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7 月,美國國會眾議院舉行反壟斷聽證會,亞馬遜、蘋果、Google 與 Meta(Facebook)等 4 家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執行長,都以視訊出席這場史無前例的討論,以捍衛他們各自公司的立場,認為他們支持的是「自由市場」,而不是對政府權力、民主自由的威脅。(資料來源)
有趣的是,一般來說,只要把一篇新聞的影響規模講述成「政府」與「市場」的層面,幾乎可以讓不少人認為這件事跟自己沒有關係。但事實上,這真的是一場「政府」與「市場」的對立鬥爭嗎?抑或這其實是一件關係到人性、習慣與資訊接收量的、最貼身的日常課題?在這之中,Web 2.0 與 Web 3.0 兩者又到底有何分別,及即將會如何影響未來呢?
2019 年,英國上演了一部電影《脫歐之戰》(Brexit: The Uncivil War),講述了 2016 年脫歐公投前夕,支持脫歐組織的策略師們,是如何利用「大數據」及社交媒體,勸說英國民眾投票退出歐盟的歷程。
Dominic Cummings delivered and estimated one billion targeted adverts to voters thought AggregateIQ in the lead up to the Referendum. Arron Banks admitted that Leave.EU also hired a data firm specializing in the targeting of voters - Cambridge Analytica. He has since denied giving them paid work.
據估計,在公投日之前,多米尼克‧卡明斯(電影主角)通過聚合智囊向選民投放了十億條定向廣告。亞倫‧班克斯曾承認脫歐派官網也僱用了一家精於選民定位的數據公司:劍橋分析。此後,他一直否認曾與其發生僱用關係。
一個天才遇上一種工具,並把它發揮到極致,導致了英國脫歐的誕生。你可以發現的是,當輿論、媒體能讓大眾成為自己的利用工具時,基本上公投也不見得是真正可以令人信服的方法,但由於「小數服從多數」原則,亦即現今民主國家最被廣泛認同的原則,令很多人都會去「信服」結果。
但是,掌握權力的人會理解到這簡單的道理,因而不少人在面對相關題材時,只會單方面地推理出,「政權」把一些大型發展組織定義為「壟斷」,並試圖把它們刪除的單一原因,是基於認為他們是在威脅自己的道理。
但是,Web 3.0 的出現證明這種單一推理並非 100% 完全準確,因為若然沒有把「人性」計算到算式之中──如同《脫歐之戰》電影中,主角因為找出了那些被遺忘的人們的聲音,從而取勝──不管是政府還是大型企業,都不會獲得一種社會現象,導致自己成功起來。
懂人性的人不懂政治,懂政治的人不懂人性, 導致世界原地踏步。
Web 2.0 是利用了大部分人渴望「被愛」的想法,將人們推向懶惰的陷阱。正如本熊在《真正的去中心化寫作平台Mirror.xyz,與常註成員的交流內容及Q&A》中曾經提及過,透過演算法及社交網站,人們獲得的資訊都在被計算、被允許的情況下展現到人們面前,亦即在資訊流入視線範圍之前,一塊塊濾膜在人們不知情的情況,把真相的全部以一定的計算方法從人們眼前刪掉,只保留被計算出來的、人們想要看到的世界觀。例如:
假設本熊這篇文章被方格子「編輯嚴選」了,就會獲得比其他文章多出 4 至 30 倍的閱讀量,但如果沒有被選出,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在方格子中,將有可能只有單位數字。本熊截出了自己所寫的另外兩篇文章,讓各位可以快速比較,下方的文章是曾經被選為「編輯嚴選」的:
