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逐渐衰落的互联网的归宿

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公众号在废弃的路上越走越远,就像最近的互联网。如果你有关注新闻的话,会看到最近大量的公司在裁员,腾讯、京东裁的热火朝天,还有一些公司美其名曰毕业,因为实在裁的太多,只好美化一下。

所以,互联网怎么了?

毫无疑问,裁员潮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互联网这个行业在衰落。实际上,在16年的时候,美团王兴喊出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开始,整个互联网行业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互联网从增量时代,进入到了存量时代。

有些人可能不懂什么意思,在过去,拥有电脑,上网,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随着个人pc的普及和网吧的铺天盖地,普通人开始接触pc互联网,而这个群体还不够大。真正将互联网带到每个人身边的,是移动互联网。当人人拥有可以上网的手机,当3G网,4G网普及的时候,正是互联网这个新天地人口大爆发的时候。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是在这两个阶段中成长起来,并最终占领市场成为巨头的。

然而到了16年,这一趋势见顶了,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到达了瓶颈。如果你懂得互联网公司的运作模式的话,就知道增长,对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增长意味着有未来,而有未来就意味着能够拿到投资人的钱,有投资人的钱,就可以继续烧钱增长。至于什么时候收割用户,开始赚钱?我想其实16年以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没有好好思考过。因为如果你有关注这些公司的财报,你会发现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一家是在赚钱的,每年亏掉几个亿是家常便饭。

存量时代,是残酷的零和时代,只有精耕细作,收割老用户,努力形成垄断局面,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不管外卖也好,打车也好,电商也好,社交也好,还有金融,每个行业都剩下一两家寡头,假装斗的你死我活然后收割用户。

当然,王兴和我们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移动互联网尚有余威,最终在18年左右彻底渗透到了三四线五六七八线城市,让爱占小便宜的老阿姨们扶着拼多多硬是在存量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更不用说借助提速降费和5G时代红利,火起来的抖音和快手,当然短视频在我看来,是因为其划时代的信息量提升导致的用户群渗透,后文会提及,但是不得不承认,快手这波,是下沉市场的红利。与其说拼多多、快手抖音是互联网最后的倔强,而我更愿意称之为临死之前的回光返照罢了。

事实摆在眼前,整个互联网行业,该覆盖的用户都覆盖完了,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你能想到的点子,早就被前人做完了,连大街上要饭的乞丐都有收款二维码了,一片红海,深度内卷已成定局。再加上疫情、毛衣战等各种外部因素,这个行业坍塌是早晚的事。

那解法在哪里呢?

这些年其实不乏一些探索,但是都见效甚微。比如to c卷不动了,大家就去to b啊,所以有大量to b的企业成长起来,然而和to c比起来,to b实在是太乏味了,做企业市场,很难做大。和10亿网民这样的体量相比,企业数量实在不够看,给不够看的企业做服务,又能有多大的盘子呢?你还别说,蚊子再小也是肉,就连阿里腾讯这种大公司也不能免俗,还吃得很香。企业微信、钉钉语雀都是典型例子。

出海也是一条路,这几年简直不要太多,游戏行业出海赚的最多,然后是大火的跨境电商,我相信还会有更多,国内卷不动,就去国外卷。不要小看国人的能力,实际上,虽然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全是老外发明的,但是论渗透率,其实还是国内高,我也比较纳闷,像是网购,外卖,二维码收款这些,目前我们的渗透率和体验是碾压国外的。与国内相比,国外是高科技的生产者,却并不热衷于把高科技普及到每个角落。我想可能还是和文化有关,恰恰也因为如此,出海之路并不一定就一帆风顺。所以即使全球还有着60亿人口等着你去发掘金矿,但是可能遇到的情况却是:嗯,你这个东西挺好的,但是我没什么兴趣改变我的习惯来使用它。更不要说,还有着政治地缘问题等着解决,一旦国与国之间关系破裂,做得再好的业务说没就没了。最近俄罗斯就是例子。

到了22年,前有政策大棒和经济下行,后有新兴业务扩展匮乏,有钱不知道烧哪儿的绝望,已经占领存量市场的巨头们不好过,只得收缩人员过冬了。

我自己也在这个惨兮兮的行业中,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行业会走向哪儿去。我觉得有三个地方是值得看一看的,很遗憾这三个地方没有一个是国人在主导的,所谓的创新,我一直觉得我们真的还是差很大一截,从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就一直是copy模式,后来虽然有了改善,但也并不是什么基础领域的从0到1。到了瓶颈的时候,我发现最有想象力的,还是老外。

下个时代,下个互联网-Web 3.0?

