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ETH價格如此不振?

大牛市來臨,bitcoin直奔100k,solana也破新高260,唯獨ethereum就還在水底下面。這篇文章將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見解。

影響ETH價格的基本因素

【demand】gas fee

ETH的基本價值來自gas fee,當用戶在ethereum上進行交易,必須要使用到ETH支付手續費。如是者,當活動越多,用戶就需要購買更多的ETH來進行活動,造成對ETH價格的支持,此為ETH的基本需求。這些費用就是用戶相信系統,使用系統的市場價值。

【supply+】【supply lock】ETH PoS

ETH有別於BTC,tokenomics上是按時間無限增發的,這些增發是以Proof of Stake的獎勵形式派及validator。每個validator stake 32ETH,年化約2-3%的ETH回報。換言之ETH本身沒有被動收益,但只要stake ETH就能獲得好像定期存款利息一樣的回報。這是ethereum鏈用以鼓勵validator維護ethereum帳簿系統的基本激勵。

【supply-】ETH burn

在ethereum的EIP1559啟動後,每個block都會燃燒部份ETH,燃燒的多寡取決於block有多滿,使用度越高,燃燒比例就越高。自merge(2022年底)以來,燒掉的ETH總量已經超過180萬粒。如果我們當ethereum是一個國家,burn可以看成是政府對國民的抽稅,國民就是validator,validator賺取的手續費就是國民收入,不同的地方只是國家抽稅會變成國庫,ethereum收了這些ETH稅項會燒掉,而不是進到國庫之中。

【burn-】Layer2的影響

Layer2是ethereum的主要擴容方式,擴容的目標是令ethereum上的交易費可以更低,等待時間可以更短。L2是透過各種節省將完整交易資料寫在L1之上而達到減低交易費的作用,現時流行的方案是rollup,詳細技術背景在這裡就不提了。L1今年3月底升級後,加入了EIP4844 proto dank sharding讓rollup可以將L1的數據儲存費用大大減少。

幾個因素的互動

ATH時期

在上一輪牛市,2021年底的時候,ETH是如何達到ATH價值4000+的呢?

當時ethereum還未興起L2,就只有L1,無論是NFT、Dex、lending所有的動作都要在L1完成,當時Solana和其他主鏈根本未成氣候,用戶要玩智能合約,基本上沒有選擇,只能選ethereum。賺錢的機會當然也全部落在ethereum之上,簡單來說,想要賺錢的話,你必須買大量的ETH去支付手續費。當時的ETH供應量是持續的增發,並未有burn機制,但在超強的demand下,2021、2022的gas fee起碼是60-100gwei區間,相比起來,現在的單位數gas fee真的很夢幻,所以ETH才有了一波大力的拉升。

merge啟動後

merge在2022年9月啟動,PoW鏈完成歷史任務,GPU挖礦停止釋放ETH,只剩下了PoS每個block派出微薄的ETH給予validators。於是乎,通漲大大降低,配合EIP1559的燃燒機制,ETH在2022年11月第一次達成了負發行(negative issuance),即時通漲比起燃燒低,ETH由無限發行的通漲型貨幣搖身一變變成了通縮型貨幣。

L2熱潮

2023年,arbitrum、optimism相繼空投上線,展開了L2的戰國時代。時至今日,根據L2beat,ethereum已經有超過50條的L2了。L2多了,象徵著ethereum的擴容非常成功,交易速度又快又平(比起L1),但比起其他鏈例如Solana還有距離,因為最終或多或少L2的數據還是要寫到L1上,要勝出這個區塊鏈遊戲的關鍵還是更大力地去優化。

Proto dank sharding後時期

2024年3月,EIP4844上線,這個更改大大地將L2要寫進L1的數據量減低,由此L2消耗的ETH得到大幅度改善,進一步令到使用L2超級便宜。以一個erc20的轉賬計算,L2可以比L1節省幾十倍的費用。雖然這還未能追上solana,也算是個偉大的成功了。來到這一點,ethereum長久的擴容計劃,可以算是到達了一個美滿的結局,用戶可以開心快樂地在ethereum生態上生活下去。

不過,ethereum動了幾年的這個擴容大手術成功,但ETH這個病人卻因為手術太成功而死了。

由於L2早已氾濫,在4844推出之後,ETH手續費銳減,市場對ETH的需求下跌,加上適逢熊市來臨,加上solana的崛起,ethereum整個家族好像忽然坐上了冷板凳一樣,到了8月交易數縮減至gas fee甚至低於1gwei的世界紀錄。這也將ETH的價格由高位帶到2400的地位,所以gas fee和ETH價格有很高的相關性。

2024/8/18
2024/8/18

在這個低手續費環境下,validator根本沒有多少收入,燃燒機制(即抽稅)根本沒有什麼可以燃燒的,故此ethereum在這個時間段之中,一反之前的常態變成了通漲貨幣。意思是每天都有更多的ETH鑄造出來,ETH的價格要面對溝淡而造成壓力。

ETF的效果

BTC和ETH都在2024年批出了ETF,BTC藉著ETF不斷吸金,造成強烈向上趨勢,但ETH的ETF卻沒有達到相同的效果。ETH的購買力比較弱的原因,有以下兩個:

ETH的認受性

BTC花了這麼長的時間,今年終於被大眾定性為「數碼黃金」,就算在這麼落後的香港,也甚少人再敢亂說BTC是騙局了。至於ETH的地位呢?一般而言ETH被認為是「數碼石油」,所有去中心化金融活動都需要依賴ETH去操作,就像是石油作為工業之本一樣。這個地位大概都還未被透投資市場接納,其實這是必然的。BTC簡單易明,就是限量發行,ETH卻是無限發行,又燃燒又生息,對於傳統金融市場來說,實在是過於複雜,不能像BTC一樣受歡迎的。

ETF不能staking

ETH現貨ETF買了的ETH只能拿著現貨,這就是ETF的致命傷。BTC現貨ETF也是拿著,卻完全沒有問題,原因是ETH如果你不去stake的話,比起會去stake的人來說,你就虧了2-3%的staking收益了。現貨ETH ETF明文規定是不能把客戶的ETH拿去stake的。買了ETH ETF的等於每天被通漲稀釋價值,跑輸市場。尤其在ETH處於通漲趨勢的現狀,加上生態的頹勢,買ETH ETF是很虧的,買BTC ETF贏面實在高太多。

破局的可能性

以上種種原因,解釋了為何今次的牛市中,ETH沒有跟隨BTC的升幅,BTC/ETH比越拉越遠。至於ETH又如何能走出這個困局呢?下篇文再談談我的看法。

假如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subscribe或mint這個文章的nft,有動力我會勤力點更新,下篇見。

Subscribe to louisli.eth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