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to hfdewk.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不会做饭的一代

hfdewk.
August 27
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后开始成家立业,独立生活。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他们都不大会做饭。      没孩子时,下馆子回家,可以凑合。可有了孩子,做饭便开始成为一件再难逃避的现实问题。      过去人讲,活着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过去物质匮乏,人活得艰难;另一面也是说,吃饭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一个人一个家吃饭不讲究,不说于健康不利,单说活人,也缺少了一大乐趣。      现代生活不断加快着人的生活节奏,传统生活中的许多内容逐渐被淘汰、被省略。但如果连吃饭也被精简了,那人类想要怎样?      不错,现在人有钱了,外面各色各样的馆子也多了,但它们终究替代不了居家饮食。太多的都市人都患上了餐馆选择恐惧症,特别是中午,一出单位,吃什么便成了一个大问题。一干人常常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第一个表态,以免被群起攻之。      无论食堂还是餐馆,久吃必厌。唯有家常饭,历久弥新,永不反胃。      可太多的小夫妻并没有从父母那儿学会做饭——这一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尽管现在电饭煲、微波炉等现代烹饪工具已经为下厨提供了极大便利,并且超市里还有大量的半成品食材无限量供应,但做饭对于他们依然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      人类工作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吃得更好,睡得更舒服。但现在,为了工作,顾不上吃,没有时间睡,这就是哲学上说的异化,我们日常说的变态。只是,更多的人对此浑然不知。      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在饮食上的盲目崇洋。微信朋友圈最爱炫耀的是烘焙食品,各种五颜六色的糕饼充斥屏幕,感觉他们不是在过日子,而是在过家家。餐馆也为了迎合“小资们”的情趣,越来越把心思花在环境装潢、餐具腔调上,而饭菜本身的口味质量反倒退而其次。这种“装修饭”大行其肆,是否意味着新一代人的味觉整体在退化?      不伦不类的崇洋,漫不经心的忘本,只会不断弱化我们本身基因的质量,使人类进化的脚步倒退。      中国是饮食大国,饮食传统经过千百年地锤炼成就于今,无论南方家庭煲的汤,还是北方家庭包的饺子,食不厌精才是生活趣味的真谛。      一箪食、一瓢饮,投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心态与生活的真相。      人要爱自己,爱自己,首先从吃好一顿饭开始。先当好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再去经天纬地,否则一切都是本末倒置。

给人生一个删除键

hfdewk.
August 11
父亲脾气暴躁,不懂得疼人,又是个大孝子,母亲嫁过去以后,受了不少委屈,吵架是家常便饭,父亲吵不过,便拳脚相向。记忆里,母亲总有流不完的眼泪,双眼红肿还在地里劳作。父亲也不会照顾人,那年母亲胆结石做手术,他倒寸步不离守了母亲一周,却一点也不称职,买的饭菜全是母亲不爱吃的,还动不动就吼,气得母亲抹着泪恨恨地发誓:等你生病的时候,别想让我照顾你!      父亲真的生病了,高血压偏瘫,走路要人扶,吃饭要人送,衣服要人帮忙脱,还动不动就得住医院。这时候,母亲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说的狠话,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父亲,从此再也没出过门,因为父亲一刻也离不开她。看着母亲辛苦的样子,我都有些为她鸣不平,有时候会问她:你就不恨父亲吗?母亲爽朗一笑:“恨什么呀?夫妻哪有不磕磕绊绊的,若是每件事都记恨着,家早就散了,哪还有你们啊?”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不识字的母亲其实真的很睿智,早已被生活磨炼得百毒不侵。      老公在一家公司做主管,因为人勤快实干,很得领导赏识。领导跳槽时,极力说服老公跟随他走,信誓旦旦保证绝不会亏待。老公觉得领导一向对自己不错,值得信任,就跟着一起跳槽了。领导在新公司比原来职位升了一级,工资也升了一级,可是给老公的职位和薪水都和原来一样。老公没介意,比原来更加勤恳地工作,争取不给自己和领导丢脸。没想到,为了在新公司站稳脚跟,表明自己融入新公司的决心,领导居然拿老公当耙子,用非常卑鄙的手段辞退了老公。      丢了工作,老公没有怨天尤人,天天往人才市场跑,最终成功上岗,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做部门经理,职位薪水都比原来高了很多。我愤愤不平地提醒老公,找个机会,好好羞辱一番当初的领导,太忘恩负义了。老公却一脸平静地说:“人在职场漂,哪有不挨刀,何必把那些不开心的事记在心里?再说了,若不是领导当初绝情,说不定还没有我的今日呢。”那一刻,我觉得老公真的很豁达,从来都不计较,难怪职场之路走得越来越顺。      有个网友,不久前离婚了,老公带走了孩子和房子,她孤身一人,按说很凄惨,应该天天哭哭啼啼痛骂负心汉,事实却恰恰相反。她似乎过得很快乐,总是在不同的地方旅游,然后把照片传到空间里,照片中,她笑得春光灿烂,俨然一个幸福天使。      某日在QQ上相遇,问她何以能这么快乐,她说:“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设置一个删除键,毫不犹豫地将生命中不快乐的部分删掉,因为那些垃圾会抢占内存,让好东西无处可放。”那一刻,我如醍醐灌顶,觉得她实在是一个明智聪颖的女子。      每个人都应该给人生设置一个删除键,将痛苦、伤害、仇恨、懊恼和嫉妒统统删除,留下足够的空间,装进快乐、奋发、温暖和幸福。

