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1:以太坊拓展与新公链爆发
https://news.huoxing24.com/20211222162701528546.html
截止 12 月 18 日,以太坊的价格从年初的 736 美元涨至 3960 美元,上涨了 4.38 倍,而 BTC 年内仅增长 63%。随着三只以太坊 ETF 在今年四月底获准上市(分别为:Purpose Investment 推出的 Purpose Ether ETF、CI 全球资本管理公司推出的 CI Galaxy Ethereum ETF 以及 Evolve 资本集团推出的的 Evolve Ether ETF),以太坊也逐渐从守旧派眼中的山寨转变为价值币。
随着价格暴涨,矿工收入也迅速提高。5月15日矿工单日收入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3亿美元),之后伴随着市场暴跌和中国禁令的颁布下降至最低 3200万美元。随后由于以太坊实施燃烧机制,矿工的收入再也没有回到过 5 月份的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出块奖励在逐渐增加,但手续费收入却严重减少)。
尽管迎来暴涨,以太坊在 2021 年底的价格依然只有 2017 年最高历史记录(1448 美元)的 2.6 倍。但是以太坊上的生态却发展到了如今的1500亿美元,这其中有1300亿是 2021 年累积的。相较年初,今年 DeFi 的 TVL 增长了 7 倍。不过,以太坊在DeFi的统治率已从年初的 97% 下降至 63%,后文会详细讲解其他公链的竞争优势。由于使用率较高,2021 年以太坊持续出现 gas 价格高峰。5 月市场暴跌以前,大部分时间 gas used 中位数都维持在 100 gwei 以上,衰退期间下降至不到 30 gwei,但随着市场回暖再次上升。不过,gas used 在下半年的波动率相较上半年要小很多,这主要归功于 EIP-1559 中的燃烧机制。关于 EIP-1559 对网络的影响,有分析结论是它不会减少 gas fee,但可以减少其波动程度,增加可预测性,目前来看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8月5日,以太坊在 12,965,000 高度启动伦敦升级,平均每天燃烧将近 9000枚以太坊,直到年底,以太坊燃烧数量已超过 120 万枚,价值约49亿美元(此前吴说 Real 文章中预估一年的燃烧量将近 200 万枚,当时处于熊市,交易量较低。若以牛市计算,每年燃烧量将超过 300 万枚,综合来看,实际数字或许介于两者之间)。
目前以太坊的日均产量约为 1.3 万枚,已产出 1.19 亿枚,年通胀率约为 4.1%,燃烧机制可将其降低至约 1.4%,低于目前比特币的通胀率(1.7%)。而当以太坊正式步入 2.0 以后,通胀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至负数,实现通货紧缩。根据以太坊的经济模型,以太坊 2.0 的年发行量随着质押数量的上升而上升,当质押量超过 1 亿枚,年发行率会稳定在 1.71%,即日均产出约 5600 枚,届时如果以太坊 2.0 仍能保持当前燃烧量,那么就能实现每年 1% 的通缩。
截止 12 月 19 日,以太坊 2.0 的信标链地址已经质押了 871 万枚以太坊,价值约 344 亿美元,仅占总发行量 7.3%,实际质押收益约为 5.4%。从图中可以发现,以太坊 2.0 的质押量增长速度今年明显放缓,2020 年只用 2 个月时间就积累了 218 万枚以太坊,但今年从年初至今却只增长了 653 枚,这与以太坊升级进程的缓慢不无关系。
ETH 2.0 Roadmap
在 7 月份于杭州举行的世界区块链大会上,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发表了题为《以太坊进入2.0之后,会发什么?》的演讲。Vitalik 表示,以太坊 1.0 和以太坊 2.0 的合并将在半年或更久以后发生。合并初期(阶段1),以太坊将会执行一些较小的升级,引入分片,搭配 Rollup,理想状态下可实现每秒 10 万笔交易。中后期(阶段2),以太坊会倾向于做出共识算法层面的改进,让协议变得更简单,同时部署零知识证明以及抗量子计算等密码学技术。未来的以太坊将由 Layer1主攻去中心化,Layer2 进行大量的创新。
以太坊 2.0 的阶段1计划在 2022 年下半年开启,而合并必须在分片以前完成,因此最晚不会晚于 2022 年第三季度。根据过去的分析,合并应该不会早于难度炸弹开启时间,而随着箭冰川升级(Arrow Glacier)的启动,难度炸弹已明确推迟至明年 6 月,因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合并时间大概率就在明年第三季度。
目前来看,以太坊的进展方向基本延续着既定路线进行着。Vitalik 于 12 月初在个人网页上发布了一篇文章,表示未来以太坊区块的生产应该是中心化式的,不过区块的验证是无需信任和高度去中心化的。这实际上一直如此,Layer2 本来就是没有区块这个概念的,我们通过 Arbitrum 或 Optimism 浏览器也可以发现 Layer2 上的一个 batch 对应的是一笔交易,而非一个区块。Vitalik 此时重复这一点似乎是在强调之前设计好的以以太坊为中心的路线图,这不免让人猜测是否和近期流传的诸如以太坊团队与 Layer2 团队出现利益纠纷等蜚语有关。
鉴于当前以太坊 2.0 的龟速进展,部分人的观点是以太坊很难在明年开始分片,但这不意味着以太坊明年无法实现扩容。恰恰相反,随着 Rollup 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太坊短期内实现扩容的希望寄托在采用 OP-rollup 或 ZK-rollup 的 Layer2 上。 关于 Layer2 的技术进展和分类,推荐阅读 Vitalik 在个人主页发表的长文分析或同类型的补充讲解(文章发表快一年了,部分数据有些过时,但对各项技术的优缺点把握得十分精准,如今读来也受益匪浅)。
Plasma 被提出的时间最早,逻辑也最简单,因诸多弊端被逐渐弃用。Matic 早期就是采用这种技术,也因此沉沦许久,直至更名为 Polygon,转变赛道为 Layer2 聚合器才得以重生。 Rollup 将计算转移到链下,但数据保留在主链。相比其他二层扩容方案,Rollup 是具有通用性的,比如可以在 Rollup 中运行 EVM,从而使现有的以太坊应用可以在不写新代码的情况下迁移至 Rollup。ZK-rollup 和 OP-rollup 主要区别就提现在数据验证方式的不同。
OP-rollup 与 Plasma 相同,在验证环节采用欺诈证明:主链记录了链下每一步计算的默克尔根,如果有节点发现某批次计算结果对应的新默克尔根是错误的,他们可以在主链上发布错误性证明,如果校验通过则对该批处理之后的所有批处理交易全部回滚。因此在 OP-rollup 上取款需要一周时间等待,当然实际可以通过一些第三方跨链桥实现快速折价提现。ZK-rollup 使用有效性证明解决上述问题: 每一次状态回传都需要提供零知识证明(ZK-SNARK),该证明将由主链上的 Rollup 合约来验证,证明的确存在这些交易,且这些交易是由发起人亲笔签名过的,这就杜绝了运营者提交无效状态或篡改状态的可能。
