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to no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为他人开花

no
August 27
 失业后,在父亲的帮助下,我租了间门面房,开了家鲜花店。      由于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加上又没有特别醒目的标识,我的鲜花店生意惨淡,为了招徕生意,我决心将一些鲜花从店里搬出来,这样,门口就被打扮得花团锦簇,远远望去,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天过后,我打开门时,却突然发现自己门前摆着的几盆鲜花不见了,仔细一看,却摆在右邻家门口,本来生意不好,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我气不打一处来,便要出去与人家理论。父亲拦住了我,他说,不要与人家吵,他们也有难处,我自有妙法。      父亲要求我再从店里搬出几盆鲜花来,把它们放在左邻的门口,然后,把自己门口原来摆着的花挪到了右邻的门口。      我诧异地望着父亲,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本来人家就需要鲜花,这可好,你又变本加厉地送给人家,这不等于把自己向火坑里推吗?      尽管我一百个不愿意,但父亲的做法自有自己的道理,我问他时,他却神秘地不说话。      第二天早上,鲜花同时在争奇斗艳,景色非常壮观,人们纷纷过来询问,到两家饭店门口,才知道鲜花店在中间位置,于是,我的生意开始转好。而同时,我的鲜花生意也带动了两家饭店的生意,他们的老板纷纷出来与父亲握手,说我们无意中帮了他们,父亲高兴地对他们说,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允许我将鲜花摆到你们的门口,是你们替我做了广告。      我还是不解,父亲对我说,如果他们不给我们带来广告效应,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吗?      晚上,父亲给我讲了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去一家修理厂当修理工,那天接了一个活,修理一辆自行车,需要换掉后胎,几个徒弟争先恐后地忙完了,便坐在一旁打扑克,他不爱玩,看着自行车有些锈迹斑斑的,便自作主张地拿了机油给自行车的传动部位加油,完了,又将外圈给打磨了一下。同事们觉得他迂腐,说他多管闲事,人家又没让你修别的部位,出力不讨好。可是,几天后,车主却将这个年轻人挖到他的公司上班,并且有着不错的工资收入。      父亲讲完故事,我忽然恍然大悟,想到毛姆的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种花老人桑迪·巴雷特正准备回答儿子“如何做人”的提问时,却发现儿子脚下踩翻了一盆玫瑰,老人说:你踩伤了玫瑰,玫瑰却给你的脚底留下了清香!儿子似有所悟地脸红了,老人挥了挥手说:去吧,为他人开一朵花!      原来,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向上攀登的勇气,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为别人开一朵花的同时,也灿烂了自己的生命。

感谢给你“半杯水”的人

no
August 11
年终奖榜单就贴在公司门厅里,一清二楚,过往的员工都能看到自己拿多少,也能看到别人拿多少。      从看到榜单那会儿她就开始抱怨,说她比有些人进公司还早,年终奖却没人家多;说她的业绩不比别人差,待遇却不比人家好;说她早来晚走从不旷班,奖金比经常请假的人还少。总之,理由一大把,如领导看人有偏向,领导任人唯亲,领导批评人的方式太刻薄,甚至领导的家事都被她抖落出来了。最后,她说,她咽不下这口气,她要跳槽。      累了,她停止了抱怨。法师拿出一个茶杯,倒进去半杯水。指着这半杯水,问她:“你看到的这个是什么?”她很惊愕:“一个半空的水杯子啊!”法师说:“我看到的是一个半满的水杯子!”顿一顿,法师接着说:“这半杯水,是施主给我的,我应该感谢施主。能够有施主给我水喝,能够供养我,我更应该感谢他!为什么施主只给我半杯水呢?一则是我的修行还不够令施主满意,二则是施主有困难,只有给我半杯水的力量。我怎么能够埋怨施主给我的水少呢?”      当你眨着无辜的眼睛怨妇似的抱怨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要做的是感谢给你“半杯水”的人,继而通过自己的奋斗,努力争取得到“满杯水”。

