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
December 12th, 2021

Web3.0的愿景是重塑一个真正开放自由的去中心化互联网,经过加密行业这么多年的技术发展与积淀,Web3.0的框架基本上已经成熟,组成部分大致可以分成四大块:

1、去中心化服务器:这是web3.0最具巅覆性的地方,打破了传统互联网中心服务器的承载方式,根据承载的载体不同,分布式服务器可大致分为价值承载和数据承载两类。

一类是以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为代表的的价值存储平台,在这些公链上可以搭建类似于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银行、去中心化预测市场、NFT市场等等,

另一类是以IPFS的去中心化存储为代表的数据存储生态平台,通过libp2p、DHT、git版本更新协议等技术,在 IPFS上更适合搭建偏重于数据存储不涉及到价值转移的网站,比如去中心化的社交软件,去中心化视频网站,去中心化的博客,去中心化邮箱等等。

2、去中心化域名:传统互联网的DNS协议里,所有的IPV4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的中心化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了全球互联网域名IPV4根域名服务器与IP地址管理,全世界只有13台IPV4根域名服器,主要10台都在美国,传统的DNS协议里,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都必须要经过全球层级式的域名解析流程,层级式域名解析流程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管理着世界全国的域名信息,以.eth,.btc,.bit为代表的去中心化域名系统则直接打破了传统DNS协议里这种中心化的层级管理关系,支持直接在链上解析IP地址与去中心化域名的映射关系,配合上浏览器的支持,则可以直接绕过ICANN的管理。

3、去中心化身份系统:与传统互联网用手机邮箱这些中心化的注册登陆手段不同, web3.0的身份系统的是以以太坊的账户私钥签名这样的匿名的去中心化身份系统进入,取代掉传统互联网的手机邮箱的登陆方式。

4、隐私保护与抗审查:这方面要以NYM为代表的隐私基础设施为代表,采取区块链来将其混合网络去中心化,网络中的节点可以通过提供流量来获得代币奖励,并注入混淆的流量包,使其它人难以解析其中的信息,通俗讲类似于一个高效的自激励的去中心化洋葱网络。

这四大块构成了未来Web3.0的基本组成部分Web3.0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上建设完成,未来我们在看到更多的应用在web3的土壤上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相信Web3.0的开放与自由的理念也会逐渐深入人心。

Subscribe to sirius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sirius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