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梳理Polygon:以太坊扩容瑞士军刀的现状、未来增长点和估值分析

研究机构:Mint Ventures

研究员:李雨轩 王叶

我们的官网:Mint Ventures

我们的播客:在小宇宙App、QQ音乐、苹果Podcast搜索《WEB3 Mint To Be》

我们的视频号:WEB3 FOUNDERS REAL TALK

报告要点

核心投资逻辑

Polygon围绕以太坊的扩容提供了非常综合的方案,综合素质比较优秀,属于值得长期关注的项目,具体关注逻辑总结如下:

● 以太坊扩容是目前加密行业想要引入更多用户所面临的头号问题,扩容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 Polygon PoS的过往发展积累了较好的用户和开发者口碑,也始终与以太坊社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用户、开发者以及以太坊社区的良好关系为Polygon提供了比较稳固的基本盘

● 团队大力投入的ZK Rollup(Zero Knowledge Rollup)是目前最被看好的扩容技术方案之一,并且Polygon通过持续的资金投入和几次成功的并购,在ZK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才优势和技术先发优势,是未来极有希望的业务增长点

● 团队具备比较优秀的战略水平和执行力,体现为良好的业务前瞻水平、快速的业务落地能力以及出色的市场营销和商务拓展能力,其在引入传统企业和非Web3互联网企业的成绩尤其出众

● 横向比较其他公链项目,其总体估值水平目前处于偏低区间

主要风险

● Polygon PoS在后续的公链竞争中失速,无法吸引和留存开发者和用户

● 以太坊扩容发生重大技术路线转变,ZK Rollup方向不再被社区所认可,冲击Polygon相关业务的前景

● Polygon的ZK Rollup子项目的研发进度大幅不及预期

● Polygon PoS的官方跨链桥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估值

通过横向的指标比对,即使在不考虑ZK Rollup子项目价值的情况下,我们判断Polygon市值相对其他Layer 1项目的估值也处于偏低位置;通过对比自身历史数据,我们判断目前Polygon的估值处在中位区间。

更多内容,详见估值水平一节。

本文由笔者基于撰文时的项目信息、市场背景写就。受限于作者的认知和信息局限,文章内容可能存在数据、事实、分析推演层面的错误,欢迎同业交流指正,本文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业务范围

Polygon 致力于解决以太坊的扩容问题,旗下共有6种扩容方案,具体包括:

1. Polygon PoS:是一条EVM(以太坊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兼容的侧链,于2020年6月1日上线,是目前Polygon的主要业务。

2. Polygon Avail:目标是成为区块链世界通用的数据可用性层(各种侧链、Layer2将完整交易记录上传到以太坊主链验证和存档,并且确保可以随时调取和使用) 在Avail的设想中,各种侧链、Layer2将所有的交易数据统一上传至Avail,Avail来对交易数据进行排序和记录,通过密码学的手段来保证交易数据准确并且可验证,从而保证了数据可用。如此对于其他的侧链和Layer2而言,则可以省去这部分成本。Polygon Avail已经于2022年6月29日上线了测试网。

3. Polygon Nightfall:Nightfall是Polygon与安永合作成立的一个面向企业客户的Optimistic Rollup,同时结合了部分零知识证明的特性,目前已经在测试网阶段。

4. Polygon zkEVM:最初项目名为Hermez,在2021年8月Hermez被Polygon收购后更名为Polygon zkEVM。Polygon zkEVM是一个ZK Rollup,拥有操作码层级的兼容度。在V神的EVM兼容性等级分类中,当前Polygon zkEVM与Scroll并列为第三级,超过其他ZK Rollup,在EVM兼容性方面处于目前的ZK Rollup里的前列。

5. Polygon Zero:2021年11月,Polygon收购mir并改名Polygon Zero。Poygon Zero在2022年1月发布了Plonky2,据官网材料表示,Plonky2是世界上最快的递归零知识证明器(后文会详细介绍),也是Polygon Zero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Polygon Zero预计2022Q4初步上线测试网,实现分片+zkEVM。

6. Polygon Miden:2021年11月,Polygon宣布计划开发以太坊扩容产品Polygon Miden,Miden使用ZK-Stark技术从而可以对抗量子计算,强调对链下交易验证的能力。Miden预计2023Q1上线主网。

在这6种扩展方案里,ZK Rollup的3个项目zkEVM、Zero、Miden在设计上具有完全等同于以太坊主网的安全性,而Polygon PoS则相对安全性要低一些。

来源 :Polygon官网

除了上述的扩展方案之外,Polygon还推出了自己的DID系统Polygon ID,以及开发者工具Edge和Supernets。

从Polygon目前的发展来看,Polygon PoS是Polygon的基本盘,而由Polygon zkEVM、Polygon Miden、Polygon Zero和Polygon Nightfall组成的ZK Rollup矩阵,则是目前较被市场认可的潜在增长点,我们将在下文着重介绍Polygon的这两部分业务。

项目历史和路线图

2017.10

Matic Network成立

2019.4

Matic收到Mih Ventures和Coinbase Ventures早期投资,共61.5万美元,占代币比例3.8%

2019.4

Matic Network 在币安进行了IEO,出让了19%的总代币份额

2019.4

发布主网Alpha版本

2020.6

主网正式上线

2021.2

Matic Network宣布改名Polygon,定位为以太坊的扩容方案提供商

2021.6

成立Polygon Studios,专注NFT和Gamefi发展

2021.8

收购Hermez并改名Polygon Hermez,专注zkEVM研发

2021.9

与安永合作,上线Polygon Nightfall用于企业间交易与隐私保护

2021.11

收购Mir并改名Polygon Zero,致力于打造高速和分片化的zkEVM

2021.11

宣布即将推出Polygon Miden,致力于具备量子抗性、隐私性等的zkEVM

2022.6

宣布上线Polygon Avail,作为数据可用性层产品

2022.7

宣布Polygon Hermez实现zkEVM

业务详情

Polygon PoS

Polygon PoS于2020年6月1日正式上线主网,是目前Polygon正在运行的主要业务。

技术架构:

与BNB Chain、Solana等相对独立的区块链不同,Polygon PoS是以太坊的一条侧链,我们有必要先来简单了解其架构。Polygon PoS架构总体可以分为三层:

● 在以太坊链上部署的一系列合约

● PoS的Checkpoint节点

● Matic 侧链

来源:Polygon官网

在架构中起核心作用的是“PoS的Checkpoint节点”,正是这些节点生产并验证了Matic侧链上的所有区块,并且定期地在以太坊和Matic侧链之间进行信息同步。具体而言,这些PoS节点通过监听以太坊链上的事件将以太坊主网的信息传递给Matic侧链;通过定期地将Matic侧链生成的多个区块聚合到Merkle树发布到以太坊链上,从而实现Matic侧链->以太坊主网的信息同步。

由上述流程,我们也可以发现Polygon的以太坊侧链架构与Rollup等L2以及其他独立的L1之间的区别:

相比于Solana等独立的L1,Polygon验证节点的核心工作就包括将信息在以太坊主链和Matic侧链之间进行同步,即无法脱离其主链(以太坊)独立存在。

而相比于Arbitrum、Optimism等Rollup,虽然Rollup的Sequencer(排序器)与Polygon的PoS节点都承担着将侧链/Rollup信息同步到主网的作用,但是Rollup的Sequencer向以太坊主网的智能合约传递信息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校验,因而使得其能够继承以太坊主链的安全性。而Polygon的架构中,信息从Matic侧链->以太坊主网的步骤更多的是结果同步,而不是校验,因而整个Polygon PoS的安全性事实上是由其PoS节点来决定的,从这个角度而言,Polygon则与Solana等独立的L1一样,需要自行来保障其安全性。

生态进展:

自2020年上线以来,Polygon PoS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蛰伏期,进入2021年二季度以后,Polygon的发展非常迅速,是继以太坊、BNB Chain之后第三条具有比较完善生态应用的公链。

分业务领域来看,Polygon在DeFi领域的追赶相当迅速,在2021年的相当长时间内,Polygon的TVL都仅次于以太坊和BNB Chain。

这种快速发展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与其他要做“以太坊杀手”的公链相比,Polygon从最开始就把自己定义为以太坊的一个补充,团队也邀请了以太坊基金会的成员来做顾问,其侧链的定位也可发现其对以太坊的友好态度。正是这种和以太坊社区尤其是开发者的良好关系,使得Defi龙头Uniswap、Aave、Curve在进行多链扩张时,第一个选择的链都是Polygon。

二是在2021年4月底,Polygon推出了1.5亿美元的DeFi发展基金,来补贴用户使用Polygon网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Polygon的Aave存借或者Curve做LP都可以获得Polygon官方给予的MATIC代币奖励。

数据来源: Defillama

不过或许是由于DeFi龙头们的品牌效应太过明显,Polygon链上DeFi项目的创新度略显不足。从TVL角度来看,在排名前10的项目中,只有Quickswap、KlimaDAO是Polygon原生的项目,其他项目均源自其他链,而Quickswap是Uniswap v2的Fork,KlimaDAO则可以被视作Ohm的fork。

在NFT方面,Polygon展现出了强大的布局眼光,在2021年6月底,Opensea支持了Polygon链,Polygon与以太坊几乎各自分走了NFT的高端与低端市场。此后,受益于廉价快速的交易体验,Polygon链上NFT交易量一度接近甚至超越以太坊的水平线。但Polygon链上NFT交易均价极低,常常不足100美元,总交易额也大幅低于以太坊,在NFT熊市来临时,专注低端NFT市场的Polygon表现出了更明显的下滑趋势。

来源:Opensea,Mint Ventures整理数据来源:Crypto Slam,Mint Ventures整理

在游戏和元宇宙方面,元宇宙的两个龙头项目 Decentraland 和 The Sandbox分别于2021年的4月和6月部署在了Polygon链上。根据Footprint的数据统计,Polygon链上的活跃游戏项目在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都仅次于BNB Chain,而在今年7月份更是反超了BNB Chain,成为活跃游戏项目最多的区块链。

数据来源:https://www.footprint.network/chart/Active-Projects-by-Chain-New-fp-28725?on_date=past365days~

在2021年7月,Polygon宣布成立Polygon Studios,专注在NFT、Gaming和Metaverse领域的投资。到今天为止,根据Messari的数据,Polygon Studios已经投资了超过36个项目。另外Polygon的联合创始人Jaynti Kanani 和 Sandeep Nailwal 也是非常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他们分别投资了25、69个项目。而这些项目几乎都会部署在Polygon链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ave团队的底层社交协议Lens Protocol也选择构建在Polygon上,主打碳中和的Toucan Protocol以及KlimaDAO也部署在Polygon,显示Polygon也支撑了一部分Web3领域内稀缺的方向性创新。

在链下的扩展方面,鉴于Polygon在以太坊生态内的特殊地位,以及相比以太坊而言更优秀的环境友好性(ETH Merge之前)和低廉快速的体验,Polygon是Web2及传统企业想要试水区块链或者web3的最佳选择之一。仅近半年内,Polygon与Web2及传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情况就包括:

● 9月27日,股票和加密货币交易平台Robinhood宣布推出基于Polygon的Web3钱包;

● 9月12日,星巴克宣布与 Polygon 合作,利用Polygon提供的区块链技术来支撑其会员和合作伙伴忠诚度平台–Starbucks Odyssey;

● 7月18日,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构建在Polygon上的数据市场Acentrik;

● 7月13日,Polygon入选了Disney的加速器计划,是同批6个项目中唯一的公链项目;

● 5月23日,电商巨头eBay在Polygon链上发行了其首个NFT系列,用户可以直接在eBay网站上购买NFT;

● 5月10日,社交巨头Meta宣布与Polygon合作为Facebook 和 Instagram创建NFT平台;

如何引入更多的用户,是整个Web3世界的长期课题。传统企业以及Web2巨头具有数千万乃至上亿、上十亿的用户,从实现路径而言,与他们合作是Web3引入用户的切实可行之路。在这方面,Polygon所取得的进展要远远好过其他公链。虽然上述探索都还在早期,不过我们可以期待,未来Polygon与传统企业以及Web2巨头会有更深度的合作,从而为Polygon乃至为整个Web3世界带来更多的用户。

以上,我们或许可以勾勒出Polygon PoS生态发展的一些脉络:

● Polygon PoS发展的最核心基础是其低廉的费用和以太坊社区的支持。虽然Arbitrum和Optimism也同样有以太坊社区的支持,但是其链上的Gas费用(单次几十美分~几美元)对于高频交互而言仍然太贵。在以太坊生态内,如果想要做一些链上交互较为频繁的应用,Polygon几乎是唯一选择。

● 以交易和借贷为代表的DeFi协议是链上的基础设施,支撑着链上的各类活动。蓝筹DeFi协议具有被用户所认可的体验、尽职负责的团队、以及优秀履约历史带来的信任,重复造轮子必要性不大,所以Polygon采取了简单的补贴龙头策略,Aave、Curve、Uniswap以及Quickswap,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DeFi需求。

● 游戏和元宇宙领域更重视独特的体验,不同项目之间的体验差异较大,Polygon在这个领域采取了投资+孵化的策略进行了广泛的布局,通过投资给Polygon链上带来更多的优质项目。

● 在Web3之外的更广阔的世界里,Polygon积极地与各个巨头进行合作,从而实现“将世界带入以太坊”的愿景。

ZK Rollup

Rollup是以太坊目前执行层最被认可的扩容方案,其核心是在以太主网之外执行事务,而只将数据发布到以太坊主网,从而实现扩容的目的。

目前Rollup有两种主流方案,Optimistic Rollup以及ZK Rollup,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主网如何来验证Rollup上传的交易。