简而言之,ZK-rollup 扩容效果更好,但技术难度更大;OP-rollup 则相反。这也是为什么目前 OP-rollup 已经拥有超过 32 亿美元的 TVL,而 ZK-rollup 却不足 8 亿美元(dYdX 虽然 TVL 将近 10 亿美元,但不具有兼容性,无法与其他协议互通,故不计算在内)。但从长远来看,ZK-rollup 的潜力更大。根据 Messari 的 2021 年度总结报告,到 2023 年,OP-rollup 占 Layer2 总使用量的比例会小于 50%(Layer1 占总使用量比例小于 20%)。
关于 ZK-rollup 和 OP-rollup 各自的内部竞争,推荐两篇深入简出的讲解:Layer2 笔记和《The best comparison on zkRollups today》 谈论 Layer2 自然不能不提 Polygon,Polygon 在 5 月份市场暴跌后首先开启了反弹。日均活跃地址迅速飙升并超过以太坊,在 9 月份达到高峰。 Polygon 自称是扩容方案聚合器,但 StarkWare 联合创始人 Uri Kolodny 强调 Polygon 是侧链而非 Layer2,言外之意 Polygon 的安全性不依赖于以太坊。从实际情况来看,Polygon 并没有帮以太坊起到扩容效果(显然 Polygon 是在给自己扩容),它和 BSC 类似,是完全独立的基于 PoS 机制的以太坊克隆体,只是使用了现成的 Geth,去掉了其中的共识代码,增加了 gas 上限,并使用多签 (multisig) 来桥接回以太坊。
然而,这种安全性隐患对用户而言重要吗?Haseeb Qureshi 在《I’m Worried Nobody Will Care About Rollups》一文中精辟地阐述了这样一种现象:“Rollup 的扩容叙事对每个人都有意义,去中心化极大主义者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不需要做出权衡就可以扩容以太坊的宏大故事。交易员们在价格图表上划出了有关 Rollup 将如何推动 ETH 涨到 1 万美元的线条。
而普通用户在使用 Polygon 疯狂地耕作 AAVE-MATIC 收益和参与数字赛马博彩的同时,也好奇地对 Rollups 的叙事点了点头。”看看如今公链赛道的暴涨,前有 BSC,中有 Polygon,后有 Avalanche,似乎它们只需要先完成兼容 EVM,然后分叉以太坊上的项目,最后花钱拉一波盘就能变得比 Rollup 更快速更廉价。
对比它们,Rollup 甚至连兼容 EVM 都还没完成。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两种使用户弃侧链投 Rollup 的方式。一是这些非 Rollup 的侧链灾难性地失败了,不仅仅是 BSC 常出现的“节点不能同步”这类问题,而是“资金没了”这种重大安全事故。
这才能使人们深刻意识到去中心化的重要性,但这种可能性不大。第二种方式就是 Rollup 完成其他侧链做不到的事,不光是去中心化这种用户不能深刻体会的优势,更需要 ZK-SNARKs 这类密码学来实现大规模计算压缩、保护隐私的智能合约、可证明的抗 MEV 等等功能。 巧的是,在 Haseeb Qureshi 发表完此篇文章一个月后,Polygon 便宣布投资 10 亿美元用于与 ZK-rollup 相关的工作。此后还宣布了两项价值 6.5 亿美元的收购:Hermez 和 Mir。最近又宣布了 Polygon Miden,一个基于 STARK 的与以太坊兼容的汇总,以及 Polygon Nightfall,一个与安永合作建立的以隐私为重点的汇总。
与 BSC 或 Avalanche 只是复制以太坊上的生态不同,Polygon 对以太坊的模仿可谓形神具似。 目前 Polygon 的 gas 费不到以太坊的 0.01%(以太坊即使完成分片和 Rollup 也无法将 gas 费降低至如此地步),速度与 BSC 旗鼓相当,如果能实现 ZK-SNARKs,它将是兼容 EVM 公链中最有实力竞争第二把交椅的(仅代表个人观点)。 Solana Solana 在 2021 年的涨幅是所有公链中最大的,TVL 跃居前五,一度仅于以太坊和 BSC 位列第三。且 Solana 的去中心化程度算得上仅次以太坊(公链赛道),截止 12 月 19 日,Solana 质押节点数量为 1327,验证者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
Solana 的暴涨反映了今年新公链赛道爆发的底层逻辑。首先自然是因为以太坊的拥堵给了同行们追赶的机会,第一个抓住这个机会的是 BSC,做法如前文所述,复制即可,之后的兼容 EVM 公链都是这个套路。不过 Solana 却另辟蹊径,选择不兼容 EVM,其扩容策略与以太坊有所不同,采取了时间证明(PoH)的共识机制,具体技术特点可以参考《Solana Summer》。 第二条逻辑是:公链的竞争可以不从技术而从生态入手。这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但的确值得一些纠结于技术但币价却毫无起色的老派公链思考。为了使生态繁荣,
Solana 团队及其投资人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以激励用户体验他们的平台,例如引入流动性挖矿,为开发者提供补贴,举办黑客马拉松,提供捐款资金等等。在所有的这些例子里,公链不需要多么先进的技术,需要的只是钱,而 Solana 最不缺的就是钱。这不是说 Solana 技术含量低,只是相较其他公链当我们提起时首先想到的是创始人,Solana 让人首先联想的却是投资人。 Polkadot 12 月 17 日,Polkadot 首批 5 条竞标平行链启动并成功加入网络,依次为Acala、Moonbeam、Astar、Parallel Finance 和 Clover。下一批 Polkadot 拍卖将于 8263710 高度开始(约 2021 年 12 月 23 日),总共进行 6 场拍卖,其中 6 条获胜平行链将在 9388800 高度(约 2022 年 3 月 11 日)上线。
Polkadot 在 2021 年的大事件或许只能概括为以上两句,它没有华丽的故事,进展依然缓慢,但在讨论哪条公链能挑战以太坊时,我们永远不能忽略它。尤其随着新公链的崛起,Gavin Wood 所描绘的“多链并存”画面逐渐清晰。这里不对其技术进行赘述,因为目前它还没有像以太坊那样层出不穷的修改协议,如需了解可以阅读蓝狐笔记的波卡系列。 Terra Terra 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条公链。首先,它是第一个围绕稳定币协议构建的公链。其次,它是与传统金融联系最紧密的公链。最后,它是与政府监管部门相处最融洽的公链。关于其稳定币业务,Mint Venture 在一篇研报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截止 12 月 19 日,Terra 的锁仓量已经上升到了 152 亿美元,仅次于以太坊和 BSC 位列第三。