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

no
August 06
每一个在你的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不喜欢你的人,让你自省与成长。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尊重。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激。      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好好生活。即使有人亏待了你,时间也不会亏待你,人生更加不会亏待你!切记: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不再承受身外的目光,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为自己活着;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做喜欢的事情,爱最亲近的人,想笑就大笑,想哭就痛哭,不再束缚情感的空间;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卸下所有的负担,忘却曾经的疼痛,抚平心灵的创伤,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当一个人说累的时候,或许是心累了,或许是人累了,便很想去安静,试着除去一天的浮躁,找一块安静的净土,给心灵暂且放一个假,来静静地聆听如下这些净化心灵的语录。佛曰:净化心灵,贵在自我。不要用双手遮住自己的心灵深处,那样污垢就永远也洗涤不净的。

妙语人生

no
July 31
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多次精心修改,才能不断完善。      人生最糟的不是失去爱的人,而是因為太爱一个人,而失去了自己。      人生就象一个球,无论如何滚来滚去,总有在一个点上停止的时候。      人生何其短暂,如流星之于夜空;生命何其卑微,如尘埃之于苍穹。      人生在世,和“自己”相处最多,打交道最多,但是往往悟不透“自己”。      人生总是充满了无数的等待,有的人在等待中枯萎,有的人在等待中绽放。      人的命运就像人的掌纹,它虽然曲曲折折、充满坎坷,却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人的孤独苦闷,往往不是因为别人不理会自己,而是因为心中放不下别人。      人生如寄,一切都将过去,没有人能在岁月的苍穹里划一道不灭的痕迹。      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说不上来的失落,道不明白的难过,理不清楚的交错。      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脸面一样,这是最为清醒的自觉。      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远源流长。伟大的一生,像黄河一样跌宕起伏,像长江一样神奇壮美。      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伟大的一生,像黄山一样奇峰迭起,像泰山一样大气磅礴。

推荐信

no
July 27
芝加哥银行总部注意到一位波士顿籍的年轻人颇有金融才干,便有心将其收到门下。

驱散阴影

no
June 19
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遇刺身亡。当时他的随身物品包括两副眼镜、一块镜片擦布、一把小刀、一条亚麻布手帕、一条怀表链、一个棕色皮夹,皮夹内有五元纸钞,另外还有几张剪报。      为什么林肯会随身携带剪报呢?让我们看一下这些剪报的内容吧。大部分剪报热烈赞扬了林肯任职美国总统期间的成就。其中一张剪报引用著名牧师和演说家亨利·沃德·比彻的演说:“亚伯拉罕·林肯可能不如安德鲁·杰克逊暴躁刚愎,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后者将根本无法与林肯相提并论。”记者接下来写道:“话音刚落,掌声如雷鸣般响起,仿佛永远不会停息。”      为什么他会携带这样的剪报呢?如果你对林肯哪怕有些微的了解,你该知道,谦逊是他最有魅力的美德之一。无法想像他会在会议中或是宴请宾客时以此向众人炫耀。      我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我注意到,林肯经常遭受严重的抑郁症折磨。是否在那些黑暗的夜晚,当绝望像寒冷的冰雪降临到他心头,他会从口袋里掏出剪报,从中找到希望?是否那些话语令他记起他所献身的事业,他的善行,还有受他影响的那些生命?      圣方济各曾说过:“一缕阳光足以驱散许多阴影。”对于某些人来说,这阳光不过是一张剪报上的几段话,朋友的一封感谢信,领导的几句表扬,来自父母、配偶或子女的充满爱意的信……      ——圣方济各:一缕阳光足以驱散许多阴影。

变化

no
June 15
 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一回,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在画同样的东西。背景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不耐烦地问:“每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       毕加索瞪他:“你不觉得自己在说废话?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个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是不同的。”      从此以后,鲁宾斯坦在重复弹一首歌时,皆可弹出不同的韵味。       ——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

