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交易所竞争发展路线
January 24th, 2023

Looksrare和X2Y2均诞生于2022年初,当时正值市场开启了一场讨伐Opensea的风波。起因是年初的时候Opensea以133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一轮融资,然后其CFO的言论有类似Opensea在计划上市的意思,激怒了很多因空投预期而参与Opensea交易的区块链用户。用户们觉得被Opensea背刺了。在那场沸沸扬扬的讨伐之后,出现了OpenDAO、Looksrare和X2Y2这样的项目。他们打着“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的旗号,通过给早期Opensea用户发放空投来吸引用户,并通过质押代币分交易手续费、交易挖矿、挂单奖励等方式持续的吸引用户参与交易,最终从Opensea手上抢下了一点市场份额。
(一)交易挖矿激励
1、 交易挖矿激励是提高平台交易量最直接有效的的方式
交易挖矿就是用平台代币对交易进行奖励,为了获取平台的代币奖励用户会不停的在平台进行交易。用户交易的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交易手续费(平台费用+创作者费用)和Gas Fee。只要当成本低于交易激励时,就存在套利空间,套利者就会不停的进行刷量直到套利空间消失。
交易挖矿的效果非常好,Looksrare在1月推出交易挖矿之后,交易量直线飙升,一度超过了Opensea。

交易挖矿在上线初期很容易形成正向飞轮,交易挖矿开启后平台的交易量会显著上升,从而平台手续费飙升,手续费由代币质押用户100%捕获,质押收益提高后代币价格上涨,代币价格上涨由让交易挖矿的激励上升,于是套利者愿意刷更多的量来赚取交易挖矿激励,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当然,这个循环反过来就是死亡螺旋,四月份之后Looksrare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抛开宏观因素不谈,还有个核心原因就是其交易挖矿奖励减半,从而使交易量和币价双双下跌。

X2Y2显然也发现了交易挖矿是短期内提高交易量的重要手段,2022年4月的时候,X2Y2取消的自己创新的挂单奖励转向了跟Looksrare类似的交易挖矿奖励。可以看到在四月之前X2Y2的交易量与采用交易挖矿之后想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NFT交易挖矿奖励是获客手段,绝不是护城河

交易挖矿激励最早被用于DeFi领域,dYdX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合约交易中进行交易挖矿,有助于提高流动性并且让价格被充分发现。交易挖矿的参与者一方面进行了挖矿套利,另一方面也为平台贡献了流动性,成为了真实交易者的对手方。而NFT交易挖矿,挖矿者的交易方式多为两个钱包之前左手倒右手的交易,并没有为NFT的流动性做出贡献。

NFT交易挖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与人数众多,用户积极参与交易获取奖励;第二阶段,巨鲸涌入,几个巨鲸账户每天进行几笔成交价格虚高的NFT交易挤压散户交易挖矿空间。

第一阶段,因为交易挖矿激励刚刚开始,可以吸引到很多新用户来体验产品,类似于互联网里面的“百亿补贴”、“1折喝咖啡”这种活动,如果产品确实用户体验不错那么就有机会把新用户留下,实现项目的冷启动。这一阶段,不仅平台交易量上升也能够吸引真实的交易用户

第二阶段,当巨鲸发现交易挖矿的激励是短期可持续且安全的时,巨鲸会参与交易挖矿,巨鲸参与挖矿的方式是选择一个没有创作者费用(Creator Fees)的NFT,然后把挂单价格设置为数千ETH,然后左手倒右手买卖几次,完成交易挖矿。这个过程即没有为NFT提供流动性,也挤压了散户交易者参与的积极性。这一阶段,交易挖矿的核心功能是维持最基本的平台NFT交易量数据以及为质押挖矿的用户提供稳定的ETH现金流