综观前 10 大公链,它是唯一一个 TVL 没有出现暴涨暴跌或停滞不前的公链。 来源:https://defillama.com/chain/Terra Terra 今年进行了多轮融资。
1月,Terra 获得 2500 万美元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合成资产协议 Mirror 和储蓄协议 Anchor。
3 月,Anchor 完成 2000 万美金融资并启动 V1版本。
7 月,Terra 推出 1.5 亿美元的生态基金,用于扶植生态应用。目前团队专注于主网最新版本 Columbus-5 的开发,Columbus-5 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主网升级,内容包含国库资金分配和销毁机制更新等重要内容。 Terra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首先,Terra 的稳定币 UST 属于无抵押稳定币,其价格依靠 Luna 的市值进行铆钉,如果 Luna 暴跌,UST 会出现价格脱钩现象。
5 月 19 日至 5 月 25 日,UST 二度出现10%左右的负溢价,且持续了 2-3 天。 其次是如何应对他国监管。Terra 第二大协议 Mirror 合成了部分美股资产,用户可自由做多做空并进行 Farming,这显然无法通过美国 SEC 监管。
今年的 3 月,泰国央行宣布,将把任何涉及泰铢的数字稳定币(THT)的活动视为非法。 第三大问题就是去中心化程度严重不足,目前节点大多集中在韩国且由财阀掌控,信息透明度较低。 公链估值思考 公链的估值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不像是 DeFi 协议可以通过 PE、PS 等收益比计算价值。最大问题在于,我们很难计算公链的 token 捕获的网络价值有多大。TaschaLabs 给出过这样的思路值得参考:将公链比作一个国家,那么 token 就是这个国家的货币。根据货币方程:M × V = P × Y(分别代表货币供应量、流通速度、价格、实际 GDP)最终推算出 token 价格与公链 GDP 成正比,而与 token 的发行量与流通速度成反比。
当然,如何衡量一条公链的 GDP 和其 token 的流通速度还需要链上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不过通过简单的图表观察我们大致可以验证公式:公链价格与活跃地址数量或新增地址数量成正相关趋势。 不过,目前区块链领域流行的估值方式还是简单的类比。比如人们喜欢将比特币比作数字黄金或是美元 M0,在这假设前提下就可以用黄金的市值或 M0 价值除以比特币数量预测出目标价。但这只是一个目标价,至于何时到达这个目标就未知了。同样,人们也开始将公链比作互联网公司,顶级的几条公链自然就类比成 FAMGA。
这 5 家公司的市值总和约 10 万亿美元,平均每家 2 万亿,以太坊目前市值约 4500 亿美元,距离 FAMGA 平均市值还差 3-4 倍差距。考虑到以太坊 2.0 将对网络产生的变化,这个预估涨幅并不夸张。 至于其余公链有哪些可以成为区块链领域的 FAMGA,这个疑问只有交给时间了。 补充 前文零零散散提到链上生态,此处做一总结。DeFi 赛道今年除了锁仓量大幅增长外,最大的三个变革为:V3 AMM 上线、永续期权诞生和 DeFi 2.0 的出现,其余 DeFi 规则基本延续去年。
截止 12 月 19 日,DeFi 总锁仓量 2366 亿美元,排名前十的公链依次是:以太坊(63%)、BSC(7%)、Terra(6%)、Avalanche(5%)、Solana(5%)、Tron(2%)、Polygon(2%)、Fantom(2%)、Arbitrum(1%) 和 Cronos(1%)。 现货 DEX 赛道,Uniswap 的统治率越来越高,从年初的 48% 上升到 78%,转折点就是 V3 的上线。关于 V3 的介绍,建议直接阅读官网解析,若对数理模型感兴趣,也可研读这篇长文。来源:https://www.theblockcrypto.com/data/decentralized-finance/dex-non-custodial 衍生品 DEX 赛道,永续期货领域完全被 dYdX 统治,期权领域目前交易量仍微乎其微。不过,SBF 5 月份设计的永续期权模型可能会对期权市场产生革命性影响。dYdX 在交易挖矿后交易量暴增,最高日交易量达到 91 亿美元,但从 epoch3 开始交易量停止上涨趋势。目前距离 epoch4 结束只剩 1 天时间,但批次总交易量仅为 515 亿美元,相较 epoch2 的 920 亿和 epoch3 的 855 亿下降不少。币价方面,DYDX 自 9 月 30 日达到 26.8 美元以来一路下跌 ,截止 12 月 19 日仅为 7.8 美元。来源:https://www.theblockcrypto.com/data/decentralized-finance/dex-non-custodial 一些
DeFi 项目逐渐意识到 1.0 的“挖提卖”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于是他们开始创建 “流动性即服务 “计划,从其他协议中 “租用流动性”,OlympusDAO 成为了新的探索。 可以说,市场从 8 月以来的回暖行情里,DeFi 赛道几乎没有参与感。随着 12 月 4 日市场再次暴跌,DeFi 1.0 协议 token 价格甚至跌破了 519 时期的最低价。不过这也不奇怪,热点的出现一定会带来泡沫的膨胀,随之而来的就是刺破后的恐慌,只有在危机中存活下来的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现在的 GameFi 也是如此。但无论赛道热点如何切换,公链永远是最基础的建设。
匹马谈新公链战争:增量为王,体验至上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859632870871.htm
公链代币的最佳估值方式不应参照「公司」,而是参照「国家」定价
https://news.huoxing24.com/20211109150844612016.html
从“国家”的视角看公链:传统估值逻辑并不适用
https://news.huoxing24.com/20211202165801186511.html
编者按:公链如何估值一直是个难题,本文提出了以国家的视角来看待公链,对公链代币以货币方程式来推定估值,核心观点如下:
1.PE、PS等收益倍数估值逻辑不适用于公链项目
2.现金流贴现估值模型同样不适用于公链代币估值
3.为什么公链应该从“国家”角度来进行观察和估值
4.相比公链捕获了多少GAS,其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的“GDP”才是关键指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关键数据来对它进行衡量
