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计划今天应该是零成本空投的内容,但是,我认为先发这篇文章也许对你更有价值。
上周三(1 月 8 日)一早,一份来自高盛(Goldman Sachs)的全新市场分析简报在投资圈里迅速引爆了话题:他们最新的模型显示,股票市场出现显著回调(drawdown)的概率正悄然逼近 30%。
不过,他们也在报告中补充道,眼下还没到“全面警报”的地步——毕竟 30% 并不等于 100%,且真正猛烈的市场下跌往往发生在概率超过 35% 的阶段。这就让当前情形变得既危险又微妙:一方面,警示信号已经亮起;另一方面,灾难性的剧烈波动还未必立刻到来。正因如此,这份报告在短时间内被业内反复讨论,成为近期金融界绕不开的话题。
对于你来说,现在的问题是立即清仓,还是应该继续观望呢?这个后面会详细讲。在此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指标更加详细的内容,例如这一次回调的幅度有多大?什么时候会出现?当然最关键的是,还是要确认一下这个指标到底有多重要?
高盛(Goldman Sachs)早已在国际金融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多年来,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宏观策略研究经验,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左右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动向。虽然每一次预测都不是终极定论,但高盛给出的回调概率就如同一面风向标,牵动着市场情绪的每一次波动。用行内人的话来说,“当高盛说市场风向可能转变,全球基金经理都会先掂量掂量手里的仓位。”
还记得 2007 年那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吗?
在华尔街许多投行还在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欢呼时,高盛内部却已经开始悄悄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那时候,来自美国中西部的房屋贷款违约率突然拔地而起,像癌症一样,迅速蔓延到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中。人们对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信心在夏天还算稳定,转眼到了秋天,气氛瞬间就冷了下来。
虽然高盛没有在当时大张旗鼓地喊出一个具体的“回调概率”,但他们却果断地撤出了对房屋抵押债券的部分投资,同时在衍生品市场买入了足够多的对冲工具。等到真正的大风暴降临时,许多曾经高歌猛进的同行如履薄冰,甚至倒闭破产,而高盛却因提早披挂上了“避弹衣”而在混乱中相对安然无恙。
在最近几年,高盛在几次大的市场转折点上都曾展现相当精准的判断,这让更多人对其分析的分量深信不疑。请看高盛最近一年的成功预测:
2024年5月中国股市回调预测:高盛分析师团队在2024年5月指出,尽管中国股市近期上涨,但历史数据显示,每次上涨超过20%后,几乎都会出现超过5%的回调。随后,A股市场确实经历了类似幅度的回调,印证了这一预测。
2024年夏季美股回调预测:高盛全球市场部董事总经理 Scott Rubner在2024年6月的报告中指出,8月通常是美股表现较差的月份,建议投资者在7月4日之前减少美股敞口。随后,美股在8月确实出现了回调,验证了这一预测的准确性。
2024年8月末美股技术性看涨预测:在成功预测8月回调后,Scott Rubner 于8月中旬表示,市场已接近技术性低点,预计8月末将出现技术性反弹。此后,美股确实在8月末出现了反弹,符合其预期。
或许也正因如此,每逢看到高盛发出“回调信号”,不少交易者总会心头一紧,赶紧重新评估自己的投资策略,以免在这场可能的风雨中措手不及。
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虽然聚焦于股票市场回调,但在全球化和资金流动高度联动的今天,只要股市开始出现“一丝寒意”,加密货币、贵金属、原材料等其他领域也难以独善其身。这也是我给你讲回调概率的原因。
“回调概率”(Drawdown Probability)指的是在某个时间段内,市场价格或指数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通过下图,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回调?