当人拒绝的时候,你可不可以放手

hfdewk.
August 06
 路边的女孩委曲求全地跟在男生身后,男生不耐烦地回头呵斥她:“不要跟着我!”她还是怯生生跟在后面,一次次试图去牵他的衣角,然后被男生一遍遍甩开。正好堵车,走走停停,所以,那一道长街,女孩垂头丧气、眼泪飘然的样子便不由得让人看了一路。      坐副驾驶的姐姐看到气得倒仰,说:“我这暴脾气,真想下去给那姑娘讲讲道理。”我们立刻去劝她,让她打消这个念头,之前有个神狐电视剧,里面的红狐狸老是跟着长发仙人,死缠烂打,她都看不下去,这样未知缘故小情侣的事情,就更不要去断案了吧。      聊起来,就说到感情的事,很多人是不知道“不”字这个拒绝意义的。别人是明明白白地表示了拒绝甚至是反感,这方却还把拒绝当成一种情趣或者考验。      不知道谁带起来的风气,这样子认为甚至还很风靡——当事人明明拒绝了,还在别人宿舍楼下点蜡烛摆鲜花气球,想以大众舆论让人就范,被泼了凉水还去进行感動自我的表演,说什么别人不懂浪漫。      说起来,在情感里,很多的人不会去感谢拒绝自己的人,甚至将其放在自己的仇恨目标里;还有一些人,不懂得情感里的拒绝,明明不喜欢,却被动地被牵着鼻子走。      长大带来的好处,大概就是在“被拒绝”和“会拒绝”这两点上的成长。      人生里有太多事,做好了这两点,就解决得差不多了。      窗外的小情侣走进了地铁口,我们再无从窥视后续的情境,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起那个女孩的未来。有一天,她长大成熟一些,大概就不会这样受气包一样地在大街上哭泣了吧。      能当人拒绝的时候,就可以放手;当自己想放手的时候,就开口拒绝。      不过这是一种修炼,不管说得多明白,但我们每个人,都还在修炼中。

雨中的和尚

hfdewk.
July 31
一天,一个游方的老和尚领着刚入门的六个徒弟外出化缘。偶然来到一片荒漠,抬眼望去,一望无垠。老和尚是一个非常执著的人,绝不走回头路,非要带着徒弟走过这片荒漠。      走着走着,老和尚看到徒弟们一个个疲惫不堪神色黯然,似有一丝不满。歇息之余,老和尚要给徒弟讲个故事,众弟子一听,转怨为喜。      “从前有一个和尚,低着头在雨中走着,慢腾腾地,就那么在雨中走着。路人顶着各式各样的‘雨具’从他身边跑过,一边跑一边喊:嗨,傻和尚,快点往前跑啊!和尚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前面不也下雨吗?”      老和尚讲完之后,让徒弟们说说,这个被别人称之为傻和尚的到底是不是傻子。      老和尚话音一落,六个弟子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几乎乱成一片。最终,老和尚只好要求大家想清楚之后,按照入门顺序发表看法。      作为管家的大师兄当仁不让:不是傻子,是个懒人,他懒得跑,宁可被别人当成傻子。颇有些学问的二徒弟肯定了大师兄的观点,但认为这个人无疑是个文盲,因为简单的时间和雨量二元算式只有文盲才不懂。      三徒弟认为,这个人不仅不傻,而且还很了不起。老天下雨,前后如一。雨中避雨,简直无处可避,这个人很可能先知先觉。      老和尚一看,以为大家观点一致。谁知,老四对此颇有异议,认为大家没有冤枉好人,如果不是傻子,为什么不拿什么东西盖在头上?      听了老四的观点,老五认为四师兄言之有理:是傻子,如果不跑到前面,怎么知道前面是不是在下雨呢?      对!对!——老六最小,快言快语,终于轮到他发表看法了:是傻子,他也不想着快点回家收衣服,还慢腾腾在雨中走!      听了众弟子的见解,老和尚若有所思,随即进行了点评:此人是否是傻子,有待考证。但是,假如前面有躲雨的地方,不如快点去躲雨。假如前面一片旷野,再跑也不过一身淋湿,还不如像傻子一样悠着点……      突然间,天上真的下起了雨,六个徒弟立刻躁动起来,纷纷站起身,呼喊着向前逃跑……      在人生遭遇非常之时,我们往往一筹莫展,有时甚至就如无头的苍蝇,莫名奇妙的徒劳一场。对于不能超越现实的芸芸众生,在经过一场徒劳之后,也许会发现,原来我们徒劳的本身,也许就是一种解决这种遭遇的方式。