本文的观点具有一定启发性,但是作者推导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错误。编者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修正并附在了文中。
很多人尝试以股票的估值模式来为L1的公链进行估值,这是很荒谬的。
我们应该以“国家”的视角对以太坊、Solana以及其他公链进行定价,而不是把它们当做“公司”。接下来我会说说该怎么做。
人们常用的第一种对L1公链代币的错误估值方式是:收益倍数。
编者按:收益倍数指的是某个资产(通常是一个公司)的市值相对于其净利润(盈利)或营业收入的倍数,体现为市值与净利润之比(市盈率,P/E)或是市值与销售收入之比(市销率,P/S)。收益倍数看似简单,其实含义丰富,比如市值与净利润之比(P/E)可以理解为如果你以当前的市值买入公司,你需要多少年的利润积累才能赚回你支付的价格,即回本速度(实际情况当然没有这么简单)。P/E和P/S指标还可能用于评估某个公司与同类型公司的估值高低,比如同为某制造业的公司,A公司的P/E若远高于B公司,可能意味着A公司相对于B公司更为高估(当然,实际情况远比这个指标复杂)。
有些人将针对股票的估值框架应用于公链,由此来计算以太坊、Solana和Avalance等的P/E、P/S指标。
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指标高得吓人,这一点都不让人惊讶,任何一个价值投资的爱好者看到这些高高在上的指标,都得心脏病发作。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WwhqJfIMpjVtjFf8.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这种估值计算的问题在于,公司的价值来源于其盈利能力,但这并非一个公链的价值来源。
如果从明天开始,以太坊将它的平均gas消耗减半,这将会导致其P/E翻倍。这是否意味着以太坊被翻倍高估了呢?不,正相反,这将会为这个平台带来爆炸式的增长。
因为代币的持有者,同时也是这条公链的用户。这条公链的价值来自于它生态内的经济活动水平,而非这个平台从这些经济活动中捕获了多少百分比的“利润”。
如果我们把公链看成是一个主权经济生态系统,类似于一个国家,那么倍率估值法的荒谬性就显而易见了。如果美国将所有税率提高一倍,美国政府的 "P/E "将下降一半。
但这对美国经济有好处吗?恐怕并非如此。
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观察,某些国家的政府活动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比其他国家要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中国(典型的大政府)的P/E会比美国(相对的小政府)低,这能说明这两个经济体的“估值”孰高孰低吗?并不能。
第二种常见的对公链代币的错误估值方式:现金流贴现(discounted cash flow)。
现金流贴现(DCF)是另一个用于股票估值的常见框架,将其用于公链的估值则更加荒谬。
使用现金流贴现来评估L1代币的价值是在浪费时间,该模型试图用以太坊的未来收入来计算当前ETH相对于美元的价格。但以太坊未来的收入需要通过未来的以太坊价格来转换,而这又取决于当时以太坊的美元价格,这完全是一个死循环。
L1代币如ETH、SOL都是货币和收益型资产。如果将它们视作股票,那么就忽略了它们作为各自经济生态中的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的功能。后者(交易媒介)的估值,即所谓的汇率,更是要复杂得多。
股票的DCF模型如下: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3t2zUDuppjlhR3xV.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一家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与其股价是以相同的货币(例如美元)计价的,这就比较合理和好计算。
编者按:现金流贴现估值的逻辑是“任何一个资产的当前价值,应该是其现在到未来所能创造的总现金流贴现之和”。比如一个公司当前的正确估值,应该是这家公司从现在到倒闭清算那一刻,所能创造的总现金之和。需要注意的是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在加总之前,需要根据一定比率折算为今天的现金,这个过程称之为“贴现”。贴现率取多少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取决于当时的利率情况、资产的风险大小等。这导致即使是对债券这类收益率相对确定的资产进行DCF估值,同样“千人千估值”。
但Solana和ETH的未来现金流是以SOL和ETH为单位,而不是以美元。因此,你需要对未来每个时期的代币价格做出假设,来得出以美元计价的DCF估值。
Solana的DCF估值模型如下: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VkOEHBy3pNnKytq1.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这个模型完全没有用,因为SOL在不同时间的价格,是你需要首先计算的。
L1代币应该采用国家货币的估值方式,而不是公司的估值模型。
因此,在评估L1代币时,货币的汇率模型比股票股息模型更有用。不幸的是,当你尝试评估汇率时,就像打开了一整罐的虫子,有一百万个影响不同货币相对价格的因素,还有数百个框架和假设,对此你可以写出塞满一个图书馆的书。
但是有一个简单而优雅的分析框架,可以说是最接近“基本面分析”的框架,那就是货币的量化方程式。
公式为:
货币供应量 (M) × 货币流通速度 (V) = 价格 (P) × 实际 GDP (Y)
重新排列等式后,我们得出价格=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实际GDP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GDeTfztY9nttbLeW.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编者按:该公式来自于耶鲁大学教授欧文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是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阶梯之一。欧文·费雪的原公式为 MV = PT或 P = MV / T,其中 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不包含金融交易。
这与货币汇率有什么关系呢?