Optimistic Rollup 并不验证这些交易,而是“乐观地”假设交易默认都是善意的,设置了一段时间(7天)的挑战期,任何对这些交易有疑问的人都可以在挑战期内通过提交「欺诈证明」来挑战这些交易。

ZK Rollup则是将链下运行计算的结果汇总成一个「有效性证明」,然后将这个「有效性证明」提交到以太坊主网。在零知识证明的机制下,以太坊主网的合约虽然并不“了解”交易的实际情况,却能通过对这个「有效性证明」的验证来验证这一批交易的真实性,从而保证ZK Rollup可以在继承以太坊主网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扩容。

ZK Rollup是Polygon所深度布局的业务方向,在21年8月宣布要使用10亿美金来支持ZK技术,Polygon的zkEVM、Miden、Zero 3个扩容项目也都是ZK Rollup的方案(Nightfall也用到了一些zk的技术)。相比Optimistic Rollup,ZK Rollup“随着 ZK-SNARK 技术的改进,中长期内会在所有用例方面胜出”(Vitalik, 2021),只不过由于开始发展的时间较晚,目前ZK Rollup的整体发展进度受制于EVM兼容不足,Polygon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赛道内也有Scroll、Zksync、Starkware等强劲的竞争对手,关于ZK Rollup的竞争格局,我们将在ZK Rollup 赛道格局一节详细讨论。

Polygon zkEVM:强调EVM兼容性的ZK Rollup

Polygon zkEVM原本叫做Hermez,Hermez曾经有个1.0版本的产品,已经在2021年3月成功上线,这个版本可以支持转账支付场景,但是并不兼容EVM。

在2021年7月,Hermez团队宣布开发zkEVM(Hermez 2.0),开发完成后将为以太坊带来一个完全兼容的zkEVM。紧接着在2021年8月,Polygon以2.5亿美元收购Hermez,原Hermez代币HEZ按照1 HEZ = 3.5 MATIC的汇率进行兑换,通过代币的形式完成了收购,同时Hermez团队的26名成员也并入了Polygon团队。

Polygon zkEVM(Hermez 2.0)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来源:https://docs.hermez.io/zkEVM/Overview/Overview/#zkevms-architectural-overview

Polygon zkEVM的详细架构较为复杂,不过官方文档有比较清晰的描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官方文档(https://docs.hermez.io/zkEVM/Overview/Overview/*)了解更多,我们在此简单描述Polygon zkEVM的架构:

● zkNode,其中包括排序器(Sequencer)、聚合器(Aggregator)和同步器(Synchronizer)

○ Sequencer 接收来自用户的交易,将它们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预处理,然后将该批次作为有效的交易提交给 PoE(效率证明,Proof of Efficiency) 智能合约。任何拥有运行 zkEVM 节点所需软件的人都可以成为 Sequencer,提议有效批次的Sequencer可以收到交易请求者或网络用户支付的费用的激励。

○ Aggregator 的任务是为 Sequencer 提出的 L2 交易提供有效性证明。除了运行zkNode之外,Aggregator 还需要专门的硬件–zkProver来创建zk Proof(零知识有效性证明)。作为提供这个服务的报酬,Aggregator可以向Sequencer 收取MATIC费用。

○ Synchronizer负责从以太坊区块链读取事件,包括新批次以保持状态完全同步。同时Synchronizer对外提供接口来获取数据,其中包括Sequencer发布的交易数据和Aggregator 发布的有效性证明。

● zkProver是Polygon zkEVM的核心组件,也是最为复杂的模块。核心的计算和执行过程都是在zkProver,也就意味着EVM的兼容性需要由zkProver来保证。zkProver内部还细分一个主状态机执行器、一组辅助状态机,以及SNARK证明组件和STARK递归证明组件。

zkProver架构 来源:官方文档

● 效率证明 (PoE) 共识算法。在Polygon zkEVM中,产生新的批次的Sequencer可以获得维护网络共识的奖励,PoE机制主要用于选择哪个Sequencer可以来提交批次,PoE算法可以尽可能高效、去中心化地维护整个Rollup网络的工作正常进行。

● Layer X 到 Layer Y 的桥,负责将资金从任意Layer传递到其他Layer 。

在今年7月20日,Polygon开源了其zkEVM的代码,计划在今年Q3开放无许可的公开测试网,并在2023年初正式主网上线。

Polygon Zero: 极快的递归证明

Polygon Zero的前身是Mir。Mir在2019年成立,一直在探索递归ZK证明。递归证明简而言之就是“对证明的证明”,即可以通过对「一个交易」的验证来验证「一组交易」,从而提高对证明的验证效率。Mir团队在2020年发布了递归证明Plonky,可以在15秒内生成递归证明。

在 2021 年 12 月,Polygon 以 4 亿美元(1亿美金+1.9亿枚MATIC代币)收购了 Mir,并将Mir更名为Polygon Zero,此次收购与对Hermez的收购一样,也同时将Mir团队全部并购到了Polygon团队中。

在收购的同时,Zero宣布发布了Plonky2,可以在Macbook Pro上仅用0.17秒就生成一个递归证明,比现有的方案速度提升了100倍,同时也可以在20秒的时间就完成任意证明(不仅限于递归证明),Plonky2已经在2022年1月开源。

Polygon Zero希望建设由Plonky2支持的zkEVM,如果实现,这将可能是最高效快速的ZK证明系统。Zero目前并没有详细的公开文档,根据官网及Mir的部分文档,Polygon Zero的系统内的证明流程如下:

来源:Polygon官网

● 系统对每两笔交易生成一个聚合证明。

● 再对两个聚合证明生成一个新的聚合证明,层层递归,最终形成一个针对整个区块内全部交易(最高3000笔)的聚合证明。

● 再对这笔聚合证明生成一个区块证明。

● 最终将这个区块证明上传至以太坊主网。

Plonky2所提供的快速递归能力是实现上述流程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架构下,Zero将会有如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 递归证明的特性大大降低了新的验证者在加入网络时验证历史交易的成本。

● 递归证明的大小只有45kb。

● 由于最底层的证明生成是可并行的,这就给予了Zero的架构“横向扩展”的能力:仅需在网络中添加更多的机器就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这也就意味着协议的吞吐量不受网络上最弱节点的限制,而仅受网络内的总计算量限制。

除此以外,并行的递归证明架构,还使得Polygon Zero的节点天然地获得了分片特性。

分片的核心,是将一段时间内的交易记录,分给不同群体各自处理一个分片,然后整合成完整区块。例如原先系统每秒处理100笔交易,现在把系统分为10片,每片每秒处理100笔交易,理论上系统将拥有每秒1000笔交易的并行处理能力。

然而分片的一个重点问题在于,整个区块的负责人,必须验证每个分片内的记录都是正确的,因为每个分片都相对中心化和易出错,假设原先51%攻击才能修改主网的一笔记录,而直接攻击分片一笔记录的门槛是5.1%。