有一个地方是我最近才注意到的,但是却不是最近才有的,就是所谓的web3.0。讲的是我们当前处于web2.0时代。web1.0时代,门户网站生产内容,每个网民都被动接受大机构生产的内容来获取信息,比如新浪网最早其实是个新闻门户网站。到了web2.0时代,大机构们纷纷做起了平台,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信息在大公司们搭建的平台上流通,像微博、淘宝、外卖,种种。那下个时代,web3.0时代是什么样子呢?有人给出了答案(当然,不是中国人),下个时代,每个人不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是决策者和拥有者。

什么意思呢?看看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就知道了,这是一个高度中心化的互联网,是一个平台说了算,巨头说了算的互联网。你生产的信息不属于你,你在平台上的创造不属于你,你的每一分收获必然有平台的一份剥削,甚至你的账号都不属于你(这个之前可是有新闻例子的,感兴趣自己去搜),你的一切行为隐私,都曝光在平台之下,在平台的眼里,你是数据,是流量,是需要监管的对象,是养大了就割的韭菜。在这样一个中心化的互联网中,普通用户的权利捍卫完全取决于权力机构的监管和巨头公司的良心。而有时监管姗姗来迟,良心也可以喂狗。

所谓的web3.0时代,是去中心化的时代,人人创造价值,并且可以拥有价值。网络之中的一切决策,不再是少数人或一家独大的平台来做,而是参与其中的每个人来决策。

怎样实现这样的网络呢?

答案是区块链。看到这想必有人就开始联想到了比特币,币圈割韭菜,种种……确实区块链带来的第一个应用——数字货币,是劣迹斑斑,而我对此想说的是,技术和虚拟货币怎么可能会有好坏,只有使用他们的利欲熏心的人类才有好坏,劣迹斑斑的,是人类啊。

早在15年刚毕业的时候,我就接触了区块链技术,当时了解以后,我对其其他的都没有产生什么兴趣(当然也就对比特币没什么兴趣),唯独对其去中心化的构想,感到震惊和佩服。人类自古以来,就是中心化的生物,因此人类造就的互联网,也就成了如今中心化的样子。但是区块链却证明了,倘若有一天,机器拥有生命,机器可以通过群体协同的方式来做出决策。下一代互联网,依靠区块链的技术作为核心,早晚会走向大众,我们会看到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在这个网络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不是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谋而合?)

不要以为这一天离我们还很远,实际上在国外,web3.0的运动已经可谓浩浩荡荡,非常多的极客,创业者,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这股风还没刮到我们这里,但也是早晚的事。新兴事物的兴起必然受到旧事物的围攻(这好像也是马克思理论里的一句原话,笑),包括在币圈玩的风生水起的马斯克都嘲讽道:“我没有见过web3.0,有人见过它吗?”屁股决定脑袋,web2.0时代的巨头们,没有人愿意被新生事物替代。

在我看来,web3.0有着庞大的机会,等到时机成熟,这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开始渗透进普通人们的视野时,你将2.0时代人们日常使用的东西全都重新做一遍就行了。举个例子,我已经看到有人在做去中心化的社交软件,我还看到国外大量DAO(分布式自治组织)兴起。以后肯定会有去中心化的打车软件,去中心化的电商软件,去中心化的外卖软件。就以打车软件为例,普通人不再仅仅是司机和乘客,每个人手中的设备正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只有将51%的人控制,这个网络才真正被控制,与此同时,只有博得51%的人同意,这个网络的某些决策才会发生改变。司机每个月向网络贡献多少钱不再是大机构大平台说了算,而是由超过51%的司机说了算。

那么web3.0距离普及还面临着什么问题呢?

