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总结——从基础设施到应用,SocialFi的逻辑和机会在哪里?

作者:北辰

链茶馆联合51区在上周六(10月22日)举办了主题为「SocialFi起飞,卡在哪儿了?」的线下闭门聚会,共有19位crypto行业从业者参与,贡献了从投资人到项目方再到开发者等不同角度的观点。

虽然SocialFi的概念非常分散,从基础设施到应用都有着各自的逻辑,几乎没有行业共识可言,因此讨论起来相当吃力,现场也几度混乱,但这是一次成功的对话!

嘉宾从不同视角出发去阐述SocialFi,无论是否与自己的已有认知兼容,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看到了更多元的深入视角,而这也正是我们举办对话的意义所在。

而链茶馆举办的上上一场NFT收藏品主题的聚会,虽然也是跨鸿沟的对话,但比较失败,因为其实只有两个世界——Crypto投资和互联网营销。过去是两个世界,未来也是两个世界,那场活动只是让大家再一次切身感受到这是两个世界。

这场SocialFi的聚会则不同,虽然大家都来自不同领域,但归途都是Web3,交流的不同看法,会融入我们对Web3的理解,哪怕是不认可对方的看法,但这种不认可也是我们的行业见解的一部分。

本场聚会共19人,有区块链技术专家、投资人、高校研究员、媒体人、产品经理、SocialFi项目负责人、区块链通用架构师等不同的身份。

场面过于混乱,这里删繁就简地提炼出一些现场碰撞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相信可以感受到现场讨论的激烈程度。

另外,由于许多讨论不便于公开嘉宾身份,因此以下的总结全部隐去个人信息。

SocialFi的机会在基础设施还是应用?

VC:

SocialFi可以分成不同的Layer去理解。Web3需要一个通用的Infrastructure Layer(基础设施层)去解决数据存储、DID标准、隐私保护,往上是Middle Layer(中间层),主要是建立去中心化身份系统和社交图谱,再往上就是to C的应用层。

目前Web3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建立起来,SocialFi应用是通过代币激励来吸引C端用户,还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用。而且即使现在有SocialFi应用跑出来,未来Web3的基础设施成熟了再去接入数据也会非常困难。

所以SocialFi的发展趋势,我比较看好从底层开始去做,把通用的底层搭好之后再去搭协议,最后在协议的生态里去做各种不同的应用,应用之间的流量、内容可以共享。

产品经理:

SocialFi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可以并驾齐驱,先去验证产品的商业模式,等基础设施发展起来再套进去。

VC反驳:

你说的那个路径,我接触了蛮多公司在做。比如吸引东南亚用户进来,流量非常便宜,可以做到日活10万,但是用户留存不行,非常考验运营维护的能力。

区块链技术专家:

为什么DeFi能做起来,因为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分布式账本,这个账本可以让金融行为自动化、公开化,但是这个账本很难去记录Social的内容,能做的只有经济模型激励层。

所以SocialFi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上做出跟Web2不同的产品,而是不同的经济模型,用Web3的token去吸引Web2的流量是一个很好的获客方式。

主持人反驳:

把token当做获客渠道去吸引Web2用户,这个观点很「链改」,但「链改」的叙事在2018年就已经破产了。

SocialFi项目方反驳主持人:

有些项目做得很成功,比如说StepN,最高百亿市值,如果改进下模型可能活得更久。

另一个VC补充:

得做庄。StepN是币安做庄,所以可以起来。逻辑是泡沫拉得高一点,散户来买单。

  

区块链架构师:

数据有很多种类型,熟人聊天这种单体数据的价值相对小,而金融数据就非常有价值,所以DeFi最先爆发。

所以不是所有的Social都需要Finance,例如熟人聊天的变现路径非常长,而且也很难去量化用户的贡献,但是像Mirror这种就有价值,因为有流量而也有付费意愿。

研究员:

Web2发展起来的项目都是基于高频和刚需,Web3的效率和人数都比不过Web2,那么能否从一个非常细分的夹缝中先跑出来?