显然,在验证时,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验证者完整重算原先各种分片内的交易,这样分片就完全失去了扩容的价值。而在传统领域中,整体区块是无法直接验证单个分片的。因而,以太坊等公链的分片,通常采取如下的策略:

1. 每个分片内部必须存在博弈,例如将打包者和出片者分拆,让打包者各自打包后向出片者竞价出售,出片者则保证绝对随机产生。

2. 总体的验证委员会也需要分工来保证效率,但必须是每次足够随机的分配,且委员会需要经常进行重分配,否则验证者只需攻破一个验证组就可以轻松地删除记录。

3. 通过KZG承诺(Kate-Zaverucha-Goldberg 多项式承诺)等方案,让验证者各自验证碎片,来尽可能降低数据缺失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打包-出块-验证的过程中,需要有若干基于博弈的复杂机制来保证安全性,这是相对低效的并行处理(分片)模式。

来源:https://mirprotocol.org/blog/Recursive-proofs-on-Mir

但是在Polygon Zero中,由于递归零知识证明的特性,使得整个区块的负责人可以轻松从每个细分区域的证明中轻松直接读取交易的有效性。因此,Polygon zero分片(并行处理)的机制,要远比传统基于博弈论的分片简单高效。

来源:https://mirprotocol.org/blog/Recursive-proofs-on-Mir

当然,ZK Rollup级别的分片只能促进Layer2自身的高效运转,若要实现全系统的扩容,还需要增加整个ZK Rollup对交易的压缩率。

Polygon Miden:基于STARK的开源zkVM

Polygon Miden是一个基于STARK(Scalable Transparent Argument of Knowledge)的ZK Rollup。目前绝大多数的ZK Rollup都是基于SNARK(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 of Knowledge)的,只有Starkware和Polygon Miden在开发基于STARK的ZK Rollup。

关于:STARK与SNARK

ZK-SNARKs在2012年提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Zcash、Loopring以及摩根大通)较多,总体更加成熟。在验证时间、压缩效果、Gas 消耗等指标方面均占有优势。

ZK-STARKs在2018年正式发表于学术论文,提出者是Starkware团队,相比SNARK主要具有免初始化可信设置、量子抗性的优势,被认为是长期来看更加安全的证明方案。

两者之间的对比可见下表:

来源:https://consensys.net/blog/blockchain-explained/zero-knowledge-proofs-starks-vs-snarks/

Miden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来源:Polygon官网

● 交易首先会分发送给 Miden 的执行节点;

● 执行节点一次将5000笔交易捆绑到区块中,并生成STARK证明;

● Miden Layer 2将200个区块聚合在一起,生成一个STARK证明a,来证明这 200 个捆绑的区块(每个包含 5,000 个交易)是有效的;

● 最终STARK证明a将会被上传到以太坊来达成共识。

Miden 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 Miden VM和Winterfell:

Miden VM 前身为Distaff VM — 第一个基于 STARK 的虚拟机。Distaff 自 2020 年初以来一直处于开发阶段,并经历了多次开发和用户测试迭代。

Winterfell则是一个高性能的STARK证明器,由Miden的创始人Bobbin在Facebook时领导开发。

根据官方的介绍,我们总结Miden的主要特点如下:

● 相比采用SNARK证明的ZK Rollup,Miden采用了长期来看更加安全的STARK证明(虽然短期更贵,但是后续可以通过递归证明的方式来处理);

● 相比同样采用STARK证明的Starkware相关产品,Miden是完全开源的。

● 对开发人员友好:Miden的目标是让开发人员甚至无需学习任何有关密码学或 zk 证明的知识,即可在此 zkVM 之上运行智能合约。

●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除了Solidity之外,团队正在努力增加对多种编程语言(包括Move)的支持。

Miden VM目前已发布alpha版本,在8月22日刚刚发布了图灵完备的版本v0.2,其正式版本计划于2023Q1上线。

Polygon Nightfall:面向企业的区块链解决方案

21年9月,Polygon和会计与企业服务的巨头安永 (EY,Ernest & Young) 建立了合作关系,随后发布了Polygon Nightfall。在22年5月,Polygon Nightfall上线了测试网,计划在今年上线主网。

安永其实从19年开始就进行了Nightfall的相关工作,其目标一直是面向企业的区块链服务,所以在Nightfall的相关设计中,一直强调交易的隐私性,即用户的链上交易并不是完全公开的。他们最初希望在以太坊主网构建,后来发现在以太坊主网拥有隐私过于昂贵,于是转向L2并最终选择和Polygon合作。

Polygon Nightfall的架构 来源:Polygon官网

Polygon Nightfall本质上是一个Optimistic Rollup,然后叠加了诸多零知识证明的特性,从而实现了交易记录的匿名性(待zk技术成熟后,未来Polygon Nightfall将采用完全的ZK Rollup方案)。

对于企业而言,Nightfall的主要优势是安全、隐私和效率:

● Rollup的特性使得Nightfall继承了ETH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信任成本;

● zk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无需对外泄露完整的交易记录,便于某些业务的开展;

● Rollup模式大幅地降低了网络的成本。此外,Polygon Nightfall采用资金池模式,即资金池提供者代替企业完成7天欺诈证明期,从而协助实现高效的企业运转。

根据Polygon官网的介绍,Nightfall主要的目标用例是供应链行业,相比于现在的供应链行业,Nightfall 可以提供:可追溯不可篡改的供应链数据,高效的数据核对和真实性证明,以及安全的支付方式、快速的结算能力和低廉的交易成本。

虽然实际的业务情况还需要等待上线之后才能检验,不过与安永的这次合作显示了Polygon团队不俗的战略构思和落地能力:可以借助安永在全球范围内对企业服务的广阔渠道来进行推广;同时在产品路径上也不拘泥于技术路径,选择最具有实操性的Optimistic Rollup+ZK+资金池的方式来切实的满足业务需求。

融资和团队情况

融资情况

● MiH Ventures参与Polygon种子轮投资,投资金额16.5万美元。

● 2019年4月24日,官方宣布在币安进行IEO,以$0.00263的价格筹集500万美元,占代币总量的19%。

● 2019年4月30日,官方宣布获得Coinbase Ventures的4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占代币比例为1.71%。

● 2020年12月20日,Polygon宣布获得天使投资人John Lilic 100万美元的投资。

● 2022年2月7日,Polygon获得红杉资本(印度)领投的4.5亿美元融资(没有披露融资成本),参投方包括Tiger Global、软银、Galaxy Digital、Republic Capital、Makers Fund、Alameda Research、Alan Howard、Alexis Ohanian、Steadview Capital、Elevation Capital、Animoca Brands、Spartan Fund、Dragonfly Capital、Variant Fund和Kevin O’leary等其他37家机构和个人。

团队情况

Polygon团队最初共有4名联合创始人,其中三位来自印度:

Jaynti Kanani,联合创始人&CEO,2011 年毕业于印度 Dharmsinh Desai 大学工程学院,此后一直从事开发工作,直至2017年共同创办Matic Network。

