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2022年加密状态报告

自从10年前我们涉足投资加密领域以来,加密领域的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是业内首份概括性的描述加密行业年度趋势的报告,它利用a16z特有的数据追踪优势,借鉴业内无数企业家和构建者的慷慨分享。它是为那些试图理解互联网演变的人而准备,帮助我们认清当下处于由去中心化技术引发的Web2技术更新迭代的关键位置,特别是那些初创项目的发起人和参与者。

本文将完整报告中最重要的主题总结为以下五个要点,但请一定要深入研究这50多张幻灯片(完整版在文后链接)。对了,别忘了要注册a16z的快讯,继续获得掌握市场观点和其他更新内容。

5个要点如下:

第一条:我们正处于第四个“价格创新”周期的中间阶段

市场具有季节更替性,加密货币也不例外。夏天让位于冬天的寒冷,而冬天也将在夏天的炎热中融化。建设者在寒冬时期取得的进步最终会在市场热度重新到来后引发乐观情绪。最近的市场低迷显示出我们可能正进入寒冬时期。

尽管加密货币的波动性较高,且波动周期似乎是混乱的,但正如Chris和Eddy在2020年首次指出的那样,波动与混乱中存在一种潜在的逻辑(见幻灯片9到12页)。在某些行业,价格往往是业绩的滞后指标,但在加密领域,价格却是领先指标。价格是一个钩子。项目价格驱动兴趣,兴趣驱动想法和活动,而想法活动反过来驱动创新。我们称这种反馈循环为“价格创新循环”,自2009年比特币诞生以来,它一直是推动该行业多次发展的引擎。

正如传奇投资者Benjamin Graham曾经说过的那样,最好不要理会“市场先生”,他经常会从兴奋和狂喜变成绝望和沮丧。对于格雷厄姆的智慧,我们补充一句:最好是参与构建。想想看,在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任何发誓远离科技和互联网的“曾经从业者们”,都错过了这十年来的最佳机会:云计算、社交网络、在线视频流媒体、智能手机等。而现在, 是时候考虑一下在web3中会有哪些类似的成功机会。

对创作者来说web3比web2要友好得多

Web2巨头把持流量剥削着创作者的成果;Web3平台则提供更公平的经济条件(见PPT第39页)。对比来看,内容创造者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被瓜分接近100%的流量费率和在OpenSea的NFT市场上仅收取2.5%的交易费率,创作者在web3平台所获得的好处是巨大的。美国国会议员Ritchie Torres在最近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的,“当大型科技公司的收费比率高于黑帮时,你就知道我们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我们的团队评估分析了新的数据,以预估Web3与Web2相比支付给创作者的费用(见PPT第40页)。虽然Web3仍然处于萌芽期,但它的数据已经说明了一切。2021年,基于以太坊NFTs (ERC-721和ERC-1155)的首次销售,加上OpenSea上的二次销售支付给创作者的版税收益,总计39亿美元。这是Meta计划在2022年为创作者预留奖励金额10亿美元的四倍。

如果考虑到Web2的巨大用户基数,这个数字就更不寻常了。我们统计了22400个Web3创建者(基于NFT作品的数量),而在Meta平台上发布内容的用户接近30亿。虽然从绝对值上看,Spotify和YouTube支付给创作者的钱更多,分别是7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但“人均”收益的差距却很大。根据我们的分析,Web3为每位创作者支付17.4万美元,而Meta为每位用户支付0.10美元,Spotify为每位艺术家支付636美元,YouTube为每个视频主支付2.47美元。Web3虽小但强大。

加密货币正在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

创造者收益的新途径只是加密货币众多优势中的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以金融体系为例。目前金融体系现状让很多人失望: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显示,超过17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正如PPT所示,即使考虑到最近的经济低迷态势,人们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数字美元的需求在过去几年里大幅增长(见PPT 26、28、33页)。对于金融服务不足和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口(其中有10亿人拥有手机)来说,加密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他们的金融服务的机会。像Goldfinch 这样的项目扩展了新兴市场的资本利用率。

加密货币也在尝试解决其他不健康的市场环境问题(见PPT第53页)。FlowCarbon正在改进碳交易市场,使这些日益重要的账户形式在区块链上变得透明和可追踪。Helium是一个草根无线网络,它首次向老牌电信巨头发起合法的、分布式的挑战。此外,Spruce让人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份,而不是把这种权力让给谷歌和Meta等平台中间人,使他们利用用户的数据信息为自己谋利。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DAO,或称之为分布式的自治组织,展示了陌生人通过经济模式的协调和合作以实现目标的形式。NFT通过头像图片、艺术品、音乐、游戏内物品、通行证、虚拟世界中的土地和其他数字商品授予用户虚拟财产权。Token激励使新来者绕过“冷启动”问题,形成网络传播效应。加密技术不仅仅是一种金融创新,它还是一种社会、文化和技术创新。

我们只是触及了可能性的皮毛。

4. 以太坊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但也面临竞争。

以太坊主导着Web3的对话,但现在也有很多其他的区块链。Solana、Polygon、BNB Chain、Avalanche和Fantom等区块链开发商也在伺机争夺以太坊的生态资源 (见PPT 15和27)。

以太坊的领导地位与它的先发优势及其社区的健康度有很大关系。就开发者的兴趣而言,以太坊拥有最多的生态构建者,每月有近4000名活跃开发者(见PPT 18页)。紧随其后的是Solana(有近1000位活跃开发者)和比特币(约500位活跃开发者)。以太坊压倒性的影响力解释着为什么它的用户愿意每天在其网络上支付超过1500万美元的手续费,这对于这样一个年轻的项目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 (见PPT 16) 。

以太坊的流行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以太坊历来重视去中心化而不是可拓展性,而其他区块链已经能够以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费用吸引用户,当然他们所牺牲的却是安全和稳定性的代价。

除了以太坊的竞争者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以太坊在交互体验上做出的努力,它已经实现允许人们在一个区块链到另一个区块链之间“桥接”资产,以及Layer 2的优化扩展技术,如optimistic分片和zero-knowledge分片,旨在通过扩大可用的区块空间来降低成本(见PPT 17、21至23)。

区块链是新一波计算机技术浪潮下诞生的产品,就像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以及手机在十年前的定位一样。它存在的创新空间很大,我们相信基于区块链技术会诞生出大量成功者。

5. 当然,现在还早

虽然很难知道Web3用户的确切数量,但我们可以推断它的发展规模。根据各种链上指标,我们估计目前有700万至5000万活跃以太坊用户(见PPT 54页)。与早期的商业互联网相比,我们的发展处境大约与1995年左右相似。到2005年,互联网的用户达到了10亿,巧合的是,就在Web2开始成形的时候,Facebook和YouTube等未来的巨头也相继成立。

最后,虽然很难准确评估结果,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来预测,Web3用户将在2031年达到10亿。换句话说,我们还是早期用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让我们持续努力吧。

完整报告链接:

作者: Daren Matsuoka, Eddy Lazzarin, Chris Dixon and Robert Hackett

Subscribe to CryptoCell Labs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