而有趣的是,同樣的文章發佈在不同的平台,如 Matters,出現了完全相反的結果,證實不同的平台其實就是等於不同的權力中心,這件事導致各平台的使用者會關注的焦點文章都不一樣。
上述的情況導致舒適圈、同溫層的發生,亦加深了社會矛盾和貧富懸殊問題:前者是因為資訊接受量不足及不同所致,本熊依稀記得那段香港社運日子,香港年輕階層所接收的資訊,與長輩、老年人所接受的資訊相差有多遠;後者是因為 Web 2.0 的可被操控性,又稱中心化,人們可通過交易,買讚買粉絲買分享買廣告,甚至是背後直接操縱,以換來「演算法」的支持,讓想要被人們看見的資訊以最易令對方入口的方式,送到自己指定的對象眼中,從而獲得更多的支持及財富,例如:
你可以看見顯示 Matters 文章數據的圖片中的「拍手數」,其實代表了一個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加密貨幣」數量的數據。
它的運作模式,是基於 LikeCoin 的化讚為賞機制,以一定方式把讚好(即拍手)透過一個內定的算式及規則,把數據變成加密貨幣的實證。基於平台不一,只要發表能迎合同溫層興趣的文章,即可獲得更大的拍手數,因而有更大可能性獲得更多的財富,LikeCoin 現有機制正完美引證了這件事。
另一方面,根據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的研究員費瑞安(Ryan Fedasiuk),在 2021 年前發表於華府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的報告,中國各級黨委在早期嘗試聘用一些網路評論員,直接指導並組建成小團隊,同時在網路上發表各種言論與評論,即「五毛黨」。但近幾年,這套體系逐漸擴大,特別是在中國教育部和共青團中央於 2015 年聯合發布指導後,「中共不但雇用評論員,也開始依賴大量的志願者」。(資料來源)
換言之,通過大量人口針對某種信息加鹽加醋及改造,所謂的「真相」會被扭曲,而所謂的大量人口,將可以通過交易或人際關係網絡、權力操控而獲得。
於是,若然某個人類要在這樣子的世界中獲得成功,他有可能要具備幾項條件:
浮誇,用出人意表的方法吸人他人眼球;
富有,通過交易買得別人的同意從而獲得更多關注或支持;
實力,擁有可以走在潮流尖端,因而不被演算法的計算影響,或直接成為被計算重點的腦袋,如 Steve Jobs;
跟隨,跟隨被演算法計算而得來的風氣、潮流走,成為一條順著時代水流活動的沙甸魚;
幸運,一個足以抵抗演算法與潮流的機遇及想法。
本熊也許是擁有浮誇元素的其中一員,對於 Web 2.0 模式的厭惡,以及持有一名創作者擁有的固執,我們曾經經營過擁有達五千多名粉絲的專頁,但後來被政治、社會因素影響──即中心化的背後權力操控,及演算法認為「沒有長期更新的人」沒有了價值,導致我們的粉專現在成為只有虛假數據的存在。
在 Web 2.0 的模式中,一種小型精神其實會難以得到堅持。特別是,科技把人性七宗罪中的懶惰發揮到淋漓盡致,結果被大部分人所追捧:能夠快速接收到數據及重點的懶人包、短小得幾乎無法帶出內容真正價值的小信息,零知識量的水文發言等,演算法傾向要求人們以一種斷然的語氣,以少於五十字簡述一件事情,令更多的人們從中獲得一種快速的自我認同快感,甚至借由被讚好、分享而得到小小的滿足,換來了社會、人們思維的扭曲。
就結論而言,閱讀風氣在 Web 2.0 的世界中,並沒有得到改善,甚至被改寫,推向更混沌的深淵,導致普遍的出版業界迎來了一個個低谷:
「都是字,叫人怎樣看?」
由於部分名人對 Web 3.0 發起反對及懷疑的聲音,令 Web 3.0 這個概念引起了全球關注,例如 Twitter 創辦人之一的 Jack Dorsey、Tesla CEO Elon Musk 等,都認為 Web 3.0 只是一種行銷手段,是一種虛假的現象。