Sandeep Nailwal,联合创始人&COO,毕业于印度孟买国立工业工程学院,曾在德勤做过咨询,后来一直从事运营方面的工作。

Anurag Arjun,2006 年毕业于印度尼尔马大学理工学院,曾在多家公司担任产品和项目经理。

Mihailo Bjelic, 联合创始人。曾经在贝尔格莱德大学学习信息系统工程。

在一系列的并购之后,团队又吸纳了如下的核心成员:

David Schwartz, 原本是Hermez的项目负责人,David 在 IT 行业拥有超过 20 年的经验,自2018 年开始接触区块链,除了Hermez之外,还创立了DID方向的项目Iden3,这个项目也是PolygonID的底层协议之一。

Jordi Baylina, 是Polygon zkEVM的技术负责人。Jordi是一位资深的Solidity开发人员,也是白帽集团的联合创始人,曾经在TheDAO 和 Parity Multisig 黑客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参与审计了MakerDAO以及Aragon等项目,在以太坊开发者社区中很有影响力。

**Antoni Martin,**负责Polygon与企业的对接,他在银行系统有着近20年的工作经验。

Bredan Farmer 和 Daniel Lubarov, 这两位原本是Mir的联合创始人,Bredan此前在Duke大学从事研究工作,Daniel在支付公司Square以及Google都有过工作经验。他们两位提出的Plonky2可以在0.17秒内生成递归证明,极大提高了递归证明的商用进程。

Bobbin Threadbare, 负责Miden业务,他在zk-STARK的领域做出了诸多贡献,是STARK领域的专家。

另外,Ryan Wyatt 负责领导 Polygon Studios ,他曾任谷歌全球游戏合作伙伴主管和 YouTube 游戏主管, 并且曾经游戏评论员参与过电子竞技项目,在游戏领域有着不俗的影响力。

Polygon的顾问团队也非常强大,包括在Zcash和以太坊的核心贡献者Hudson Jameson、Bankless的联合创始人Ryan Sean Adams、Coinbase的钱包工程主管Pete Kim、以及亿万富翁Mark Cuban等等。

总体而言,Polygon团队和顾问的背景在Crypto的项目中显得非常的多元化,在人员履历方面也显示了他们技术和运营两个条线并重的特点。

在一路的发展过程中,Polygon团队最初想做的Plasma扩容方案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掉队,但是Polygon却几次及时地调整业务方向,表现出了非常强的战略布局能力和务实的落地能力,体现在:

● 在20年6月DeFi Summer开始之前,Polygon就上线了PoS架构的侧链,上线时间要早于9月1日上线的BNB Chain。同时在BNB Chain依靠开发者补贴成功地吸取以太坊流量之后,Polygon团队也迅速响应,在21年4月份开始跟进补贴策略,并推出了生态基金,直接对头部应用的用户行为进行补贴,迅速地提升了应用的TVL数据,从而使得Polygon成为贯穿2021年一整年的公链大战叙事的重要参与者。

● 在Arbitrum 和 Optimism这两个Optimistic Rollup都还没上线的2021年8月,就在看好的ZK 赛道下重注,宣布了1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迅速将Hermez和Mir两个优秀的ZK团队通过人员+项目一同并购的方式深度绑定入自己的生态,极大的提升了自身在ZK领域的技术能力,这也是在Crypto领域(目前看来)为数不多的成功并购。而且这种并购在ZK领域还产生了很好的协同效应,zkEVM、Zero、Miden业务方向有所区别又可以互补,比如 Polygon zkEVM选择 64-bit 的 small field 的 STARK 证明生成就是采取了 Polygon Zero 的建议。

业务分析

行业空间及潜力

根据Redpoint的董事总经理Tomasz Tunguz的数据,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有50亿,而链上用户在百万数量级;全球的互联网开发者有大概2700万名,而Web3的开发者在万人的数量级。如果我们相信在并不遥远的将来,Web3可以通过更广泛的自由和更便宜的信任引入Web2的绝大部分用户,那从用户和开发者的量级来看,目前仍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当然,Web2用户迁移到Web3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等待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但是这里的巨大发展空间,是以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公链所面对的巨大机会。

以太坊是智能合约公链的开创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合约公链。在过去的7年内,我们看到了智能合约给以太坊带来的巨大可能性:用户可以在链上进行交易、借贷、理财、游戏、创作、社交……在本轮周期我们见到了Axie Infinity和StepN是如何在一段时间内深入改变数百万人生活方式的。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去信任、无许可的区块链之上,一切行为都被提前公之于众的规则所约束,而对规则的一切修改也都是公开透明的:代码而不是人,约束着这一切。智能合约公链的终极目标——承载几十亿人的各种商业行为,如果实现,在Web2时代所真正应该对标的,不是Google Meta等公司,而是国家。

在2020-2021年,链上陆续爆发的DeFi、NFT和Game的热潮中,以太坊的昂贵和缓慢严重的影响了用户体验,也影响了以太坊自身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一系列主打低廉高速的公链或跨链平台迅速发展,也造就了加密市值排名前20的Solana、Polkadot、Cosmos、Polygon、Avalanche这一批新项目。

本质上,以太坊的扩容方案和其他的L1公链解决的都是扩容问题,只不过是选择了不同的实现路径:是基于以太坊还是取代以太坊。虽然目前处于熊市,但是资本在新公链和各个Rollup方案上仍然积极地进行投资,也显示了资本对于扩容这一赛道的认可。

综上,Polygon所处的以太坊扩容赛道,行业空间广大,是过去和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整个加密世界最主有吸引力的叙事之一。

Polygon PoS的竞争格局

而在目前的加密熊市背景之下,智能合约公链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Terra壮烈崩盘、Fantom偃旗息鼓、Tron悄悄爬上了TVL的第二把交椅,另外新公链Aptos和Sui近期逐步引发了市场关注,也掩盖了Solana的锋芒。

传统上,加密投资者通常使用TVL以及用户支付的费用作为主要指标来衡量公链之间的竞争。

公链TVL排名 数据来源:Defillama

公链的年化费用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从TVL来看,Polygon目前有12.8亿的TVL,位居第五。从用户支付的费用来看,Polygon用户所支付的费用在所有区块链中列第六(如果抛掉Bitcoin和Filecoin两个非智能合约公链则列第四)。

从TVL和公链数据来看,Polygon的竞争对手包括:BNB Chain、Solana、Avalanche、Optimism、Arbitrum、Cosmos、Polkadot。

这些公链的特点和竞争态势是一个很大的话题,Delphi Digital在9月初发布的的* Finding a home for labs*一文有了非常详细的描述,我们简要对当前公链的特点描述如下:

● BNB Chain依托币安,拥有加密世界内最稳定的用户来源,同时有着持续不断的补贴激励政策,在多项数据方面BNB Chain都接近甚至超过了以太坊。不过其生态相较其他公链而言相对“封闭”,也有比较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