新兴事物想要落地,自然是麻烦一大堆,当下正在做这件事情的人,与其叫做先行者,不如叫做先驱者。这和几年前马斯克做特斯拉是一个道理,在你功成名就之前,你面临最多的,不过是冷嘲热讽。web3.0当下最大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打铁还需自身硬,和中心化的互联网相比,真正去中心化的互联网还是太慢太麻烦,不用懂原理,想一想就知道了,要让一个人同意一件事困难,还是让51%的人同意一件事难,目前的技术成熟度,还是需要进一步地提升。
  2. 去中心化的网络被人们所接受的程度,还需要相当长的路要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到今天为止,其所带来的优势是否真的被人们所认可,还需要时间去验证。就像李彦宏曾说:“普通人愿意用自己的隐私来换取便利”,只要韭菜割地不狠,实际上,普通人也愿意被机构和大平台控制和利用,只不过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
  3. 如刚才所说,旧事物的冲击是非常可怕的,但是这里的旧事物还不止是大公司那么简单。别忘了,权力机构也是中心化的。去中心化的网络,是天然无法监管的,自由有自由的代价,如果把中心化的网络比作有着警察看管的城市,那去中心化的网络无疑就是真正的原始森林。
  4. 如何盈利呢?2.0时代,人们趋之若鹜,投入创业浪潮,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大红大紫赚很多钱嘛。可是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里,网络的创造者,却无法像中心化网络那样,随随便便割韭菜赚钱。如果没有盈利预期,就不会有风险投资,不会有风险投资,就不会有人愿意做慈善去搞最初的网络雏形。这是一个死循环。到目前为止,人们给出的解法无非是众筹代币,炒作代币的价值,用代币来换钱。这是币圈的老路,但我觉得不是一条能走远的路。期待去中心化网络有朝一日能走出自己的商业模式,相信一旦商业模式走通,强大的资本力量,会瞬间化腐朽为神奇,上面3条就根本不是事儿。

元宇宙到底行不行?

除了web3.0,我也比较看好元宇宙这块。要不是小扎一声吼,元宇宙是什么鬼,大家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这也属于2.0时代的巨头们给出的另一个解法,总不能去搞web3.0搞死自己吧?和web3.0相比,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向。

元宇宙说白了就是VR+区块链,还是离不开区块链,但是它是区块链另一个特性的应用:独一无二性和不可篡改性。

我先讲VR,比较好理解一点,VR这个概念和相关产品出来好多年了,为啥这个时刻小扎提出来了呢?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时机在慢慢成熟。前文曾经提过,短视频大火的原因,是信息量指数级提升带来的人群渗透,什么意思呢?

在早期时代,人们都是通过文字在表达自己,比如博客时代,论坛时代,微博时代,所有这些时代,你想要参与到这个互联网中,你要懂得打字,要看得懂字,最好还要写的一手好文章。后来,3G网普及后,人们来到了图文时代,这个时代是公众号,朋友圈大放异彩的时代,读者变多了,信息的表达媒介变得更加丰富生动,人人都可以写出吸引人的小作文了。但是仅仅有图,有文,还不够,文字和图片承载的信息量,与视频相比,太小了。在4G网,5G网,提速降费一波助攻之下,长视频、直播、短视频爆发了。怎么去理解视频对于文字它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呢?直到我看到下至3岁小孩,上到60多的老人,在目不识丁的情况下,看抖音快手看的起劲的时候,我就恍然大悟。视频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你不需要识字,不需要复杂的操作,视频里超高的信息量降低了信息消费者的门槛,未必有人看得懂公众号的文章,却人人都看得懂短视频。如果你是个东北人在东北,打开快手本地信息流,一股亲切的东北大渣子话喷涌而出,互联网通过视频这种高信息量媒介,真正做到了连接这个词。

然而还不够!视频信息量再高,那也是平面的,2D的,想一想,如果通过VR,真正将逼真的3D数据传达给每个人,那是怎样的景象?VR拥有99%的信息量承载率,身处VR世界之中,就和真实世界几乎无异,在这种情况下,别说3岁小孩了,刚出生的婴儿,也会被这样的网络所覆盖。

除了信息量更大以外,还有区块链加成。说起元宇宙大家比较陌生,可是如果我要说起十几年前的偷菜游戏,我想没有几个人会不记得那场全民狂欢吧?而我要说的是,偷菜游戏,其实就是元宇宙的雏形啊!我们每个参与过偷菜的人,其实在当年,都已经有意无意地参与到了一场元宇宙狂欢之中。虽然那画面是真的粗糙,菜也不过只是干巴巴的数据,却让几亿人玩地不亦乐乎,大半夜起床偷菜。这就是元宇宙的魅力啊!居然有人还傻乎乎地说元宇宙是骗人的,却不知自己已经经历过一次元宇宙。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加成,元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由抽象的无用的数字,变成了实体。这些数字实体加上逼真的VR画面,讲真,我预言未来总有一天,全民还会在VR世界中再偷一次“菜”。而且这个菜不但偷来有成就感,还能卖,而且有可能还能卖出天价。看到这的人应该恍然大悟了吧,这不就是NFT(就最近周杰伦丢的那东西)么?