另一个VC:

一定要从人性本身的逻辑去思考Social,Social一定是有目的的,如果这个目的不是刚需,就没办法添加Finance,另外高频可以有更多可组合的空间。

现在的很多SocialFi产品强调的是Finance,产品本身没什么价值。抖音这个产品在带货之前就已经很成功了。

与招聘相关的项目方:

我关注的不是2C,而是B2B或者B2B2C。我在想是否可以创建一个社区,每个人的身份是可切换的,每一种行为都可以贡献价值,然后获得对应的token,然后token可以往场外流出。

另一个VC反驳: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不利于招聘赛道,但很适合知识技能类的商学院,类似于樊登读书这种。

Web3开发商:

Social解决的是两大本能,性本能和生存本能。Web3应该很难解决性本能,但是解决生存本能的机会还是非常多,有Finance的空间。

最后,现场讨论过于混乱,从量子通信到邀请码,太过跳跃。以及大家其实还在同步关心另一场大会的动态,场面一度失控,所以这里略去许多内容。

主持人:

我简单小结一下:在应用层,很多领域并不适合去做SocialFi,只有一些高频、刚需而且高净值的领域才有可能跑出商业上成功的产品。

关于

另一个研究员:

token是一个获客方式,不是产品最本质的东西。

GameFi项目方:

Social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它像生命体一样可以一直繁衍生息,有非常强的可持续性,那么基于此的赚钱模式就可以延续下去,而且无论是头部、中部还是尾部的参与者,都可以获得TA应该获得的利益。

GameFi的经济模型需要在用户赚钱和游戏生态发展之间平衡,SocialFi也是如此。所以Social具体与Finance结合,关键是如何衡量互动的价值。

看好SocialFi的什么方向

现场嘉宾依次阐述,这里只截取核心观点。

·我比较看好Mirror这种创作者经济,因为只有创作者才有经济可言。

·我不是特别care是基础设施还是应用,因为现在还非常早期,我更关注团队,好的团队能够探索出来好的模式以及运营好的产品。

·经济模型还是比较重要,最先成功的可能还是在黄赌毒。

·听下来感觉SocialFi不太适合2B,比较可取的方向还是得高频。虽然没有解决我现在的问题,但让我思路稍微清楚了,可能要换一个方向去重新捋一下。 

·SocialFi底层的东西遥遥无期,还是得从上往下,先做一个大家都用得起来的东西。对于一个SocialFi项目而言,一切的基础是能够破圈的Social赛道,以及非常好的经济模型。不看好依赖于VR、XR这种硬件的元宇宙社交,它可以带来很好的体验,但不会是日常。

·SocialFi的破圈,在2B领域的机会还是概念来营销,在2C领域就很难。

·现阶段我比较看好社区,因为无论投资什么项目,首先看团队,其次看社区的表现。

  SocialFi是一个筐,啥都能往里装,大多数产品没有亮点,只有token激励,而这又是短期效应,产品上的亮点可能大厂反手一做,Web3的产品就没机会了。

·现阶段做2C,对于Web3初创团队而言,可能不是那么的make sense,所以我们至少两年内只做2B。

·经济模型已经够多了,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SocialFi。应该先想清楚它的起点、终点以及中间环节怎么循环起来。SocialFi一定是基于有效社交展开的(哪怕只是满足很小众的需求),后面的经济模型才有价值。

·SocialFi出现爆款的话,经济模型是最基础的,一定要考虑流动性的长期运转。

·大部分的SocialFi项目是为了SocialFi而SocialFi,只有Social功能很难跑出来,未来的独角兽不是单单解决了社交刚需,而是解决了「Social+」的复合型问题。

·人与人的交互都是Social,做业务就是做Social。SocialFi产品需要考虑非Web3不可的痛点,并且产品的运营可以套用传统互联网留存、激励、裂变等做法。

·Web3还是得关注00后甚至10后,他们是未来的Web3原住民,很多的想法和思维方式可能会试验出一些新的产品行为,而不是我们现在讨论出来的任何的可能性。

·SocialFi除了外部经济激励,还有什么能让价值长期留存在产品里可能是更重要的命题,我觉得SocialFi产品最先跑出来的大概率是Social和钱的结合,因为区块链能够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资产的流动性,就我们不需要一个第三方中介去帮我们保证这个交易。

·主持人总结:

SocialFi当然有很多机会,但应该分清是是基础设施、中间件还是应用的机会,不同层次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SocialFi在应用层的适用领域是那些高频、刚需和高净值的领域,解决方案不应该是简单加一个激励模型,而是以crypto的逻辑重构,所以未来可能跟SBT之类的新东西结合出新的形态。

总结

这场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虽然来的时候都不同频,但是经过深入讨论,也许改变了原有想法,也许仍然坚持最初的判断,但至少通论会让判断更加清晰。

现场所有人都达成的共识是——SocialFi的不同layer有着不同的逻辑,要分开看,不能乱。

现场没有达成的共识是——现在的机会在基础设施还是在应用?(主持人夹带私货:机会在SBT、DID等中间件的创新上)。

欢迎加入社群 探讨web3,分享项目空投信息  https://discord.gg/RW94PbPv3p

原创文章,作者:lishuch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anchaguan.com/archives/42068

Subscribe to BlockChainTeahouse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