● Solana在单链扩容方面做到了目前加密世界的极致,TPS达到了几千的量级。链上DeFi应用繁多,NFT生态较为繁荣,也曾出现过StepN这种百万用户级的爆款应用。不过在大量用户涌入Solana之后,其网络“宕机”事件更加频繁的发生,这使得人们对网络安全性产生了根本的担忧。而技术方案以及投资背景都类似的Move语言两条新公链也持续取得进展: Aptos在10月18日上线了主网,Sui的测试网在8月份就已经上线。类似竞品的快速发展,也对Solana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 Arbitrum和Optimism两个采用Optimistic Rollup的Layer2方案具有很好的EVM兼容性,同时与Polygon一样,他们也吸引了诸多以太坊的蓝筹DeFi项目以及对应的开发者,链上的创新项目也层出不穷。不过限于架构,他们虽相对以太坊主网的gas有明显降低,但是几十美分到几美元的Gas仍然不足够低(虽然在EIP-4488之后会有所好转),并且他们的TPS并不比以太坊主网高出多少。此外,负责向以太坊主网传递数据的Sequencer的去中心化程度问题也受到了质疑。

● Cosmos虽然经历了生态内最大的链Terra的崩盘,但是却仍然凭借给予开发者的高自主权和可定制性(比如可以使用自有token作为Gas token、可以自建验证者网络等等)、高互操作性以及丰富的开发工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近期dYdX就决定从StarkEx迁往Cosmos。Cosmos目前的主要问题还是发展进度较慢,目前生态内总的TVL并不高,非EVM的体验提高了部分用户的门槛。

● Polkadot作为跨链双雄的另外一位,其相对Cosmos的优势在于其平行链可以在异构的前提下来共享中继链的安全性,但是这需要以平行链的巨大主权让步为代价。近期生态内的核心平行链Acala经历了黑客攻击事件,其他平行链的发展情况比较一般,其生态内项目的活跃程度与Cosmos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 Avalanche目前具有较高的TVL,同时他们也推出了类似Cosmos的应用子网的架构,给与了开发者以更高的自主性,目前已经有两个GameFi项目–DefiKingdoms以及Crabada成功上线了Avalanche子网。

ZK Rollup 赛道格局

按照Vitalik对ZK Rollup的分类,依据在性能和适配性方面的取舍,将ZK Rollup一共分为了5类项目(如上图):

● Type 1: 完全等效于以太坊 L1 的 zkEVM。目前以太坊基金会的PSE团队正在探索这种zkEVM。

● Type 2: 完全等效于EVM的 zkEVM,其EVM与以太坊略有差别。如未来的 Scroll和Polygon zkEVM。

● Type 2.5: EVM 等效, 仅 gas cost 不同 ( 可能会导致细微的兼容性差别 ) 的 zkEVM。这是Scroll 和 Polygon zkEVM正在发展的方向。

● Type 3: 几乎 EVM 等同的 zkEVM。如现阶段的 Scroll 和 Polygon zkEVM。

● Type 4: 语言层面兼容 EVM 的 zkEVM, 特性和开发者设施会不同, 同时开发者也无法直接手写 EVM Bytecode。Type 4的zk EVM有 zkSync 和增加了 Solidity 到 Cairo编译器之后的 StarkNet。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不同类型的Rollup并无严格的优劣之分,更多的是在性能和适配性方面进行不同的取舍:序号越大,其性能越好,但是与EVM的兼容度越低;序号越小,其与EVM的适配性越好,但是性能也会相对差。

与Polygon在ZK Rollup方面有竞争关系的有Scroll、zkSync以及Starknet,其中最为相近的竞争对手是Scroll。

以下这张图可以也可以显示出这几个项目在兼容性方面的区别:

来源:Scroll团队

Scroll、zkSync以及Starknet的融资背景和开发进度如下:

● Scroll在2022年4月完成了由Polychain Capital 领投的3000万美元融资,Bain Capital Crypto、Robot Ventures、Geometry DAO 等参与。一些天使投资人,包括以太坊基金会的 Ying Tong 和 Carlos Aria,以及以太坊社区的成员Anthony Sassal、Ryan Adams 和 Santiago Santos 也加入了这一轮的融资。 Scroll于7月15日发布了公开测试的Pre-alpha版本,按照路线图,后续还有Alpha测试,在年底将会开始完整的测试网测试,在明年上线主网。

● zkSync的开发团队Matter labs共计完成了3轮融资,最近一轮是21年11月完成的a16z领投的5000万美元融资,Placeholder, Dragonfly, 1kx以及其他70个机构或个人参与了投资。 zkSync在22年2月推出了其EVM兼容产品zkSync 2.0的测试网,其主网预计在10月28日上线。

● Starknet的开发团队Starkware则一共完成了2.73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Paradigm、Sequoia Capital、Pantera Capital等著名机构,在最近一轮2022年5月的投资中,StarkWare的估值达到了80亿美元。 Starknet从2021年11月已经在主网上线了Alpha版本,目前仍有一系列的改进正在进行中。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zkEVM目前都在开发中,EVM兼容性越好的项目开发进度越慢,Scroll的EVM兼容性最好,开发进度也相对最慢。

在Vitalik看来,以太坊的未来并不是单Rollup统一一切,而是多个Rollup共存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探索ZK Rollup的诸多项目方也并不是完全的竞争关系,目前赛道还远未到需要竞争激烈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所有的ZK Rollup可能都有着光明的未来。不过中短期来看,哪个团队能够率先主网上线正常运行zk EVM,则会在竞争中取得很大的先机。

从目前的的情况来看,Polygon zkEVM 比较有望成为首个主网上线的Type 3的ZK Rollup。

通证模型分析

代币作用

Polygon的原生代币为MATIC,目前来看,其作用主要有2点:

维护网络共识: Matic侧链使用 PoS 机制达成共识,用户质押 MATIC 代币可以参与出块,获得质押收益。

支付网络中的交易费用: Matic 侧链上的交易费用以 MATIC 代币支付(ZK Rollup的一系列子项目的交易费是以ETH来支付)。

代币分配与解锁

初始代币共为100亿枚,于2019年4月正式流通。其具体分配如下:

私人销售代币占总供应量的 3.80%,这部分代币有50%在TGE(代币生成事件)释放,剩余50%锁仓6个月后释放。其中:

种子轮(Mih Ventures):以 1 MATIC = 0.00079 美元的价格进行销售,共筹集了 165,000 美元,销售了总代币供应量的 2.09%.

