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从10SOL到1000SOL,我的MEME交易实战心得》

前言

一直以来我在Web3的输出是以做投研、写研究长文为主,在今年10月之前我虽然也在一些meme上赚过钱,但一般是把它当做板块轮动的热点标的来看,并没有系统性的去研究怎么玩meme。但一方面我越来越意识到在这个周期中meme作为新型注意力经济的地位,另一方面我所在的项目dappOS下一阶段将推出的意图交易所也和meme、交易相关。

因此在大概两个月前我开始深度系统性的研究如何做meme交易,收获也相当不少,从一开始只打算玩玩的本金10SOL一路滚到了1000+SOL,翻了100多倍。最近趁着meme热度有所退却,我也把前段时间的交易心得整理如下,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总论:你在赚什么样的钱?

在市场中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要做到长期稳定盈利,你必须要清楚你每一笔交易背后的逻辑,也就是搞清楚你在赚谁的钱。如果你在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就急急忙忙上车了,那你大概率就是市场中亏钱的那个。

实际上不同交易员都有不同的风格,这段时间总结下来我比较擅长赚两种逻辑的钱:

  1. 新热点情绪的钱

  2. 优秀叙事标的底部爆发的钱

由于两种交易的底层逻辑不同,所以在标的选择、入场时机、离场时机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将详细分享。即使是交易所里面的“VC币”,在当下币价上涨更多基于情绪传播和而不是基本面的背景下,有些交易逻辑也是适用的。

一、热点情绪的交易逻辑

  1. 如何选择标的

在牛市之中,如果一个新热点新概念出现并开始裂变式传播,那么相应meme的价格会形成连续猛涨的态势。

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币价一路猛涨,基本不带回调或者即使有短期回调幅度也不超过30%;Twitter KOL、微信/TG群、新闻媒体开始大量发文讨论这个热点概念,**一开始以喊单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出现一些中性/负面评论。这些评论的出现是裂变传播的标志,说明这些人看到了其它人在喊单讨论,自己不太看好没有上车,但觉得这是热点有必要点评一下。

要抓住这种机会,有两个方法:

  1. 经常的刷Twitter、刷GMGN里的热点标的,并且要对叙事的传播强度有一定判断力。比如$BAN、$RIF、$LUCE的叙事都各有角度和新意,而像$DOGE、老鹰等从传播角度来看也是有力量的。

  2. 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关注到,在看到一些Twitter KOL发文、一些群友说话的时候,也可以分析判断这个项目处于裂变传播的哪一个阶段,如果认为这个项目处于裂变传播的初期,也是一个进场的时机。

一般来说按照我的选币偏好,在决定入场的时候这个币的市值一般在5M-50M之间。低于5M的币往往都是已经上车的人在各处喊单,非常脆弱,并且背后不一定有强庄,很容易一波流直接归零;高于50M的币赔率就不够高,就算要进场也要控制仓位。对于高于50M的热门币,我更喜欢赚它回调后底部爆发的浅

  1. 如何入场

此类标的在决定要买入的时候,就需要第一时间进场。因为你赚的就是热点情绪的钱,你押注的就是这个叙事可以得到裂变传播、或者是你正处于这个裂变传播的上游如果等回调的话,很容易等不到你心理的价位,然后看着价格一路高涨、各路KOL各种角度分析这个MEME的星辰大海的时候拍大腿后悔、追高进场,最后被套

不过实战中,为了有相对较低的平均成本,如果这个标的正处于快速拉升状态的话,我会考虑进预定仓位的40%,然后在出现了20-30%左右的回调的时候买入剩下的60%,一直不小幅回调的话就不补仓了。如果这个标的当前处于横盘/下跌状态的话,我就会一次性把所有仓位打满,之后不会考虑补仓的问题。

入场的时候如果仓位比较大,我会学习惠姐的三钱包方法,将资金分成20%、30%、50%三个新钱包去买入,一定程度上降低被定点监控的风险,并且方便后续离场的时候控制仓位。

  1. 如何离场

如果上涨了:大宇哥@BTCdayu 推荐的15分钟趋势线止盈法是实战起来比较管用的,因为我们赚的就是情绪的钱,如果15分钟趋势线跌破的话容易出现连环踩踏式下跌,此时就是阶段性止盈的时机。一般来说我会在三次上涨后跌破15分钟趋势线的时候依次出30%-50%-20%。但如果显著出现上涨后回调到成本线附近,我一般会考虑全部卖出剩余的仓位,防止进一步回调后盈利变亏损;

(附:大宇哥的15分钟趋势线止盈法讲解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JfVPa8P4c)

如果直接跌了:如果在买入以后这个币再也没有上涨高过成本价,说明是选标的的逻辑出了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在成本价的一半附近考虑止损;如果这个标的确实是好标的,叙事有二次爆发的空间,一般来说还会有更低成本的再次进场机会。

二、优秀叙事底部爆发的交易逻辑

  1. 如何选择标的

即使是一些第一波爆发市值就超过50M甚至100M的优秀叙事,往往也会出现70-80%左右的深度回调,比如$MOODENG、$AI16Z、$BAN、$LUCE这些后来市值都稳定100M+的MEME币在第一波爆发后都有深度回调的时刻。

