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TOM的价值捕获与治理的胡乱随笔

首先,本篇随笔起源于该推:

谈及了即将进行的cosmoverse大会及Cosmos 2.0概念(ETH好好反思一下,下次取名字请特立独行一点)。一个主要的传言认为,本次将会对$ATOM的价值捕获能力做出更新:zone将可以使用Cosmos Hub的验证节点提供安全性,gas费用将在zone和Hub之间按75%/25%归属,自然地,这25%部分将归于$ATOM质押者。(也就是说,你爷爷质押的$ATOM除了空投彩票外终于有点成年人的样子了)

先不求证真实性,毕竟大会还没开,球了也白球。先来谈谈我对这个传言的看法。为了表示尊重,下文称之为“提案”。

该提案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一、Cosmos的设计哲学

先提一个概念——应用链。应用链我是很早就推崇的,当时我称之为“专业性公链“,认为未来多链的方向会是“一链一需求”,即每条链都专注于解决相对更专业的需求,由此引发不同的设计方向(比如DeFi更注重安全性,游戏更注重tps),这会是最合适的发展路径。而波卡/Cosmos则实现专业链之间的连接。

放到今天来看,Cosmos仍然是最适合应用链发展的土壤之一。但另一大土壤或许不是波卡,而是ETH的rollup们。考虑到ETH 2.0的漫漫长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选择EVM rolllup的应用链要么默默忍受高额成本,要么乘cevmos/celestium之东风把DA先搬走,要么干脆直接搬走,比如著名的dYdX变心案。

波卡哪里出问题了呢?曾有一段时间,我很赞赏波卡的中继链和卡槽拍卖模式,因为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抽象模仿——相当于租客向公寓租房子,公寓管家提供各类服务。或许有可能,波卡能实现这么一种正向循环:对$DOT上升的需求提升了全局安全性,这将吸引更多的parachain前来“安家”,进一步助推$DOT的需求。后来我想,如果任由正向循环这么下去,它和目前的ETH相比,优势在哪里呢?

反过来看,如果我是租客,我可不想交了房租后还要受公寓管家的“爸爸式”管辖——没错,parachain的交易,如果中继链上的验证者联合作恶,是没法被记录的。交了钱还要做孙子,这感觉貌似不怎么好。那有没有不用交钱还能白嫖的地方呢?

Cosmos他来了,带着他的鸡肋$ATOM来了。

Cosmos神奇的地方在于,你可以用他的SDK开发自己的链,却又不必做任何补偿。反而等你开发完后,他张开他的IBC拥抱你,说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这不就是白嫖住宿还白嫖感情吗?作为一个终日挨锤的老牛,你不得不流下感动的泪水。

这真的很神奇。以前对比polkadot和cosmos,喜欢从安全性继承、跨链通信、共识算法等角度去对比,最后结果总是二者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情形。但换成使用者体验的角度,Cosmos的做法显然更容易被接受,反过来,polkadot的发展可能就会面临更多阻碍。我的这种心态最早起源于stepn和solana(详见我上一篇文由Solana谈起:我们需要更多”消费者友好“的项目),最近越来越甚,以后或许都会更多的站在这个角度去看项目,当然,这里个人色彩过浓了,切回来。

Cosmos的设计哲学有点像道家,无为而治,包容万物。而波卡更像是一个联邦国家,虽然表面上大家联邦了,各自之间自由平等,但根本上仍然要受到统一的保障以及约束。哪种生态更适合应用链的发展呢?我认为只有自由才能带来创新。应用链的发展历史上,一定会存在无数的起起落落,就如同现代企业史一般;而高摩擦成本的polkadot,或许并不适合作为培育创新的土壤。

二、关于此“提案”

自由意味着代价。好比如果一个地球人为了自由放弃了其国家公民的身份,也就会对应失去国家带来的保障。如果有人对其虐待甚至屠杀,他找不到任何角色为其匡扶“正义”(当然,也可能这正义我歪嘴龙王不要也罢)。

对应到Cosmos,就是应用链需要自己处理自己链的安全性。对于很多中小团队来说,这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token价值,如果他们自己的token价值过低,就很容易被居心叵测者暗中控制然后一锅端;但维持很高的token价值根本不现实,否则ETH也不能称为ETH了。其次,验证节点集,很难做到去中心化,毕竟团队还是希望对自己的应用拥有较高的发言权;但你要是全自己控制,还要链作甚?——最优选择可能类似于DPoS,找受信任第三方,相当于联合控股,但你就得考虑第三方的忠诚度,毕竟商场上可没少发生暗算的事。得,最后精力全用来博弈了,还博不过人家。

这就是独立安全所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独立安全=没有安全,除非团队兜里有点东西。对于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应用或者游戏,这或许并不是问题,毕竟猎人甚至都看不上这么点肉;但每个成功的应用在成长期都要经历用户爆发的阶段,如果安全性没能跟上来,大概率就折戟了,“应用链”反而成了累赘。

这也是我认同该提案的原因(严格来说,我认为它应该是一个可选项,即部署者自己选择独立安全,还是采用Cosmos Hub的验证者集)。这样,应用链便无需将过多精力放在安全性上:既不用担心token市值太低被人抄家,也不必烦恼去打造一个健康的节点生态。如果cosmos生态足够大,atom价值捕捉能力也足够强,我认为这些应用链可以用rollup信任ETH的方式去信任atom。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治理权错位。即,原本针对应用链的治理只应发生在用户之间,现在成了所有atom持有人。

当然,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比如,以应用token作为atom行使治理权的约束条件。虽然atom质押者维护了应用链的安全性,但由于他们不持有应用token,则无法参与应用治理;另一方面,虽然应用token的持有者无需质押atom即可参与治理,但如果他们同时质押atom,将获得治理权增益(因为为应用链的安全性做出贡献)。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允许atom持有者验证应用链,这种设计和波卡有何区别呢?