在未来,人人都能轻而易举进入几乎逼真的虚拟世界,在里面以极高的信息交换率来沟通和交流,而虚拟世界的东西也并非虚拟,它们有自己的价值。这就是元宇宙。

这样的世界要多久到来呢?

小扎肯定是希望明天就到来,这样meta的股价就不用天天跌了,笑。而我个人觉得还需10年。原因有以下几点:

  1. VR的设备和录制技术还是不够成熟,无法和手机拍摄视频看视频的便利程度相提并论,太贵了。
  2. VR的信息量大了,然后载体的体积也就大了,玩过VR的都知道,几分钟的VR视频,体积是普通视频的十几倍。那就以当下的互联网网速来说,根本支撑不了,不够看的。
  3. 上面都是技术上的,那还有就是商业上的和政策上的,一旦元宇宙的世界形成,如何赚钱?如何避免巨头们为了赚钱而丧失良心?如何监管呢?所有的一切还需要时间去打磨。

人工智能是救星吗?

人工智能是3个里面我放到最后一个讲的,因为和前两个相比,这个真的很无聊。没想到吧?为什么这几年前途一片大好的人工智能领域,被我说得这么不济呢?

首先,这几年前途一片大好的人工智能领域,和我们普通人理解的人工智能,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我们理解的人工智能,是电影小说中才会出现的全能型人工智能,具有类似人类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能像人类一样胜任上百种任务,能交流,有思想。而目前业内所谓的人工智能,就只不过是一些算法模型堆砌的,只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程序罢了。通过海量的数据喂养,外加深度学习算法,让机器找寻到规律,从而更加聪明地去做一些事情。由于喂养的数据不同,算法不同,机器擅长干的事情也不同,却怎么也做不到像人类一样,做到各种事情都擅长。事实上,人类擅长一件事情的时候,也不需要喂给他那么多数据:)

人工智能虽然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懂的人都懂,这个领域是较难落地的领域。目前算法能攻克的应用领域,大家几乎都做了个遍,和to b的生意一样,是个增长乏味的领域,很难做出大的成就来。

然而,既然我写到人工智能,就说明我仍然看好这一领域,我不指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真正的人工智能出现,实际上,我觉得正是因为深度学习和这几年人工智能一些急功近利的落地,反而耽误了真正的人工智能出现的可能性。大量科学家们,企业家们,看到原来搞搞这个就有的赚,谁还会去啃难啃的骨头呢?

目前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里有一些落地,而我未来几年只看好一个行业:智能汽车行业。

原因也是比较简单,有一天当我在十字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我看到路口大排长龙的一个个小汽车,我再想了想自己接触过的特斯拉,小鹏等一众新能源汽车,我得出一个结论:与人类当前的科学技术等级相比,汽车不应该停留在这个样子,汽车可以做到更好更智能,不止外观更好看,汽车也能做的更加智能。以后汽车会变得和手机一样,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智能终端,而不仅仅是代步工具。

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一定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更何况目前在所有的细分领域里,图像识别是人工智能走的最远,最成熟的领域(想想你手机里的美颜相机),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的时代,一定会到来,短期至少会大幅度减轻司机的工作,提升驾驶体验。

等到汽车变得智能以后,你说移动互联网会不会更进一步,变得更加“移动”呢?在汽车上是否有着大量的应用场景等着互联网公司去做呢?

写了这么多字,无非是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无论对错,只是一种观点吧。但是我非常期待,未来十年,这些观点将怎样被印证。很多人可能觉得有些扯,觉得怎么可能会有这些事在未来发生?在我看来,谁知道呢?10年前的你,会想到我们的技术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吗?根据我的观察,人类的技术发展,向来是爆炸式的,指数级的,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当然,也对当下互联网的窘境感到担忧,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乱世啊。

Subscribe to welkinbai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