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基础知识-Layer 0 Layer 1 Layer 2到底是什么?
November 8th, 2022

伴随着区块链各种项目,各种代币的普及,各种区块链技术也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其中比较核心的也比较基础的就是区块链技术本身。如果回溯到大概5年前,可能大家所知道和熟悉的,也就只是比特币和以太坊的链。最近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感受,就是感觉一下子冒出来很多各种各样的链,这些链我们归类来讨论下。

目前所有的链,都是因为他们本质上算是一种底层协议,所以很多人将他们用类似于互联网协议分层归类的方法,定义了不同的层级,今天我们来聊一聊Layer 0、Layer 1、Layer 2的区块链协议,看看他们代表什么。

Layer 1

Layer 1包含大家最熟悉的比特币、以太坊之类的链。Layer 1定义可以说是区块链的底层架构和协议,他的另外一个名字是公链。

知名Layer 1公链
知名Layer 1公链

Layer 1 链的特点

  • 自己独立的链,不依赖于其他链,就可以独立运作

  • 支持独立运作,有配套的架构和参与机制,比如他们有自己的共识机制,有自己的Ledger(账本),有自己的节点网络(node),有自己的加密算法,也有自己的原始代币

  • 他们通常都支持更上层的协议和应用从而打造他们自己的生态,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比特币的链,由于过于原始,在向上支持这一块做的比较少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条链,如果符合上述绝大部分特点,不用看细节,基本上可以明白,他是一条Layer公链。以大家熟悉的以太坊的链做参考,以太坊支持各种上层的应用。

他们的代币大多采用ERC-20标准,以太坊上面的NFT铸造大多采用ERC-721标准,这种普适的,被广泛认可的标准和底层架构,让这些上层应用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沟通和协作。这也是以太坊一直以来都是最繁荣的区块链生态的原因。

Layer 2

Layer 2是指以Layer 1为基础,建立在Layer 1之上的协议,他们并不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建立在Layer 1之上的应用,Layer 2的开发,其实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很多Layer 1的问题,比如扩容和提速等等。

其中比较通常的一个做法是,对于很多需要处理的复杂的交易,不是都在Layer 1的链上做处理和记录,而是拿下来在Layer 2的链处理,处理完之后,只是把处理结果的少量信息发回到Layer 1,目前主要的Layer 2还是围绕以太坊链来做的。

因为以太坊的生态是最大的,服务这个生态是最有利可图的,以太坊链有以下几个不同的扩容方案:

  • Optimistic rollups 乐观汇总

  • Zero-knowledge rollups 零知识汇总

  • State channels 状态通道

  • Sidechains 侧链

  • Plasma 子链

  • Validiums 有效性证明

想更多的了解以上扩展方案,请登录以太坊官网查询
https://ethereum.org/en/developers/docs/scaling/#validium

Layer 2和Layer 1 的主要区别

  • 他对节点的要求是很随意的

  • 不像Layer 1通常采用比较分布式的共识机制

  • Layer 2的Node可能是一个或者一些server的cluster

  • 参与的可能是一大群个体,也可能是一个公司或者商业组织,甚至是少数的个人节点,除了Node之外,根据方向的不同,也可能被成为Operator、sequencer之类的。

  • Layer 2的安全性还是主要依托于他对应的Layer 1的链

  • Layer 1和Layer 2是有最广泛共识的

Layer 0

不是那么流行的概念,通常Layer 0是指传输数据的基础架构和协议层,一般承担的任务是区块链和传统互联网的结合,Layer 0当时也要负责和Layer 1 甚至和Layer 2的兼容,Layer 0作为基础,也经常会有扩容之类的需求,

Polkadot是相对比较公认的一个提供了Layer 0的例子

Polkadot项目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叫中继链(Relay Chain)底层架构。

这个中继链承担着保证在它之上的Layer 1的公链之间的沟通和安全的任务,换句话说,这个中继链是Layer 1的链互相高效沟通的信息桥梁,这也是为什么Polkadot经常被人称为是一个跨链的项目,这些在Polkadot中继链之上的,由开发者搭建起来的Layer 1的链,被称作Parachain,其中两个相对比较有名气的项目时Moonriver和Karura。

因为他们在中继链的眼中,是平行的,是同一级别的。这种跨链的沟通,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良好的共通性,可以解决之前我们提到的目前比较不便的低效的信息共享问题。

总结

  • Layer 0是最底层的架构,用于帮助Layer 1的链之间的跨链沟通,同时有些也承担和传统网络沟通的任务

  • Layer 1是我们最常见的链,也是比较底层的架构,通常知名的Layer 1的链都有自己的庞大生态,Layer 1主要用来支持基于它的协议,在他上面开发的区块链应用。

  • Layer 2的链通常是为了实现Layer 1的扩容而存在的。

我们知道,互联网的多层协议,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发展出来一个普遍接受的最优解的,币圈的这些尝试,大部分还是很有意义,有些是团队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研发的创新才开发出来的,而且很多确实是为了区块链的发展的良心项目!

Subscribe to Waato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Waato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