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C Insights - ‘GameFi 2.0’ 打開了元宇宙經濟的大門
February 8th, 2023

.

大家好,我是 Chung!以前都在金融領域(會計/投行),但當我接觸到加密領域時,對此非常感興趣。因此,希望透過去中心化平台 Mirror 紀錄我曾在鏈聞/公司寫過的項目介紹/趨勢分析/等等系列文章,同時訓練我的文筆思維與時俱進的知識。歡迎追蹤我的 Twitter: cchungccc

原文完成於 2022 年 2 月,並發布於紅樓資本官網。

“遊戲設計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性的技藝,它是 21 世紀的思維和領導方式;玩遊戲也不僅僅是為了消遣,它是 21 世紀攜手工作、實現真正變革的方式。” 自人類有歷史可考以來,遊戲一直與人類同在。2021 年,人類大步邁入元宇宙時代,與元宇宙生態相伴相生的新型遊戲形式 GameFi 也開啟了變革。— Jane McGonigal《 遊 戲 改 變 世 界 》

前言

遊戲市場一直是一塊具有很大產值的領域,且由於智慧手機普及加上疫情影響,許多人在家玩遊戲的時間/花費也更多。根據 “ SensorTower” 數據,台灣光是前十名手機遊戲就創造出了3650 億台幣的價值,但這還僅侷限於台灣,而區塊鏈面對的是全世界的市場,這讓我非常期待區塊鏈上遊戲的發展,也就是所謂的『GameFi』。

2020 年的 DeFi Summer,接着經歷了 2021 上半年公鏈和 Layer2 的爆發使各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最愛玩遊戲的千禧世代也正是對區塊鏈最有熱情的一群人及近期元宇宙熱潮等元素,綜合這些 GameFi 出現也是時間。根據 DappRadar 數據顯示,GameFi 類 Dapps 從關聯元宇宙的熱度中受益匪淺,其中遊戲 NFT 的交易額在去年 11 月首次超過 10 億美元,且平均每天有超過 120 萬個 UAW (唯一活躍錢包) 連接到遊戲 Dapp。因此,GameFi 目前處在整個加密市場的風口上,行業領袖與各大資本都非常關注這一賽道,至今爲止,其總市值已經超過千億美元,其中 Axie Infinity 是第一個最成功的 GameFi 案例。

Axie Infinity 的成功歸因於 “Play to Earn”,在無國界的區塊鏈,加上疫情因素導致的失業問題衍生出的經濟危機,“Play to Earn” 成爲了不少用戶為生存的一個解決方案,這也直接推動了整個 GameFi 的快速發展。GameFi 相當於 DeFi、NFT、Game 的結合,受益於 DeFi 與 NFT 技術和產品的成熟,而 DeFi 也通過金融方式賦予 NFT 商品化的價值,再加上 Play to Earn 和 DeFi 基礎設施是連接 Game 和 Fi 的橋樑,三者結合爲 GameFi 帶來了全新的篇章。

GameFi 發展史

現今最被廣泛運用的以太坊區塊鏈也是始於遊戲。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他非常喜歡暴雪公司的網路遊戲 "魔獸世界”,他當時最愛的角色 (術師) 被官方移除了重要技能 (生命虹吸)。對此 Vitalik 在暴雪官方論壇提出抗議,但始終沒有獲得官方答覆。因此,他意識到了傳統網路遊戲 “中心化” 的缺點。也就是說,由於遊戲的擁有者是暴雪公司,所以他們可以不問玩家的意見就隨意修改遊戲內容。至此,Vitalik 毅然決然放棄這款他花費 3 年心血的遊戲,開啟了他創立以太坊的道路。

