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篇 Mirror 文章,獻給 Web3!
現在是凌晨兩點半多,剛開完一個美國時間的會,因為前幾天 SeeDAO 正在進行節點共識大會與崗位選舉,其實我已經累到不行了,還有周一高中母校 30 周年校慶,邀約我回去演講也還沒準備。但我整天一直掛念的是,我想把我對於 Vision 的看法寫成文章,結果我文章寫完也六點天亮了,我真的是抱持真誠的心態寫這篇文章。
我是一個很傳統的華人,我高中志願是想念中文或哲學系,因為很喜歡中華傳統文化,然而我的專長是在數理,因此職涯初期主要是進入了金融領域做技術,目前在海外金融機構擔任技術長 8 年,也在一間面向美國金融機構的顧問公司擔任風控顧問 3 年了。我並不想賣弄什麼高大上的資歷,我只是想說我在全球最"洋"化的產業:金融業沉潛,但一直擔任一個偏中性技術、風控的崗位,這使得我對於從公司高層傳遞下來的的洋人文化,以及我得往下傳遞給一群邏輯清楚的工程師、技術專家,有一點淺見可以分享。
簡言之,我自己在工作上體驗到的文化大致上有兩者:1. 接收和傳遞 feedback 的文化,2. 接收和傳遞 Vision 的文化,本文會著重談第二點,以及談第二點和華人文化的差異。
我在整個職涯中大概花了 3 年才習慣這兩套文化,然後又大概花 1 年才開始能傳遞這樣的文化,大概又花 2-3 年才成為這樣的文化的信仰者,徹底融入自己的行為模式中(當然這是有梯度的,因為不是每一個組織都能接受這種文化)。我之所以用英文並非刻意賣弄,而是對我來說 feedback, vision 都是一個專門術語,這在我工作上也是一樣,他是特指在一種公司文化下的東西,而不簡簡單單只是給回饋、談願景。
vision 中文有人翻願景,價值觀,我自己會覺得在我整個職涯體驗下來,vision 在剛開始談的時候,更加接近樸素的「想見」,也就是「你想見到什麼?」其實就大致等價「你的 vision」,人人都有 vision,從公司高層到基層員工都有 vision,只是大家的 vision 是不是在同一條線上,大家想見的東西是不是一樣。
有個蓋房子故事是這樣:有三個工人在蓋一棟城市中的景點大樓,
然後有人去問第一個工人說,你在幹嘛?第一個工人說:我正在沏磚;
然後有人就去問第二個工人說:你在幹嘛?第二個人說:我正在蓋一棟大樓;
然後有人就去問第三個工人說:你在幹嘛?第三個人說:我正在建造一個未來的城市景點。
你說這三個工人他們的 vision 有錯嗎?沒有,但是有些工人的 vision 看得比較遠,所以 vision 就進入第二個含意,也就是「遠見」,我們可以把大家的「想見」根據看得多遠、多深的程度排序。這時候華人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遠見只有時間尺度,我在未來 10 個月要達到...,我們要在未來 10 年內做一個...。事實上 vision 遠遠不只有時間尺度,他還有空間尺度。
為什麼第一個工人只認為自己在沏磚?因為這是他 100% 可以控制的東西,他有全然的自信能把沏磚做好。
第二個工人說出他正在蓋一棟大樓,問題就來了,大樓只是他一個工人在蓋的嗎?不是,所以這牽涉到裝潢、水電工、油漆工,如果他們都做很差,工人只會「想見」到你會蓋出一個爛房子,這不會是你的 vision,第二個工人大概只能控制蓋房子的 5%,所以他要相信剩餘 95% 的人能好好把事情辦好,這可能取決於公司蓋房策略、工期安排如期進行等,這個工人如果不是管理層,不可能有這種自信。
第三個工人更誇張了,他講出他正在建造一個未來的城市景點,按照華人直覺反應這就是「被老闆畫餅騙了」,不然就是馬雲式的瘋子,這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不只是把房子蓋好,他還要相信這個城市的人民素養、相信這個城市能吸引人造訪觀光,工人能控制的搞不好連 0.1% 都不到,所以這時候除非工人體認到整個環境的文化價值觀,能讓建商和政府制定出互補的策略,然後整個工程和市政團隊是有能力執行這樣的策略,否則他不可能有這種自信。
所以這就是空間尺度,也就是 vision 不只是幾年後、幾個月後我們要達到什麼,還包含我得信賴遠超過我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也要能達到同樣的要求,否則我不可能講出口這麼丟臉的願景(尤其我又只是一個小工人)
所以為什麼 vision 也有願景與價值觀的涵義?他是一種空間尺度的要求,而非只是時間尺度:長短期目標的要求。所以我們就有了 vision 從「想見」到「遠見」,而好的「遠見」是需要有「文化與價值觀」的同步。
延續剛剛的故事,你可能覺得第一個工人眼光狹隘、短視近利,那讓我來幫第一個工人做一個辯護。
第一個工人他其實從高中就展現出他的充沛體力,所以他大學選了「沏磚系」就讀,而且他發表了論文,改良了某種沏磚法,這讓他保送頂尖大學的沏磚研究所,最後沏磚碩士畢業,你看中他的能力,你顧用他來沏磚。
他的沏磚品質很優秀,很出色的能比其他工人完成更多沏磚,建商老闆覺得找對人了,他一定能幫助公司建造出這個城市景點。
這裡就是陷阱:因為他很優秀,老闆不用和他談 vision,因為老闆假設他只要完成他的任務,老闆的 vision 就會實現。
然後這個假設就一路從公司基層、公司中間幹部、到公司高層這樣全部假設上去,每個人的 vision 都不一樣,但公司仍然正常運轉,老闆的 vision 有望可以達成。
然後,某一天,公司遇到挑戰了,例如突然發現某種建材短缺,但是如果這個景點大樓不能準時蓋完,就趕不上四年一次的奧運會舉行。
所以老闆就要所有人去想辦法,這時候:
第一個工人說,我是被請來沏磚的,我只想把磚沏好,我每天沏磚很有成就感,這景點大樓和我有什麼關係?建材短缺的話,我就到別的公司沏磚就好了。
第二個工人說,我是被請來蓋一棟大樓的,我在乎的是蓋得好、蓋的安全,如果建材短缺就應該推遲,我們不應該為了奧運會做妥協。
你說這第一和第二工人說的有錯嗎?沒有,理由很正當。
但就是這種正當性,讓企業變得很脆弱。
這些工人甚至還會反過來怪老闆:
你怎麼可以讓我的沏磚工作還要去擔心建材呢?你要付我更高的薪水,否則我不幹了。
你怎麼可以讓工期提前呢?旁邊的公園和購物中心本來就該蓋,不然你給我更多的預算,否則我不讓我的團隊繼續做了。
這時候老闆就會後悔,你為什麼沒有更早以前把這個景點大樓的想像,這個 vision 傳遞出去。
這樣搞不好所有工人可以一起想出一個解決方案,你其實不需要切磚沏很好、你其實也不需要把大樓蓋得這麼完...
