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体验(2):我活在 Web2

从 Web1 到 Web2

之前的这一篇文章回忆了一下 Web1 的时代,实际上,我自己并没有完全的感受到 Web1 给我带来的震撼。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大意是「在我出生前的技术,理所当然应该有的,在我 20 多岁时的技术,可以改变世界,在我 35 岁以后的技术,这个会毁灭世界」。所以青少年时期的我,对于「互联网」完全没有什么概念,更不要说觉得它会改变世界了,但至少让我觉得 Web 和 用计算机连接每个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有的时候人在环境中并不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处境,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小学到大学这么多年,这个世界大概还处于 Web1 的时代,大家最爱的网站是网易、搜狐、新浪,稍微有点品味的人会去看猫扑大杂烩,网上也逐渐开始了用户自己贡献的内容,但远远还没有到 Web2。

2006 年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互联网这件事可能要改变人们的生活了,于是从大一开始就努力的学习计算机知识。那个时候才发现我所认识的「互联网」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新新事物,因为我已经开始网购,而很多身边的人才刚刚接触互联网。于是当时就帮很多同学和老师来解决「互联」和「网络」的问题。于此同时,也开始接触外包的项目,自己也会接一些项目,慢慢地进入非正式的所谓的自由开发的职业了(回过头来看,那个时候网络好像对兼职开发小项目宽容度很高,今天所谓的 remote 也是如此吧)。

回想过去,人生有很多高峰和低谷,也有很多的转机。高中因为打游戏打的得比较多,高考没有考好,只上了一个三本的大学,但好在从大一开始就努力起来,加上又遇到了比较好的时代,Web2 的互联网从那一年开始被大家接受,毕业后的我也顺理成章地投入了 Web2 的世界。

我与豆瓣

2010 年我加入了当时中国最好的 Web2 公司,豆瓣,并且在豆瓣工作了 4 年。即便从今天去回想,我依然觉得豆瓣能够代表中国整个 Web2 的互联网。在我懵懵懂懂毕业之际,加入了自己也不太了解的 Web2 公司,无论是那个时候还是今天,想起来还是会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过和今天的很多公司相比,豆瓣是一家非常谦逊的公司,毕竟不会在你入职之前傲慢地问「你知道什么是 Web2 吗」「我们可是要改变世界的!」(升调),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在豆瓣工作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可以也应该改变世界的。

从今天来看,Web2 和 Web1 的区别很多人都能理解,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并么有发现有什么非常大的区别,即便有很多平台开始了所谓的 Web2,但依旧是「自由撰稿人」的一种在线形式罢了。而豆瓣给了我非常不一样的 Web2 的视角,虽然我去豆瓣的时候,豆瓣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 Web2 网站了。

在 Web2(豆瓣)里,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内容,是社区的一员,平台只是一个载体,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他人也可以对这样的意见和看法作出回应。和 Web1 不同的是,Web2 的是完全开放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在线版的报刊杂志,平台只是一个或多个主编的抽象,用户的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即时地出现在平台上,而平台的内容和走向完全由用户来决定。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即便这么说,那和 Web1 不是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嘛。Web1 虽然很像投稿的形式,但用户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内容呀,而且你说的审批(审核)机制,在 Web2 也是有的,你不能说今天的豆瓣没有审核机制吧(笑)。

确实只是从网站在线运行,用户参与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的东西都是万变不离其中,但是我觉得可以从 Web3 的同学们最常说的「经济模型」来聊这个事情。在 Web1 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可以理解为网站向用户购买内容,虽然这个价钱很多时候是 for free 的,但是购买之后,内容就属于网站,属于平台,而网站平台的盈利模式还是像出售杂志一样出售自己的版面。而 Web2 的经济模型是(至少早期)用户贡献自己的内容,平台因为用户的内容而受益,平台获得了流量,用户获得了更多的曝光,用户是平台的主理人,内容是平台的养分。这么看,Web2 更像是一个由用户自由发起的项目,目的是用户连接用户。