假设任何两个经济体的商品产出都是可替代的,因此商品的价格差异可以被套利到一致(这在很多情况下显然不是真实情况,但只要大方向正确,就不会影响我们的推演目的),A国和B国的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bsvYRrbTfi4YhBzn.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汉堡在德国卖1欧元,在美国卖1.5美元,所以美元/欧元的汇率 = 1.5。将该等式重新代入前面提到的的国内价格水平等式中,你将得出: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enKp4n5perpArVFe.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编者按:作者这里写错了,假设美国和德国的汉堡是没有差别的同一种产品,那么1.5美元=一个汉堡=1欧元,那么美元/欧元的汇率应该是1/1.5=0.667,而非1.5。同样,作者把汇率公式也写反了,正确的公式是: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DNEBSB6Lw5MF2EDb.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如果这不够好理解,你可以把国家A设定为美国,把国家B设定为以太坊,可以得出: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eR9njfHTi3jpraQr.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编者按:同样,以上公式也错了,这导致下面作者的结论与其公式的结论正好相反。正确的公式应该如下: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PSSg9vDkRTGIR81E.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以上公式的含义是,ETH兑换美元的价格=(美元的供应量×美元的货币流速×以太坊生态的GDP)/(以太坊的供应量×以太坊货币流速×美国的GDP)。根据编者修改后的公式,才能得出作者以下的结论。
这意味着ETH兑美元的价格将在以下情况下升值:
1.以太坊GDP (Y_ETH) 增长快于美国GDP (Y_US)
2. 美国货币供应量 (M_US) 增长快于以太坊货币供应量 (M_ETH)
3.美元货币流通速度 (V_US)增长速度快于 ETH 货币流通速度 (V_ETH)
如果按面值计算这个等式,以美元计算的ETH价格增速与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之间应该存在 1:1 的关系。自去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大规模扩张以来, ETH价格发生的变化就是证据。
但这还不是最有趣的部分,有趣的是,以太坊价格增速与以太坊GDP增速(即以太坊的经济总产出)之间也应该存在 1:1 的关系。
当然,没有统计局为以太坊这个国家编制“GDP”。但是可以从交易、钱包、TVL 等的增长率间接推断出 GDP 增长。几乎每笔交易都涉及一些额外的经济产出,钱包的增长可以被认为是该国“工作人口”的增加。
TVL的增长反映了整个国家中金融业务体量的增长。诚然,这些都不是完美的衡量指标,但关键是它们与公链平台上的增量产出是正相关的。实际数据证实了这些变量与代币价格和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
数据显示,交易量的增长与ETH的价格增长呈近乎线性的相关性,从历史数据来看:交易量增长10%,价格平均增长13%。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S731d6klQUGLcN7z.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同样,钱包总数增加10%,价格平均上涨 7%。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qq8P3Q7uX39AsMwi.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下面这张图就更引人注目了。钱包地址增长的加速(即新地址的增长率)与 ETH价格增长几乎是 1:1 的关系。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LKjXZGZRIl9L4MU5.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编者按:需要说明的是,究竟是价格的增长推动了以上指标的增长,还是以上指标的增长推动了价格的回归?这仍然有待讨论和验证。
这并不是全部,虚拟世界中的应用开发就像实体经济中的建筑业,是GDP增长的领先指标。可以说,在L1上的开发人员活动比交易或钱包地址更能说明即将到来的经济扩张。回到今年5月,如果你在Github上搜索“ethereum”和“solana”,前者返回的repo结果是后者的65倍。到10月,倍数已缩水至 17 倍,紧跟Solana价格的快速增长。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GdGnS1HPsIJUQ1EU.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所有这些并不是说公链平台的现金流无关紧要。对于L1代币的稳定性和网络的安全性来说,这很重要。
政府成为垄断的货币发行者并非偶然。历史上有许多私人货币,但它们从来没有存续过很长时间,而且总是被政府货币所淘汰。在私人货币的诸多问题中,缺乏"价值锚定 "是最严重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来保护他们的货币价值,这是最稳定、几乎最有保障的收入。即使法币是 "无担保 "的,政府也可以通过税收来筹集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来购买/出售他们的货币以维护其价值。这非常重要,能够给货币持有者以信心。
此前,非政府背书的货币做不到这一点,直到今天。
由于交易费被嵌入公链平台上的每一项经济活动,并用于代币燃烧或Staking奖励,区块链主权经济体的货币正在获得类似于政府货币的财政支持。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虽然这些现金流并不能用来直接计算代币价格,但从长远来看,它们有助于保持汇率稳定。但对代币价格而言,最重要的仍然是其所在“加密货币国家”的GDP增长。
由于元宇宙仅处于原始阶段,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增长,甚至都没有来到真正的第一阶段。
编者按:为什么元宇宙是区块链商业最大的故事?为什么区块链是真正的元宇宙平台必须的底层设施?所谓元宇宙,最简单的定义是一个“人以数字身份参与和生活的数字世界”。而编者理解中纯种的元宇宙与《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电影里那种中心化的沉浸式游戏不同,它应该是去中心化的,拥有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统和价值系统,而这两点必须由一套性能良好的区块链公链平台来实现。正如当下的头部社交网络平台、操作系统不止一家一样,未来的元宇宙也不会只有一个,一个真实世界的人,很可能会在多个元宇宙中拥有不同的身份,这也意味着元宇宙的底层系统不会是赢者通吃的格局。对公链而言,无论是市场向上发展的空间还是行业排名的空位,都仍旧有很大的机会等待探索。而对于公链的投资者来说,从“链上国家”乃至“元宇宙底层设施”的长远视角来重审当下公链的竞争态势,或许会得出更接近事实的结论,也更能理解某些公链最近的举措(比如Solana成立4000万美金的社交产业基金)。
