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Web3.0 运营者的邀请

你现在看到的这些内容是写在一个叫 Mirror 的内容平台,并储存在一个叫做 Arweave 的区块链上的,它无法被“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人、任何平台篡改或删除(当然包括 Mirror 本身);在肉眼可见的未来,这篇内容的每个字节都将永远的以这个状态储存下去。如果我愿意,我也可以去另一个叫以太坊的区块链上把它们铸造成 NFT,以获得我对它的所有权。如果有人愿意为这些内容打赏我,那么他必须使用虚拟货币来完成;这些虚拟货币最终会出现在一个属于我的加密账户里,任何人和机构都无法夺走。

以上描述的一切展示了一款典型的 Web3.0 图文类 UGC 应用的真实状态,这类应用目前在 Web3.0 的宏大场景中仍然处于较边缘的地位,和它在一个维度的还包含 DeFi、GameFi、SocialFi、NFT、DAO…等等;如果把这些 Web3.0 的应用层比作地面,那么抬头仰望你可能会看到仍然处于概念阶段的元宇宙;低头向地底挖掘,你会发现支持这一切的核心技术:区块链。这些词汇你在 2021 年一定听了不少,它们之间的系统性关系大致就是这样了。


Web3.0 时代正在到来

Web1.0 是只能读的静态互联网页面;Web2.0 起源于互联网可读写技术的发展,并因终端的改变发展出辉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技术层面之外,手机应用的蓬勃发展首先催生了市场对产品经理的极大需求,后来产品逐渐趋于同质化之后,则进入了精细化运营时代。

我们很多互联网运营同学都是在这波浪潮中入行,并且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中沉淀了一大批实战方法论。这些方法论现在已经构筑了 Web2.0 时代较为成熟的运营知识框架。

当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当我们的脚步终于从容起来的时候,新事物早已在那些我们忽视的角落暗自扎根,直到有一天忽然破土而出。比如让很多人措手不及的 —— Web3.0。

多年浪迹在互联网圈,其中一条真理般的经验就是应该“拥抱变化”。无论你关注与否,Web3.0 时代的到来已经发生。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互联网运营,这是我们的生存技能。但就像是 Web2.0 和 Web1.0 在运营上的天差地别一样,Web3.0 的运营也一定有它的独特性。我们沉淀了 10 年的 Web2.0 运营知识是否还适用于 Web3.0?如果现在一款 Web3.0 应用即将推出,我们能够像以往一样胸有成竹的筹划一切呢?


Web3.0 运营现状

有一种观点说 Web3.0 的项目是建立在社区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基于事实案例的观察。

在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支撑 Web3.0 生态的漫长阶段里,它唯一的大规模应用是加密货币。在比特币逐步进入大众视野的过程中,市场上曾诞生一波鱼龙混杂的发币狂潮(ICO),下限是大致在2017年已经发展到很多乡镇都有打着加密货币的传销团伙。

就像是埃隆马斯克发条 Twitter 就可以带着狗狗币暴涨一样,发币能否成功的核心就是是否能够激起更多人相信“这个币有上涨价值”的共识。

如果一个发币项目能够讲更好的故事,辐射到更多的人,拉到更有影响力的人站台(圈里叫叙事能力),那么这个项目的成功率就会提高很多。虽然狂野无序的 ICO 狂潮已经过去,但币圈的方法论被延续到了今天的 Web3.0 应用,最典型的案例就是 NFT 和 DAO。

NFT 是非同质化版本的加密货币,DAO 是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这两者都利用了区块链的技术和思想。和加密货币相同的是,多数 NFT 和 DAO 项目都会使用讲故事-找背书-拉人头的模式(这里拉人头不一定是传销,它更像是裂变)。项目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激起更多的共识。

英语里有一个词叫 MEME (mi:m),这是一种类似中文语境中“玩梗”的行为或者现象。例如某人在抖音发了一段短视频,瞬间 n 多个账号都在自发模仿;又或者某个人发明了“蚌埠住了”,后来全网都在学这句来表达绷不住的情绪……这些都可以称之为 MEME。如果看现在比较典型的 Web3.0 项目,运营内核都围绕着能否创造影响力更大的 “MEMES”。