回调,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一段时间内,价格从峰顶到低谷的下降幅度,就是回调,如上图所示。那么回调概率又是什么呢?就是出现回调的可能性。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你需要知道,那就是回调的“无条件概率”。
在高盛的研究框架里,“无条件概率”指的是在既不考虑当前宏观环境、也不考虑任何特殊市场因素的情况下,历史上市场出现显著回调(通常指 10% 以上跌幅)的平均可能性。根据多家投行和研究机构对美股长期历史数据的回溯统计,大致可以把这一无条件概率理解为在20% 左右(有些研究区间或定义略有差异,数值可能在 15%~25% 之间浮动)。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按“过去几十年间,美股年内任意时段从高点出现 10% 以上回调的频率”来简单统计,而不去管当下通胀、地缘政治、货币政策等具体情况,那么每年发生这种“显著回调”的平均概率大约就在 20% 上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无条件概率”。
高盛此次给出的“接近 30%”比值,则表明他们基于当前宏观局势和市场情绪,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出现深度回调的可能性要高于这一历史平均水平。
至于“回调”的幅度,此次高盛依旧沿用了行业内相对常见的标准——一般以10% 以上的下跌(相对于市场近期峰值或阶段性高点)被视为“显著回调”。在报告中,高盛还特别提到,一旦回调概率逼近或超过 35% 这个门槛,历史上往往对应更剧烈的跌幅,有时甚至会进一步加深到 15% 或 20% 以上。
简单说,回调概率越大,下跌也就可能越深。
在高盛,测算回调概率的过程更像是一场精心筹备的演出。
研究团队会先翻阅以往的市场“档案”,比对通胀、利率、企业盈利等关键指标的历史表现,以了解哪些情境曾导致大规模回调。
随后,他们密切监测当下的经济数据,如就业水平、供需结构等,进一步评估市场根基是否稳固。
与此同时,各种资金流动与情绪指标——比如对冲基金空头头寸、场内期权交易量及社交媒体讨论热度——也会纳入分析,以判断风险偏好是否快速转向。
最后,高盛还会借助量化模型和机器学习的“决策大脑”,将每一个细微线索整合成一张完整拼图,推导出一个明确的回调概率。若结果显示风险骤增,他们便会提醒客户提前做好避险或分散投资;若风险尚在可控范围,则维持或微调对股市的乐观看法。
虽然难保百发百中,但高盛多次较为精准的预测已让其在市场上一呼百应,也让无数投资者把它当作判断何时“风声鹤唳”的参考坐标。
你可能也在想,这么重要的指标从哪里可以及时获取呢?
高盛的回调概率通常不会像天气预报一样摆在所有人面前。它往往以研究报告或内部简报的形式,先行发送给高盛自己的机构客户和付费订阅者。换言之,如果你直接是高盛的核心客户或与之有研究合作,就能通过他们的私密渠道(如专属客户端、内部邮件或定向会议)最快获取这项预测。
至于普通投资者,最常见的方式是等待财经媒体或券商研究部门对高盛报告内容的引用与解读——例如在彭博终端(Bloomberg Terminal)、路透社或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有关回调概率的简要提及。一些投资资讯网站也会在第一时间对高盛最新的研究观点加以整合、梳理,再向公众发布概要。若想更系统地浏览高盛的所有研报信息,则需要订阅他们的研究服务,或借助具有高级授权的金融数据终端来阅读完整报告。
很显然,我也和你一样都没有订阅这样的服务,我最先得到这个信息是来自 The Block 网站的这一篇文章。
注意,有关回调概率的内容,也就下面 2 句话:
Goldman Sachs issued a note Wednesday morning indicating an increased probability of an equity market drawdown, rising to nearly 30%. While this is above the unconditional probability, it remains below previous peaks, with the most severe outcomes historically occurring after the probability crosses 35%.
高盛周三上午发布了一份报告,表明股市下跌的可能性增加,升至近 30%。虽然这高于无条件概率,但仍低于之前的峰值,历史上最严重的结果发生在概率超过 35% 后。
不过,这篇文章的发布时间就是 1 月 8 日,基本上与高盛的回调概率发布时间同步,很及时。这让我以后会更多查看这个网站。
接下来,你最关心的内容来了,作为加密货币投资者,应该如何面对回调概率这个指标呢?是应该立即清仓离场,还是应该继续观望、或者对冲呢?