这一方面是情绪潮起潮落的自然结果(可以看年初$SLERF刚开盘的K线走势,当时$SLERF早期不可能有人能预先坐庄,那个K线就是最经典的纯散户PVP的自然K线),另一方面也是庄家需要通过大回调来出货盈利、让更多人有机会上车、拉高众人的平均成本以便下次爆发。因此赚这种逻辑的钱,就需要先判断这个叙事有没有持久力、有没有二次爆发的可能性。

如何判断一个叙事是否会二次爆发也是一个需要经验积累的事情,由于有时候这和背后庄家的操盘逻辑相关,我们只能尽可能提高胜率而不可能做到100%全胜。一般来说我觉得大概率会二次爆发的叙事,会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特征:

  1. 有很强的独特文化的社区,且不局限于华语圈(比如$NEIRO、$ACT、$ELIZA)

  2. 概念本身和远期某个确定发生的大事件相关(比如$BAN、$LUCE)

  3. 本身具有一定的科技基本面属性,会不断成长且受益于相关赛道爆发(比如$GOAL、$RIF)

而以下叙事出现一波流的可能性较高:

  1. 概念本身和已经发生的某个事件相关(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人们的注意力会慢慢转到新的事件上)

  2. 名人喊单,比如马斯克概念、特朗普概念、V神概念、CZ概念(名人会不断发文产生新的概念,注意力会被分散,而且标的本身一般是临时产生+野庄进入,可能第一波过后庄家就跑路玩新的概念了)

  3. 相似叙事概念中的非龙头(一波爆发+回调以后资金更倾向于进场龙头,而不是龙二三四五)

典型的案例:BAN、$RIF的第一波爆发都是典型的案例,当时只要刷推特的都可以看到大量KOL在谈论这个热点,且态度整体正面但也有一些负面。

2. 如何入场

此类标的一定要等到深度回调以后再进场,要相信大回调一定是有的,真的出现没有50%以上回调一路从10M涨到1B的MEME那这钱我们也不去赚。一般来说我习惯在看到这个币深度回调至少70%以上,且底部横盘时间超过2天以后再找机会进场,进场的点位是在横盘区间的中底部。对于一些回调幅度没有那么深的币,比如50%左右,如果很想上车的话我一般会考虑进40%仓位。

注意由于这是一个埋伏爆发的逻辑,可能会出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1-2周)标的仍然处于横盘区间、出现轻微亏损的情况,会占用资金的流动性。所以埋伏的时候也要注意仓位控制,避免出现重仓埋伏某项目结果看到新机会后只能割肉来获取资金的情况。

这里也聊一下做波段的问题,虽然同一个币我可能会多次进场/离场,但每次进场或者离场的逻辑都是属于两种交易逻辑中的一种,在入场的时候就清楚了我在赚什么样的钱,怎么离场。如果只是单纯的看K线高抛低吸,很容易会出现卖飞/被套的情况,因此我在这里是不太推荐的。我也没见过哪位高手靠做meme波段能够长期赚钱的。

3. 如何离场

如果上涨了:由于赚的是叙事爆发的钱,这种交易期望的赔率是比较高的,因此第一次突破横盘区间再回踩的时候一般不止盈。在标的至少上涨50%之后,再考虑用15分钟趋势线止盈法来分批止盈。由于二次爆发的叙事一般来说是比较强劲的,最好留20%的尾仓格局一下,期待上币安等大机会。

如果直接跌了:如果一直不涨,确认跌破横盘区间的底部(比如过了一段时间还没上去,或者跌的非常快直接比之前底部还要低20%),链上标的就要坚决止损,虽然说在交易所内的交易中庄家拉盘前往往会来个假跌破来吸收更多筹码、让人下车,但由于链上meme普遍池子不深,一旦出现跌破2天以上横盘形成的关键支撑位,往往出现的是连环踩踏式下跌,因此不要幻想这是“庄家在试盘”。如果是币安/OK等大交易所里面的标的,由于流动性好且庄家倾向于这么操盘,确实很可能出现“假跌破”的情况,可以酌情再观望一段时间。

推荐关注的KOL

在Twitter的meme交易领域也有不少优秀的KOL,其中有四位是我非常推荐大家关注的,我也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0xcryptowizard 巫师:$ACT一战成名,对meme交易有很深的理解,写的新手教程和一些对标的的点评都非常有价值。巫师置顶的MEME教程是非常适合新人入门的。

@0xmagnolia 惠姐:实战分享KOL,$MOODENG、$BAN都是惠姐的成名战役,一些关于如何实盘、如何交易的内容甚至被整理成惠经,非常大家值得学习。$BAN的复盘长推里面不同时间段的解读和评论区的互动也非常有意思。

@BTCdayu 大宇:对热点的捕捉非常有感知,很多新叙事出现或者旧叙事即将爆发的时候都能捕捉到并且发在收费群里比如$PNUT、$LUCE、$RIF等等,群里也有很多其它高手共同交流分享。即使只看公开的推文,对理解热点、情绪也是很有帮助的。

@Michael_Liu93 麦总:机构背景,对meme是新时代注意力经济的理解非常超前,如果你是VC、研究员、技术出身到现在还看不上meme的话推荐看一下麦总的几篇长推;一些从dev、庄家视角的解读也非常有帮助。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Subscribe to mtyl.eth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