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0天发现真我、独立个体和曼市德比
Picture
Picture

Photo credit: Aaron Burde

二月初在Discord上启动的「30天发现真我写作活动」即将迎来尾声。过去的30天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伴们每天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并分享打卡。

1. 今天让你感到兴奋的事情是什么?

2. 今天让你感到能量被消耗的事情是什么?

3. 今天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在最后一天结业时,将「今天」换成「本月」,回顾过去30天的记录,用更长的篇幅来回答这三个问题,看看自己的能量来源和损耗点究竟在哪里,并总结这个月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这个月的心得体会。

1. 本月让你感到兴奋的事情是什么?

和我喜欢的朋友们一起在大自然中漫步谈心,或是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聊有趣的话题;生活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种种巧合和惊喜;沉浸在写作和音乐中忘记了时间实现了心流状态。

2. 本月让你感到能量被消耗的事情是什么?

听到朋友遭遇一些我无法为之提供帮助的事情;吃太多淀粉喝太多酒没睡好觉。

3. 本月你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勇气和自由是我最崇尚的美德,不要让面对未知时的「害怕」和「恐惧」阻止我们成为想成为的人。发现自己擅长什么又热爱什么,将自己的技能和世界需要但尚未得到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为他人和社会造福,并从中实现自我价值。尽可能地释放自己的天性,踏上未知的旅程去追求truth & beatuy。

再次感谢所有读者朋友们的参与,如果你圆满完成了30天的写作打卡任务,别忘了在Discord私信我来领取此次活动的POAP!CY Circle的付费用户还可以凭借之前发布的POAP NFT换取一对一的咨询和答疑。今年还会陆续组织一些「自我认知」相关的活动,欢迎新朋友一起来玩!点击加入

主权个体

这周正式和1729社群的小伙伴们展开为期六周的写作挑战计划!我的第一篇文章聚焦如何成为「主权个体(The Sovereign Individual)」,欢迎阅读:

20多年前,一本名为《The Sovereign Individual: Mastering the Transition to the Information Age》的畅销书,为我们目前的数字生活时代定下了基调。书中首次提出了「主权个体(The Sovereign Individual)」的概念,强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阶层也将发生变化,而主权个体就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简单来讲,主权个体是可以摆脱地理位置的限制,在数字时代随时随地创造营收的一个群体。大多数人每天都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在常规和习惯的作用下周而复始的过着每一天。但纵观历史你会发现,生活永远都是处于变动当中的,在不经意间缓慢地变化着,然后突然有一天产生了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改变(gradually and then suddenly)。

这些变化之所以很难被注意到,部分原因是因为主流媒体仍然引领着大众舆论,导致了单一且有导向性的叙事模式。但是互联网的诞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大众传媒的弊端,他们主动打破信息和技术的壁垒,并因此从中受益,成为拥有自主权的个体。

主权个体认为,勇于承担个人责任是通往自由和财富的道路。我们曾经处于一个标准化的社会,接受统一的教育,随大流高考/考研,进入大家公认的好单位,找到和你人生路基本相似的人,结婚生子,孩子继续重复这条道路... 这种标准化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产生了依赖感,给了我们确定的道路和方向。但主权个体却不想将自己限制在这条看似为康庄大路的旅途上,他们通过主动寻求和筛选信息,跳出标准化的生活圈子,打造自己的游戏规则并建立杠杆,来实现财福双全的生活。

他们不受民族和国家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是名副其实的全球主义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通过电脑来完成,对于主权个体来说,世界就是他们的游乐场,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并打造多种收入来源,摆脱朝九晚五的限制。

互联网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并提供越来越多的沉浸式体验。主权个体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不受地理位置限制联手合作开展项目(DAO),在数字环境中依靠智能合约达成协议,而不需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政策,从而实现多时区、多地区开拓收入来源,合理规避地缘政治的风险。

最关键的一点是主权个体了解到不必再通过出卖时间来获得收入,也不必受困于地点而错过机会(数字游民)。这一范式转移将使更多人摆脱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实现远程和异步工作模式。如果你想对主权个体和数字游民的概念进行深入了解的话,可以听听我的相关采访:

- 在葡萄牙数字游民小岛偶遇「煽风点火」播客主播Allison Wang,一起录制了一期可以听到大西洋海浪声音的播客

- 采访「数字游民+创建狂人」Pieter Levels

- 采访The Sovereign Individual Weekly 邮件订阅作者Doug Antin

各大泛播客平台搜索CHIWI JOURNAL即可。

一周杂思

1. 这两天一直担心我在俄罗斯的一位朋友,刚收到他的消息已经安全离开俄罗斯了,也算是放心了心底的一块大石。

在这动荡的时期,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帮助普通人,无论是提供精神还是物质上的支持。作为数字游民不停走南闯北的我,这几年有幸认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无论是组织线下见面会,或者牵线让他们彼此相识,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的事,没想到促成了不少跨国友谊和商业合作机会。

再次体会到当你把自己的专长和社会需要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和宇宙实现同频共振,造福自己也造福他人。

愿世界和平,我的朋友们都平安顺利。

2. 之前推荐过线上导师James Altucher的新书《SKIP THE LINE》(可以暂译为《插队的艺术》)。最近他把书中提到的的第八条建议「每天写下10个想法,锻炼自己的创意肌肉」做成了网站,快加入我和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们一起来交流观点,思想碰撞吧哈哈哈!

3. 1932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沃特·杜兰蒂(Walter Duranty)凭借一系列「歌颂」苏联新政权的报道,荣获包括普利策在内的多项新闻奖项。与此同时,另一位几乎被历史埋没的记者加雷斯·琼斯(Gareth Jones),却因为深入乌克兰报道真实的饥荒问题,和杜兰蒂的报道唱反调,最终惨被暗杀。

电影《琼斯先生Mr Jones》可以作为了解这段历史往事的入门级材料,让我们了解到「没有永恒的真相,只有永恒的利益」。在杜兰蒂报道的影响下,没有人可怜那数百万被饿死的乌克兰人,因为没有人相信饥荒真正发生过。反观今天的舆论环境,传统媒体又在玩着什么样的把戏呢?

电影中的琼斯先生影响了乔治·奥威尔,并启发后者写下了著名的《动物庄园》和《1984》(真实性代考)。而这段历史也被我写进了小说,写出了女主角Nora对于媒体现状的失望和不满。当下社交媒体上假新闻横行,那回顾历史,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p.s. 现在有一个网站,专门列举了《纽约时报》所有的不实报道,呼吁大家屏蔽写这些虚假新闻的记者,还能mint一个BlockNYT NFT... 感兴趣自己搜搜看。

4. ℚ?????? ????? ?????? ??????? ?????? ??????????(What Is Rightly Done, However Humble, Is Noble)(凡是做的对的,无论多么卑微,都是高尚的)

亨利·莱斯爵士的父亲在他9岁时过世,他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小小年纪就开始工作。他卖过报纸、送过电报、修过路灯。21岁时,他成立了公司制造电器配件;26岁时,他的兴趣转向了新兴的汽车工业。不久后,便创办了劳斯莱斯汽车公司。

莱斯爵士生命前20年做的那些杂工看似毫不起眼,但实际上,他在艰辛的体力劳作中培养了对于卓越的理解。后来,他还在自家壁炉上方的墙壁上刻下了这句拉丁名言:Quidvis recte factum quamvis humble praeclarum。

世间没有什么工作或任务是卑微的。我们如何做一件事,也代表我们如何做任何事。态度决定一切,付出会有回报。

5. 2022年3月6日,第187届曼彻斯特德比在阿提哈德球场拉开帷幕,我也迎来了我人生第一场现场版的曼市德比!最终曼城4:1曼联,继续领跑英超联赛!

全场5.5万人齐声呐喊歌唱的气氛无与伦比,football chanting简直是一种堪比宗教体验的仪式(有没有学音乐的写写这个主题的论文?)!从鲁能到巴萨再到曼城,队歌总能给我带来巨大的能量!插播一则有趣的消息,上半场踢到一半,一个曼联球迷混到曼城球迷区来挑衅,然后就被追着打跑了... 亲眼见识一下英国的足球流氓!

Subscribe to Camellia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