新公链战事:破局之道源于自上而下
https://news.huoxing24.com/20211124155118745816.html
新公链的扩张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自上层应用传导至底层技术、由生态应用的繁荣提振公链用例爆发的路径。
总市值占比的变动体现了比特币原生叙事和无数种新公链叙事的分野,也是群体和机构的新进资金对原教旨和新共识的投票。
当生态具备规模,拓展路径让生态向外部输出则是最后的命题,用户留存与开发者友好是生态持续更新的血液,进而带来的公链内生的协议创新与差异化将成为生态长久发展的动能。
新公链的踊跃是对区块链现有架构的进化而不是对原生系统的否定,正如生产力创新、生产关系透明和充分竞争自由是加密世界发展的原动力。
导语
让我们想象一座城市:道路宽敞、设施齐全却空无一人。这就是早期的公链发展尴尬期的图景,或是出于过度关注“不可能三角”的博弈、或是出于迷恋TPS的军备竞赛,反而忽略发展生态应用的助力,难免搭建出一座基础设施完善却无人入驻的空城。
FPS之父、技术天才John Carmack也曾坦言:技术总是为了产品而生,随后才会考虑能否作其他用途。将研发重点放在实际的产品上,而不是技术架构或构想。过早考虑技术的普及性和远期规划,很少能真正带来价值,反而可能会阻碍后期发展。
将John Carmack的思想带到区块链行业,我们依旧可以发现:DeFi范式的演变推动以太坊智能合约的价值发现和EIP-1559的燃烧、GameFi的活跃传导BinanceSmartChain链上数据的繁荣、CryptoKitties一度火热导致以太坊的瘫痪也引导Dapper Labs团队量身搭建Flow、链游龙头Axie成就爆款之后也在基于自身生态发行Ronin公链…
由此推导新公链的扩张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自上层应用传导至底层技术、由生态应用的繁荣提振公链用例爆发的路径。
本文将探讨新公链的破局之路,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以太坊Layer2扩容解决方案和兼容EVM公链的代表,以Avalanche、Fantom、Polygon为例;
新的多链生态代表,以Solana、Terra为例;
功能性鲜明的新公链,以Arweave、Mina、Shimmer为例。
通过解决方案与数据论证来推演新公链的价值潜力。同时梳理新公链从应用到底层的发展逻辑,阐述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态和技术相互赋能。
EVM扩张史
在所有公链TVL中占比65%的以太坊具有行业的头部优势,以太坊生态体系包含了完善的智能合约架构、庞大的开发者群体以及不断先行的概念和应用创新。
在网络拥堵、区块大小受限并背负超额Gas前行的情况下,由Layer1解决信任问题,Layer2解决性能问题,似乎是当下以太坊生态最好的解决方案。11月21日,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也在Arbitrum的社群为其对以太坊Layer2核心部分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因此,很多新公链选择用以太坊侧链或EVM兼容的形式接入,通过快捷的模块调用和开发友好,获取以太坊现有的生态优势。
Avalanche
Avalanche雪崩协议于2018年发布白皮书并获得a16z、Polychain等机构600万美元融资,在2020年完成1200万美元私募和公募融资后于9月主网上线,近期凭借出色的市场表现再次赢得行业目光的聚焦。
Avalanche是基于PoS机制并兼容EVM的智能合约平台,采用独创的随机抽样和亚稳态共识协议,仅抽取N个节点中多数人比对而不需要全网验证,以此实现秒级的高性能交易与清结算。
在结构设计上,Avalanche创新性地采用了三链架构,通过三条链各自的功能分工以实现横向扩容并解放网络性能:Exchange-X链负责资产创建与交易;Platform-P链是元数据链,负责平台治理、节点设置与创建子网,目前已拥有1178个验证器/节点;C链负责EVM兼容智能合约功能。
Avalanche总供应量为7.2亿枚,当前流通量超3.77亿枚。11月21日,AVAX报价138美元,30日内涨幅124%,流通市值为300亿美元,在主流数字资产中排名第10。在TVL方面,目前链上资金约129亿美金,随着AVAX价格上涨,TVL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状态,日交易笔数也达到了17万左右。
Avalanche的TVL自8月18日宣布“Avalanche Rush”计划那天起迎来了显著飞跃,这是官方启动总价值 1.8 亿美元的流动性挖矿激励计划。在该计划宣布前,Avalanche上的TVL仅2.65亿美元。计划宣布的一个月后,TVL达到了30亿美元。30天的时间内TVL获得了十余倍的增幅。
同时,以太坊跨链桥Avalanche Bridge(AB)的开通,Aave、Curve、SushiSwap等主流DeFi协议的相继在Avalanche上布局、AVAX价格的不断上涨都为TVL的增长提供了充足动能。目前Avalanche以上运行了72个协议,TVL前十名的协议有6个为Avalanche生态独占,代表项目包括Trade Joe(DEX)、Benqi(借贷)、Wonderland(Stake)。
Fantom
Fantom由韩国开发者Byung Ik Ahn创立于2018年1月,是一个基于 DAG(有向无环图)的智能合约平台,特性是加入的节点越多则网络拓展性和效率越高。Fantom发展的里程碑是他在2019年底兼容了以太坊虚拟机EVM,得益于模块化的配置,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将基于以太坊的dApp移植到Fantom的Opera主网上。
Fantom总供应量为31.75亿枚,当前流通量25.4亿枚。11月21日报价2.04美元,30日内涨幅-8.4%,流通市值超51亿美元,在主流数字资产中排名41。目前,Fantom上的71个协议为其带来了48亿美金的TVL,Anyswap、Geist Finance、Spookyswap作为协议前三名分别带来了2.3亿、1亿和5400万美金的TVL。Fantom的TVL在半年时间收获了70倍的增长,除了自身的DAG的架构外并选择兼容EVM外,Fantom生态的起势还有两个独特原因:
一是,Fantom更为人所知的背景是其「首席DeFi架构师」Andre Cronje,作为yearn.finance的创始人,他以个人背书加持Fantom并带领「AC系」项目相继集成至Fontom上,如Keep3r、Cream、Sushiswap、Yearn等,名人效应为Fantom生态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流量和资金倾斜。
二是, Fantom基金会于8月30日表示将投入3.7亿枚FTM激励生态发展,价值近2.6亿美元的资金将用于奖励锁仓量TVL超过2亿美元的生态应用。可见从此次计划宣布后,Fantom的市值和TVL都开始了全面突破。
Polygon
2017年3名来自印度区块链开发者联合创立Matic,运用侧链的链下运算来提供以太坊的扩展性解决方案,并在今年2月10日宣布更名为Polygon。Polygon兼容以太坊EVM,支持以太坊开发者快速迁移,并使用Plasma链外扩容和PoS机制保障资产安全,被称为“印度版”以太坊。