早在 2017 就有類似的概念,稱之為 Game 1.0,但那時候還沒有代幣經濟模型,只有簡單樸素的遊戲畫面/設計,玩法也較弱,NFT 資產漸漸出現。GameFi 2.0 出現在 2019 - 2020 年,Game Finance (GameFi) 在 2019 年由 MixMarvel CSO Mary Ma 首次提出,這時多了代幣經濟模型,遊戲畫面/玩法開始深入設計,NFT 資產占據了重要元素。到了 2021 年 2 月之後,GameFi 開始爆發也就是所謂的 3.0 階段,代幣經濟模型融合 DeFi 為用戶達到資本效率最大化。這時遊戲可玩性變強以及畫面也開始貼近主流遊戲,同時出現了 Play-to-Earn 和遊戲公會。總之,2021 年 GameFi 快速進化,起初套用 DeFi 項目配置,再到主要 DeFi 項目盈利配合輕度融合玩法,最後進化成重度精品遊戲設計,GameFi 已經擁有了 AAA 遊戲的品質和完成度。

GameFi 1.0

GameFi 改變了遊戲經濟模式,從封閉專賣到開放市場。區塊鏈賦予了開放的交易協議和資產發行協議,形成了由無數個遊戲組成的遊戲經濟體,大大增加了市場深度。尤其是把鏈遊資產通證化,並且融入開放的加密市場,使用戶/玩家不僅能獲得遊戲的應用價值,還有金融價值。

在 GameFi 1.0 中的核心價值其實是在於遊戲裡面的道具,大致分為兩大類型。第一,繁殖(Breeding) 型遊戲,在 Play-to-Earn 領域佼佼者 Axie Infinity 的土地和寵物 Axies 通過繁殖生成更強的 Axies 又或者是基於 Solana 鏈上 Move-to-Earn 的 Genopets 其棲息地和寵物 Genopets,如果你有優質的 Geno pets 則可以在遊戲中獲得更豐厚的獎勵。第二,武器合成(Crafting)型遊戲,例如 Project Seed,Solana 生態上的“天堂”,通過進階更好的武器來闖關, 獲得寶物後再到市場出售賺錢。

然而,GameFi1.0 也面臨許多問題,像是新玩家需要先購買遊戲內物品或質押資產才能玩遊戲,雖然可以再從遊戲中賺回來但是隨著遊戲內流通代幣愈來愈多,如果可玩性差、不耐玩及不穩定的經濟模型,代幣就會下跌,玩家要回本就相對難。另外,大部分的 GameFi 項目都需要不斷有新玩家進入才能維持,而且 1.0 階段的鏈遊基本上都是單一場景、NFT 道具,這根本無法吸引新玩家。因此,如何增加應用場景來延長鏈遊生命週期/可持續收益模型是 GameFi 2.0 的主要目標。

GameFi 2.0

記取了 GameFi 1.0 的教訓,GameFi 2.0 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在思考和內容上遊戲將擁有更高的可玩性且涉及元宇宙場景,使其真正成為現實世界和元宇宙溝通的橋樑,提升玩家參與感。作為元宇宙經濟體流量的入口,GameFi 2.0 的場景設計會更貼切元宇宙場景與 NFT 資產、DAO 及 DeFi 的結合,與 1.0 時代更偏向 DeFi 的應用場景不同。

GameFi 2.0 就像是站在元宇宙肩膀上完美解決了生命週期/可持續等 GameFi 1.0 時面臨的問題。要是遊戲本身遇到金融機制上的問題,這時 DAO 也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他們需要通過其國庫來維持二級市場上治理代幣價格的穩定或通過債券機制從市場上回購代幣,保持健康的流動性。

GameFi 2.0 會解決單一遊戲經濟問題,避免在單一遊戲內循環。例如,Mobox 透過強大的開發團隊,快速在該平台上發行多個遊戲,並通過流量與平台資金吸引開發者使用平台工具做開發,而代幣在其平台上多個遊戲都可以使用。

因此,GameFi 2.0 遊戲設計需讓玩家只要參與時間長,所掌握的資源和資產將更值錢,就和現實世界裡面的土地、房地產資源一樣,這才會讓遊戲更耐玩且可持續性。也就是說,GameFi 2.0 將會更專注在於 ”遊戲本身”。當然的,遊戲公會 (DAOxGameFi) 將也是 GameFi 項目的另一個肩膀。