我是谁?

hfdewk.
July 27
我是谁?      我是你永远的伴侣。      我可以是你的最佳助手,也可以成为你最沉重的负担。      我能助你成功,也能让你失败。      我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      很多事情你可以放心地交给我做,因为我既高效,又准确。      其实我很容易驾驭——你只需要确切地告诉我,你想要我怎么做,几次指点之后,我就会驾轻就熟。      我是所有伟人的仆人,可惜所有的失败者也是我的主人。      那些伟大的人都托我的福,那些失败者也拜我所赐。      我不是机器,尽管我拥有机器的精确和人类的智力。      训练我,严格地要求我,我就能把世界放在你的脚下;放纵我,我会毁掉你。      我是谁?      我是习惯。      ——别忽视了你的习惯。

命运是一个借口

hfdewk.
June 15
有读者问我:为什么哲学家说人生是一个悲剧?      我说:人类的历史不是一个悲剧,因为一个时代走错了道路,下一个时代往往会吸取前车之鉴,引以为戒,接受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灾难也就不会重演。      可是,人却不同,人生没有假设,也没有改正的机会,选择错了道路,犯了错误,往往就不可收拾,岁月不会给你从头再来的机会。所以,这样的人生就注定是一个悲剧。      有人说:不对,谁都有机会重新开始。      我说:那不是重新开始,仅仅是亡羊补牢。你经过了惨痛的失败之后,再重新开始,但是,你失去的岁月,将永不再来了。      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刻警惕的,是不要犯大错,不要走错了路。因为一旦踏上了人生之路,时光就不可逆转。      很多人一生一事无成,那是因为他选择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上,纵然付出百倍的努力,也是徒劳的枉然。      有的人最终成为人类世界杰出的人物,虽然是因为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人生的困惑。人是重感情的动物,如果一个人不讲感情,则会被人视为冷血动物一样毫无人性;可是,如果一切从情感出发,则会让自己陷于软弱可欺。      没有人不追求完美,可是,完美的事物与完美的人都是不存在的,过于追求完美则会出现遗憾的烦恼。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接纳遗憾与欠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但是,可以有完美的心态。      不论是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还是没有什么成就的中年人,都常常谈论命运。出师不利,说自己命运不济;人生失意,就说自己命运不好。      其实,命运是什么?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借口,或者人生托词。自己看错了方向,选错了道路,努力不够,所以才没有成功,才人生失意。但是,一句命运不好,就把这些本来属于自己的过错,都掩盖了。      这是一个人生失败者堂皇的理由、虚伪的台阶,也是一步步逐渐走向颓废甚至堕落的向导。      这个时候,这些人往往是渴望一份理解,一份同情,一份尊重,甚至是一份援手。      其实,很多人生失意的人不知道,当自己一败涂地后,这个心态只会让他的痛苦更深。他完全可以有另一种态度,让自己赢得尊严:勇敢面对和承认自己一手造成的结局,不推诿过错,不怨天尤人,坦然地担当。      一旦有了这样的胸襟,困境往往戏剧化地转变了,自己的人生因而有了另一个出口。      而一個强者,或者一个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从来不会谈论命运。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的人生握在掌心,始终是自己人生道路的舵手。一帆风顺,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回报;人生挫折,他们会审时度势,寻找自己的不足,亡羊补牢,重新再来。      中年以后,笑傲世界的,一定是做事严肃、认真、扎实,对人生和世界充满敬畏的人。而失败的人,一定是投机钻营、总妄想不劳而获之辈。  