早期支持者(Coinbase Ventures):以 1 MATIC = 0.00263 美元的价格进行销售,共筹集了 450,000 美元,销售了代币总供应量的 1.71%。

Binance Launchpad 销售代币占总供应量的 19%。它于 2019 年 4 月进行,总共筹集了价值约 5,000,000 美元的 BNB,每个代币约 0.00263 美元,占代币总供应量的 19%,此部分在TGE完全流通。

团队代币占总供应量的 16%。此部分代币锁仓1年,从2020年4月开始,每半年释放1/5,在2022年4月释放完毕。

顾问代币占总供应量的 4%。此部分代币在TGE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分别释放1/3,在2020年12月释放完毕。

网络运营代币占总供应量的 12%。此部分代币在TGE释放1/3,剩余部分分32个月线性释放,在2021年12月释放完毕。

基金会代币占总供应量的 21.86%。此部分代币在TGE释放1/5,其余部分每半年释放1/5,在2021年4月释放完毕。

生态系统代币占总供应量的 23.34%。此部分代币在TGE释放1/8,其余部分每半年释放1/8,在2022年10月释放完毕。

代币释放节奏如图所示:

目前,所有的代币已经是理论上的流通状态,不过仍然有10%的基金会代币未参与流通,以及2.7%的代币仍然留在解锁合约内,Binance等交易所都采用了87.3%作为实际流通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olygon在今年1月上线了类似EIP-1559的更新,MATIC将会受益于网络的繁荣,目前总计销毁MATIC数量为311万枚,占总量的0.03%

来源:https://burn.Polygon.technology/

风险

就Polygon现在的发展情况而言,PoS是其基本盘,而ZK Rollup的几个子项目则是其未来重要的潜在增长点。项目的潜在风险点包括:

● Polygon PoS在公链竞争中失速,无法吸引开发者和用户

● 以太坊扩容发生重大技术路线转变,ZK Rollup方向不再被社区所认可

● Polygon的ZK Rollup子项目的研发进度大幅不及预期

● Polygon PoS的官方跨链桥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初步价值评估

五个核心问题

项目处在哪个经营周期?是成熟期,还是发展的早中期?

Polygon 目前处于发展中期。作为侧链的Polygon已经是一条较有影响力的公链,链上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形成比较完整的生态;而团队布局的ZK-Rollup项目则将会在未来1年内陆续上线,仍有值得期待的新增长点。

项目是否具备牢靠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自于哪里?

Polygon在激烈的公链生态大战中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笔者认为这些竞争优势从重要性角度降序来看依次有:

● 在ZK领域具有的优秀人才积累,以及技术和产品上的先发优势

● 公链生态的用户、开发者增长已经形成正向循环,尤其是与那些非Web3但又具有海量用户的大型企业落地了不少合作案例,生态飞轮开始转动

● 专注做以太坊生态的扩容方案聚合器,与人才、创新最为丰茂的以太坊社区关系良好

● 产品业务线虽多,但在技术、生态上存在比较好的协同效果

而以上这些竞争优势是Polygon团队在不断的判断和选择中累计起来的,其背后是团队出众的行业前瞻和生态运营能力,体现出了较高的战略水平。

然而目前公链生态的战争还远未至终局,Polygon团队对于未来的判断能否得到验证,提前重兵重金投入的资源能否开花结果,进而形成更为坚实的护城河,这仍然有待观察。

项目中长期的投资逻辑是否清晰?是否与行业大趋势相符?

项目中长期的投资逻辑清晰,与行业大趋势是相符的。

相较于比特币的价值储存逻辑,如何引入更多的用户参与到区块链这一全球结算层,是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公链的核心叙事,也是贯穿本轮周期乃至下轮周期的最主要的投资主题。Polygon作为以太坊生态的坚定支持者,与行业大趋势相符。

而在以太坊生态中,Vitalik明确提出,“以太坊的未来以Rollup为中心”,“在中长期,随着 ZK-SNARK 技术的改进,ZK Rollup将会在所有用例方面胜过Optimistic Rollup”。从Polygon在ZK Rollup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在ZK EVM Rollup的发展来看,已经是领域内最重要的玩家之一。

项目在运营上的主要变量因素是什么?这种因素是否容易量化和衡量?

在Polygon PoS方面,可以通过观察活跃地址数、TVL、活跃Dapp数量等指标来衡量Polygon PoS的发展状况。

在ZK Rollup方面,由于几个核心项目都尚未上线,主要变量在于各项ZK Rollup的开发和上线进度。目前几个核心产品的代码都已经开源,可以通过Github跟踪代码提交的形式来(Polygon 曾经宣布在7月份实现EVM等效性zkEVM,但是实际并未达到预期效果;zkEVM曾经预期在今年Q3正式上线,而目前zkEVM的上线时间已经被更新为23年)。

项目的管理和治理方式是什么?DAO水平如何?

项目的管理和治理主要依靠核心团队,从过往的历史来看,核心团队的交付成果比较优秀。

估值水平

Polygon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Polygon PoS链和ZK Rollup的一系列子项目。

Polygon PoS的估值

我们采取横向对比估值和纵向对比估值相结合的方式为Polygon PoS进行估值。

横向数据对比

智能合约公链的估值是一个复杂且困难的课题,DeFi协议可以采用收益倍数等方式进行估值参考,而智能合约公链更加类似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的视角来评估公链的现状和潜力或许更为恰当。而公链的“综合国力指标”应当考虑活跃dAPP数量、活跃用户数、TVL、链上总资产价值、活跃开发者人数、链上转账数量、链上转账总价值等等数据,并通过一定的加权处理得出,然而目前并没有类似指标。

因此,笔者重点选取了资产、用户量、业务活跃、开发者四个维度的指标,将Polygon与其他公链竞争对手进行比对。

● 资产指标:TVL。用户愿意将有价资产放在某条链上,表明了用户对该条链的安全性、可用性、投资价值的综合认可度,也是目前公链估值所最常用的数据指标。(事实上更好的资产衡量指标应该包括链上的NFT资产,但是这方面并无可准确的数据)所以我们在此以defillama所统计的同质化资产的TVL作为近似的资产衡量指标,并且采用流通市值/TVL作为横向比对的资产指标。该指标数值越小,说明其单位流通市值对应的链上资产数越多,估值也就越低。

● 用户指标:链上活跃地址数。我们选择30天的平均日活跃用户数作为衡量该链的活跃用户情况,并且采用流通市值/日活跃用户数作为横向比对的用户指标。该指标数值越小,说明其单位流通市值能够承载更多的用户,估值也就越低。

● 活跃度指标。每日消耗Gas的美元价值和每日tx总量。链上交易的活跃度是对公链而言较为难以衡量的一个指标,传统上,通常使用每日消耗Gas的美元价值来作为估值对比项,其逻辑是通过用户支付Gas这一成本(对用户而言)的行为,更加客观的评估用户的真实链上活跃意愿。不过这一指标的问题显而易见,高Gas价格从本质上而言是不利于链的发展的,或者说,降低用户链上交互的成本本就是以太坊扩容以及各种竞争链的目标,若这一指标具有很好的说服力,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扩容、不应该为了提高TPS而努力。但是笔者也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单独指标能较好的衡量活跃度(如各位有更好的思路欢迎与笔者探讨)。所以我们采用每日消耗Gas的美元价值和每日tx总量相结合的形式,将最近30天消耗Gas的美元价值,以及30天的tx数量折算成年化数据,从而得到二个可以横向对比的指标:市值/年化gas消耗金额、市值/年化tx数量。同样的,这两个指标也是数值越小,代表该条链的估值越低.

