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雷
饶是再迟钝的人,经过Luna、FTX这一遭,应该也明白这些三十岁上下的,所谓华尔街出来的精英创业者,其实没有三头六臂。曾经将市值做到登天的规模,原因主要在于金融而不是技术。技术可以穿越时间,金融却被周期主导。可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可以”雨打风吹去“。
这个行业里大话精太多了,和一些国家的政坛差可比拟。我记得AG的合伙人Annabelle Huang曾经在Luna事件后接受采访,以一种岸上人的姿态谈论Luna事件。当时我就诧异,你们怎么会毫无影响呢?演戏到过火,就是蹩脚的演员了。
2.预测
这几天研究四海的微博,看到他曾经在9月发博说如果年底价格创新高,就再送十台苹果手机。比特布道者是老实人,评论说如果是不再创新低,可能更现实。有评论回复说,你以为他是真心想送吗?
其实,币圈老人喊价不是罕见的事,但不管他们自己财富几何,我似乎没见过几个成功的。即使是我认为理性冷静的ahr999,也在去年喊出了年底12万的价格。Plan B的预测曾经有几次准到千位数,但也在去年最后两个月差得离谱。
短期预测,等于算命。而且现实世界,没有一种资产可以独立一个时空,今年这样猛烈的加息,对币圈。今年真像是应了巴菲特的话,潮水退去时,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3.测不准原理
对于苏东的历史,我向来兴趣不大,我的兴趣集中于于晚清与党史。但偶然听到秦晖的一期《苏联式国家的测不准原理》,最重要的启发是,在苏联式国家,你永远不能根据一个人当权前的表现推测当权后。
4.明星风投
淡马锡、红杉与老虎基金投的项目接连踩雷,开始有人质疑起这些公司的DD能力和态度了。我想DD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在旧世界也没什么项目可投。假如WEB2或者新能源的好项目已经看不过来,钱都不够投,谁还会去看币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