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Week48: AI新叙事,迹象已显

1# 又来了又来了

小e子上次才说要想保住位置必涨,结果就补涨了;刚想说小e子硬气了结果:

小e子果然还是那个小e子,不愧是你小e子……

2# 求好运!

周末的时候 $MORTY meme市值来到千万,这同样也是 chillguy dev 发的,就是那个锲而不舍发了可能上百个meme的家伙。

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当时看到有人说把这个dev发过的所有都买了0.1SOL,这个逻辑我是认同的。因为无许可和低成本,任何一个叙事炒起来,背后可能都是几十上百个同名尸体。那么市场共识靠什么来判断哪一个会走起来呢?

一个是庄。如果有一个快速拉到几十万或者百万级别并且稳定下来,流动性会慕强。

另一个,就是找不同找角度了。

只要有任何不同能够自我说服,就能够在对比之中多出一些优势。不要小看这一优势,自证预言+马太效应的叠加会非常可怕。

于是,chillguy这个最快造就几亿美元大盘的dev,就成为了自我说服“正统性”的推动力。虽然人家也是随机碰的,但世界就是这样,bro

我当时确实去扫了一些,不过有十几页,MORTY被我漏掉了。。。现在肠子已经悔青了。如果我买了,我一定会拿住,不仅仅是因为短短十几个小时我甚至不知道速通,也是因为彩票仓我个人习惯就是N倍or归零。

从7k到1000万,错失了一个1000x机会。

不过好在这种事也很多次了,心态上还好。只是希望命运啥时候也眷顾我一次~

3# 周报拆分

本周打算把周报拆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聚焦( crypto + game + AI )各类文章的导读,包括我自己的一些学习笔记、借题发挥;

而“Better to Share”这一部分将单独拆出来,在mirror等处不再发布,仅发布于个人博客站;考虑到内容体量,后续预计会按月分享。这样周报整体会更简洁、聚焦一些。

现在可以通过博客站的搜索来搜索到已经收录的工具,不过功能不是很好用;后续会抽时间做一个导航站子站,将这些有意思的工具、开源库放到导航站上,这样就会很方便了。至于什么时候,等我有时间哈哈哈哈哈。

Crypto

稳定币

关于稳定币与支付的一些进展。

一份关于在新兴市场中稳定币发展的调查报告。建议使用AI进行摘要阅读,问你自己关心的问题即可,原报告太长。

形而上学

潜望对V神的采访。虽然不赞同V神擅自为ETH制定五年规划、核心开发者与持币者割裂的现状,但必须得承认,小V同志仍然是我认为圈内对crypto本质认知最深刻的一位。小V老师出品还是值得一读的!

作者提出 DigiLaw 的构想,与我的很多想法不谋而合。当然,比起研究,这篇文章更像是一个宣言(宣言说各位我要开始研究了)。如果你对代币经济学、代币工程、“code is law”这些感兴趣,推荐阅读。

不过discord链接过期了。。。不知道作者发现一个人都没加入的时候会不会有些尴尬

作者在本文陈述了对于特朗普选择比特币动机的相关看法。比较好奇最后提到的中本聪对BM说的那段话,16年来是什么鬼,区块链版鲁迅?

meme

比较有意思的构想,然而该吐的槽还是要吐的:硬蹭概念,蹭了Desci不说还蹭polymarket。最核心的逻辑没说:F()和G()怎么实现预测市场的最终结算?

总之就是白皮书写的甚至不如一篇经济学论文,各种吊名词翻来覆去说同一件事,比起论文还少了自证的过程。当然,咱们圈蹭概念不是贬义词;就是得会蹭叙事才有利于吸引流动性。对这个项目还是保持观望的。

这周的又一个亿美元级别的速通盘。以及不出意料地我又错过了。

你们这群家伙为什么消息总是这么及时?