交易挖矿到了第二阶段,本质其实是协议方通过出售每天解锁的代币换取ETH然后按比例分发给当前的代币质押者。到了这一阶段,交易挖矿已经无法为平台吸收太多新用户了,但通过第一阶段的获客,平台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用户以及打响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二阶段的交易挖矿能把平台的业务数据维持在一个相对“漂亮”的水平。
这一阶段既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阶段,也是交易所项目方低调建设的阶段。该阶段即使项目方什么都不做,也能将平台数据维持在之前的水平,但这其实虚假的繁荣,到了这一阶段不论是投资者还是项目方自己,都应该将注意力从单纯的交易份额转向真实的用户数的增长情况,和用户的产品体验反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阶段项目方没有太多的业绩压力,平台数据基本能应付投资者了,所以也是静下心来好好打磨产品的一个好时机。
这一阶段能够持续的时间主要取决于交易挖矿激励的设计,激励下降的那天就是第二阶段结束的那天,Looksrare的第二阶段显然在今年5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交易挖矿奖励减半后,让平台交易量急速下跌,导致质押收益下降,进而导致币价下跌,实现了“戴维斯双击”。
当青蛙快要被煮死的时候Looksrare仿佛才发现自己是那只在温水里游泳的青蛙,于是近期关注Looksrare的用户会发现他们终于开始迭代优化自己的产品,推出了一些还算有诚意的新功能。但显然他们错过了优化产品最黄金的那段时间,阻止死亡螺旋最好的方式应该不要让它开始转动。而对于X2Y2来说,其交易挖矿会持续2年,而且奖励是始终恒定的,因此二阶段的周期会长一些,能不能利用好这段时间,好好打磨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以及尽可能捕获多的流量和用户是X2Y2未来发展的关键。
总的来说,交易挖矿激励这件事在区块链行业不能一概而论,DeFi的交易挖矿比NFT的交易挖矿能为项目带来的价值要大很多。因此想要长远发展NFT交易所决不能把交易挖矿当成自己的护城河,因为在交易挖矿进入二阶段后,收益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新解锁代币的卖出,并不是长期可持续的。交易挖矿激励能在前期吸引很多真实用户,但绝不是一个项目能够高枕无忧躺着赚钱的护城河。
(二)挂单奖励激励
挂单奖励(Listing Reward)是指NFT持有者在平台以合理价格挂出畅销的NFT,即使NFT不被卖出也能够获得挂单奖励。
1、交易所激励变化路径
关于挂单奖励这件事,Looksrare和X2Y2的竞争路径显得格外有趣
Looksrare:交易挖矿→ 交易挖矿+挂单奖励
Looksrare在1月11日上线之初就开启了交易挖矿,然后到了4月20日改变了激励策略,将原先的交易挖矿中的部分收益分配至挂单奖励。
X2Y2:挂单奖励→ 交易挖矿
X2Y2在2月15日上线时,创新的提出了挂单奖励,由于上线之初规则设置存在一些漏洞,对NFT交易的促进并不明显,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修正后,X2Y2于4月1日取消了挂单奖励,将原本分配给挂单奖励的收益分配至交易挖矿。
2、挂单奖励效果好吗?
挂单奖励的逻辑在于,通过挂单奖励激励NFT持有者来平台上架NFT,当一个商场的商品种类丰富多样后,购物者当然会被吸引到该商场进行购物。
首先确认一点,平台做各种激励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用户数从而促进交易量。所以有没有效果看交易量是最直观的,还是回到X2Y2历史交易量的那个图,你会发现在平台采用挂单奖励这套机制的时间里,平台交易量是非常低的。

究其原因,我们把参与挂单奖励的用户分成两类。
一类是真的有卖出NFT需求的用户,这类用户的核心诉求是尽快的以自己想要的价格把NFT卖出,因此他不会因为X2Y2或者Looksrare有挂单奖励就只把NFT挂在这两个交易所,他肯定同时也会在Opensea挂单。然后因为Opensea的流量导致他的挂单大概率会在Opensea被成交(这点在聚合器出现后有所改善,下文细说),于是X2Y2、Looksrare白给了挂单奖励,却没有促进成交量。同时,因为用户的核心诉求是尽快卖出NFT,挂单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对应的奖励也不会很高,对于一些价格不敏感的用户,即便知道了某平台有挂单奖励,可能也只会选择在Opensea挂单。
另一类是不想卖出NFT,但是想要通过挂单获取收益的用户。这部分用户的核心诉求是:(1)NFT不被别人买走(2)挂单的时间越长越好。
平台为了限制这些用户薅羊毛,会设计一系列规则,比如挂单价不得超过地板价的一定比例,比如只有交易量超过一定的系列才能获得挂单奖励。在这样的规则限制下,投机者的做法就是在规定范围内挂一个最高价以确保自己的NFT不会被买走。这样确实提高了平台的NFT挂单数量,但对于交易的促进其实并不明显。
看到这你可能会疑问,既然挂单奖励效果并没有很好,为什么Looksrare还要调整自己的激励模型,转向挂单奖励呢?这个问题会在后文得到回答。
(三)交易手续费竞争
NFT交易中主要有两个手续费,一个是交易所收取的交易费用下文就简称“交易手续费”了,另一个是由NFT创作者收取的创作者费用(Creator Fee)。需要注意的是创作者费用收取比例的设定并没有那种一站式的协议,就是说创作者没法设定一次就全平台通用,往往对于一些新的交易所,创作者需要专门的前往对方网站进行设置,否则无法收取。
凡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就会有价格战,NFT交易所们的价格战就围绕着上述两个手续费展开。
1、交易手续费价格战
先说交易手续费,Opensea作为具有垄断地位的龙头交易所,收取了行业内最高的2.5%的交易手续费,也基本为后来者设定了一个手续费收取的上限,作为后来者的Looksrare和X2Y2都设定了较低的交易手续费以此来争夺市场,并且市场上还有很多类似于Alienswap这样的交易所打着0%交易手续费的旗号加入到这场价格战中来。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便其他平台相对于Opensea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却没有抢到太多的市场份额。

