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lanche/Solana/Layer2 Forecast
May 17th, 2022

Part A. Avalanche Q1 生态发展报告:底层技术与生态进展如何?

雪崩协议早期定位为“商业化去中心化金融平台”,为 C 端、B 端均提供可定制化区块链服务,与企业机构的合作较为紧密。回顾雪崩协议2022年Q1的生态近期发展情况、链上数据进展、融资信息。

1、 底层技术进展

(1)Avalanche技术识别特征:

  • 三链架构,X(exchange创建和交易链上资产), C(contract类应用层,创建和执行 EVM 智能合约、构建 DApp), P(platform协调验证节点、创建及追踪子网),可互操作,异化网络架构
  • DAG数据结构(Directed Acyclic Graph 有向无环图)优化PoS
  • 相对Etheruem,增强了需求场景下的可组合性,低延迟、高速、理论安全阈值80%(不可能三家部分解决)
  • 代码更新速度高,21年上半年最为活跃。
  • 2021 年 Q4进行 Blueberry 升级,支持开发者创建自定义虚拟机及自有规则的独立区块链,这是子网架构的重点。
  • 模块化区块链的叙事

(2)开发环境:2021年期间雪崩生态的开发人员增长3倍,生态开发活跃且稳定。

(3)网络平台活跃度:生态丰富度高,包括基础设施、开发工具、文化(DAO/NFT/Gaming)、DeFi、企业机构、理财6大类。AEB跨链桥的推动DeFi TVL的爆发。

2、生态进展

关键字social volumn,体现为机构与生态合作带来的社区增量、媒体讨论、生态拓展等多个方面。由4月SushiSwap的扩展起始,其他关键案例有DeFi:Wonderland Finance ( TIME ),NFT+GameFi: ”2021 MLB Series 2 Baseball NFT ”、Cradaba、DeFi Kingdoms,Solunavax Slogan。链上数据增长主要来源于C链。

(1)生态项目梳理:

作为金融导向的公链,支持174种DeFi项目,原生项目占比40%。

(2)投资机构

a16z,Polychain,Bitmain,NGC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Fundamental Labs、Galaxy Digital、NGC Ventures,Dragongly Capital、SNZ、IOSG Venture

3、趋势展望

企业级机构搭建 Web3.0 的基础设施”的展望,与机构更深入的DeFi基础设施合作,定制化模块化的开发设计,具有更灵活的生态部署和更好的话题性。

面临挑战:生态内同质化项目间和生态外L1公链间的竞争;高负荷的性能问题;现有子网的搭建速度问题。

观点和问题

Avalanche在L1公链的差异化竞争中找到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位,机构合作、金融、模块化、灵活性作为最主要的竞争点。其中对于机构而言,安全性> 可拓展性> 去中心化。生态内同赛道Daapp的竞争不利于流量的集中聚集。

(1)DAG如何实现优化PoS机制?还有哪些头部公链采用了这个机制?

(2)Avalanche公链目前是否存在明显的竞品公链?

Part B. “Solana 2022”研讨会纪要:可组合性是优势,并非以太坊杀手

1. Solana的基础优势是可组合性,但存在跨链可组合性的问题。

可组合性的定义1(Jesse Walden):如果一个平台的现有资源可以用作构建新的区块并且能够编程到更高阶的应用程序中,那么这个平台就是是可组合的。

**可组合性的定义2:**1.提供真正身临其境、丰富应用的能力;2.可组合性应该能让应用程序能够在其他应用程序/协议上构建;3.桥接web2的特征到web3。——乐高积木

2.文化优势:目标用户更多是大众市场,而不是学术用户

通过面向大众市场体育、娱乐的营销吸引目标用户。

3.开发者友好

基于Rust偏码的生态,相比Solidity存在更广发的开发者基础。2021年开发者数量增长4倍,更活跃的开发者社区引发了社区生态和利润的飞轮效应。

4. DDoS攻击

认为是漏洞修复的压力测试,更有利于生态快速发展。

5.以太坊的竞争对手而非杀手

存在竞争关系,二元共存。在需要低延迟的场景下有更好的表现。编程模型不同使得可以二者长期工共存。

观点和问题

Solana是相对独立的公链生态,在其他L1公链的“围剿”下叙事带来的价值虚高逐渐回归。对文中长期共存的逻辑不认可,共存的原因只可能是更加满足用户和开发者的需求。

  1. 是否Solana公链相比其他主流公链更容易遭受DDoS攻击?为什么?是源于协议设计缺陷还是编译语言,或者是过于中心化带来的不稳定性?

Part C Layer2在2022年将如何发展?看看行业领袖们怎么说

最主流的L2解决方案Rollup:Optimistic Rollup(Arbitrum、Optimism)、有效性rollup(StarkWare- StarkNet 和Matter Labs- zkSync ),共同点为:更便宜的交易费用(低gas),更快的吞吐量,去信任的证明机制,具有从以太坊主网延伸的非常相似的安全属性。

L222:主网用于确定性,L2用于计算。L2 Rollup技术创新属于垂直创新。

L2与侧链和L1的关系

L2上TVL的增加是确定的,但仍需要易于使用、可访问且廉价的跨链桥梁,以便资本从替代 L1 转移。

EVM 等效性,暂时看不懂

场景化的公链需求,比如对于快捷和低成本要求更高的GameFi类型,适合在L1替代公链(BSC, Solana)开发。

2022年主要趋势

桥、费用减少、合并,开发人员迁移,EVM 兼容性和 EVM 等效性取得显着进展,去信任和无缝桥接需要更多时间成熟。从用户侧而言,甚至不需要感知在使用L2。

观点和问题

对于L2的认知依然停留在概念的了解,比较难建立全面深入的认知。对于技术性名词的无感知,是一个比较大的短板。目前是黑盒状态的理解。

Subscribe to kasdoty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
More from kasdoty

Skeleton

Skeleton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