你首先应该明白,一旦回调,加密货币与股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历史上,就连比特币也曾多次出现 50% 以上的回调。所以,你应该重视高盛发布回调概率这件事。进一步,加密货币投资者,对于回调的应对是要从入场前就要开始的。以下几点是我的建议,供你参考。
很多新手一听说“加密货币能赚钱”,就恨不得立刻把所有积蓄全投进去。但如果仔细想想,你还得维持生活、应对突发状况,房租、水电、车贷都是不能少的固定支出。正因如此,真正适合投入加密货币市场的,是那些一时半会儿用不上的“闲钱”。这样的资金用起来才更从容,即使市场下跌,也不会影响到你日常的衣食住行。
确定了可以动用的闲钱数额之后,最好也别一次性地“孤注一掷”。要知道,加密市场一天一个模样,若把所有钱都在最高点买进去,一旦价格回落,心里肯定不好受。而分批进场就能在涨跌波动中灵活操作:先用一部分资金尝试,如果行情转弱,你还有后续弹药补仓;如果行情持续上涨,你也不会错过太多机会。这种渐进方式,不仅能让你更从容观察市场,而且也能均摊成本。
有些人看到别人在高杠杆和衍生品上赚了一大笔,难免心痒。但千万别忘了,一旦杠杆方向做错,亏损也会成倍放大。加密货币本身就充满高波动,用更高倍数去赌只会增加风险。很多新手还没搞清杠杆原理,就以为这是“发财捷径”,结果一朝爆仓,追悔莫及。如果实在好奇,可以先用小额资金练手,至少要先知道其中的风险和规则,再决定要不要进一步深入。
入门加密市场,选择市值较大、交易深度更高的主流币(像比特币和以太坊)更合适。它们的抗震力相对更强,适合初学者理解市场节奏。至于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新项目和小币,往往充斥着炒作甚至骗局,最近会有一篇文章讲百倍币陷阱的。等你对加密货币的特性、交易逻辑和行业动态都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再考虑用少量闲钱去探索“创新币种”。不要被“百倍币”“千倍币”的传说冲昏了头脑,毕竟真正让大多数人亏钱的,常常正是这类花哨的诱惑。
或许我们无法精准预测下一次风雨何时来临,却可以通过对高盛回调概率的研判,为投资之路埋下更加坚实的“地基”。回调从来不是市场的终结,而是周期的必然环节。
正如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泡沫与恐慌总在轮替,只有那些看准趋势、谨慎布局的人,才能在潮水褪去后稳稳地站在沙滩上。对于加密货币投资者而言,更是如此。
我们无法阻止市场震荡,但可以学会在风浪来临之前,留足“粮草”,分散风险,避开杠杆陷阱,抓住主流币的长期价值。这些看似简单的建议,往往比所谓的“天价预言”更能保全你的本金与心态。
毕竟,无论市场再怎么喧嚣,最终能决定你盈亏的,永远是那份脚踏实地、审时度势的投资智慧。
空投参考的第二空间:
零成本空投推荐:
Grass,已发币,https://t.co/PnwBigWSMM
Silencio,已分配,https://t.co/4WxV3EAWGk
零基础教程推荐:
买 0.001 BTC,https://t.co/UeaC0pQm5m
用冷钱包保管比特币,https://t.co/sbT1E9AB14
卖出 300 USDT,https://t.co/ICb4wHMWq1
空投参考 DeFi 服务
ARP1,流动性挖矿 + 再质押,https://t.co/XJs0w3edXN
ARP2,极致再平衡,https://t.co/9E8Q9XWLQh
《空投参考》是一个创新的区块链教育与推广平台,旨在通过普及区块链基础知识,帮助普通用户理解并参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该项目的使命是降低区块链技术的参与门槛,推广优质的区块链项目,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 Web3.0 时代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