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身份不需要更多DID,而需要更多元的数字血肉NFT

DID以及所有字符ID(如ENS)不可能独立定义一个数字身份,这是语言符号的原生限制。DID必须需要配合社交关系(如社区贡献代币)以及视觉表达(如PFP NFT)才能建立一个原生的数字身份。本文将后者,数字身份的视觉表达命名为“数字血肉 cyber flesh”。

1. 一个逆转的出生程序:空指针也是指针 | A reversed procedure of birth: Null is Yes

在现实世界里,一个人或身份的诞生,首先要有一具身体出生,然后这个婴儿会获得他的名字。我们便可以建立这个人的身份的概念,即名字与身体的对应关系。我们在看到一个人的脸时会想起ta的名字,或者我们在听到一个名字后会知道说的是哪个人。这就是名字与身体的连接,语言符号与物质及其图像的连接。

但是在Web3世界的多数情况下,身份诞生的程序被逆转了首先我注册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可能以ID、账户、地址等语言符号的形式表示。当这个名字被注册,或称被实例化之后,随即出现了一个白模,一个没有身份特征的实体,然后我才向这具白模上添加头像、服装、空间背景这些可以被称为“数字血肉”的视觉细节,面目模糊的实体 (entity) 变成了有身份的鲜明的身体 (body)

逆转的身份诞生程序
逆转的身份诞生程序

身份诞生程序的逆转带来了一个问题,即一个名字的注册只能确保建立了一个白模实体,但不能确保建立了一具有活身份的身体。一个合法的DID只能确保一个有效账户,但却不能告诉我们这个账户是属于一个活人还是一个僵尸的。这几乎就是编程时会遇到的“空指针也是指针”的问题,在数字身份这个本体论主题上的重现,这也是女巫攻击问题持续存在的渊薮。

有人可能会用BrightID这一类型的项目反驳以上观点,因为该项目的确通过视频会议验证的方式确保每一个注册的ID背后是活人而非僵尸。但我认为BrightID即使通过此种手段,解决了一个有效ID对应一个有效身份的问题,其缺点也是突出的:它认证的数字身份与现实世界身份的关系不是数字孪生的平行关系,而是后者必须为前者背书的数字寄生关系,这样建立的数字身份仍然是次生身份、而非Web3世界的原生身份。

此外,虚拟世界中身份诞生程序的逆转还将终结一种忽视,一种在现实世界中长期对于物质、图像等所谓“表象”在身份建立中作用的忽视。长期以来的思潮中,我们更重视从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或这个人的思想轨迹来识别一个人的身份,认为这些抽象的、语言的信息更为“本质”地刻画一个人的特征。生活中银行通过职位、简历等社会关系来建立身份文件开展信用借贷,或用户通过“我最喜欢的书”等思想轨迹来找回账号密码都是此例。

但是诞生程序的逆转使得相貌、发型、穿衣风格这些“表象”与“皮毛”可以成为区别僵尸与活人的关键信息。在接下来的第二节中,我会对于这一点进行详细论述。

2. NFT作为数字血肉 | NFTs as cyber flesh

以上我们讨论了名字这种语言符号在定义身份时的不足。为了弥补这种不足,现在的多数观点都是通过累积社交关系信息以建立或识别数字身份。其中代表即是V神等人在《无央社会DeSoc》一文中提到的使用SBT灵魂代币(证书、贡献、职位信息等)来描绘灵魂、刻画数字身份的方式。

但本文认为,对于建立或识别数字身份,视觉表达与社交关系同等重要。不妨从屏幕前放松一下眼睛观察自己的身体:我的脸还是这张,手脚还是这副,衣服还是我爱的风格,我并没有一眨眼穿越到另一个身体成为另一个身份。视觉表达作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最为依赖的、最直接的身份识别信息,这种依赖也同样惯性延续至虚拟世界,CryptoPunks深谙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所以那些像素小人面孔也成为NFT标准诞生之初就能获得商业成功的范例。

如果说职业、简历、朋友圈、社群归属等社交关系是一个身份与他者互动,向外部世界探索的过程中中累积的“体外” (ex vivo) 历史,那么身高、体型、发型、服装风格等视觉表达,就是这个身份在无关他者的自我天地中,建构的“体内” (in vivo) 特征。体内特征与体外历史构成了一个身份的二元结构,于是在视觉表达与社交关系的连接处,我们可见一个鲜明的身份的建立,这是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同样发生的过程。

而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虚拟世界中我们需要通过上传或购买图像等方式一步步组装起我们的视觉外貌。在正在发生的Web3世界中,我们通常使用NFT从零开始塑造我们每一个人的“数字血肉”。数字血肉这个名字即代指Web3中建立的数字身份的视觉表达。如前文所述,这是建立数字身份的二元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元。而这意味着在市场上流通的NFT中,有一部分在使用场景上应该标记为数字血肉NFT。(为何标记,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论述。)

数字血肉类型的NFT项目中,最有代表性的属于无聊猿。当我们再次返回“视觉表达-社交关系”的二元结构观察该项目的成功,我们可以发现其NFT售卖与社群运营机制巧妙地运用了这个身份的二元关系:

  • 当一个人购买了一个无聊猿NFT,NFT所有权给予ta自动成为BAYC社群成员的资格。ta基于所有权建立了社交关系,可以与社群中的其他人特别是名人社交,也可以将猿猴图像放在饮料等商品上,从而成为无聊猿品牌文化的大使。

  • 成为BAYC社群中一员的认同感,反过来推动藏家戴上这张倦怠的猿猴脸,使得无聊猿NFT超越了一个利益至上的藏品,成为ta数字身份的视觉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藏家的持有意愿,反而维护了NFT/社群入场券的市场价格,巩固投资吸引力。

无聊猿项目利用了身份的二元结构取得商业与文化成功
无聊猿项目利用了身份的二元结构取得商业与文化成功

无聊猿项目巧妙地使用了NFT的两个特征与身份的二元结构进行一一对应,即图片内容作为身份的视觉表达,智能合约提供身份的社交关系。这也是它能够直击消费者心灵,吸引大批跟随者引起FOMO的原因所在。

虽然当下头像NFT的市场已经不像CryptoPunks与无聊猿发售时那么火热,但这并不说明NFT作为数字血肉的潜力已经被挖掘殆尽。头像市场的FOMO反而说明,时下流行的只有头像这种单一类型的数字血肉,而消费者期待更多。我们作为消费者并不希望我们的数字分身仅由单薄的一张头像图片表示,我们想看到更多类型的数字血肉,包括但不限于虚拟人NFT、时装NFT这些已有不少团队参与的赛道,甚至还包括步态特征NFT、家装NFT等较少团队探索的领域。

总结

正如社交关系信息可以刻画数字身份的画像,从而有助于建立信任网络、提升社区治理、抵抗女巫攻击,数字血肉对于数字身份的积极作用,已经在当下各类NFT DAO的探索实践中初露端倪。

我们期待未来市场上出现更多形态的数字血肉,这不仅在个人的尺度下,可以帮助每个人找到ta梦想中的个性形象,将理想的模样瞬间化为数字孪生的现实;也同时可以以更实验的姿态(比如化身大鹏体验星际飞行),在元宇宙中拓宽人类视野的边界,更新身份与自我的定义。这即是在建构人类身份过程中,数字血肉相对社交关系的独特优势所在。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了更多的想法,可以在我的推特找到我,十分欢迎大家的各种观点;-)

Subscribe to UVZeee.eth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