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M模式相关问题集合(OHM第三弹)
January 19th, 2022

从零撸到尾的Olympus模式详解(比较啰嗦地梳理了官网和docs,基本算是很全面了):

在上一篇文章的基础上以问题解的d形式继续深入解析OHM模式:

我将接着以上两篇文章,将一些问题与针对这些问题我的个人理解整理一下。都会放在本篇文章里。随缘更新。系列所有内容完全为个人根据官网的理解,前提是团队保持初始目标不搞小动作(因为我没买$OHM,不清楚具体的社区运营),如果有误或者有遗漏,欢迎补充!

问题目录:

2022-1-19:如何理解Olympus pro?

2022-1-19:什么是gOHM?为什么要有gOHM(除了治理)?

2022-1-19:Olympus首页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判断入场时机?

如何理解Olympus pro?

在Olympus的bonds界面,可以看到全是稳定币以及(ETH、BTC两大主流):

有趣的是,OHM选择的全是原生稳定币(算稳、超额抵押等),这和其初始动机是一致的
有趣的是,OHM选择的全是原生稳定币(算稳、超额抵押等),这和其初始动机是一致的

而在Olympus pro中,则是大量长尾LP:

为什么大家的ROI不一样?这依赖于LP本身的挖矿收益与LP债券的市场供需
为什么大家的ROI不一样?这依赖于LP本身的挖矿收益与LP债券的市场供需

有没有朋友想过这么一个问题:Olympus为何要把这两类LP单独放?

我们知道,$OHM会存储协议捕捉的价值,以Olympus的目标而言,他所捕捉的标的是需要一定稳定性的,可见DAI、FRAX、ETH、BTC是被团队承认的满足这一需求的代币。而大量长尾资产则被放到了pro里。

有人会说了,既然这些长尾资产不支持$OHM的价值,何必多此一举呢?

我们知道,Olympus要整合大部分LP统一管理,来提高各方利益,所以除去生成$OHM的主bond,pro也算是Olympus的重心之一。pro中的bond相当于是你的LP管理人,帮助你做市,但这个过程使得原本零碎的LPs(liquidity providers)被统一起来了,做市深度更好(因为更协调统一、更易控制了;当然,也更中心化了);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债券ROI与标的价格做出直观判断,相当于把做市变为买期权了,就算是鲸鱼也不能天天砸了,对长尾资产价格稳定有帮助;最后,协议通过债券绑架LP拥有了流动性,Olympus目标要做自然增长的货币,这些LP其实就是庞大的“资产”支持(因为没有纯粹的算法稳定增长货币,而必须要”算法+资产“的配合才可以实现,LP们就是那个”资产“)。

顺带提一句,很多人可能在pro里看到USDC会好奇,USDC不是稳定币吗?为什么不放到主要bonds里去支持$OHM?

关于这点,我在读docs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对传统货币的不信任。法币由国家宣布主权,承担着调节经济等各类职能,一再通胀向所有人收铸币税;$OHM最开始的目标,其实就是打造一个能够不受中心主权控制的”自然增长的货币“。对于USDC这类由法币担保的稳定币自然是嗤之以鼻了。

什么是gOHM?为什么要有gOHM(除了治理)?

才发现了一个新东西,$gOHM,去docs里看了下,是迁移到v2后的新$OHM代币,兼具治理功能,通过算法与$sOHM维持了稳定挂钩,使得用户持有的个人资产总额保持一致。

按照给出的公式来看,$gOHM就是原来的$sOHM与index的乘积。那么这个index是什么呢?

current index(目前的指数)就是Olympus协议运行至今,最开始的1$OHM能变成多少$OHM,体现的是高额APY带给你的币量增加。

说到这里明眼人可能已经发现了,因为$OHM的币价是长期趋于下降的,这直观来看非常破坏共识。因为很多不理解协议的人看到币价下降直觉自己亏了,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情绪,一旦蔓延将会对共识造成很大伤害。但其实他们忽略了币量的增加。

$gOHM就发挥了这么一个作用,将你收益的隐形因子(币量)也显示出来,直观表示出你的收益。一旦全部完成迁移,$gOHM的数量将不再增长(如果有什么其他方式恕我没看到),协议的价值将完完全全体现到$gOHM币价的增长之上,而非币量增长快于币价下跌。我们之前说过,OHM是拥有协议收入并且协议收入会反哺币价的。

这个做法着眼一个心理学上的小细节来增强共识,不得不说非常聪明。治理相对而言就是一个名头了,虽然总币量稳定看起来确实更为明晰了而已。

Olympus首页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判断入场时机?