我认为本质上在于,这种“允许”是否是强制的。假设是强制的,就好比波卡要求parachain使用$DOT作gas(然而并没有),这不是多链这是收儿子……因此我认为大概率不是强制的,此时与现在的Cosmos并无不同,反而zone们多了一种选择,这更“自由”了。

三、什么是好的价值捕获?

此“提案”的另一大亮点则是,增加了$ATOM的价值捕获。具体方式很简单,你如果用了我的验证者集,那么你的gas费用中25%归我。这个其实比较良心了,因此讲道理100%拿走也不算过分。

其实$ATOM没有价值捕获的说法不太准确。你可以说它没有明面上的价值捕获规则,但质押$ATOM获得生态内新项目空投的现象,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捕获。对于新项目方而言,利用空投实现冷启动,而原本他们是需要花费获客成本的;这部分价值被atom质押者捕获了。并且,atom质押者越多,对于新项目方而言,单位获客成本其实是更低的;对于质押者而言也有好处,因为更多的新项目方愿意以这种方式实现冷启动。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网络效应”。

当然,因为非明面规则,这种“捕获”很多时候比较令人难以捉摸。比如我自己,在听说atom空投暴富传说后没忍住接盘了一点去质押,到现在都还挂在山顶;并且自从我质押之后,貌似就没怎么听说空投的消息了……一度我以为这是庄家们在玩我(开个玩笑)

现在终于有个明面规则可能要来了,对于$ATOM来说可以算个利好。

就此想聊聊,什么是好的价值捕获?

“价值捕获”四个字,听起来高级,说白了就是你为代币创造了哪些需求。比如一个游戏,我在里面的一些游玩行为需要消耗X,我玩的尽兴了,充了200刀的X,你就可以说X捕获了我的200刀。

gas fee是最典型的捕获设计。用户因为交易上链的需求(或者说数据记录的服务)而必须购买公链token,这构成了公链生态得以发展的基础。它是一个好的设计吗?我认为是的。站在用户角度,为服务付费,合情合理;站在项目角度,这个捕获支撑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你甚至可以看到不同服务的质量差异带来的价格差异——ETH的gas fee之所以昂贵,是因为它提供了最好的安全性;你可以提供不如ETH的服务但收费低,但你不能服务比不上ETH收费却还要更贵,这种服务不会存在市场的。

大部分捕获设计其实是遵循了gas fee的思路,比如looksrare,比如GMX。那有没有不同的做法呢?

还真有,说出来我自己都吓一跳——luna/ust。这对娃儿是靠什么捕获价值的呢?

共识。具体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luna-ust的一些思考可供参考。简而言之,就是共识驱动套利,套利推动市场平衡;当共识面临危机时,套利机制失效,价值捕获便失效了。(当然,luna事件中人祸难逃其咎,毕竟真就放那儿增发)

那么这是一个好的捕获设计吗?

我还真没资格评判。毕竟另一个依靠共识捕获价值的还活得好好的,并且是行业图腾,那就是BTC。BTC怎么捕获价值的?共识。十年间共识驱使着法币不断涌入,让BTC的价格翻了我也不知道多少倍。luna暴雷前也是风光无俩。

只能说这种捕获不太稳定吧……

还有其他捕获方式吗?还有一类,就是staking。

这块还是不要和gas fee弄混,虽然大部分公链二者兼有。staking捕获的并非gas fee的服务价值,而是预期价值,即预期投入能够在未来带来更多回报。staking的预期价值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现金流回报,一个是资产本身的涨跌。这和投资是完全一致的,类比之下,gas fee捕获方式提供的服务价值,其实就是消费(好家伙,元话题了属于是)。

那么staking算是好的捕获设计吗?站在用户角度,选择staking,未来有机会获得更多收益,合情合理;站在项目角度,却要思考,“用户未来更多的收益”这个从哪来。如果想明白了,循环能转,那么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大概率回到第一种,姑且称为“3-1”);如果没明白,胡乱糊弄一下,比如直接用本币做收益来源,还直接把APR调到100%+,那很可能不是代币捕获价值,而是老用户捕获新用户的价值……

三种捕获设计里,为服务付费显然是最好的设计;共识,这个很难把握,高手和天选之子的游戏;回报预期,这个风险就很大了。现在回看下Cosmos,原本是“回报预期”的捕获机制,现在变成“服务付费+3-1”,相对更好了。

有人会骂了:这尼玛不是每个公链都有的东西吗?

骂得对骂得对,我废话太多了,下次一定……

可究竟是大家都觉得好才用,还是大家都用所以用呢?不然,为什么没有去深挖“为服务付费”的“服务”,去做好用户体验呢?不说tps和gas这些需要技术优化的指标,单单一个钱包使用体验的问题,我就没见到几个注意优化的……

话题已经不能再偏了,我已经不记得我一开始要写什么了。翻到开头一看,随笔啊,那就胡乱到这里!下次见朋友们!

twitter: @jokenomicser

Subscribe to jojonas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