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境界
August 6th, 2022

在佛教中,有108种烦恼之说,佛教的理想就是克服这些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佛家认为要从“心”开始,曰“修心”。

常见的修心方式是数佛珠,佛珠以108颗一串者为“上品”,用手缓缓捻动这108颗念珠,便可破这“百八烦恼”。还有“拜正”:一步一叩首,在潜心跪拜的过程中,即抵御了一个又一个的烦恼。108拜,便可抵御108种烦恼。

还有一种方式,更是意境悠远:古寺、老树、昏鸦,突然,钟声响起,“惊”起昏鸦一片。这钟声一波波漾向田野、村庄,顿时,一切都有了生机,但见炊烟袅袅,牧童斜坐牛背,笛声悠扬,村妇挥动围裙,召唤小儿,老人眯着眼蹲在墙根,如老僧般入定。

这一幕幕人间烟火如电影画面般回传至寺院,让敲钟的僧人愈加兴奋,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如挽弓般将木槌满满拉开,在108下的起起落落中,他的心也随着那钟声飞出寺院,飞向田野、村庄。

修心方式不拘一格,历史上就有位老兄选择了下面这种修行方式。这位老兄名叫李甲龙,韩国人,生于1860年,在他24岁那一年,入山修行。进山不久,他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建塔!

建塔的原料,是散落在山谷和路边的石头,为增加难度,李甲龙规定,石头之间不能用粘合剂,不能为便于修筑,而对石头进行任何人工斧凿,最难的是,他将塔大多建在了悬崖上。

他白天建塔,夜晚诵经,饿了,就以野果充饥,这样一干就是30年,不多不少,一共建了108座塔。这些塔一二十米高,形态各异,如108条好汉啸聚山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不快活。

李甲龙去世后,这些塔成了景点。当游人站在山脚,仰望这些建在绝壁上的石塔,震惊之余,石塔的建造方法,一直像谜一样,让人感到迷惑不解:如此艰巨的工程,他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做到的呢?

现代人的烦恼,层出不穷,又岂止108种?我们已很难像李甲龙那样,割舍尘世的一切去做个苦行僧,我们所能做到的,或许仅仅是在面对纷扰的世事时,尽量让自己淡然一点,如此,虽不能抵达佛家的涅槃境界,亦能进入一种恬淡自适的人生小境界。

Subscribe to 6他个人份额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6他个人份额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