● 开发者指标:链上验证合约数。活跃dApp数量也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指标,可惜这个数据并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源。我们采用近30天平均每天在官方区块浏览器新验证的合约数来衡量该条链上的开发者活跃情况,并且采用流通市值/日均验证合约数作为横向比对的用户指标。该指标数值越小,说明其单位流通市值能够承载更多的开发者,其相对估值也就越低(由于该数值普遍较大,我们在比较时进行了一定的位数处理)。

TVL排名前十的区块链 来源 Defillama

此外在进行对比之前,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排名前十的区块链的Layer 1代币用例也有较大的差别。比如BNB除了是BNB Chain的原生代币还是Binance交易所的平台币(CRO也类似),而L2的OP代币无法作为网络gas等等,如果将这些项目进行直接比较,其结果的参考性并不理想。

我们以“代币主要用例是维持网络共识,并且可以作为Gas费用来支付链上交易”作为智能合约公链的主要特征,以此来选择Polygon的可比对象,最终选取Avalanche、Solana、Fantom作为Polygon PoS的横向可比对象。同样的,我们也收集了以太坊的各项数据作为比较基线供读者参考。

横向数据对比结果如下:

我们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

● 在与Avalanche的指标比对方面,除了资产指标之外,在用户、活跃度以及开发者的对比指标方面,Polygon都具有显著的估值优势,尤其是活跃用户数、tx数量以及开发者数据方面具有数量级上的差距。

● 在与Solana的指标比对方面,除了每日tx数量指标(以及不可得的开发者活跃度指标),Polygon也是全面的低估。

● 与AC出走之后走向萧条的Fantom对比,polygon在用户比对指标、开发者比对指标、每日gas消耗指标方面都非常相近,只是在资产指标方面有比较大的估值差距。

综上,从Polygon. Avalanche、Solana和Fantom的横向数据对比来看,Polygon总体的估值水平偏低。

纵向数据对比:

我们同样选取上述横向对比指标,来对Polygon PoS的估值截取每个季度第一天进行纵向对比,得到结果如下:

除去业务数据和市值快速攀升的21年上半年的数据之后,我们可以看出,Polygon当前的估值水平总体而言在历史上处于中等水平。拆分来看,相对于其市值,Polygon的用户数据、活跃度数据以及开发者数据的表现比较出色,而在资产指标方面,则呈现出估值不断上升的趋势。

从另一方面来看,相比于各项估值数据都几乎是最低的今年6-7月,当前的估值水平全方位上升,显示了本轮反弹仍然更多的是由估值提升所推动。

此外,上述所有的估值都未将Polygon的ZK Rollup子项目纳入,关于ZK项目的价值估算详见下一节。

综上,在横向与其他公链项目的对比中,我们判断Polygon相对其他Layer 1估值偏低;在纵向与自己历史估值的对比维度上,我们判断目前Polygon的估值处在中位区间。

Polygon ZK Rollup子项目估值

在ZK Rollup的方面,由于所有的zkEVM都没有正式上线,没有可评估对比的业务数据,所以也无法进行比较直观的量化估值对比,我们仅对各个项目已经披露的融资和估值情况进行罗列。

ZK Rollup相关项目2021年来的融资信息

从一级市场来看,Starkware的估值从2021年11月的20亿美金上涨到2022年5月的80亿美金,而Polygon在ZK Rollup领域另外的两个竞争对手zkSync以及Scroll最近一轮融资都没有披露估值。

虽然Starkware除了主打zkEVM的Starknet之外还有StarkEx业务,其估值并不完全对应他们ZK Rollup方案的估值,但是在纵向比对Starkware的一级市场估值时,我们可以忽略这部分影响。由Starkware的案例来看,我们可以粗略认为,市场对一个正常发展中的ZK Rollup项目,在2022年5月的估值相比2021年11月提升了4倍。

若我们同样以4倍的估值上升来衡量21年下半年Polygon收购的zkEVM和Zero,则其在2022年5月的估值分别为10亿美元和16亿美元。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这种估值的类比非常粗略。)

纵观Polygon的发展历程,他们围绕着以太坊的扩容这一目标,技术方案从逐步被淘汰的Plasma转变到如今的PoS+ZK Rollup,其市值也从Binance Launchpad时的2000万美元,增长到目前的逾八十亿美元。客观地说,Polygon在发展初期时,核心团队的背景、资源乃至资金储备,在同期的公链中并没有显著优势,但是依赖出众的行业前瞻能力和生态运营能力,在关键的资源上持续、果断地落子,Polygon市值亦向前十迈进,并且有望在未来的公链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位置。

下一轮周期,是整个加密世界从叙事落地到大规模商用的关键时间窗口。搭建能够承载几亿乃至几十亿人商业行为的、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其蕴含的价值不言而喻。如果能在下轮周期中的公链竞争中继续脱颖而出,Polygon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值空间。

参考内容

Polygon 白皮书 https://github.com/maticnetwork/whitepaper

zkEVM 官方文档 https://docs.hermez.io/zkEVM/Overview/Overview/

https://blog.Polygon.technology/zk-and-the-future-of-ethereum-scaling/

https://pitch.com/public/caf3ac93-440a-4b69-8136-f1da966f59e2/7de76264-e2ce-443e-981b-fa54dfd17523

Messari:Polygon: A Multi-Sided Approach to ZK Scaling https://messari.io/report/Polygon-a-multi-sided-approach-to-zk-scaling

详解Polygon全栈zk扩容方案:Hermez、Nightfall、Miden和 Zero https://www.chaincatcher.com/article/2071784

一文了解Polygon团队为zkEVM开发的新共识机制PoE https://www.chaincatcher.com/article/2070039

Delphi:Finding a home for labs https://members.delphidigital.io/reports/finding-a-home-for-labs

Foresight Ventures: 从 Polygon zkEVM 出发,理解 zkEVM Rollup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13*244

Pedro: Polygon Miden Deep Dive: A STARK Based zk-Rollup https://medium.com/@pedronv/Polygon-miden-deep-dive-a-stark-based-zk-rollup-600564264613

Pedro: Polygon Nightfall Deep Dive: A Private Rollup For Enterprises https://medium.com/@pedronv/Polygon-nightfall-deep-dive-a-private-rollup-for-enterprises-a01b298721c5

Pedro: Polygon Zero: The Most Performant zk-Rollup https://medium.com/@pedronv/Polygon-zero-the-most-performant-zk-rollup-a3c53b786364

Vitalik: Understanding PLONK https://vitalik.ca/general/2019/09/22/plonk.html

Vitalik: The different types of ZK-EVMs https://vitalik.ca/general/2022/08/04/zkEVM.html

Subscribe to Mint Ventures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