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挂单量(流动性)
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在这个人人都有互联网思维的时代,没有人能忽略流量的重要性。这里我们把NFT交易所的流量拆解为两部分:买家流量和卖家流量
1、买家流量
很多人说在Web3流量有了新的解决方式,比如在NFT交易这块解决方案那就是聚合器。Gem这样的聚合平台出现为小交易所解决了买家流量问题。NFT交易平台仿佛不需要考虑有没有人来购买NFT了,因为只要平台有NFT挂单,聚合器们就会把挂单摆上货架。
聚合器们仿佛成为了NFT小交易所的救星。但是NFT交易所真的不再需要有独属于自己的买家流量了吗?
这一切的前提是Gem能始终保持中立并且不滥用自己在把持流量后的议价能力,这就像当美团、饿了么在打完价格战,几乎将市场份额完全吃下后的下一步就是用自己的议价能力向平台商家收取回报了。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有哪家交易所认为能够一直躺在聚合器的流量扶持下赚钱,那么这一定是第一个被淘汰的交易所。
可以说NFT交易聚合器的出现的前提是市场上有了多家交易所,而小交易所能够在市场站稳脚跟也少不了聚合器提供的流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一旦度过了这段刚开始的蜜月期,我相信下一步一定是聚合器们对不听话的交易所们的联手捕杀。更不用提,现在市场上最大的聚合器Gem已经被Opensea收购。当你最大的流量入口是你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小弟,你最好不要期待你能一直靠这个产品维持流量。
2、卖家流量
如果说买家流量还能靠聚合器的话,那卖家流量就属于NFT交易所的核心竞争点了,毕竟现在Gem、Genie还不敢大面积作恶,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合理价格挂单,NFT的交易量就不会差。
显然,Looksrare在四月份及时的认识到了这一天,开始实行挂单激励以吸引NFT卖家来平台挂单。而X2Y2虽然取消了挂单激励,但是在四月推出了0%交易手续费的激励活动,并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一直维持0.5%的交易手续费。这里科普一下,交易手续费通常向卖家收取。也就是说通常买家不会在意交易手续费是多少,因为他支付的价格就是他看到的价格。卖家会对交易手续费比较敏感。所以不论是挂单激励、还是降低交易手续费都属于给卖家让利,平台通过让利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前来挂单。
除了卖家让利,积极的进行推广和与NFT项目方合作并紧跟实时热点也是积累卖家流量的重要渠道。从前段时间的“肝白”到现在的“Free Mint”,NFT市场上的热点不断的涌现,NFT炒家们在市场上不停的追逐着热点。如果交易所能够与项目方展开积极合作,让项目方配合引导,让NFT持有者到特定的交易所去挂单,如果遇到爆款的话能起到不小的引流作用。
3、买卖同源
NFT交易平台与传统电商平台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NFT交易所是买卖同源的,也就是说某个用户可能上一次登陆网站是为了买NFT,而下次再来的时候他可能又会成为一个卖家。这也是为什么前面强调买家流量重要性的原因之一,如果平台所有的买家都来自于聚合器,又怎么能期望他们在选择卖出NFT的时候会选择你呢。
(二)用户体验(产品迭代能力)
产品体验在Web2是很重要的一个护城河,但在Web3或者更狭义一点区块链行业不是那么的受到重视,我第一次用Curve的时候以为我回到了村里刚通网的那个年代。
币圈的上一波热潮是DeFi,在那轮叙事中,一个项目或者说产品的好坏,主要看他能不能带用户赚钱,能赚钱就是好项目即使你的前端烂的跟Curve一样,不能赚钱的项目前端体验再好也没用。
而Gem这样产品的出现预示着Web3的下轮叙事逻辑还是会回到产品体验这个层面上,因为再好的协议、再好的底层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也要落实到用户层面,简单来说就是要有人用。
区块链行业下一个阶段的竞争态势可能是一些项目辛辛苦苦写合约做产品,然后被一款用户体验优秀,前端设计美观,产品迭代能力强的聚合类产品“套娃”,然后在分蛋糕的时候切走最大的那一块。其实这一点从前段时间的CVX套娃就已经初见苗头了。
NFT从Crypto Kittiy开始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每天都有新的热点,新的叙事逻辑,同时有新的需求诞生。而由于项目方的开发资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项目方能够有敏锐的嗅觉去发现哪些是长期真实的需求,考虑每个新功能迭代背后的ROI,这样才能够将产品迭代能力转换为良好的产品用户体验,这才是一个项目真正的护城河。
还是以Gem为例,在Free Mint的热潮下,Gem开发了一个Mint数据的排行数据库,并且直接提供在Gem官网一键mint的功能,解决了用户不敢随意mint NFT以及收集数据的痛点。这只是其最近更新的一小部分,但你能看出一个优秀的产品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开发能力迭代产品的。而收购了Gem的Opensea也在近期推出了自己开发的Seaport协议,并且更新了万年不变的前端页面推出了几个早就应该有的小功能。先发优势固然很关键,但积极且方向正确的产品迭代才是维持霸主地位的制胜法宝。
由于区块链的可组合性和去中心化特性,Web2的那套护城河理论其实以及走不通了,Web3行业内的竞争将比Web2更加激烈,因为这里不相信所谓的护城河,Web3带来的低甚至是零迁移成本,让用户能够更自由的选择自己跟喜欢的产品,想要留住用户,项目方只有保持一直保持警惕不停的迭代产品,了解用户,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在行业内胜出。 (三)社交属性 谁能够将NFT社群内置到NFT交易所内,谁就能获得最大的护城河。 NFT的社交价值其实一直没有被NFT交易所捕获。NFT的社群主要集中于Discord,项目方的公告主要通过推特和Discord来发放。NFT用户的体验是割裂的。 试想如果有一个NFT交易所,内置了类似于Discord的功能,用户在点击某个NFT Collection后就能看到项目方的每日动态和公告,购买NFT后就自动能够在社群内获得身份无需再次验证,电脑屏幕左边是NFT的价格走势,右边就是社群内部的聊天框。当然这只是我的初步设想,未来的产品模式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 为什么说社群内置是最大的护城河,因为在Web3资产是属于用户的,用户持有的NFT可以在任意交易所上架,迁移成本几乎为零,用户今天可以在A交易所交易,明天就可以去B交易所。NFT可以迁移但是社群无法迁移,即便用户在其他平台购买了NFT最后还是会回流到有社群的那个NFT交易所。于是护城河就形成了。Coinbase在今年推出NFT市场的时候就强调了NFT的社交属性,但是当时只是停留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相关注层面上,并没有重视NFT社区的建设,但无疑是NFT交易所去捕获NFT社交价值的一次尝试。 结语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是我觉得NFT市场未来的前景远不止于此,在当前这个时间点我们会觉得Opensea的地位几乎无法撼动,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三到五年看,也许五年后又是另外一批NFT交易所在这个市场上竞争了。想象币圈交易所过去十年竞争格局的变化,我上面提到的这个可能也许并不仅是一个恐怖故事,所以我企图找到一些交易所成功的要点来验证自己的投资逻辑,但写完后总觉得差点意思。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很喜欢Looksrare和X2Y2的代币模型。传统金融从业者总是对那些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抱有好感。关注我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一直都在关注NFT交易所。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十年前赵长鹏拿着个白皮书找到你问问你要不要投一点币安的股权,你会投吗?当时不敢,如果给你回到过去的能力,你还会拒绝吗?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没投到赵长鹏投给了孙割。 最后的最后,本文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