MEME 最早的传播一般起源于一个圈子,即社区。要有一群初始的死忠粉带起来这波节奏。站在传统的运营视角,这可能包含了社区运营、内容运营,私域社群运营、活动运营的知识和经验;这是 Web3.0 运营方法的第一波探索和实践,相对于整个生态仍然非常初期。Web3.0 的运营市场还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但是想入局有个小小的门槛:你需要懂区块链。


我入圈这半年的一些经验

我入运营坑的第一站是在携程,后来也负责过几个创业项目的运营工作。运营是典型的入手容易精通难的赛道,加上近几年大厂增速下降,包括政策在内的很多因素导致部分业务退守收缩,互联网运营正面临严重内卷的局面。

在 Web2.0 的世界逐步塌缩的时候,Web3.0 的世界却悄悄崛起了。大概是在 2021 年中我们团队接触到了 Web3.0,开始系统性的研究与之相关的区块链技术,探索 Web3.0 的新生态。

这半年里我们基本都泡在 Web3.0 的池子里,无论是研发、产品还是运营都在用自己专长的方式入圈。按照我们实践的经验,入圈的两个难点是初期关于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建模,以及后来面对爆炸式信息的提炼和认知升级。

理论知识的部分主要由区块链的运作原理、以及由区块链技术延申出的应用生态构成。这些知识并不深奥,只是范围太广,内容太过庞杂琐碎;全网又少有系统性的知识库,新手学习起来往往没有很好的条理、章法。

关于爆炸式信息,是我们最近感受很深的一点。为了不错过 Web3.0 最新动态,我们的研发工程师写了个新闻机器人,用于自动抓取全球的相关新闻。这个机器人运行起来之后我们发现平均每天有 100 条以上的新闻播报,并且很多都是重量级的信息,根本看不过来。

曾经币圈有句戏谑的话叫做“币圈一天,人间十年”,用在 Web3.0 也是一样的。信息越多,节奏越快,个人的认知就越容易掉队或者来不及主观思考和判断,最终脑子里一团浆糊: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网墙的存在、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也阻挡了一部分信息的传播,最终 Web3.0 形成了成了国外如火如荼,国内声色内敛的状态。知识和认知成了入圈最大的门槛。


我们很想推动 Web3.0 运营领域的发展

因为:

  1. Web3.0 的技术日趋成熟、生态开始发展、应用陆续涌现
  2. Web3.0 的运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3. 参与 Web3.0 运营必须要懂区块链的运行原理和底层精神

所以我有了组织一个 Web3.0 运营社区的打算。这个社区的目的很简单:

  • 可以一站式、系统性的学习区块链及 Web3.0 的专业知识
  • 可以在不同领域,共同探索、互相学习 Web3.0 的运营方法
  • 可以一站式获取全球 Web3.0 最新消息
  • 可以积累 Web3.0 运营人脉和资源,发现更多就业机会

现在这个社区只是一个想法,还在聚集第一批核心成员的阶段。

从载体的角度说,社区最初的形态可能是一份共享文档(知识库),一个微信社群(活动间);随后可能会建立一个 Discord 社区,并且拥有自己的官网(域名已注册)。

从组织形式的角度,社区前期由一小波核心成员共同建立基本架构,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社区设计。如果运营理想、后期社区会进入去中心化的自治理状态,并且产生经济价值。

关于 Web3.0 运营社区具体的运营思路,这里就不再展开讲了。无论战术如何设定,我们的目标大体是以上4点不变的。我们会在社区内组织讨论并形成具体方案、然后落地。

我们希望能在 Web2.0 呈现塌缩态势的时候站出来,聚拢一批认知超前的运营同学先人一步进入 Web3.0。我们一起学习知识,交换资源,积累新战场的经验。这样当 Web3.0 全面普及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比其他人准备的更充分,运营的更从容。

这是一份来自 Web3.0 运营者的邀请,我们希望你能有所思所想,希望你能作出一次小小的选择。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选择可能比努力还要更重要一点。

Subscribe to zisland.eth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