质押挖矿,挖矿收益待测试,从当前数据分析小资金收益不是很可观。我前期会用少量资金参与下挖矿情况。参与方式如下:
进入官网索引节点界面:<https://thegraph.com/explorer/participants/indexers>
用小狐狸登录,找到合适的节点,质押代币即可。如下图:
2.结论
从项目价值,解决问题的思路,未来发展等以上数据来看,未来具有上升空间。但价值上涨必须增加真正的市场查询需求。只有真正增加业务量,不断吸引市场生态,才会使项目价值及市值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