生活的每一项,都需要认真对待

no
June 10
“只要一直认真下去,不管有多少人曾经嘲笑过你的认真、你的无趣,终有一天,他们会为你的认真而拍手称赞。”      这段话,让我想起一位高中同学。      上高中时,一到广播体操时间,整个操场上都弥漫着慵懒的气息,几乎没人愿意认真去做。大部分人都是“差不多式”前倾和半蹲,只有我的前桌,他的“走心式”九十度鞠躬和完全深蹲格外抢眼,每个动作看起来都像是从标准流程中刻画下来的一样。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他特别傻。于是,做广播体操从一件极其无聊的事变成了观摩“奇葩”表演的趣事。      出于好奇,我问他:“你喜欢做广播体操吗?”他回答:“不喜欢。”我诧异,又问:“不喜欢,你还做得那么卖力?你看别人,都是应付了事。”他说:“花同样的时间,为什么不做好一点,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对自己喜欢的事做到认真,或许很容易,对于不喜欢的事甚至是分外无聊的事,也能够认真对待,则是一种生活能力,更映射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对于学业,他同样认真。大学毕业,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研深造,后来到国外参加科研项目交流。现在,年纪轻轻,就在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在时间的复利下,认真让他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同龄人。      认真生活的人一定对生活抱有崇高的敬意,因此生活也一定不会辜负他。你只管认真,终有一天,你会变成他人的望尘莫及。      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现在“认真”变成了一件很见不得人的事?其中有个高赞回答。      科温顿关于成就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中说:      人面对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往往具有两种动机: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动机,即追求成功带来的自豪和满足感等积极情绪;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避免失败带来的挫败和不如他人等负面情绪。      现实社会中,人们渴望成功,却也害怕失败。大家都太脆弱,经不起失败的打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装作“不认真”的样子,那么一旦失败,大家无法把失败归功于他能力差、智商低,而一旦成功,大家反而觉得他是天才。这种“隐晦努力”的策略充分保护了“不认真”之人的自我价值感。      由此看來,那些选择“不认真”的人,是预先为失败寻找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以此躲避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可实际上,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把“不认真”当成思想和行为的指引,就会渐渐丧失生活的动力,从而使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也失去了体验更好生活的机会。      生活不容易,亲情、友情、爱情、事业,没有哪一项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搞定的,除了生活热情,更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著名剧作家廖一梅在图文集《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中写道:“保持幽默感,保持尊严,认真对待自己,认真对待他人,对结果不存奢望。”      像傻瓜一样去奔跑,像从未受伤一样认真付出,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认真的人。

用幽默塑造智慧

no
June 08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家里被窃,朋友写信安慰他。      罗斯福回信说:      “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      第一,窃贼只偷走了我的财物,并没有伤害我的生命。      第二,窃贼只偷走一部分东西,而非全部。      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任初期,有一次被枪击中,身负重伤,子弹穿入了胸部,情况危急。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里根面对赶来探视的太太所说的第一句话竟是:      “亲爱的,我忘记躲开了。”      美国民众得知总统在身受重伤时仍能保持幽默本色,康复应该指日可待。他的幽默稳定了因受伤而可能产生的动荡局势。      发生事情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哪个角度去切入。      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演讲中,在刚刚进行到一半时,台下突然有个捣蛋分子高声打断了他:“狗屎!垃圾!”      威尔逊虽然受到了干扰,但他情急生智,不慌不忙地说:“这位先生,请稍安勿躁,我马上就会讲到你所提出的关于环保的问题。”      全场人不禁为他的机智的反应鼓掌喝彩。      掌握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      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      “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署名,忘了写内容。”      丘吉尔不但没有受到不快情绪的控制,反而用幽默将了对方一军,实在是高!      一张口开莲花香;一双手勤做善事;一颗心有情有意;一辈子欢喜自在。      有一次,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一个冒失鬼骑车撞倒在地,幸好没有大碍。肇事者急忙扶起他,连声抱歉,萧伯纳拍拍屁股诙谐地说:      “你的运气真不好,先生,如果你把我撞死了,就可以名扬四海了。”      有幽默感的人,凡事健康思考,保持正面态度,在遇到困难时,容易化险为夷。      天才幽默大师卓别林曾被歹徒用枪指着头打劫。卓别林知道自己处于劣势,所以不做无谓抵抗,乖乖奉上钱包。      但是,他对劫匪说:“这些钱不是我的,是我老板的,现在这些钱被你拿走了,老板一定认为我私吞公款。兄弟,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拜托你在我帽子上开两枪,证明我被打劫了。”      歹徒心想,有了这笔钱,这个小小要求当然可以满足了,于是便对着帽子开了两枪。      卓别林再次恳求:“兄弟,可否在我衣服和裤子上再各补一枪,让我老板更深信不疑。”      头脑简单、被钱冲昏头的劫匪统统照做,6发子弹全部打光了。这时,卓别林一拳挥去,打昏了劫匪,取回钱包喜笑颜开地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