遊戲公會(DAOxGameFi)

GameFi 在社區建設方面有著天然優勢 - DAO 治理,通過代幣發行將參與者變成社區的管理者,達到玩家之間連接。

GameFi 熱潮也離不開一些服務類型 DAO,也就是遊戲公會。目前市場上著名的遊戲公會像是 Yield Guild Games (YGG)、Merit Circle 等等,這些公會提供給無 GameFi 經驗的玩家能夠以零成本的方式 Play-to-Earn。

由於疫情爆發導致的失業潮,YGG 創始人 Gabby 想透過創建遊戲公會 YGG, 來幫助因疫情失去收入的菲律賓家庭輕鬆進入 Play-to-Earn 市場。再搭配著各種獎勵計劃、遊戲收益分配合理,使玩家收入差不多是當地最低工資的 3 倍 左右。許多人因此有了經濟來源,解決了不少當時疫情所帶來的問題。

另外,遊戲公會不僅可以幫助玩家進入 GameFi 市場,也推動了 DeFi 以及 DAO 的發展。我們可以把遊戲公會想成一個 “開放式基金”,但玩家 (用戶) 不需要經過個人背景調查 (KYC),也沒有投資門檻,我想唯一投入的是時間,就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當玩家有了收入,將會開始做理財,這時候就進入了 DeFi 市場,使用了流動性挖礦、借貸平台等等服務。總之,這些遊戲公會的存在不單單只為擴大 GameFi 市場,同時也帶來新用戶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為 DeFi 和 DAO 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間。

遊戲公會不僅是單方面對 GameFi 項目,常設有管理顧問階層,適時給予 GameFi 項目建議,其中代幣經濟模型是他們很常談論的議題。

代幣經濟模型

GameFi 最重要的無非就是遊戲本身的代幣經濟模型。它傳達了一個項目對其遊戲內容給予的價值/效用等一系列,因此必須設計一個可持續、公平且有吸引力的代幣經濟。代幣經濟模型又可以分為單個及多個代幣經濟模型。第一,單代幣經濟模型,這意味著一種代幣用於項目治理、遊戲內貨幣等地方,雖然降低了資源整合的難度且方便玩家交易,但是如果代幣價格太高,玩家無法進入遊戲 ; 太低則玩家沒有興趣。也正是這個原因,現在 GameFi 項目主要還是設計雙代幣或更多的代幣經濟模型。

雙代幣經濟模型主要分為主要的治理代幣及次要的遊戲中的功能代幣。主要代幣可以上交易所,但如果要減少二級市場對遊戲的影想,可以選擇不將次要的功能代幣上到交易所。雙代幣模型可以讓玩家不受主要代幣價格和波動的影響。當然,也有超過雙代幣經濟模型的項目,主要再將基礎代幣轉換、角色進化等設計成使用不同代幣。總之,雙代幣經濟模型是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作法,可參考 Axie Infinity。

結語與想法

如果 GameFi P2E 只注重在其 Earn,完全依靠收益來吸引玩家,就會出現 “收益達不到標準後就閃” 的情況。另外,GameFi 本來就是通過 NFT 取得資產所有權拿去流動性挖礦再通過 DeFi 增加其流動性,發揮 DeFi 屬性,但若想要留住玩家,團隊要重點在遊戲特色及可玩性,達到像傳統遊戲那種真正給玩家提供遊戲享受,並形成因遊戲本身而聚集的社區,而不僅僅只是提供收益。最近人們在談的元宇宙,我認為 GameFi 就是元宇宙的早期型態,也就是說我們在探索元宇宙的發展,實際上也是在探索 GameFi 的發展。隨著愈融合元宇宙概念,GameFi 1.0 也將進化成 GameFi 2.0

歡迎大家追蹤我的Twitter:https://twitter.com/cchungccc

Subscribe to Chung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Chung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