但是,Web 3.0 在這些名人的反對聲後,依然繼續擴展──儘管區塊鏈世界近日踏入熊市階段,但不代表發展有停留現象,可見有不少人仍然對 Web 3.0 抱有希望及支持的態度,例如 a16z 合夥人 Chris Dixon 直指「Web 3.0 仍在早期階段,是參與的好時機。」、Coinbase 前技術長(CTO)Balaji Srinivasan稱「Web 3.0 給予一種可能性,而不是保證。」等,都顯示了 Web 3.0 擁有一種吸引力,就似在十年前,沒有人認為比特幣會成功,卻依然有些人懷著希望去投資,最後換來了巨大的財富。
Web 3.0 早期的基礎概念,其實是來自於被稱為全球資訊網之父的 Tim Berners-Lee 在 1998 年提出的 Semantic Web(語意網)。2005 年接受訪問時,他指出 Semantic Web 就是他心目中的 Web 3.0,為新世代網際網路中,電腦將用模擬人類的方式處理內容,所有數據都可以依據上下文、概念上進行理解和連接。
而到了 2014 年,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Gavin Wood 重新提出對 Web 3.0 的想法,指出世界上應該需要有一種不受審查、低門檻的基礎網路傳遞協議來取代 AJAX 、HTTP 和 MySQL 等傳統網絡技術,而且可受驗證地去保護網路使用者的資訊與資金流動,而這就是現在普通人所認知的 Web 3.0。(資料來源)
要再詳細說明 Web 3.0,就必須提及「去中心化」── Web 3.0 的最大核心理念。簡單來說,用戶所接受的資訊不會再受到社交媒體、搜尋引擎及政府等擁有權力的組織所控制及散佈,這幾乎是重寫了 Web 2.0 所建立的社交模式。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Web 3.0 的用戶可在能夠保障到私隱的地方,與其他用戶在公平競爭的情況下進行交流,而不是被演算法左右,引發出不公平的競爭狀態。這個改變能夠直接把所有創作者拉扯到同一個平台上,並要求他們在完全公平的情況下,找出他們成功的道路。換言之,擁有真正實力及行動力的一方,將會有更大的優勢及成功機率。
「有索引,大流量作者 Catch All,小流量作者就真成了時代的一粒沙了。」
去中心化寫作平台 Mirror 的社區管理員兼中文社區負責人 tina7 說。
如果一個團體繼續使用 Web 2.0 的角度去經營 Web 3.0 的推廣,將會形式十分糟糕的情況,這亦是我寫下《【加密貨幣】LikeCoin 向 Web3 進發,到底將會是一場人性實驗的失敗作,還是商業理性討論的成功結果》的原因之一。
當一個原本以 Web 2.0 方式進行招來及經營的團體突然往 Web 3.0 進發,而期間沒有做好任何教學或協助工作,理所當然會引發異溫層用戶的不滿,因為他們的運作模式就是如此的不一樣:
Web 2.0 比較主張商品或人物成為別人眼中的價值,而 Web 3.0 則相反,是一個關注個人特色的圈子,即每個人都能彰顯自我價值以被認同。
而 LikeCoin 的做法,彷彿是一個說著「我原本是跟你走」的服務人員,忽然變成「你現在要跟我了」的老闆,這種態度不一的感覺導致異溫層的用戶出現想法及資訊錯亂,形成了反效果,但是對於 LikeCoin 的長遠發展來說,這有可能是一件好事──沒有人知道。
本熊認為,若果你想要就一件原本已存在的事情、服務或商品從 Web 2.0 轉營 Web 3.0,本熊十分建議你要先定立好自己的目標及社會定位,並努力地協助正在使用服務,並完全習慣了 Web 2.0 模式的用戶進行過渡。