这里引入一个简单的概念叫迁移成本(Switching Cost),大意就是用户从使用产品A转移到使用产品B的隐含成本是多少。

对于NFT交易所的使用者来说,迁移成本是极低的,对新平台的学习成本也非常低,因为不同交易所的前端页面差异很小。所以理论上来说,当一个交易所的手续费是另一个的五分之一,理性的交易者都会选择去低费率的交易所进行交易。特别是Gem这样的聚合器出现,解决了小交易所的流量入口问题后,费率优势会变得更加明显。但现在理论和实际出现了巨大差异,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因之一肯定有信息差,很多交易者并不知道有一个低费率的交易所存在,自然也不会跑过去交易。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当前的NFT交易市场中,大量的交易者都不是价格敏感的。在NFT本身价格的高波动下,1%-2%的手续费就显得没有那么的直观,因为到处都是“翻倍出本”、“一夜归零”,在这样的收益和亏损面前,大多数人不在乎手续费的差异。

但NFT交易者们并不会一直都维持低的价格敏感度,现在大家对于手续费不敏感一方面是想前面所说的NFT价格本身就剧烈波动,高价格波动让手续费显得不那么重要。另一方面是由于NFT现在主要集中于PFP,更像是艺术品范畴,像佳士得这样的传统艺术品拍卖行,收取的佣金费用从10%-20%不等,相比之下NFT交易所收取的2%左右就显得不那么高了。

而随着市场发展,交易者逐渐成熟,交易者逐渐会意识到2%的交易手续费是如此的不可承受,要知道传统股票投资的交易手续费大概是万分之三。同时,随着GameFi的兴起,NFT的交易品类可能会从单纯的PFP转向GameFi中的NFT,而这时候NFT就不单单是一个头像艺术品了,这是生产资料,每一点手续费的波动都会导致投资者的回本周期变长,低手续费交易所的优势会逐渐变大。

总的来说,我认为NFT交易所的价格战会愈演愈烈,即便是Opensea这样近似于垄断的巨头也会下调自己的手续费,要知道Opensea单手续费收入一年就有约6亿美金,一个极端暴利的行业必然会涌入大量的竞争者,如果Opensea继续维持2.5%的交易手续费的话,低手续费交易所的价格优势会逐步扩大。

2、创作者费用

如果说交易手续费的价格战是明牌竞争,那创作者费用这块就属于黑暗地带了。创作者费用的设定通常从0%-10%不等。前面说到了这个费用是需要创作者去平台手动设置的,于是就留下了一个不算漏洞的漏洞。大多数创作者只会在Opensea设置创作者费用,对于一些新出现、较小的NFT交易所,出于各种原因,创作者们没有去设置费用。这也就导致对于很多NFT,NFT卖家如果在X2Y2或者Looksrare卖出NFT的话,会比在Opensea收到的钱多出大概10%。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同一个NFT可能在Opensea的挂单价会更高,因为只有Opensea收取创作者费用。

说是黑暗地带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交易所敢公开在官方渠道宣传自家的NFT交易不收取创作者费用(因为这显然损害了创作者权益),但私下里不收创作者费用却成了一个重要的宣传手段。当然NFT交易所们也不敢犯众怒,一般创作者主动去平台设置费用都会得到交易所方的配合。

所以创作者费用方面的价格战,只适用于小交易所上线初期使用,如果NFT交易所有机会做到一定规模后,创作者们自然会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地方需要他去做些什么。在未来,随着一些底层协议的更新,也许能出现创作者在NFT的层面就设置好创作者收益分成。那么小交易所在这方面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Subscribe to okscan.eth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Nft graphic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okscan.eth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