在 Web2 里,平台的概念被淡化了。Web1 的时候,当我们提到《大众游戏杂志》网站的时候,我们的概念就是「大众游戏杂志编辑部的网站」。在 Web2 的时代,我们对于这个社区的认知是,这是一个「游戏社交网站」,它背后不再是一个唯一的集中式的集体了。

而说回豆瓣,我觉得豆瓣很好的贯彻了 Web2 的概念,而很多所谓的 Web2 公司并没有贯彻。虽然豆瓣在做了很多「不成功」的尝试,但确实这些尝试都极大地拓宽了 Web。比如最早的社区广场、九点还有后面的阿尔法城。豆瓣一直尝试在 Web 上做更大更广的扩展,Web1 里,用户是无法随意开展一个板块的,在 Web2 的豆瓣世界中,用户不仅仅可以开展一个板块(小组),甚至可以新建一个广场、一个城市,如果有其他的用户对你的广场和城市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加入到你的广场和城市中,和你一起建设这样一个虚拟的社区。也许中间的某一刻你离开了这个广场,离开了这个虚拟的城市,但这个城市不会因为你的离开而摧毁,甚至会有更多的用户继续耕耘。

(现在来看,阿尔法城应该是一个 Web3 的很好的项目。笑。)

我活在 Web2

可以说,我是活在 Web2 的人类。虽然小时候我经历的是 Web1,但我一直和 Web1 有距离,参加工作之后,Web2 已经摩拳擦掌如火如荼了。在工作之余,我也是一个绘画和摄影的爱好者,所以我也会维护绘画社区,当时我很多的朋友也在豆瓣上维护了自己的社区,比如日语学习社区、养龟社区、古典音乐社区等等等等,似乎每个人都能在 Web2 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除了豆瓣以外,也诞生了很多中国互联网的 Web2 社区,很多垂直的商业领域也开始了 Web2 的探索,比如和豆瓣有直接或间接竞争的 Mtime 时光网,还有各种时间流网站如腾讯微博、咪咕(可能?名字不太清楚了)、新浪微博也都如雨后春笋,用户的个人行为在 Web2 中无比被重视,用户也成为了平台的宝贵资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对互联网不那么了解和有参与感的用户也被引入了互联的世界中。iPhone 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用户体验,简单的直接的设计被世界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这场专业的互联网建设中。

在那个时候,程序员、产品经理、UI/UE 设计师都是非常抢手的职业,而这些人也都抱着改变世界的想法进入到这个行业。而互联网市场在当时又是一个增量市场,欣欣向荣,无论是线上的社区,还是线下的创造社区的这帮人,都愿意在互联这件事上添砖加瓦。

所以,从今天来看,我在豆瓣的 4 年工作和生活的经历确实让我非常深入的思考了 Web2,活脱脱的站在了 Web 的最前沿,而豆瓣即便到今天都还是 Web2 的典范,一直用城市和社区的思维来设计豆瓣(虽然大部分时候不太成功),同时非常尊重用户行为和尊重用户的创造。豆瓣有一个「添砖加瓦」论,可以说,今天的豆瓣是每一个豆瓣用户所创造出来的。

不过,Web2 也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即便在今天,我也会思考一个问题,就是「Web2 是用户的 Web2,平台是用户的平台吗?」这个问题。今天的 Web2 已经非常封闭了,大量的好的内容进入平台又从平台流失,最终回归到没有链接的网络中。今天,要找到一篇好的内容,不是「找不到」就是「要付费」,如果是个人作者需要付费也就无所谓了,更多的时候是付费给平台才能看到用户的内容,这样导致大部分作者只能去写一些噱头,而不是真正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再加上平台和各种制度的审核机制,也导致了很多尖锐的观点无法表达。