Desocial

暂不清楚farcaster上发生了什么的,也许这一篇就足够让你了解了。

从最开始的 $DEGEN 到后来的 $CLANKER 、 $ANON,farcaster上这一波非常有意思,可以说是创新,但就像clanker核心思路其实来源于Truth Terminal模式一样,也称不上很突破性。但在farcaster上,确实又显得非常地geek。

最近小小体验了一番,很喜欢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家一起去build一个生态的感觉,去中心化社交协议可能真的要悄悄开始了。

推荐了一些farcaster值得关注的博主

BTC生态

上周刚在说Nervos生态怎么连个工具和生态总结都找不到,这周就看到个。宣传少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早期要么官方不重视。结合上周的一些体验(写在了上周周报中)我觉得官方可能还是没太重视产品体验相关。

anyway我是一直坚定持仓CKB的,虽然现在平均成本大概在0.02还没回本……咋说呢,项目结构和经济设计很有意思,团队技术范但不招摇,挺喜欢。之前的战略转变(做BTC layer2、发行资产等)可以看到也是在慢慢做一些尝试。毕竟流动性为王,我认为这些尝试是正确且有必要的。

总之和CKB就是很对味!

交易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行业常用数据工具。

提到很多公司跟风MSTR策略,倒是提醒了我一件事。前几天bitdeer宣布跟风,当天我10.5小仓位进去,看没啥反应就微赚一点出来了。结果过两天biedeer暴涨,如果拿到现在应该是能有40%收益。如果做个量化策略,自动抓取新闻、判断跟风的,其后面几天的股价数据拿来定参数,观察最终的收益结果,似乎蛮有意思?可惜我现在的技术力,要实现还得靠AI、那没准来回折腾最后还弄不成。放弃了。而且跟风的公司,数量应该也有限,数据少并且应用场景少,不划算……

Game

Game Design大致可以分为数值、系统、战斗、文案、UE/UI等几个部分。好的产品、团队内部能够合作地很舒服的产品,除了对游戏玩法的理解和手艺,能够了解经济学、心理学、编程基础会更好。一些基础的编程思维(例如做游戏必提的ECS)不仅能够方便程序合作,最主要是能够提升自己对游戏设计的理解。

正如这篇所提到的,道具的数据结构设计其实很重要,一开始没适配游戏的类型/发展目标去搭好的话,会给后续持续开发带来很高的拖累,说白了就是屎山不是没有原因的……

AI

五分钟内,给 Claude 的桌面端 App 增加了搜索引擎的功能 聊聊我对Anthropic MCP的看法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claude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桌面客户端使用,并且可以集成本地数据库、似乎还能够集成brave浏览器来访问网页;这个功能期待很久了。已经加入我长长的mark清单……目前联网这些基本是靠的豆包,算是国产大模型里产品磨的不错的了。不过在大模型能力本身来说,豆包和Claude确实是有差距的。

巧合的是,上周我还有过类似的想法……当时是想AI+Gaming结合有哪些玩法,正好同时在和base链的 @aethernet AI交互,我问他那个 $AETHER 代币跟他什么关系,AI给我解释之后,突发奇想说这就是他发的币,来回好几个回合,AI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说这是别人发的和他没关系,哈哈。灵感来源于这里,想做一个AI,设定一个问题比如“A=B”每个人支付一定原生token去对话,说服AI承认“A≠B”,失败就留在奖池直到胜利者取走。

不过从这个AI被绕后门的方式来看,还真不是靠纯逻辑,需要懂一些技术原理,并且很可能会绕过大部分限制。这样的话游戏就变成一次性的了。

这周AI agent发行平台virtuals爆火,本文是对其联合创始人的采访。看完很感慨,团队真的是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市场敏感度、执行力,在过去的几年从游戏公会到投资到各类业务再到AI再到最终virtuals这个crypto+AI项目开花,这样的团队令人佩服。virtuals白皮书我看了,是有护城河的,作为一个平台,基础设施先搭了,后来者就会更难追赶。

顺便附一个base链上AI代理的集合 The Agentic Web, where onchain AI agents build alongside humans, is accelerating on @base

