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 推出寫作 NFT:以 Web3 的方式收藏文章

昨天以太坊的第二層網路 Optimism 開放領取 OP 代幣空投,只要在這裡連接錢包就能確認自己是否符合領取資格。每個人過去的鏈上操作行為不同,可以領的代幣數量也不太一樣。

這次沒領到也沒關係。Optimism 在文件中清楚標示,這只是「第一波」空投。換言之,如果你從現在開始操作 Optimism 上的應用,就算是在為日後的空投佈局。

這篇文章介紹的 Mirror 與「寫作 NFT」正好就是建立在 Optimism 上的應用之一。我會先討論什麼是「寫作 NFT」,再看如何用 Web3 的方式收藏文章。

收藏的意義

科技不斷在改變人們的收藏行為。如果你問長輩有哪些收藏,他們可能會從櫃子裡拿出報紙、相本或是集郵冊。對長輩來說,物理的擁有才算收藏。即便這些東西的發行方已經不在,只要拿出收藏品就能勾起許多回憶。這就是收藏的意義。

後來有了網路,人們的收藏行為也被迫改變。為了收藏網路文章或圖片,有人會準備印表機把它們列印出來。影片無法列印,就燒成光碟或是存進隨身碟。雖然看起來老派,甚至還可能有盜版疑慮,但這卻是當時唯一的收藏方式。

隨著網路上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收藏卻變得越來越困難。Netflix 上的影片無法截圖,在 Spotify 聽到的 Podcast 也難以保存。若想收藏這些內容,人們只能按下「收藏」按鈕。

但多數社群或影音平台上的「收藏」功能充其量只是「按讚」的另一種名稱。使用者並非真正擁有內容,一旦平台關閉,這些「收藏」也就得跟著陪葬。這是因為在 Web3 之前,數位的資產都得仰賴中心化的平台保存(例如銀行),根本沒有真正的數位收藏(擁有)的效果。

想要讓數位收藏品活得比平台更長久,靠 NFT 是最簡單的方法。

點擊、分享、收藏

最近 Web3 創作平台 Mirror 宣布推出寫作 NFT(Writing NFT)新功能,讓創作者可以把文章發行成 NFT,並讓讀者可以真正地收藏網路文章。

根據 Mirror 的公告

在以太坊變成程式碼之前,它是一篇文章。Vitalik Buterin 在 2015 年推出以太坊區塊鏈的前一年,發表了一份白皮書闡述對以太坊的願景。這激勵了一群支持者幫助他實現想法,並成為現在許多區塊鏈應用的基礎。現在這份白皮書已經成為無價之寶。

在 Mirror 上發表的許多文章,對特定讀者來說可能都是無價之寶,就像當年的以太坊白皮書一樣。因此,現在 Mirror 可以讓創作者將作品發行為數位收藏品,並為它設定數量和價格。創作 NFT 完全免費,而且透過以太坊 Layer 2 發行還能讓交易變得更便宜、快速且環保。

有些人可能看過以太坊白皮書,甚至曾在網路上分享過這份文件,但不會有人說自己收藏這份白皮書。即便有,大概也沒人願意花錢向他買下那份「收藏」。

這是因為數位檔案先天就可以複製,每個人打開網頁都能下載,即便是作者本人也無法說這是他的個人收藏。人們可以確認作者,卻無法辨識哪個才是原始正本。

但 Mirror 透過區塊鏈,創作者可以將文章發表成 NFT,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收藏。而 Mirror 的這份公告,本身就是一款寫作 NFT,每份要價 0.01 ETH(約 20 美元),限量 420 份。剛發行就被掃購一空,動作太慢就只能到二手市場購買。

這肯定讓許多公司的公關、行銷部門看傻了眼。原本要拜託媒體幫忙曝光的產品公告,現在不僅不用花錢宣傳,竟然還有一大堆人自願花錢買下,將 NFT 放上社群網站炫耀。

人們買的顯然不是這份公告的文字內容,而是公告背後代表的收藏價值與歷史意義。Mirror 的「寫作 NFT」可說是我夢寐以求的新功能,也和自己在一年前宣布推出區塊勢 NFT 的願景不謀而合。當時我說

發行文章 NFT,是想讓讀者也能參與區塊勢的旅程。舉例來說,有讀者因為文章、podcast 而完成報告、找到工作或投資獲利。他們原本無法將這些數位內容變成個人收藏品,而只能改以文字感謝、付費訂閱或其他形式紀念。如果哪天區塊勢網站停止營運,也等同讓這些人的重要回憶跟著消失。

文字早就有許多方式可以保存,複製或列印都行,但 NFT 滿足的則是前所未見的數位收藏需求。區塊勢發行 NFT 是讓讀者可以買下喜歡或值得紀念的內容。即便網站關閉,NFT 仍能被每個人永久保存。

我看好 Web3 的收藏功能可能會改寫未來人們對熱門內容的定義。

以前點閱率高就代表是熱門內容。這導致許多媒體為了搏眼球,會用聳動標題騙點擊。現在除了點閱率之外,人們也開始參考分享與訂閱數,畢竟通常都是看完內容才有反應。但這又形成機器人分享與留言的亂象。

收藏是更深層的互動。如果不是真的喜歡,很少人會拿出真金白銀。

雖然現在人們能以 NFT 收藏的數位內容還不多,但從 Instagram 與 YouTube 紛紛預告將整合 NFT 來看,未來的「收藏」功能應該會和現在很不一樣。到時候不能買來收藏的網路內容,恐怕才是少數。

因此,我也替這篇文章發行 NFT,鼓勵大家體驗 Web3 的收藏功能。為了降低大家的參與門檻,這款文章 NFT 只送不賣。但領取 NFT 仍要支付大約 10 元台幣的礦工手續費,因此你還是得先將 ETH 存入個人的 Optimism 錢包才能領取。

我希望這可以變成許多人第一篇收藏的網路文章。即便日後區塊勢不再營運,只要你打開錢包,仍舊可以想起當年就是看了這篇文章才領到這款寫作 NFT。這就是收藏的意義。

習慣與隱私

這些寫作 NFT 將會像是每個人家中書架上的書本一樣,讓人能夠一眼看出你的興趣所在。

雖然我相當篤定 NFT 就是未來,但我也不敢小看人們改變習慣得面對的阻力。即便 Optimism 上的手續費已經很便宜,但終究不是免費。許多人連按讚都懶,更不用說要花錢、花時間收藏 NFT。如果人們懶得收藏,創作者就難以單靠它來維生。

除此之外,鏈上的隱私也是一大問題。如果你要收藏的 NFT 比較私密,不想被別人知道,現在恐怕還做不到。畢竟可能有人會想看看 vitalik.eth 都收藏了哪些 NFT。這些個人喜好原本只有 Google、臉書知道,但現在大家都可以在鏈上查詢得到。除非你得換個錢包操作。

回頭來看,雖然寫作 NFT 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但它的最大創新之處是真正實現了數位的收藏功能。既不是仰賴紙本,也不是寄放在某個平台,而是將數位內容放進你的個人錢包裡永久保存。


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來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內容不接受廠商業配。如果你覺得區塊勢的文章不錯,歡迎將它分享出去或是到會員成立的 Discord 參與討論。此外,也請大家推薦區塊勢給親朋好友 🙏 若想查閱區塊勢過往的出刊內容,可以參考文章列表

Subscribe to 許明恩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