与此同时,平台发现 Web2 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经济模型,豆瓣至今都没有从 Web2 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更不要说同时期的 Web2 平台了。所以很多 Web2 的平台都走向了自己的商业道路,比如流量、比如付费,有些甚至回归了 Web1 的传统媒体形式。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Web2 似乎天生与用户有一些「矛盾」,虽然一开始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模式。用户在平台贡献内容,但用户不能靠自己贡献的内容获得利益,平台也不能靠用户的内容获得利益。平台想要获利,只能靠「掠夺」用户的内容。当一个平台和社区比较小的时候,大部分的创作者都愿意无私奉献,平台也乐于支持创作者的创作。当平台通过用户的内容获得了流量和口碑之后,在行业有了话语权,或者有更多相对入门的用户进入到社区,这时平台会根据用户画像和商业机遇,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运营策略,从而导致一些早期创作者和优质创作者流失。这是创作者对平台的期望和平台的商业模式的矛盾。

第二个矛盾是数字资产的矛盾,我在 Web2 平台上贡献的内容,这个内容是不是属于我?我是否可以转移或者继承?这个问题在 Web2 上无法解决。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自己也是一个创作者,虽然不是什么大 V,但也会碰到自己的号被封禁的情况。被封禁之后,在平台上的我的所有的内容就属于平台,而不是我自己了。同时,如果我在平台上成为了意见领袖之后,我把内容通过商业的方式转给其他的平台,并且删除在此平台上的内容,这种操作是否符合 Web2 的初衷?这些都是数字资产的问题。对于平台而言,无论大小,都是扶持着创作者一路长大的,没有平台的曝光和流量支持,也就没有创作者的粉丝量,所以平台会认为创作者的内容一定意义上的是属于平台的。所以,创作者火了之后把内容商业地提供给其他平台,似乎在 Web2 的世界里是不道德的。所以在也有了「在豆瓣火,在微博赚钱」的说法。好在豆瓣本身比较佛系,没有追究这些事情。

但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这些确确实实是「损失」了,所以现在在一些平台上写文章接软文,做视频接广告,都被平台明确地不允许了,如果要做,必须接入平台的广告系统,以便于平台可以在中间抽成来支持平台的运营维护。这当然是符合商业逻辑的。但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我的创作当然是属于我自己的,我可以把我的内容放在这个平台,也可以放在那个平台。因为「所有权」就是创作者的。在每一个平台贡献的时候,创作者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火,所以平台不能把创作者的内容垄断,这是符合所有权逻辑的。

作为程序员和创作者的双重身份的我,完全是能够理解双方的立场的。平台的维护和流量成本非常高昂,如果没有商业模式的支撑,只能亏损甚至倒闭。而创作者又希望完全拥有数字资产的归属,从而保证内容的永远存在,且不被垄断,甚至可以用来进行商业行为而不受到平台的阻挠,可以说产生了天生的矛盾。所以随着 Web2 的发展,大家会看到其实 Web2 进入了一个更加自由的 Web1 的模式,就是基建更加好的「自由撰稿人」的模式,最纯真的 Web2 理想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在体验了几个月 Web3 之后,我觉得 Web3 可能会解决 Web2 的平台和用户的矛盾。在制作了自己的 NFT 和支持了 Gitcoin 一个项目之后,我逐渐开始理解了 Web3 的思维方式,也开始理解为什么很多 Web3 人说「不能用 Web2 的方式理解 Web3」,不过在现在,我会觉得 Web3 是一个更好的 Web2,或者说是真正的 Web2。之所以 Web2 有现在的矛盾,我会觉得是因为「基建」没有做好,或者说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好的经验去建设基建」,今天的 Web3 的改变,其实是在 Web2 的理想上走得更远而已,因为当互联网/数据库/存储/网关和认证变成真正的基础设施,人们可以用更好的基建去解决链接和归属的问题。

人类世界大部分的事物都是从无到有,从失败和弯路中总结经验,这是人类的宝贵能力。Web1 解决了连接的问题,但带来了中心化的问题;Web2 解决了一部分中心化连接的问题,但带来了隐私和个人边界(数字资产)的问题,Web3 是否能更彻底的解决中心化、隐私、个人边界、数字资产的问题?我不知道,但我相信,Web3 一定会带来更不一样的变化。

Subscribe to GuoJing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