在Olympus首页有很多数据,看看它们代表着什么意思吧。(个人理解,有误请指出)

注意蓝底字。由于合约在迁移,数据可能不够准确,有些乘积对不上
注意蓝底字。由于合约在迁移,数据可能不够准确,有些乘积对不上

marketcap:指$OHM(含$gOHM)总市值。一般来说是等于下方分母乘以OHM价格的。

下方分母为当前$OHM总量(已在etherscan中验证),分子为质押在OHM协议里的数量。可以看到大概有10%没有质押,这部分在想啥呢?跟不上时代的角度被剥削铸币税了要……

backing per OHM:随着资金流入金库增长,每个$OHM背后的资产支持到了72刀。(金库包括之前我们提到的主bonds,ETH/BTC/FRAX/DAI这些)理论上这是短期$OHM的最低价,但不排除巨鲸卖出价格瞬间跌到该价格以下后模型的自我修复功能。强调一下,这个值是变动的,你的$OHM跌,支持资产也会跟着跌,你想等70抄底等真的70了说不定backing到了50,芝诺乌龟了属于是。

右边两个上个问题说过了不说了。

total value deposited:协议里质押的所有$OHM价值之和。

market value of treasury assets:其实就是backing per OHM与上面那个分子的乘积。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主bonds(支持$OHM价值的bonds)不同资产:

risk free value of treasury assets:用这个值除以上面那个分子还是分母(得看怎么规定的),基本上就是$OHM的清算价格了。意味着就算$OHM真的凉了,按照约定你也能拿这么多钱。是从金库里划除ETH/BTC等非稳定资产保留下来的,目前是DAI/LUSD/FRAX。

至于右边这个99.65%……不是很理解那0.35%组了LP在挖啥……

85.94%这个,意味着有85.94%的$OHM是在跟着协议的高APY一起跑的,另外14.06%自己放弃了这份权益,意味着随着整体通胀,所有跟着跑的$OHM会略微扩大自己的份额(来自于那些被放弃的部分,如果100%质押,份额是不变的)。

runaway days意味着按照目前的释放率,断粮大概还能维持这么久。

指标说完,如何用呢?

假设我是一个想购入$OHM的买家,我会首先看总市值,因为这基本代表了OHM协议带动的资金体量;如果总市值很高(比如高峰期40亿),我要考虑的就是协议该如何继续增长。因为就算我通过质押来维持我在金库中的份额,协议不增反降低,我也会亏本。

如何考虑总市值是否会增长呢?如果你是技术派,找指标吧,链上总资金量,各大协议体量,新增资金量,鲸鱼动向,社区共识程度之类的,反正判断了也不一定对;如果不是,凭直觉和经验吧,40亿过高,现在是10亿你觉得呢?是否还有下探空间?社区目前信心如何?那些鲸鱼都还在吗?……

第二个可以看看金库体量,计算一下单个$OHM背后有多少资产(含与不含BTC/ETH)在支撑。这一点是判断目前$OHM是否处于一个虚高的位置(如果支撑资产与$OHM价格相差很多百分比的话,我有理由这么认为)。这是在第一点你决定购买之后,选择时机用的。

第三个,找鲸鱼。这一点恐怕只有技术派能做了,去爬etherscan爬交易,如果鲸鱼多且稳定,可以看好$OHM;如果鲸鱼多且不稳定,$OHM也会有大波动;如果鲸鱼少且超级大,你得注意了,算一下要是这位无敌大佬跑了协议会到什么程度;如果基本没有啥大鲸鱼,就得去看社区共识,散户越多共识越容易受黑天鹅影响。

第四,最好看一下协议收入。这个不知道怎么看,难道是直接根据LP体量和做市收益计算?这些收入按照我的理解是流向$OHM的,但不知道代码写的啥。总之第四点要是弄明白,那是真的心里有底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关于OHM staked这条数据,我的理解是越低越好,意味着你质押进去可以赚到更多份额。

有问题可以推特交流。关于Olympus的问题会在这继续更新。

Subscribe to jojonas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jojonas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