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持有者变成共建者:LetsBONK.fun的长期主义野望
May 7th, 2025

你有没有注意到,曾经风靡一时的 meme 币,就像过山车:一波涨完,又急速跌回原点。它们被贴上“投机”标签,不论是Doge还是那些层出不穷的新meme,都逃不过“高风险、高波动、无内在价值”的诟病。那么,如何让 meme 币真正摆脱“只为炒作”而生的命运,成为具备实际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资产?答案并不在于单纯追涨杀跌,而在于——平台能否为它们注入真正的价值支撑。

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平台在四个方面发力:

  1. 实际使用场景:让代币在现实或链上生态中有真实用途;

  2. 长期激励机制:让持有者有持续参与、贡献和共赢的动力;

  3. 去中心化治理:让社区不仅是观众,更是决策者;

  4. 跨链兼容性:扩大代币的可用范围和流动性。

今天,我们来聊聊 LetsBONK.fun——一个新晋 meme 币发行平台,如何从这些维度入手,通过社区驱动和生态建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先说最直观的:在 Pump.fun 你只管点几下鼠标,设置几项参数,就能生成一枚 meme 币;而在 LetsBONK.fun,除了同样便捷的“Create Token—填写信息—定义供应”三步流程,更关键的是,它在背后植入了理念。

  • 简易的代币创建:人人都能参与,但这只是基础。
  • 回购与销毁机制:每笔交易 1% 手续费,一部分用于回购并销毁 BONK,动态收缩流通量,提升稀缺性。

  • 透明的资金分配:费用公开分配给平台运维、BONKsol 验证器、回购销毁,社区一目了然。

与 Pump.fun 不同,LetsBONK.fun 绝不仅仅是一个“发币 → 割韭菜 → 跑路”的单向工具链;它把权力交还给社区,让每一位持币者都能真正参与平台的治理与成长。

社区投票决定资金走向:每笔 1% 手续费的去向,都要经过 DAO 提案与持币人投票——是继续增资 BONKsol 验证器,还是扩大开发者基金?由社区说了算。

功能迭代由用户共创:新功能上线前,社区可就 UX 优化、跨链支持、NFT 激励等议题提交提案;投票通过后,开发团队再行落地。

生态合作由全体共识牵引:想接入哪个 DeFi 协议、举办怎样的大赛、或是联手哪个 NFT 艺术家,都在链上公开讨论,确保每一步都获得社区背书。

这种“社区驱动 × 回购与销毁”机制相辅相成,彻底改变了 meme 币单纯靠情绪炒作的命运:

上线3天硬核数据:

创建代币超 12,200 个

烧掉 $BONK 代币价值超 32 万美元

页面浏览量突破 33.4 万次

平均每小时 125 个新币,每分钟 2 个新币诞生!

1% 的流动性手续费里,有一部分用于回购并销毁BONK,动态收缩总供应;另一部分注入开发池与验证器奖励。回购销毁提升代币稀缺性,社区激励保证了长期持有的收益预期——这才是真正让 BONK 从“割韭菜”工具跃升为“社区共治”价值载体的秘诀。

说到价值观,就不得不提 Vitalik 最近在 Farcaster 上对 Pump.fun 的那番“道德审判”——他说,一个链要有自己信仰,否则只会被拿来做短期投机工具。他举了 Railgun、Polymarket 为“好例子”,批评 Pump.fun、Terra、FTX 为“坏例子”,引得各生态一阵唇枪舌战。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他的思路:去中心化不仅是技术中立,更是一种责任。LetsBONK.fun 在设计时就把“社会责任感”嵌进机制里,避免市场一热就脱轨:

  • 隐私保护与公平性:平台不允许团队预留、内部私募,每个代币都一次性公平铸造;

  • 社区治理:重大升级需 DAO 投票通过,决策不被少数人操纵;

  • 道德定位:鼓励基于创意与文化的 meme 项目,而非博眼球的极端炒作。

这样,LetsBONK.fun 不仅满足 PMF,更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上给出了明确的价值判断。

LetsBONK.fun 这些价值观的东西如何在实际运营中的落地?——社区文化如何真正落地?市场风险又该如何化解? 这不仅仅是平台能否吸引用户的问题,更是如何让整个生态系统在长期内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首先,产品简单易用,市场门槛低,这对平台的早期发展至关重要。很多项目虽然起点很高,但由于过于复杂,用户很难快速上手。相反,LetsBONK.fun 通过让代币创建过程尽可能简化,降低了进入门槛。它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发布自己的代币,给了广大社区成员一个切实可行的参与机会。但仅此而已,显然不足以保证平台长久的发展。

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如何防止项目沦为“一锤子买卖”。回购与销毁机制就像是平台的一张“保险卡”,通过减少流通中的代币,提升稀缺性,能够在市场动荡时为平台提供一定的价格支撑,同时保持其长远价值。而这种机制与社区治理结合,就能确保平台不会轻易陷入短期炒作和投机的怪圈。因为社区成员参与了决策,平台的发展方向,不再单纯依赖团队或资本的推动,而是有更多的人共同参与进来,确保了平台的长久活力。

再看社区文化的建设,AMA、黑客松、创意大赛等活动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这不仅能增加社区的互动性,还能让用户从“观众”转变为“参与者”,他们不仅是在使用产品,还是在共同塑造产品的未来。奖励长期持有者,比如空投、治理权重的倾斜,能激励用户的忠诚度和长期参与。大家会在这种“主人翁”心态的引导下,真正与平台产生深厚的联系,而不是一味追逐短期的暴利。

最后是市场反应和生态的影响,我们会看到不同市场阶段的不同策略作用。回购与销毁机制在熊市时无疑提供了价格支撑,减轻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而社区自治在牛市的狂欢时则能迅速升级功能,保持平台的活跃度。尤其是在跨链桥接的支持下,BONK 不仅仅在 Solana 上活跃,它能流动到以太坊、Base 等生态圈,进一步扩展了其市场空间和功能。这种跨链的融合,使得整个社区和平台都不再局限于一个单一的链条,而是建立起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流动性的生态。

最终,这一切都归结于如何确保平台的长期稳定性,并让每个社区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贡献,才是保证LetsBONK.fun能够走得更远的关键。

LetsBONK.fun正是在“技术便捷”与“价值信仰”之间找到平衡,用社区生态为 meme 币赋予新生命。它或许无法保证每一次都成为爆款,但只要持续把实际应用、长期激励、去中心化治理和跨链兼容落到实处,就具备了从“投机”走向“价值”的底气。在未来,这样的项目才有可能真正让 meme 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资产,而不只是昙花一现的狂欢。

Subscribe to cryptoSSSocial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cryptoSSSocial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