所以傳遞 vision 是關於組織抗壓力、組織韌性、組織風險管理的工作!!尤其是在創業環境!!!
這就是,我認為華人文化和西式文化在工作上最大的差別!!!!!!
為什麼?因為華人文化就是鼓勵你成為沏磚達人,鼓勵你學以致用、成為專業人才,然後?然後就是高薪、好的生活品質,vision 和改變世界的事情就交給老闆去煩惱吧!
結果華人能出頭的地方通常都在哪裡?成熟的行業領域,特許的行業領域(醫療、金融與法律),極度專業的領域(高科技、學術研究)
因為這些行業是最不需要傳遞 Vision 的。
我在這 10 年的職場經驗得到的心得就是,任何的正式談話都存在兩股力量:Push & Pull,推與拉力。
推力指的是,你給對方壓力和更高的期許,通常來說就是你主動要求對方對齊 vision;
拉力指的是,你把對方承受壓力與完成更高期許的動機拉出來,找出他對齊你的 vision 的理由。
如果不涉及到對別人的要求,那正式的對話通常也不會展開,對吧?更沒有「溝通」的必要。
華人文化的溝通模式通常是只有兩種:(1) 沒有push/沒有pull (2) 只有push。
原因來自於我們的文化講究實用主義,容易把理想當成屁話,pull 力量就少。
另外是我們的文化習慣群體主義,承擔壓力是群體的事情,我們不需要去調節個體如何承擔壓力,會被看成是特別獨厚某些人,給人開特權。
(1) 沒有推/沒有拉力
華人通常習慣把事情混著「人」看,他這人不壞、他這人在沏磚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通常來說,只要他能完成崗位工作就很不錯。
所以通常我們沒有辦法給壓力,或者是說出我們對對方更高的期許,因為畢竟他在他的崗位多麼專業!雖然他的 vision 是成為沏磚達人...
(2) 只有推力
如果真的要給壓力,那就是大家都有壓力,不是只有你被要求業績!所有的業務員都有同樣要求!
不是只有你在做這麼苦悶的髒活!我們所有人也都在做這個苦悶的髒活!共體時艱!
然後這時候如果老闆特別協調一個人的要求,很容易被看成是政治訊號,某人得到特別照顧
答案:每一次正式的對話,都是一場 vision 地交換交易 (deal)
事實上,每一次給壓力或更高的期許的同時,其實是老闆傳遞 vision 的好時機。
當你給對方壓力或更高的期許的時候,你需要讓對方知道 vision,並且要求他對 vision 做調和。
例如第一個工人,他專心在沏磚,在和他談的時候就要讓他知道:
PUSH1: 我們並不是希望你沏磚沏得更快,而是希望你能為「城市景點」來思考,你沏磚可以怎麼沏。
PUSH2: 希望你沏磚的過程,也能想一想,怎麼改善沏磚的方法,來更好的讓「城市景點」這個 vision 能實現。
PULL1: 我知道你很喜歡沏磚,你沏磚這件事在我們建立城市景點中你知道多重要嗎?城市景點可能 100-200 年後都還會存在。
PULL2: 如果是這樣,你認為你的沏磚可以怎麼沏好?用環保建材可以嗎?
這時候老闆就是和他提出了一個交易,我要你換 vision,想得更大些。
來了!這時候就有兩個尺度: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的挑戰。
工人可能會說:老闆,我打算這 1-2 年先精進沏磚再去攻讀博士,這百年的理想離我很遙遠 (時間尺度)
工人可能會說:要蓋一棟 100-200 年還屹立不搖的建築,這不只是我沏磚這邊的工作,還得OO團隊幫忙... (空間尺度)
無論是什麼,你只有在交易 vision 的時候才會看到對方的 vision,然後對齊 vision
然後你只有在對齊 vision 之後,你的組織抗壓力、韌性才會提高,不然我前面講的 "不傳遞 vision 的代價" 一定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