至於假如你想要發展一項新的項目並在 Web 3.0 發展,那就必須找出自己的個人或項目特色,並試著尋找 Web 2.0 與 Web 3.0 的平衡點,讓兩者都變成有利於自己發展的狀態,例如利用社交媒體宣傳自己的 Web 3.0 同時,也可以想想如何把 Web 3.0 的優點推廣到 Web 2.0 及現實世界,從而吸引人們自己走進圈子的同時,亦讓自己製作的成品,如 NFT 的用處變得不單一。
因為失去了中心化的協助,要在 Web 3.0 中找出合適資源的模式,就會容易變成那個像極 Web 1.0 的年代時,必須身體力行才能夠搜索到合適資訊的模樣。這件事無疑成為了那些經歷兩個十年後、早就習慣 Web 2.0 模式的使用者,踏入 Web 3.0 的絆腳石。在五年前,本熊仍然能夠聽見人們去指責那些沒有做好資料搜集就發問的「伸手黨」,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並會主動提出相關協助,但事實上,這沒有解決到任何根本問題。
同時,基於去中心化的關係,Web 3.0 上的交易速度會比 Web 2.0 較慢,除非使用者擁有迅速、齊備及先進的科技支援。由於任何動作,如支付過程等狀態變化,都需要由礦工處理,並在整個網絡中傳播,所以擴展速度會變得比較慢和昂貴。另一方面,Web 3.0 更加地依賴科技及新技術,導致開發成本昂貴……
但更讓人擔憂的,鐵定會是那些關於仇恨言論和網絡犯罪的問題。由於去中心化,權力者難以操控網絡上的數據及言論,導致難以抓住犯罪者,及利用法律進行制裁。相關的簡單實例就存在於現實中,剛過去的 4 月 1 日就剛好有新聞,指著名的 NFT 群組被駭客攻擊,不少名人,如周杰倫都深受影響。
不過,本熊認為這正是一套嶄新的遊戲規則出現前的混沌時代。其實所謂的犯罪,只不過是因為人們懶於處理一些沒有直接影響自己的問題,而利用制定法律或規則的方法,去定義部分行為是一種「犯罪」或「不被認同」的概念,因此即使是「民主」也不一定是「正義」。以 Cosmos 生態的 Juno 第 16 號議案為例:
今年三月,Juno 舉行空投時,有巨鯨通過 50 個地址獲取共 250 萬的空投,導致社群中有人動議,取消這位巨鯨所獲得的額外空投(資料來源)。單單看這個事件,看起來像是儆惡懲奸,但事實上巨鯨的做法沒有違反規則──你可以說這是被惡意利用,但惡意利用並不等同於違反規則。相對地,制定規則的團體原本沒有發現到這個 bug,理應才是問題所在,可是最終巨鯨卻因為團體疏忽,而慘被公審及因為議案被通過,並沒收所有額外空投,通過民意碾壓私有財產權:
這難道不是龍門任群眾擺的一個案例嗎?
魚蛋論、利益與所謂符合民主理念的「少數服從多數」,到頭來全都是遊戲規則與籌碼。在上面的案例中,到底什麼是「不被認同」,什麼是「犯罪」,什麼是「正義」呢?在找到自己所認知及認同的觀念前,本熊只能跟你說一句:
歡迎回到 Web 2.0 的世界。
到底世界未來的走向,會回到 Web 2.0 的安樂窩、轉投到 Web 3.0 的懷抱,還是有人可以在兩者當中找到平衡呢?
無論世界走向如何,本熊與《脫歐之戰》中的主角多米尼克‧卡明斯一樣,懷有一種渴望,渴望有人會在看見一個大轉變時,不是一味地被群眾習慣影響,從而認為那是一個錯誤,而不是一個機會;同時間,當一個系統壞了,亦會有人勇於去修理,甚至重置系統,而不是一味地配合,聆聽那些只會說話不會做的人,及任由世界、國家、社群,更甚是自己,在世界中原地踏步。
Web 3.0 的缺點,總會被科技進步所解決,到時候,也許就會是一次完全的重置。這次,本熊把文章首發在暫時最為去中化的寫作平台 Mirror 中,也算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
本文章將同時於 方格子、Matters、Potato Media 及 Penana 刊載。
合作活動、文案可電郵聯絡 kumasanki@iboomcreat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