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Never buy a main stage ticket.
主会场组织极其混乱:现场和官网没有会议agenda,完全不知道当天演讲的顺序是什么,speaker的背景是什么;主会场没有人查票,随便进,买1000刀+门票纯属浪费;Speaker数量太多,以至于大量演讲内容低质低效,Panel嘉宾互相不熟悉,事先也没有排练对稿。
总之,别去主会场。
No.2 Numerous side events, not effective but exhausting
各种项目方和基金办的After party和side events名目繁多,NFT圈子貌似也感觉不到币圈暴跌的寒冬,基本上场场爆满。 所以事先一定要规划好去哪些活动,不一定每场都要去,更没必要一晚上跑3-4个活动(正是本人),最后体力值容易耗尽,社交也没有目的性,random社交低质低效,而且大部分跑会的都是同一批人。
最好提前注册好门票或者邀请函,提前10分钟左右到场,否则在茫茫人海中排队或者找熟人带进去有很大可能被门口保安拒绝。(此条不适用于妹子,妹子自带门禁卡,iykyk)当然,明年如果市场再熊一些,可能就不用排队了。
No.3 NFT holders events are must-gos
蓝筹项目比如Bayc,Doodles,Coolcats,Azuki等等都举办了holders event,活动资格需要持有NFT并且参与注册,然后抽奖获得名单。这些活动普遍质量非常高,不仅活动形式多样,比如doodle的发布会,azuki的enter the alley,BAYC甚至请来了狗爷和阿姆(错过阿姆真是泪目了好几天)。而且参与的嘉宾多是NFT圈子里的老玩家,比一般after party的质量高很多。
建议在NFT NYC开始前2周就密切关注各个蓝筹项目或者自己喜欢项目的Twitter和Discord,这样保证在出现活动注册信息后第一时间报名,抽中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如果你有些活动没有抽中,也可以用自己抽中的add one名额去跟别人交换。
本次综合下来,doodles的活动准备最充分,bayc花钱最土豪,azuki最有东方色彩,goblintown最cult。CloneX作为大蓝筹没搞个像样的活动,可以说最令人失望。另外Solana的NFT集体缺席,从某种程度上反应Solana的NFT项目方还缺乏长期投入的规划和走向主流人群的能力。
以上算是第一次参加NFT NYC的一点心得,跟老玩家们比踩了很多坑,自己也累惨了,希望对各位有用。
Part.2 再谈NFT价值以及未来趋势
回顾NFT发展的历程,最初NFT的出场被定义为游戏内资产,这条路从cryptokitties和早期的带有NFT元素的一系列crypto on-chain game 组成,至今这一个流派传递下来分为两支:一类是Axie引领的各类P2E游戏,NFT作为打金工具;另一类则像Decentraland和Sandbox,卖地赚钱,但是买的地目前还不能直接产生回报。
后来NFT出现了Superare为代表的加密艺术平台,开始把NFT从游戏资产的品类扩充到收藏品,艺术品本质上是一种奢侈的小众消费品,其较高的参与门槛让艺术类NFT只能流通在小圈子里。但艺术品NFT通过Beeple等拍卖事件证明了一件事,即NFT可以是高单价的产品。这样以来,NFT尽管低流动性的特征并没有消弭,但是由于高单价NFT的产生,整个NFT市场的交易量可以起来了。
真正迎来爆发的NFT应用场景是PFP(社交类应用头像)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意料到的,原因在于PFP的价值植根于web2应用,我们使用头像的应用都是web2的应用,比如微信、Twitter、Telegram、Instagram等等。
PFP的发掘出的价值是未被货币化(Monetized)的Web2价值,在PFP NFT出现之前,是没有一个窗口让Web2应用的社交网络头像能够产生付费场景的,这是一片社交app上社交关系的货币化新的未耕之地。
之前普遍的分析文章把NFT PFP价值归功于炫耀感或者社交认同,文化认同是不准确的,社交认同和文化圈层的认同只是PFP类NFT拥有了价值之后的结果,并不是产生价值的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NFT发掘了Web2社交关系中未被发掘的残余价值。
所以,问题来了,下一个会火的NFT应用场景是什么?
让我们退回一步,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头像类NFT鼻祖CryptoPunks 2017年就出现了,但是直到2021年1月之前,CryptoPunks 的单价都不超过1000美元?
原因很简单,最初CryptoPunks 是被当作NFT艺术品来拍卖的,跟beeple,pak之类并没有区别,不存在NFT头像这个品类。以下段落节选自纽约时报21年3月11日的报道:
CryptoPunks的稀有款在被当作加密艺术品炒作起来之后,单价上去了,非稀有款自然水涨船高,但更重要的是由于Punks本身就是头像,所以自然而然被买家用成了社交app的头像,而买家换头像之后在其社交网络形成了二次传播效应,Punks因而关注人数增多,购买量也上去了。所以说,我倾向于认为PFP头像类的应用,这一个新品类机会的产生是一系列“误打误撞”碰出来的。
归因的话,我们只能说必要条件是量和价得找到其爆发的落脚点,量-社交网络的web2价值;价-艺术品NFT的拍卖和炒作。但反过来并不是充分条件,所以说找一个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很难,有时候真的是运气。
当然,做项目不能等着运气砸过来,我们也许会错过CryptoPunks的机会,但是BAYC和Azuki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明确的形象定位、高质量的美术制作、精细化运营的社区文化等等,这类的分析汗牛充栋不作赘述了。
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除了PFP的NFT新机会是什么?
抛砖引玉的来看:
1.品类的迭代
头部NFT的单价不低,之前技术上是希望通过碎片化来模拟普通token的交易,但问题是碎片化的token不是NFT本身,交易者实际买卖的并不是NFT,而且碎片后的NFT。
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换个方式解决,NFT的颗粒尽量切到最细,比如一个系列发行的数量是10的8次方个,那么每个NFT的单价会变得非常小,使用类似下一代Gem/Genie的批量聚合交易工具,可以做到类似交易fungible token的体验。
这样只要解决一个问题:这么庞大数量的NFT应该是什么?
那一定不是头像,地球上都没有这么人来用这么多头像,一定是某个数量极大的物体的品类。或许是音符?代码?像素?地址?
那么每个NFT代表什么?组合起来有意义吗还是没有意义?这些问题我还没有答案。
2.场景的拓展
通过前文的溯源我们发现,NFT的场景发掘的是未被货币化的社交价值。
进一步说,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场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却从未被货币化?
比如每天刷的短视频,或者每天看的的通讯聊天,刷的Twitter,用的地图?哪些场景可以自然地把NFT加进去?
这里的问题过于复杂,暂时不做展开了。
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不看好当前的大多数音乐NFT产品,简单的贩售模式实际上在重复已经被货币化的产品,意义不是很大。
综上,暂作为本次NFT NYC参会的思考与笔记,愿与各位有识之士和创业者共同探讨。
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和私信我,探讨NFT投资的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