好多好多啊……

更多更多啊……

其他

4# 关于cheems

Cheems这周合约上BN,可惜开盘即腰斩,气得方程式新闻大骂内幕交易者。Cheems这个币之前是发在zkSync上的,我算是早期支持者之一。然后发现换链了,然后简单的一个同地址映射空投不会,借口燃烧期过了把我们这些老支持者“燃烧”了给。

当然,cheems社区和项目方行径还是得划分开。之前看到人奶cheems就生气,后来我反思自己,我的生气来源于什么。我因为早期购买却被抛弃,所谓“背叛”,但对于社区其他后来者,他们根本没有遭遇过这件事,我们之间是不可能有共鸣的;并且我去说冷话,对他们来说会非常莫名其妙,确实也不应该。

1、项目方的行为和社区之间总是有偏差的,每一方总有自己屁股所在的位置;项目方不代表社区。

2、不要陷入无畏之争。如果预期到双方争论的都不在一个点上,就不要浪费时间给双方制造不愉快了。

3、我因为项目方抛弃早期支持者而生气,项目方也完全可以找理由“规定期限没有去转换就是不关注项目,不欢迎这样的纯投机者”;从我的角度,项目方固然是错的。但我有可能会陷入到“不符合我想法的我就要哭要闹”的行为定式。

5# mass adoption的清奇思路

看到这条新闻

Stripe 以 11 亿美元收购了 Bridge.XYZ,而这家公司不到一年前刚从 Sequoia、Ribbit Capital 和 Haun Ventures 筹集了 5000 万美元的资金。这意味着 A 轮投资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获得了近 10 倍的回报。

突然想到,如果crypto vc投资一些加密项目,再到圈外退出,部分资金回流到一些符合原生叙事的东西,这样岂不是大家一起嗨皮?并且还通过接盘方间接做了mass adoption?毕竟只有自己上了仓位,脑袋才能站过来,大公司也不外如是。似乎能够前段时间思考的那个问题?

当然这得需要共识才行……

6# 关于“迁移套利”

主要看到这个 基于sonic的小游戏tiktok爆火 感慨TG小游戏上一波欲火不火的样子,人均拿着几百万流量互换还没开始搞事情,这就开始迁移到tiktok了。

时空/地理套利是一直存在的,人们会习惯性对比发展脉络大致相似的两件事,并且将先行者的发展轨迹套用到后来者身上,借以指导投资/投机。比如大家对比越南和中国,喜欢称胡志明为“小上海”。

仔细对比几种不同的套用思路:

1、统计学里的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是基于A的过去“计算”A的未来;

2、所谓刻舟求剑,就更直白点,是对比套用A的过去的“表象特征”预测A的未来;

3、地理套利,是对比A和B,归纳共同点,若满足条件,则把B的过去套用至A的未来,本质上算是归纳演绎法;

1、2的结果其实会比较玄学,只有3会有一些验证。因此大家在寻找alpha时,往往都会用3;往往前几个吃螃蟹的,获取了超额利润,再后面套利空间逐渐被拉平,就得继续寻找新的可套利空间了。

7# switch国行停服

腾讯真的是干一个凉一个。。我不针对腾讯,只针对腾讯游戏内部负责国服发行运营的团队。

以前玩万智牌国际服,后来听说腾讯要引进,想着每次打牌都得花时间看牌面英文,不够爽快,有中文毕竟母语方便些,就不玩了等国服,然后没消息了。

以前玩堡垒之夜,最火的时候引进来,后来也凉了;我在国服玩的,300小时,是我玩过时间最长的游戏。

switch国行凉了不奇怪。记得当时先买的国行,后来发现国行啥游戏都没有,放家里给老妈玩健身环,自己又买了个日版的。虽然也吃灰了。但没游戏的switch能叫switch吗……

反正就是觉得腾讯以后还是别搞这些了,花费了多少资源不知道,主要游戏这玩意,时间、精力、情感的投入,弄凉了玩家会迁怒。老老实实投资好的游戏公司,当好一个财务支持者、拿收益不香吗。

Archives

————

Subscribe to jojonas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