Polygon的主网于2020年5月上线,总供应量为100亿个,当前流通量超68亿枚。11月21日报价1.61美元,30日内涨幅7.4%,流通市值为110亿美元,在主流数字资产中排名20。Polygon唯一地址数1.14亿个,对比半年前的体量已有40倍的增幅。在TVL方面,目前链上资金约46亿美金,但在近三个月呈现不断下滑状态。
同时,TVL占比前十的项目大部分都是DeFi主流资产协议,仅有3个为Polygon独占。由于各种新公链竞品的不断涌现以及Polygon缺乏独立的明星项目来实现差异化竞争,都是Polygon生态的长期稳定发展的挑战。
新生态的网络效应
一部新公链战事,半本EVM扩张史。以太坊庞大生态体系和马太效应聚集是其他新兴公链发展的压力,但以太坊拥堵的网络和高企的交互成本也为它们提供了破局的机遇。
梅特卡夫定律是关于关于网络价值的定律,他指出一个网络的用户数目越多那么整个网络的价值也就越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以Solana、Avalanche、Terra为代表的多链生态正在构建各自的网络效应,这种多链的差异化也是行业整体不断革新前行的动力。
Solana
Solana于2017年立项,创始人、前高通工程师Anatoly Yakovenko选择在2020年3月股市崩盘后的市场底部上线了Solana主网:“那是一段有趣的时光,因为它低于每个人的预期”。Solana在今年6月宣布获得由a16z和Polychain领投的3.14亿美元融资后生态实现进一步跨越,目前基于Solana构建的项目已近500个,涵盖了DeFi、Web3应用程序、游戏和NFT。
Solana致力于打造去中心化、高性能、可拓展的公链:核心技术创新是采用PoH历史证明机制,通过去中心化时间钟免除节点广播对时间戳的需求,将平均区块时间控制在500毫秒;全网拥有1207个验证节点;高拓展性也使得开发者和用户的交易成本低于0.01美元,目前转账已经超400亿笔。
Solana总供应量为5亿枚,当前流通量超3亿枚。11月21日,SOL报价213美元,30日涨幅13%,流通市值为640亿美元,在主流数字资产中排名第5。在TVL方面,目前链上资金约150亿美金,且呈现不断上升状态。
与其他新公链生态对比,Solana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明显,在生态上已自成体系,以Serum和Raydium(DEX)、Saber(AMM)、Marinade(Stake)为代表,链上TVL排名前十的项目均为Solana生态独占项目。FTX的背书和资源扶持是Solana的发展的重要动力,FTX旗下的投资机构Alameda Research以及Solana基金会都是Solana生态项目的投资主力。同时SBF的个人影响力和Solana不断举办的黑客松,也为其吸引了大量优秀开发者,为生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Terra
Terra启动于 2018年,并在同年8月获Binance、Polychain等机构3200万美元的投资。Terra基于Cosmos SDK框架开发,致力于提供一套价格稳定且被广泛采用的算法稳定币系统。Terra有两个主要内生资产:Luna负责治理与质押,TerraUSD(UST)则是挂钩美元的算法稳定币,还有其他挂钩的一篮子货币。每一美金价值的UST产生都需要烧毁一美金等值的Luna,通过套利机制的动态平衡,使UST和美元等价挂钩。
稳定币UST的使用场景分为链上和线下:在线下,Terra通过移动支付应用Chai打通了加密世界与线下支付的联系,并受韩国政府监管,目前Chai总用户达250万占韩国总人口5%,日交易额6800万韩元,类似的应用还有Kash、MemePay、PayWithTerra、BuzLink等。在链上,Terra生态不断发展的协议应用,如Anchor(借贷)、Mirror(合成股票)、Terra(DEX)都离不开作为原生稳定币的UST。对稳定币UST的使用需求上升会直接增加对Luna的消耗,随着UST的市值的增长Luna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Luna总供应量为8.7亿枚,当前流通量超3.9亿枚。11月22日,Luna报价42.3美元,30日涨幅5.9%,流通市值为173亿美元,在主流数字资产中排名第14。在TVL方面,目前链上资金约100亿美金,且呈现不断上升状态。同时,Terra发行的稳定币TerraUSD(UST)目前市值在71亿美金以上,在稳定币板块中排名第5。
Terra官方在7月7日宣布推出1.5 亿美元生态基金用于支持建立在Terra生态上的项目。目前在Terra生态TVL占比前十名的项目中,有8个都是Terra生态独占,包括合成股票协议Mirror和高额利率借贷协议Anchor等特色DeFi项目都在拓展UST的应用场景,Chai等支付应用打通的现实生活渠道逐渐构造了UST生态的护城河,UST在不同链上的采用也让Terra生态向外。
为应用而生
除了现已成规模的以太坊Layer2和新的多链生态,巨量的TVL、近百的协议数量是他们的特征,此外还有一些生态体系仍在建设但在功能应用上特性鲜明的新公链,在各自的应用领域为加密世界发挥作用。
Mina:隐私与轻量化
Mina旨在成为一个轻量级区块链,运用Zk-Snarks零知识证明技术作为底层,使节点大小始终保持在22 KB,而其他区块链的大小往往在20GB左右。这种轻量级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机硬件,就能够使任何人轻松运行节点,维护网络安全。
Mina总供应量为8.7亿枚,当前流通量超3亿枚。11月22日,Mina报价4.4美元,30日涨幅5.5%,流通市值为13亿美元,在主流数字资产中排名第105。
轻量化的节点设计,让Mina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去中心化。同时可作为应用插件,通过转接桥或中间件与其他公链在隐私应用方面合作。预计明年开发者工具包SDK推出后,允许开发者部署Snapps并开启Mina的生态建设。
目前,Mina已相继宣布与以太坊基金会、Polygon、Teller Finance在隐私保护应用上开启合作,Mina基金会委员Tess Rinearson也在领导推特组建的加密技术团队。
Arweave:永久存储
Arweave于2017年启动,2018年6月主网上线,并在2019年和2020年相继获得了由a16z领投500万美元和830万美元融资。Arweave的核心特征是去中心化的永久存储,根据存储成本逐年下降的特性,向用户收取永久存储的一次性预付费用,采用随机访问的简洁证明SPoRA激励节点永久存储数据。
AR总供应量为6600万枚,当前流通量超5000万枚。11月22日,AR报价60.8美元,30日涨幅11%,流通市值为30亿美元,在主流数字资产中排名第63。
NFT行业的繁荣之下,Web2.0存储商具有脆弱性且存在NFT从网络消失的情况,因此很多热门的NFT项目选择Arweave作为存储层,以期实现永久存储,同时市场展望Arweave将成为未来元宇宙的基础存储层,大量对存储需求直接促成了Arweave的协议收入和市场价格成倍增长。
Shimmer:物联网+Web3.0
11月17日,物联网公链IOTA宣布推出先行测试网络Shimmer,以帮助IOTA推进完全去中心化和分片效用优化。用户可以通过质押IOTA帮助其启动新的通证经济,即可从新推出的Shimmer网络和应用程序中获得奖励。
IOTA是基于DAG的公共分布式账本,他的Tangle架构为智慧城市而设计,实现物联网上进行小额支付和机器对机器的价值转移,通过无交易费用的服务为城市物联网提供基础设施。