湍流与活水

hfdewk.
June 10
 非洲刚果河的下游,其仅320公里的印加河段,却有着美国密西西比河5倍的流量。那轰然如雷鸣般奔腾的流水,千万年来,让陆地上的一切生命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印加河段那湍急的水流像无数急骤而力量巨大的鞭子,重则将鱼儿于一瞬间抽打成水浆齑末,轻则将那鱼群冲撞得七零八落,最终因各个鱼儿不能相遇,无法繁殖而消亡。多少年来,科学家皆认为这一段湍流是鱼鳖虾蟹等水中生命的坟墓,仿佛是地地道道的死亡之水。      然而不久前,进化生物学家对印加湍流附近水域中的鱼类开展研究,其结果让进化生物学家感到惊异:湍流对包括鱼类的所有生命个体都是致命的,却也孕育了若干种新鱼类物种。眼下,研究人员用DNA差异法,已确定了印加湍流至少孕育了4个鱼的新物种。      世界上最大、最致命的湍流,也是生命的活水,是孕育新生命的搖篮。      人生亦是如此。人们无不喜欢平静,但是,波澜不惊的生命河流,充其量只能生活着一群拘泥守旧、固步自封的人。而在生命的激流中,消失陨灭的只是那些不思变革、过惯了平稳日子的人。勇于向磨难、挫折挑战的人,也就会有着超越自我的蜕变与发展。      苏东坡曾说:“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这里的“变”指的是变故,是遇险和罹难。“用危而求安”,甚或用危来引起蜕变,这才是大智大勇,是一般人很难拥有的。

争与不争

hfdewk.
June 08
 争与不争,是两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标志。虽然因人心性而异,却往往会随着人生脚步出现殊途同归的结果。      少年人爱争,吃饭时争美食,学习时争第一,一道题会争得忘记错对,一句话会争得面红耳赤。争来争去,多半偏离了争的初衷,从一个话题偏离到另一个话题。少年心性就是如此,在乎的不是争的结果,而是争的过程。而就在争的过程中,少年心性得到了磨砺,成长也就在无处不在的“争”之中,得以拔节生长。      青年人更爱争,叛逆期的标志就是无休止、甚至无道理的争,无关对错与是非,似乎是别人认可的,他就总要反对;别人反对的,他就总会认可。尽管每一个人都似乎把结果看得无比重要,但青年人的争往往是一种无疾而终的“争”,结果无论如何都可以很快被接受,因为青年人看重的永远是下一个要争的事物。      中年人的“争”少了火药味,却多了危险性。这是种无声无息的争,却也是最注重结果的争。争的过程变得不再重要,因为它都是为结果服务的。经历过现实的重重考验,中年人心性渐渐平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对于“争”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仍是喜欢争,却不再怒其不争,而是为这争赋予了更多的智慧。此时的“争”,其实就是一个人一生成就高低的关键。      及至垂垂老矣,“争”的心便彻底淡了。此时,“不争”渐渐浮出水面,对人对物都变得平和淡定,能接受一切是非,也能包容一切对错。此时,人的一生已走过大半,行走过万水千山,历经红尘沧桑,也终于明白了“不争”也是一种“争”。因为不争,所以才争来了平静平安;因为不争,所以才争来了辽远深邃;因为不争,在争中失去的一切都会再次得到,在争中曾得到的一切也会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不争,或许是一种“争”的升华。又或许,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人生才能真正拥有一种隽永而美满的幸福。  

生活哲思

hfdewk.
June 02
我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懦弱与卑琐。      我觉得,有些东西不用去装,也不值得去装。人类的身上,包裹了多重的画皮,已经够累,够沉重。一个人,活得越虚荣,就会越疲惫。所以,我脱掉它,这样,好在裸露的灵魂中,看清自己。      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改变自己。      最好的交往,到最后,不是让自己变得八面玲珑,而是变得至真至善。      不要急于表达你的愤怒,在事实还没有搞清楚之前。      即便,事后证明你是对的,我相信,有涵养的表达比鲁莽的冲动,更具有征服人心的力量。      猜疑,最伤人。      有些事,若风过耳际,如云掠林梢,转眼间,声消影散,踪迹难觅。然而,就是在这些事情上,猜疑者不是疑神疑鬼,就是装神弄鬼。最后,乱了自己,伤了别人。      猜疑,可以让父子反目成仇,可以让夫妻分崩离析,可以让朋友形同陌路。猜疑,摧垮的不仅是信任的链条,更是情感的链条。      在猜疑者身上,我们常窥到人性深处的险恶,有时候,人性的险恶,比世事的险恶,更凶残,更容易叫人伤筋动骨。      我觉得,诚恳地面对错误,与执著地坚守真理,一样优雅。当然了,肯为仇怨放手,与能为所爱痴狂,一样迷人。      善良,不是完美。但,善良会成全完美。      善良的美德,是悲悯与心疼。善良的人,眼神是柔软的,心灵是柔软的,灵魂是柔软的。他们用柔软,俘虏了整个尘世的良心。