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ity Bridge 是以太坊和 Cosmos 生态之间的跨链桥,允许人们通过在以太坊端锁定代币并在 Cosmos 端铸造等价代币,将代币从以太坊转移到 Cosmos 中,并可以再次返回。
2.1 团队
Gravity Bridge 背后的主要开发团队是 Althea Networks。
Deborah Simpier - Co-Founder。
Justin Kilpatrick - Co-Founder。
William Moglia - 社区经理。
2.2 资金与合作
Altgea 团队目前还未进行过融资。
2.3 社区
在 Cosmos 生态中,链间的互操作性很容易,因为可以使用 IBC 协议来传输任何加密资产。然而,在 Cosmos 和以太坊之间传输加密资产在技术上非常复杂,因为 EVM 的设计并不与 IBC 协议兼容,IBC 数据包无法在以太坊中有效地解码。
3.1 Peggy模块
Peggy 具体包含5个部分。如下:
1)以太坊智能合约:充当资产托管人,能够托管以太坊原生代币并发行 Cosmos 原生代币;
2)Witness:负责证明以太坊中的事件,Witness 组件运行一个完全验证的以太坊节点,待交易打包完成并过去 100 个块后,达到了确定性阈值,则向 Peg zone 提交数据来证明以太坊内的状态变化。
3)Peg zone:一个独立的区块链网络,建立在 Tendermint 共识之上,允许用户执行和查询交易,是 Cosmos 与以太坊通信的转接点。
4)签名者:签名者使用以太坊所能解析的 secp256k1 签名方案对消息数据进行签名,并将其发布到 Peg zone 中,以便可以传递到智能合约中进行验证。
5)中继器:中继器组件会将签名者签名的交易列表(数组)发布到以太坊智能合约上。运行逻辑:例如,用户想将一些代币从 Cosmos 中移出,并将它们转换为以太坊上等值的代币,交易会先发送到 Peg zone 中,将IBC 协议数据转为为 secp256k1 格式,以便以太坊可以对此解析,以此实现跨链桥互操作。
Peggy的运行过程如下: 从 Cosmos Hub 开始,通过 IBC 将代币交易数据移动到 Peg zone,Peg zone 接收传入的 IBC 数据包:包含用于发送代币交易数据,让签名者将 IBC 数据包转换为 secp256k1 格式,以便以太坊可以对此解析。 之后中继者会等待,直到他们看到 2/3 的签名者已经签署了该笔交易,然后将该交易列表发送到以太坊智能合约所在的 EVM 执行环境中。以太坊智能合约现在检查交易列表是否有效,若符合要求,智能合约会生成用户代币的 ERC20 版本,并发送到用户指定的以太坊地址中。
3.2 Gravity 实现方案
Gravity Bridge 以 Peggy 技术框架为基础,部署了 4 个主要部分:1)以太坊智能合约 Gravity.sol;2)Gravity 模块(Peg zone);3)编排器(The orchestrator);4)中继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