作为IOTA官方、受激励的先行测试链,Shimmer将通过EVM兼容和Layer2上可组合的智能合约,帮助开发者灵活构建dapp,通过IOTA的既有生态和物联网技术基础,探索构建未来可编程的物联网和Web3.0公链底层发展路径。
总结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MJ9Hoecr3onArneV.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总结多条新公链的发展范式,除了阐释出自上而下、由上层应用传导至底层技术、由生态应用的繁荣提振公链用例爆发的发展路径,我们还得出以下推论:
比特币市值占比的变动体现了原教旨和新公链叙事的分野:当比特币从早期的蛮荒中驶出,总市值占比由最初的100%来到目前的42%。其中的原因是以太坊等一众新公链及其协议,既在向外扩张加密世界的生态版图、又在向内竞争技术优势和生态价值的铁王座。总市值占比变动体现了比特币原生叙事和新公链叙事的分野,同时也是群体和机构的新进资金对原教旨和新共识的投票。
新公链生态内循环逐步完善,资产解耦趋势初显:新公链以及诸多概念板块和比特币的资产解耦已愈趋明显,生态的成熟完善和用户圈层的独立性,使它们突破了和比特币价格变动的强关联。但新公链的踊跃是对区块链现有架构的进化而不是对原生系统的否定,正如生产力创新、生产关系透明和充分竞争自由是加密世界发展的原动力。
关于新公链生态全局提升的方法论推演:首先,加密世界的机构背书和名人效应会为早期公链生态带来行业关注和资源倾斜;然后,高额的生态激励政策会带动公链生态整体TVL的快速启动,也往往会收获高于奖励金额数倍的TVL资金留存与市值提升,此时也将考验公链自身对于资产的沉淀与活跃能力;当生态具备规模,拓展路径让生态和协议向外部(其他公链或现实世界)扩张和输出则是最后的命题,用户留存与开发者友好是生态持续更新的血液,进而带来的公链内生的协议创新与差异化将成为生态长久发展的动能。
5个维度帮你找到下一个最具潜力的公链
https://news.huoxing24.com/20211207204015865112.html
公链发展的背景
公链,简单的说就是承载各种类型的Defi等应用开发的网络。
在区块链1.0时代,区块链应用通过比特币开始快速发展。但是这一阶段主要是数字货币,无法普及到更多行业,应用场景单一,于是智能合约加入了。智能合约和区块链结合,扩大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区块链进入2.0阶段,其中以太坊就是这一阶段的优秀代表。
由于当时DeFi项目不多,且以太坊生态发展成熟,网络效应及开发体验都更优秀,所以大部分平台基本只在以太坊上进行开发,以太坊也因此发展为行业龙头。
但是到了2021年,以太坊开始出现更多强力的竞争对手了,有3个原因:
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公链价值进行评估。
公链性能
交易处理效率TPS是衡量公链性能的重要指标,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是指一个网络每秒钟能够处理的交易数量,TPS越高,代表公链效率越高。
TVL Top 5 公链TPS对比: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RS2FxpNVH6ijIA2Q.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突破 TPS 成了公链竞争的手段,大部分新公链都宣称具有很高的TPS。但DeFi存在“不可能三角”,即可高性能,安全和去中心化这三个是不可兼得的,例如Solana主要提高了传输速率,也就是性能,但是在出现峰值的时候,也会导致网络变得不稳定。9月份Solana也出现网络瘫痪的情况,但是似乎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让两者优点同时兼得的情况。
公链代币价格
币价反映了用户对该链的估值情况,同时也影响了用户交易的费用。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oNbF36Zl12z4DWz7.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从上图Footprint Analytics的公链价格数据看,热门的公链Solana代币价格从1.8美金上涨至最高259美金,价格翻了143倍,Avalanche链的代币AVAX也从2美金上涨至135美金价格,价格翻了66倍, 可见市场预期值高。
链上生态
发展 DeFi 生态绝不是扶持一两个 DeFi 应用就能够形成效应的。评估公链的价值,其生态建设的完整度是重要的考察。
项目数量:从公链的官方数据看,虽然部署的项目不少,但真正上线的项目数却不多。从Footprint链上的项目数量看,排名前10 的公链有5个链上项目数高于50,对于项目数低于10的公链,则还需要再进一步考察,例如近期TVL暴增的公链 Elrond只有1个项目,其生态稳定性较低。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DShtbVdL38dr6rBm.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数据来源:Footprint Analytics - TOP 10 公链DeFi项目数量
项目类型:生态多样性有利于平衡和稳定,其中DEX更是扮演了支柱的角色。链上项目类型过于单一的公链,基建不足,生态会比较脆弱。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wQNc4T5DkQs66K66.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数据来源:Footprint Analytics - TOP 10 公链项目数量
链上项目的活跃情况,开发者活跃程度,项目上线速度,都反应了公链是否吸引了开发者在公链部署项目。
跨链工具
我们先来看一下ETH到其他链的跨链桥数量及分布: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ox7JCeJpDxoaLozK.png!thumbnail?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mtpZCI6ImRlZmF1bHQiLCJ0eXAiOiJKV1QifQ.eyJhdWQiOiJhY2Nlc3NfcmVzb3VyY2UiLCJleHAiOjE2NDExMTgyNDUsImciOiJVclpiVEFUNUtlMDYzVDJKIiwiaWF0IjoxNjQxMTE3OTQ1LCJ1c2VySWQiOjI2ODYxMjUyfQ._EmYiBdRHWmXuklIMD0R1peJEV6oNzLTIScR5TP7H1g
建设公链的生态,跨链桥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这让资金实现跨链流动,用户可以轻松的转移资产,对链上的交易数量,流动性都是利好。对于还没有跨链桥或者跨链桥少的项目,我们需要关注其是否在其他方面能够吸引到开发者和用户。
生态建设的长远规划及激励措施
公链最主要的是建设生态,除了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还需要有友好的开发环境。一方面是兼容性佳,以方便其他链上的项目直接fork到新链;另一方面是支持新兴项目类型的发展,例如NFT,链游等。例如Solana链上的NFT项目就相当活跃,其NFT交易额也突破7亿美元。
激励措施,先看今年各大公链的生态发展基金:
总结
整体来说,公链需要具备一些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